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醉吟江山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勢已定

《醉吟江山》 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勢已定

黃昏的殘像一攤黏稠的,潑灑在汴京城頭。

吳軍水般的攻勢剛剛退去,留下滿地狼藉與焦糊的腥甜氣味。

城門左被火炮撕開了尺許裂,黑地張著,卻像被無形鐵閘再次卡死——十數滾木橫七豎八地堵住破口,木面嵌滿斷矢與碎鐵,水順著木紋滴滴答答。

城垛口,宋軍槍叉如林,鐵叉上還掛著未冷的吳軍甲。方才沖上垛口的幾名吳兵,被叉尖挑起,像的葡萄串般懸在半空,又被人狠勁一抖,撲簌簌摔下城

砰砰砰!落地的悶響、骨骼碎裂的脆聲,與城下傷兵的哀嚎混作一

滾油金湯潑下的余溫仍在,青石上冒著白泡,空氣里飄著皮焦糊的味道。

“娘的,又頂回去了!”一名宋軍都頭抹了把臉上的,癱坐在垛口后,大口氣。他的右臂被刀口豁開,白骨微,卻顧不得包扎,只死死盯著城下漸遠的吳軍背影。

城下,吳軍鼓聲三沉三起,終于緩緩收兵。撤退的號角悠長,像鈍刀割,一寸寸把殺意從戰場離。

戰場上丟下的云梯橫陳,半截還搭在墻頭,斷口焦黑冒煙;撞城車的鐵錐扭曲變形,像被巨力擰斷的角。

蘇宸在軍陣中面無表地掃視戰場,夕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滿地殘甲與洼上,像一道冷峻的裂

一名副將低聲報數:“今日折了五千七百多人,重傷一千四百余……”

“嗯。”蘇宸只淡淡應了一聲,目越過尸山海,落在汴京城樓那面殘破的龍旗上。

“第一日,本就沒打算破城,大宋的士氣還在,我們還有強攻幾日才行。”

蘇宸看得很準,對大宋守軍的況做了初步判斷。

城頭,宋軍也忙著收拾殘局。

Advertisement

“吳軍終于退了,險些破城!”許多宋兵都到膽戰心驚了,有些人更是虛地坐在地上,大口氣。

“趕快救治傷員。”

醫兵抬著擔架穿梭,白布瞬間染殷紅。有人腸子外,被人死死按住,慘像撕裂的布帛;有人抱著斷,靠在墻邊,眼神空

“修補垛口!滾木再抬一些上來!”

喊聲此起彼伏,卻掩不住嗓音里的抖。老兵把新兵的腦袋按進懷里,低聲罵:“哭什麼?命還在,就給我把刀攥了!”

四合,兩軍營地燈火相繼亮起,像荒野里對峙的狼群,各自舐傷口。

汴京城墻在火中忽明忽暗,磚石上的每一道裂痕,都寫著今日未分勝負的猙獰。

.........

地平線,吳軍大營里點起連綿篝火,眼下吳軍也帶著許多傷員回營,正在包扎止、療傷搶救,只見隨軍的軍醫早已排開長案,白布鋪地,銀刀、鑷子在火下閃著冷輝——這是蘇宸特意從江南帶來的軍醫,數量過百人,此刻全聚在傷兵營里。

“快,燒酒消毒!”

“剪子給我,這箭頭帶倒鉤!”

端著銅盆來回奔跑,盆里是煮沸過的井水,上面漂著一層搗碎的公英和紫花地丁——消炎止。另一邊,幾個兵卒正把磨的柳樹皮塞進竹筒,兌上溫酒,做簡易“鎮痛湯”。那些疼得滿臉冷汗的傷兵一口灌下,片刻后便能咬牙讓郎中合傷口。

由于這次吳軍帶來不軍醫,加上藥品充足,還有消炎藥、止痛藥,所以,治病的效果要遠好于宋軍。

蘇宸親自去傷兵營問一番,給傷病們帶去溫暖和關懷。當他掀簾進來時,正看見一名都頭大被滾油燙得皮翻卷。他二話不說,蹲下,親手把冰涼的布敷上去,低聲道:“別嚎,明日你還要回陣再劈幾個宋兵。”

Advertisement

;那都頭見蘇帥給他上藥,眼淚鼻涕一把,卻咧笑:“得令!”

