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首輔的白月光亡妻回來了 第130頁

《首輔的白月光亡妻回來了》 第130頁

……

雖搬回了謝家,施令窈是個坐不住的,隔個一兩日便要出門,忙著逛街、巡邏的香鋪子,更多的是回施府探耶娘。

再者,大姐夫那兒的事似乎還沒完,施令窈得了信,一大早便讓人套車回了施府。

“聽說昨兒李家老太君帶著鄭妙姜上門來了?”施令窈坐在施母旁邊,手里練又靈巧,不一會兒面前的小碟子上就堆滿了松子,推到母親和姐姐面前示意們吃,又睜著一雙極求知的眼看向施朝瑛,“長姐,你怎麼不理我?”

施朝瑛慢條斯理地用著妹妹的孝敬,聞言只道:“哦,我傷心得狠了,說不出話來,你見諒。”

施令窈被的話一噎,不滿道:“長姐是把我當外人了!”

施朝瑛笑著撿起松子殼往上丟去:“也不是什麼大事兒,難不你還怕我吃虧?”

施母慈地拍了拍小兒:“你長姐是個有主意的,你別擔心。倒是你,謝家老太君子可還好?沒磋磨你吧?”

施令窈搖了搖頭,懶洋洋地靠在湖藍繡水墨鴛鴦的引枕上:“還好,只是為了謝擁熙的事兒,大家也不可能再像從前那般親熱了,客客氣氣地著便是。”

說到謝擁熙,施令窈也曾問過謝縱微的下落,但謝縱微搖頭,只說讓贖罪去了,旁的便沒再提。

施令窈倒也不是很想知道的下落,免得到時候老太君期期艾艾地問還得裝糊涂。

之后不用再和這種黑心小姑子打道就

仨說著話,苑芳輕手輕腳地進來,施令窈抬頭,見凝重,心里一跳:“怎麼了?”

苑芳有些為難地看了施母一眼,怕刺激到,低聲附在施令窈耳邊道:“有八百里急報傳來,沄河一道了水災,秦王帶領兵下場救災,不慎落洪水中,至今……杳無音信。”

Advertisement

第73章

秦王乃是圣人手足, 份貴重,偏又是在三王爭儲這樣的關鍵當口出了事,消息一傳回汴京城, 不止是文武百跟著擔憂, 百姓們也咋舌不已。

爭強好勝了大半輩子的盧太妃聽聞親子出事的消息之后,終于肯放下手里的權柄,人的氣神也迅速垮了下去,關了門戶,獨自在含象殿中養病, 連建平帝派人過去,也不見。

這日顧昭儀去臨華殿給徐淑妃請安的時候,路上見著建平帝跟前伺候的監馮興帶著人往紫宸殿的方向去, 侍手上都捧著東西, 想來是圣人又給含象殿那位賜了東西過去,但人家還是沒收。

顧昭儀輕輕搖了搖團扇,對盧太妃自是沒什麼好, 正經婆婆鄧太后死得早, 耐不住還有個脾氣強勢不好惹的盧太妃,這些年來, 也沒挨過盧太妃的訓斥。

等見到徐淑妃時, 顧昭儀笑著將這事兒說了:“這都第幾回了?太妃那子, 實在是太過倔強,連圣人的面子都不給。也不想想, 秦王沒了, 今后只能指著圣人的孝心過活。”

徐淑妃正坐在玫瑰椅上,由宮人半跪在旁邊替染指甲,聞言眼神一冷, 慢悠悠道:“是啊,這人麼,總得知識趣才好。太妃被人捧著過了大半輩子,這會兒冷不丁地要低下頭來,這滋味兒是不大好。”

顧昭儀心知肚明,就算盧太妃放了權,這執掌六宮的差也不可能落在一個膝下唯有一個公主的九嬪之首頭上。而如今吳王辦差出了錯,正為圣人所惡,吳王之母陳賢妃也不得不暫避鋒芒。

安王系云德妃所出,已不問世事許久了,整日就在麗德殿的小佛堂里誦佛念經,連安王家這樣的大事都不肯出來,更遑論是爭奪宮權這樣的紅塵之事,更是不會沾染了。

Advertisement

算來算去,可不就便宜了徐淑妃?昌王前段時日雖也被圣人嚴加訓斥,但近日又好起來了,待到徐淑妃將宮權牢牢握在手里,這母子倆可謂是風生水起,東宮之位的歸屬,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十有八九要落到徐淑妃母子頭上了。

這麼想著,顧昭儀對待徐淑妃愈發殷勤。

有宮人輕手輕腳地過來,說是昌王妃帶著小郡主進宮來給徐淑妃請安了。

人家婆媳倆多半有什麼私話要說,顧昭儀識趣地起告退,出門時正好遇見昌王妃牽著才兩歲多的小郡主,兩方人彼此見過禮,顧昭儀看著昌王妃的背影,嗤笑一聲。

邊伺候的迎蘭有些不解,一邊替顧昭儀打扇,一邊低聲問道:“娘娘可是覺得昌王妃有什麼不妥?”

