木門上有些暗紅泛黑的印記,像是某種符印,只是年代太久了,字已經腐化模糊,木門也已經腐朽,輕輕一拽就散落在了地上,剎那間塵土木屑飛揚。
兩人不由的靠后,等待片刻后,才又上前去查看。
里面卻不是陳惜墨幻境里的那種大墓室,而是一個很狹窄的地方,一個 人甚至都無法完全進。
明左將照進去,在地上看到一個壇子。
就是那種上下窄、中間寬的普通陶壇,沒有現代瓷壇那樣,陶的隙里甚至還有些風化塵的穢,所以這個壇子應該是奴隸或者下人用來方便的。
壇堆積了厚厚的塵土,雖然已經過去那麼多年,可是壇子上面的臭味依舊彌漫在空氣里。
陳惜墨盯著那個壇子,只覺不知道哪里刮來一陣風,滲骨髓,讓人不寒而栗。
為什麼要藏一個壇子在這里?
還要用帶著符印的門封住!
這個也像是專門為了存放這個壇子挖鑿的!
陳惜墨用手電筒照了一下這個和主墓室的距離,心里奇怪的覺越來越濃重!
口道,“把它打開!”
明左將手電筒給陳惜墨,蹲下將壇子取了出來,他據重量來判斷,里面的確有東西!
壇子拿出來后看的更清楚些,整個壇差不多三十多厘米高,壇口由一塊包著麻布的木塞封著,上面還蓋著一塊甲骨,上面畫著一些看不懂的符紋。
那些字的暗沉模糊,又是各種畫符,所以無法分辨出有用的信息。
明左臉卻凝重了幾分,看著壇子,轉頭問陳惜墨,“真要打開嗎?”
陳惜墨心里似有一執念,沒有猶豫,直接道,“打開!”
明左點頭,將上面的甲骨拿掉,之后去取木塞,他手放在上面,轉頭對陳惜墨道,“離遠一點!”
陳惜墨微一點頭,稍稍靠后些。
明左也抓起服掩住口鼻,之后才將木塞取出來。
木塞打開,一惡臭味彌漫出來,讓人作嘔,甚至頭暈目眩。
還好通道連接著主墓室,有空氣流,等氣味散的差不多了,明左將手電筒的照進去,陳惜墨也立刻上前查看。
看清壇子里的“東西”后,兩人都是一愣。
壇子里是人骨和一些散落的綢,但骨頭看上去卻沒有一塊完整的,明左手拿出一截骨,兩人再次出驚愕的表,這是一孩子的尸骨。
看骨的細應該在五六歲左右。
明左據壇子里骨頭的況,很快做出推測,“這個孩子應該是活著的時候被塞進去的!”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如何裝到一個僅有三十厘米的壇子里,所以這個孩子生前上所有的骨頭都被敲碎了,變一堆后,再被人活生生塞進去的!
塞進去的時候那個孩子也許還沒有死,只是這樣絕痛苦的看著壇口被封上,之后被困在這里幾千年。
陳惜墨目一瞬不瞬的看著壇子里的尸骨,不知道為什麼,一悲傷和怨念從心底涌上來,剎那間了眼眶。
突然想起翟村長的話,說那件玉里藏著一個魂魄,時間久了,怨氣凝聚,才開始害人!
那個魂魄,會不會就是這個孩子的?
可是這個壇子為什麼會被封在這里?
這個孩子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也許,真相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了。
但是據現在的線索,仍舊可以判斷這是謀害,是有多深的仇恨,才會把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的骨頭一截一截敲碎,然后裝進這個裝穢的壇子里,甚至畫符封閉,讓他永世不得超生!
陳惜墨無法想象,只覺心中異常抑沉重,深吸了口氣,看向明左,“我們把他帶出去吧!”
被封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幾千年,他一定很想出去。
既然他們來了,也許這就是天意。
明左沒有意見,“好!”
明左了外套,將壇子包在里面,拎起來后,用手電筒又照了照甬道的深,“我們要不要繼續往前走?”
陳惜墨問他的意見。
明左道,“已經發現了這條通道,至弄明白是做什麼的,出口在哪里,也許知道以后,就會了解這個孩子被殺的真相了!”
甬道里空氣有流,就說明這條路肯定是有出口的。
陳惜墨立刻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
明左讓陳惜墨跟在他后,他一手拎著壇子,一手拿著手電筒,繼續往前走。
后面的路沒再發現異常,兩人走了許久,中間明左怕陳惜墨力不支,甚至停下來休息了兩次。
終于甬道開始出現石階往上,上去后,明左推了一下頭頂的部分,發現一塊石板,挪開石板后,太照進來,陳惜墨不由得瞇了一下眼睛。
在黑暗幽閉的環境中待久了,心里難免覺到抑,此時看到,郁氣一吐而出,才覺口豁然開朗。
明左手臂撐著口跳上去,隨后將陳惜墨也拽了上去。
陳惜墨站穩后四張,發現他們在一雜草叢生的山坡上,已經離開了墓群。
立刻便明白了!
這是當年建造墓室的工匠們,給自己留的一條“逃生通道”!
古代帝王在活著的時候,會用大量的奴隸或者工匠來給自己修建陵墓,為了防止這些工匠以后盜墓或者泄陵墓里的財富天機,所以當陵墓修建完后,帝王會將所有參與修建的人殺死在墓中陪葬!
這些奴隸和工匠當然不想就這樣等死,所以都會在修建陵墓的時候,給自己修一條逃生的路。
他們剛才經過的這條通道就是!
想通之后,恍然道,“你們找不到我的那天,我也許就是從這里出來的!”
明左卻看著,“可是,陪葬室里的那個門,是今天才鑿開的。”
陳惜墨啞然。
有些事,也許永遠都為迷了!
陳惜墨看向明左手里提著的壇子,“這個怎麼辦?”
瓷陶在墓地里遍地都是,算不上珍貴的文,重要的是里面的孩子該如何安置?
明左低頭看了一眼壇子,對陳惜墨道,“還記得云海大師嗎?”
陳惜墨一怔,忙點頭,“記得。”
“也許云海大師能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