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首輔的白月光亡妻回來了 第92頁

《首輔的白月光亡妻回來了》 第92頁

一路上和隋蓬仙吵吵,再埋在滿姐兒的圓肚皮上吸一吸,很快便到了位于安仁坊的施府。

謝均霆捧著那瓶荷花跳下馬車,謝均晏細心地擺出凳子,扶著施令窈下了馬車:“我和均霆去給外祖父和外祖母問個好,再去太學。”

施令窈點頭,又看看捧著花的謝均霆:“沉不沉?我來抱會兒吧。”

謝均霆連忙搖頭,心里泛起嘀咕。

阿耶隨手摘的幾支荷花,阿娘怎麼那麼寶貝。

嗯,一定是這荷花格外水靈,討人喜歡的緣故。

討喜的才不是阿耶。

還不能接阿耶老牛啃到草這件事的謝均霆對此深信不疑。

一行人進了施父施母的停秋院,一進去,便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勁,上前迎們的仆婦臉上笑得有些不自然,眼角眉梢依稀流出些愁苦模樣。

施令窈心里一,來不及問話,提著子疾步往屋里跑去。

“阿娘!”

施母正坐在羅漢床上,面容沉郁,但見著小兒來了,臉上下意識出一個笑,張開手,接住:“怎麼了?跑得這樣急。”

母親溫熱的手輕輕在背上拍了拍,施令窈緩過那陣惶恐,笑道:“在外面住了一夜,有些想阿娘了。”

謝均晏和謝均霆也腳步匆匆地跟著進了屋,見外祖母好端端地坐在那里,心里也都跟著一松。

施母憐地替兒順了順鬢邊微的頭發,見著兩個外孫過來,更是高興:“快坐,快坐。”

雙生子沒急著走,陪著施母說了會兒話,施令窈把參湯遞給阿娘,好奇道:“長姐呢?還沒從李家回來嗎?”

隴西李氏從前也是響當當的世家大族,但當今天子登基之后,便有意識地削弱了門閥世家的勢力,到如今,隴西李氏只能說是余威猶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Advertisement

姐夫李緒雖是這一代的家主,但外放漳州任職多年,對汴京里的一攤事兒怕也是鞭長莫及。

因著一些往事,施令窈對李家的人沒什麼好,當初更沒有想過去找他們幫自己送信。

提及長與李家,施母嘆了口氣:“你長姐怕是要在李家住一段時日了。”

“為何?”施令窈愣了愣,“姐夫和孩子們不是還要大半月才能回來嗎?”

施母搖頭:“此事說來也是我不好,三天兩頭常有病痛,你長姐顧著我這頭,便忽略了君姑那兒的事,如今人家病了,于于理,你長姐也不能推諉。”

李緒即將回京任職,如今正是要的時候,施朝瑛斷不可能讓旁的事阻礙了夫君的前程。

“長姐的君姑?”施令窈臉上下意識出些嫌惡之,“倒是好意思擺出君姑的譜呢……”

如今李家的老太君,并非是李緒的生母親,按著親緣關系,他其實該喚一聲小姨母。

其中錯綜復雜,施令窈知道這件事之后,還不大樂意長姐嫁給他,從話本子看來的,說是長在這種家庭里的男主,一般子都比較扭曲,為此鬧了好一陣飛狗跳。

李緒就差給他的未來小姨賭咒發誓了,最后還是施朝瑛揪著妹妹的耳朵,讓適可而止,施令窈這才眼淚汪汪地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

李家那灘渾水著實讓人頭疼,繼母所出的弟弟靠著家族蔭庇,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場,原配所出的長子卻只能靠著自己科舉仕。

好在姐夫爭氣,仕途上平步青云,在家,亦是給了長姐莫大的支持。

到此,施令窈的記憶便斷了。

不知道李家現在又是個什麼景。

提起李家,施母心里有些發悶,見小兒皺著臉,想安幾句,卻聽得使來報,說是李家老太君登門拜訪。

Advertisement

說著,又補充道,不曾見著大娘子跟著過來。

眾人面面相覷,這鬧的是哪一出?

第52章

沒有提前遞帖子就登門, 無疑是很失禮的行為。但施家與李家到底是親家,李家老太君拖著病登門,們也不好不見。

李家老太君姓傅, 閨名喚作洗蓉, 只是老太爺死得早,已經許久沒人喚閨中時的名字了,都恭恭敬敬地稱一句老太君。

李家老太君也不在意,相比于姨娘給取的那個嬈嬈的名字,也更喜歡別人老太君, 聽著便十分尊貴。

只是隴西李氏敗落了許多,的親生子們也不爭氣,到頭來, 還得拖著病向來不喜歡的大兒媳娘家, 和親家說好話,求們看在往日的分上,多幫扶著小兒子。

李家老太君思及此, 面灰白了些, 看起來倒真有幾分重病難愈的模樣。

“魏姐姐,咱們這麼久沒見了, 如今乍一相逢, 你還是和從前沒什麼變化。倒是我, 人老珠黃,渾不似當年模樣了。”李家老太君進了屋便開始咳嗽, 惹得一眾人都關切地看向, 又咳了好一會兒,喝了口茶,才平靜下來。