都說薰風解慍,顧昭儀只覺得心浮氣躁,看著瓦藍的天,高高的紅墻,心里憋悶,冷笑道:“哪兒得到我來指點人家呢?再怎麼不妥,人家也是明正娶的王妃,好日子都在后頭呢。”

迎蘭喏喏應是,心里卻嘀咕,娘娘這語氣,說的可真不是那麼回事兒。

三王鼎立之局已破,吳王率先失了圣心,昌王比之安王還是出的,如今他再穩些,后面的路別走錯,圣人只能將儲君之位給他最出的兒子。

但昌王妃看著清瘦了許多,整個人周籠罩著一去不掉的憂愁,要說昌王夫妻和睦,顧昭儀是不信的。

夫妻不和,必生災禍。尤其是皇家的夫妻,不是一條心,怎能事?

自然了,這樣的話顧昭儀沒必要明說,這宮里的日子太長、太寂寞,不得有新鮮的熱鬧事兒可以看。

……

謝均霆聽說秦王出事,愣了好半天,都沒能說出話來。

Advertisement

謝均晏看出了弟弟的煩躁,他將面前的書冊翻過一頁,眼睫低垂,瓷白臉龐上一份躁意也無,看起來分外秀致清雋。

支起的窗扉間可見窗外翠竹秀,氤氳出縷縷的涼氣,但謝均霆就是靜不下心,他想起秦王這些年來送給他的各種玩意兒,一時間長吁短嘆,悶悶地問他:“阿兄,我心里難。”

弟弟雖然平時看著混不吝,卻是個重重義之人。

謝均晏嗯了一聲,把綠翹送來的那碟葡萄往他面前推了推:“吃些葡萄降降火吧。”

謝均霆把葡萄咬得咯吱咯吱響,聲音不大,卻很磨人。

謝均晏無奈地合上了書冊,對著他招了招手。

跟逗小狗兒似的。

謝均霆不滿地挪了過去:“做什麼?”

“那葡萄有我一份,都給你吃了,我吃什麼?”

謝均霆沒想到他要和自己說的話竟是這個,一時間眼都瞪圓了,又是失,又是憋悶,氣呼呼地把那碟葡萄推到他面前:“吃吧吃吧!你就知道吃!”

這話倒是把兄弟倆平時的狀態顛倒了過來。

謝均晏不以為意,修長的指拈起一個圓滾滾的紫葡萄,剝了皮,出里邊兒晶瑩的果,慢條斯理地送進口中:“你可記得,咱們六歲生辰那年,秦王送了什麼禮給我們?”

謝均霆托著腮,有氣無力道:“當然記得,那時候秦王悄悄回了汴京,帶著我們去景山騎馬鳧水,還笑話我們倆的太不起眼,在水里的時候看著不明顯,若是出事了他注意不到,還給我倆換了條大紅衩子……”他越說越神,猛地轉頭看向正笑著的兄長,低聲道,“阿兄你的意思是,秦王沒死?”

謝均晏拿過巾子手,嗯了一聲。

Advertisement

秦王擅長鳧水,他和均霆就是由他調教出來的。紜河水患之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大人們在其中有什麼盤算與安排,他并不清楚,謝均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悉水的人在那樣的險境中總比旁人多了幾分生機。

謝均霆高興過后,又有些遲疑:“可這都多天了,還沒消息傳來。”頓了頓,他又安自己,“沒有消息才是好消息呢,說不定他早就爬上岸了,就是上的寶石都被洪水沖走了,沒有盤纏,走得格外艱辛些。”

見弟弟三言兩語地自把秦王上岸后的事兒說得像模像樣,連他半路了就去田里掰玉米吃的節都想出來了,謝均晏失笑:“這樣的事你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罷了,在外邊兒的時候,多吃葡萄吧。”

謝均霆哼了哼,他又不是缺心眼。

“不過阿娘院子里結的這葡萄真好吃,往年怎麼沒有發覺這葡萄滋味這麼好?”這兩日一直抑著他的心結沒了,謝均霆吃起葡萄來更有勁兒了,一口一個,也不剝皮,把果里的葡萄籽兒咬得嘎吱響,又一口吞了下去,謝均晏看了覺得傷眼,又拿過葡萄,剝了皮又遞給他:“不能講究些?”

謝均霆接過葡萄往里一丟,照樣嚼得嘎吱響,笑嘻嘻道:“阿兄,這就殊途同歸,有什麼好講究的?”

謝均晏淡淡看他一眼,安自己,好歹均霆現在說話能用幾個語還不出錯了,他不該過多要求他。

手上給葡萄剝皮的作卻一直沒停。

謝均霆不免覺得寵若驚:“阿兄,你今日怎麼對我那麼好?”

謝均晏還沒說話,就見謝均霆抖了抖肩,以一種很勉強的語氣道:“罷了,你還是別說了,我怕待會兒你的話太麻,會酸倒我的牙。”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