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權臣白月光 第1卷 第154章 當謝云展遇上顧湛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權臣白月光》 第1卷 第154章 當謝云展遇上顧湛

“渡表哥這段日子日夜苦讀,手不釋卷,這回能過策論,那也是功夫不負苦心人。”楚栩笑道。

“哪里哪里。”沈渡笑容滿面地對著眾人連連拱手,“還是多虧了蕭探花的指點,令我益匪淺,這次臨時抱佛腳了幾天,總算讓我險險地過了策論。”

“蕭探花”這三個字令楚明心臟劇烈地一,下意識地攥了窗簾。

繼王照鄰與“三元及第”失之臂后,又一個人的未來變了。

楚明的眼底明明暗暗地閃爍不已。

作僵地放下了窗簾,吩咐車夫道:“我們走,去北鎮司。”

車夫應了一聲,驅車駛出了長長的胡同。

楚明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

過去這三天,想了很多,也猶豫了很久,不知道該不該把蕭無咎世的告訴謝云展……

過謝云展,但謝云展令了。

從他親口讓做平妻的那一刻起,他與之間原本純粹的就有了一裂痕。

無法再全心全意地信任他。

真正令楚明下定決心的人是沈渡。

今天一早,就已經從畫屏口中得知沈渡過了武舉的策論。

這個消息猶如垮駱駝的最后一稻草,楚明知道,沒有別的選擇了。

沈渡一旦在今科中了武舉,還會再去從商嗎?!

答案顯而易見。

這個時代的人瞧不上商賈之流,他能當,自然不會去從商。

沈渡擅行商,卻不見得會打仗,懂為之道,以后的沈渡只會泯然于眾人。

是指不上沈渡了。

能仰仗的倚靠只剩下了謝云展——就像姜姨娘說的那樣,謝云展待好歹還有幾分真心。

這時,外頭一陣凌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畫屏聽到靜,掀開窗簾一角,看了眼外頭。

Advertisement

便見一隊挎著長刀的錦衛浩浩地疾馳而過,氣勢洶洶,路上的行人馬車無不避讓。

畫屏憂心忡忡地說:“這會兒,謝大公子也不知道在不在北鎮司。”

“聽說,這段日子錦衛四在緝拿景小將軍以及那劫囚之人,哎,這若是再找不到兇犯,皇上怕是會連謝大公子一并遷怒了……”

楚明一言不發地也著窗外,直到那隊著大紅飛魚服的錦衛消失在路的盡頭……

“會找到的。”

楚明用一種篤定的口吻說。

堅定的眼神猶如一個即將奔赴戰場的士兵,帶著孤注一擲的決心。

已經得罪了蕭無咎,站在了蕭無咎的對立面。

這世上沒有后悔藥,不能回頭了。

既如此,唯一的選擇只能在蕭無咎如今尚且勢微的時候,一舉將之扳倒,讓他再無崛起的可能。

這樣,還可以助謝云展立功。

一舉兩得。

“老蔣頭,快一點。”楚明急躁地又催促了車夫一聲。

一炷香后,馬車便抵達了北鎮司。

但就如畫屏擔憂的那樣,謝云展并不在北鎮司衙門。

“楚二小姐,”謝云展的一名親信護衛親自來到馬車邊回話,“公子進宮去了。”

“您別擔心,緝拿景小將軍的事,公子已經有線索了。”

護衛以為楚明是擔心謝云展的差事,點到為止地了一點信息。

什麼?楚明驚得差點沒將窗簾扯下來,向了皇宮的方向。

漸漸西落,將西邊的天空映了一片璀璨的金黃

楚明一時猶疑不決,半晌,才對車夫道:“去東華門。”

馬車調轉了方向,又一路往皇宮東華門的方向趕去,馬不停蹄。

西沉,天邊堆起層層疊疊的云層,沉甸甸的,著一子不祥的氣息。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謝云展已經來到了書房外。

卻被一名青侍攔在了廊下:“還請謝大人在此稍候,鎮南王世子這會兒正在面圣。”

顧湛?

謝云展的心臟莫名地了一拍,急急道:“勞煩尤公公幫我通傳一聲,就說我知道劫走景愈的賊人是誰了……”

尤小公公用一種古怪的眼神看著謝云展,而心事重重的謝云展毫無所覺,只默默地借著袖子的掩飾,塞了一個銀錠給對方。

尤小公公不客氣地收下了銀錠,笑道:“謝大人稍候,我這就進去通稟。”

沒一會兒,謝云展就被高公公親自領進了書房中。

一襲明黃龍袍的皇帝面無表地坐于案之后,鎮南王世子顧湛垂首而立,神之間頗有幾分拘謹。

即便謝云展不知道兩人剛說了什麼,也能嗅到空氣中那子凝重抑的氣息。

“臣參見皇上。”謝云展走到顧湛邊,對著皇帝抱拳行禮,“臣有要事稟……”

謝云展的本意是希皇帝能打發了顧湛,他私下稟報蕭無咎的事。

然而,話沒說完,就被皇帝不耐煩地打斷了:

“你們兩個都說知道了劫走景愈之人,莫不是事先商量好的?”

此話猶如平地一聲驚雷起。

什麼?!

謝云展抑制不住心底的驚愕,抬起頭來,朝顧湛看去,正好看到顧湛也朝自己看來,眼神驚疑不定。

顧湛率先澄清道:“皇上,臣不曾與謝大人事先商量,更不知謝大人今日是為何而來。”

謝云展更怕皇帝覺得自己勾結藩王,也道:“皇上明鑒,自萬壽節后,這還是臣第一次見到世子。”

案后的皇帝面沉如水,一手拳,在案頭敲了敲,沉聲又道:

“方才顧湛說,劫走景愈的賊人是蕭尚書之子,蕭無咎。”

Advertisement

“謝云展,你要揭發之人又是何人?”

“……”謝云展口發,又是一驚,總覺得局勢的發展與他預期的完全不同,全然離了他的掌控。

他手頭沒有確鑿的證據,此次面圣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來的。

功,便仁。

若是出了差錯,沒能將蕭無咎的罪釘死,那他怕是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會得罪鎮南王、外祖父與蕭無咎,甚至連錦衛指揮同知的位置也難保。

謝云展抬頭,對上皇帝深沉銳利的眼眸,擲地有聲地說道:

“臣要檢舉之人也是蕭無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