“凡斬敵首級者,記功一次,賞銀十兩;父母妻子免三年徭賦。

陣亡者,恤五十兩,棺木由軍中專送;殘者按月領柴米,永不減額。”

郎中正給一名口被長槍劃開的士卒最后一針,抬頭看見蘇宸,忙要行禮。

蘇宸抬手止住,接過藥碗,親自灌那士卒一口溫熱的參湯:“好好躺著,你這條命是吳國欠你的,軍功冊上給你記雙份。”

“多謝蘇帥!”士卒頭滾,眼淚混著藥湯一起咽下。

消息像風一樣卷過各營。有人把寫好的“免賦牌”塞進傷兵襟,有人把恤銀當場裝進家屬托人帶來的小布袋。

營外篝火旁,還沒值的兵卒正哄笑著給同伴、上藥,里卻大聲起哄:“聽見沒?家里三年不用租子!老子就是殘了,家里老娘也能吃口飽飯!”

更遠,火頭軍抬來一桶桶加了姜片的羊湯,熱氣蒸騰。蘇宸舀起一碗,親手遞給斷了臂的老卒:“喝下去,暖暖子。吳國不會忘記今日灑的,明日踏平汴京,給你們最大的犒賞就是——天下一統,再無戰火。”

老卒單手接碗,仰頭灌盡,空碗重重砸在地上,裂兩半。周圍安靜了一瞬,隨即發出震天吼聲:“愿為蘇帥效死!”

映出一張張被硝煙熏黑的臉,映出他們眼里重新燃起的狠勁——那是對后家園、對懷里免賦牌、對明日戰鼓的決絕。

次日,汴京城外再次響起低沉的號角。

蘇宸披銀甲、乘白馬,親自待著趙德昭來到汴京城外。

趙德昭昂首,背后豎一面白幡,上繡“歸命”二字,隨風獵獵。

吳軍陣前,十面大鼓同時擂,聲浪滾過城頭,震得磚里的灰土簌簌而落。

Advertisement

城上守軍霎時雀無聲。

“看!那就是江左蘇郎?”一名年輕軍探頭,嗓音發

“真人比畫像還年輕……”旁邊的老兵咽了口唾沫,手里攥著的弓弦松了又

他們中許多人讀過蘇宸的《臨江仙》,翻過《雕》的殘卷,甚至有人夜里背誦他的《破陣子》,此刻卻隔著一道城墻,在硝煙里直面這位傳奇。

然而沒有人敢開口。

“妄言降者,斬!”皇城司的校尉厲聲喝道,刀一亮,又把幾名將士到邊的話生生嚇回肚里。

鼓聲停,蘇宸提韁向前一步,朗聲道:“城上諸軍聽著!大皇子在此,宋室正統已明。降者免死,仍按原籍安置,分配土地;頑抗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回應他的,是一陣死寂。

可這死寂里,分明有什麼東西在悄悄崩塌;現在沒有人敢表態,因為一旦說出投降的話,就會被軍法置。

雖然宋軍沒有開城門投降,但是對大宋將士的士氣打擊還是有的,當吳軍再次攻城,宋軍的抵抗明顯不如第一日那麼強烈了。

第一波箭雨剛落,城頭竟有人遲疑半息才放箭;滾木礌石推至垛口,卻慢了半拍,導致不斷有吳軍士兵殺上城頭。

“頂住!頂住!”韓重赟嘶啞著嗓子,揮刀砍翻一名退兵,卻擋不住更多士卒眼底浮出的惶恐——那是對“江左蘇郎”四個字的敬畏,也是對大勢已去的絕

西墜時,汴京城樓和城門都已現裂痕,像一艘在怒海中顛簸的小舟,隨時會被下一道浪頭吞沒。

本書還剩下幾萬字就完結了,8月份應該能結束,謝大家多年的支持!在9月會發新的長篇小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