看著一臉病的施母, 話語間雖謙順和,但怪氣還是讓人忍不住皺起眉頭。

施母只笑了笑,自來與這位親家母不來,不過是維持表面和諧的點頭之罷了,如今是上門,無論是有所求,還是有什麼旁的打算,該慌的人都不該是

“人哪有不老的呢,只是我家這些孩子都格外孝順些,讓人看著舒心。人一開心,子自然也舒坦了。”說著,施母微微笑著看向李家老太君,“倒是親家你,這臉瞧著怎麼這麼難看?瑛娘說要回去侍奉你喝藥,怎麼這會兒不見陪著你過來?”

Advertisement

一席話,輕巧地便把李家老太君話里的那些機鋒都頂了回來。

你說我病得老態畢現,我便問問你家那幾個不的兒子。

謝均晏和謝均霆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心里暗暗發笑,他們可算是知道,阿娘那份伶牙俐齒是傳自誰了。

“瑛娘久不回李家了,府上的事兒都幾個弟妹打理,到底后頭迎進來的幾個媳婦兒都不比魏姐姐你調教出來的兒來得賢惠聰明,連算個帳,安排人做事兒這種活計都做不好,累得我一把年紀,也過不上安生日子。”李家老太君很懂得進退有度的道理,在兒孫的事上吃了個悶虧,也大大方方地沿著施母的話繼續往下說,“這不,我便讓瑛娘幫襯著,理一理府上的陳年舊賬。到底長房回來了,李家還是要給他們的。”

這話說得客氣,施母冷冷淡淡地笑了一聲:“親家這話是什麼意思?說得我有些糊涂了。瑛娘能干,就讓幫著底下的弟妹們理理賬?李家那麼多管事婆子,都是吃干飯的不?”

窈娘和兩個孩子不知道,但施母心里清楚得很,當年們以為窈娘去了,悲痛萬分,又恰巧遇上朝堂波婿李緒被牽扯其中,調去漳州為。那時候,李家老太爺他們恨不得和他們撇清干系,甚至想過分家,落井下石的事兒更是沒做。

因此知道長為著孝道二字,不得不著鼻子去服侍君姑時,施母心里才那般不痛快,夜里發了一場病,沒敢讓兒們知道,只婆子們都閉,不許告訴們。

施母平常是很溫平和的子,哪怕得了癔癥,偶爾發病的時候,也從不打罵邊的人,只是哭早逝的兒。乍一聽這會兒毫不客氣地將李家老太君的話都懟了回去,施令窈與雙生子對上了視線,輕聲道:“瞧我,糊涂了不是,給李家老太君見個禮,你們快去太學吧,別耽擱了。”

Advertisement

謝均霆顯然還有些依依不舍,他還沒看過癮呢。

但施令窈盯著他,瑩白艷的臉板著,大有他不乖乖答應就擰著他耳朵送他上馬車的意思。

謝均霆只得點了點頭,和兄長一起給李家老太君見了個禮,腳步飛快地出了屋,徒留李家老太君張了一半,想夸這兩個孩子長得真好的話只能生生咽了回去。

沒能功轉移話題,李家老太君嘆了口氣:“魏姐姐,我知道當年的事兒,你心里還存著怨氣,但都是為各自的兒考慮,誰又真的會存什麼壞心眼不?如今大郎也算是熬出頭來,等他調回汴京,一家團圓,這樣天大的喜事,可別再因為那些個陳年往事讓大家伙兒心里不痛快啊。”

這話里,既存了幾分哀求,又有幾分威脅,別說施母聽了心里發悶,施令窈聽著也是怒火中燒。

“李家老太君,您這話只說對了一半。誰的兒,誰心疼,但你總不能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就把繼子一家推出去任他們自生自滅吧?”現在大姐夫要調回汴京,眼看著升,他們又兒地了上來,這算什麼?

若是尋常小輩話,李家老太君心里定然很不痛快,但施令窈不一樣,夫君可是當今首輔。

今日來的另一半目的,就是為了

“哎喲,這是窈娘吧?瞧我,老糊涂了,方才顧著和你阿娘說話,都忽略了旁邊還坐著這麼個國天香的大人。”李家老太君顯然是面甜心苦的這類人,地看向那張年輕鮮妍的臉龐,眼底飛快閃過幾分酸與妒,“哪有自生自滅那麼嚴重,朝堂上的事兒,風云變幻,誰又說得清?咱們幾個婦道人家,可不好說這些事。大郎一家如今時來運轉,苦盡甘來,我這個做娘的當然也為們高興。親家母,你放心,今后李家,也還是長房一家的,二郎三郎他們不敢生出旁的心思。”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