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
◎10.5◎
按理來說, 新婚夫婦一早是要拜見長輩的,二人長輩不在,只要尋個時間去拜一拜牌位即可, 加之親當日忙了一天,他們也沒有什麽早起的概念。
第五扶引在正堂喝了兩壺茶,等到日上三竿都不見二人蹤影,不免有些心焦, 不過想著姜月昨日那麽辛苦也就一直等下去了。
姜月小時候睡覺規矩多, 晚上有個嬤嬤時常盯著, 只要稍一下,或是姿勢不對, 便會被打起來重睡,因此到現在, 的睡相也不錯。
依照聶照來說, 除了還會氣, 跟死了差不多,一不的。
他醒的早,往年日日睡不著, 對他這樣的人來說,醒著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折磨,便只能不顧計量的吃些安神藥, 大半時間睡過去, 無知無覺的也算是個好的選擇。
後來姜月一來, 他的藥不知道怎麽就自然斷了,晚上也能睡得著了。
醒的時候, 姜月還乖乖在他懷裏, 呼吸滾燙地熨在他脖頸的皮上, 他的心髒就跟浸在溫熱的蜂水裏浸滿了,又拎出來狠狠攥了一把似的,又甜又。
聶照輕輕睡得溫熱的面頰,瞥見日上三竿,知道時間差不多了,才輕拍的臉頰:“醒醒,斤斤醒醒。”
姜月臉頰在他懷裏蹭蹭,睜開眼睛,總覺得場景似曾相識,迷迷糊糊問:“今天是要親是吧?”然後驚恐地坐起來,“現在什麽時辰了?”
“現在是午時。不過你的腦子漿糊了,我們昨天的親,你已經娶到我了。”聶照好笑地開口。
姜月這才如釋重負。
“昨晚沒吃多東西,晌午再不吃胃要不了,吃些午飯再睡。”聶照以前自己三頓并一頓吃,養了姜月之後姜月的一日三餐基本沒落下過。
在床上坐了一會兒,聶照殘志堅的已經下床,拖著往外蹦了。
姜月哈欠打了一半沖過去扶住他:“去哪兒,我扶你去!”
聶照一時頓住,耳朵和臉頰頃刻紅,良久才出一句:“我去如廁,你昨晚吃了那麽多橙子,不要去嗎?”
“那我扶著你!”
“你扶什麽扶!”聶照耳朵眼可見更紅了,“你自己穿好服去,等我一起吃飯。”
姜月不太理解他的臉紅從何而來,但看他這麽堅決,也不好強求,只把準備好的服換上。
只會在前面梳兩個麻花辮,便把頭發梳順,等著聶照回來。
沒多一會兒,他便從淨房又蹦出來,搭在前的兩縷頭發跟著一跳一跳的,看著比平日多了幾分可。
姜月把自己的首飾匣遞過去,眼著他。
聶照用剛洗過帶著水的手彈了一下的腦門,然後自己先笑了。
姜月覺得今日的聶照與往日的十分不同,好像更活潑,更有生機,也更開心了。
他經過學習,對梳頭這種小事已經駕輕就,片刻便給姜月梳了漂亮又簡單的發髻,兩個人還在床上挑哪件發簪和這套服最搭配,臥室外便傳來篤篤的敲門聲。
“家主,主君,引公子已經在外面等了半天了。”阿葵見第五扶引在外面坐了半天還沒有毫不耐煩,他都替對方有些著急了,便壯著膽子來問一句,按照他們平日裏的作息,應該,也許,似乎,大概,可能醒了吧。
“他在外面等著做什麽?”聶照終于幫選好了一對比翼連枝釵,這對寓意好。
“公子今日就要走,大抵是等著喝你們見一面再啓程吧。”阿葵猜測。
二人了然,整了整服,姜月這次總不能任由聶照繼續蹦出去,聶照也不能容忍自己在外人面前如此模樣,于是終于如願攙扶上了他。
第五扶引端坐在上首,見一雙璧人款款走來,面和了不
示意燭龍把茶端過去。
燭龍眉心跳了跳,還是依言端了茶盞給聶照,他含糊說了一句:“新婚快樂,烏拉烏拉烏拉……”
他們只聽懂了前半句,後半句完全沒聽懂,聶照用疑的眼神詢問他,燭龍牙一咬,把茶盤塞進聶照手裏,喊:“給兄長敬茶。”
然後怕被打,飛快跑回第五扶引後眼觀鼻鼻觀心當個木頭人站好。
民間確實有規矩,新過門的媳婦要給長輩和妯娌敬茶認人,但沒想到第五扶引要依照規矩,讓聶照給他敬茶。
第五扶引和氣地笑著,坐定在上方,似乎往日與聶照針鋒相對的不是他,聶照沒什麽好說的,他早該想到第五扶引是這個死德行,但他向來不會與這種人計較。
他端著茶遞過去,道:“給哥哥請安。”
第五扶引滿意地抿了口茶,給他了個厚厚的紅包,還有一枚玉佩:“這是父親留給我的,如今傳給你了,不要辜負我的期,早些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這話不是很對勁,但又讓人挑不出什麽來。聶照原本和姜月的談話在邊兒繞了一圈,最後還是沒說,只是敷衍地點點頭。
第五扶引又擔心地掃過他的:“昨日忙了一天,沒事吧?好好歇著養傷,我這次來帶了不珍貴藥材,有什麽用得上的不要客氣,現在你的最重要。”
聶照可不相信他是突發善心,關懷備至起來了,他多半是覺得自己要是真瘸了,姜月有他這樣一個丈夫十分丟人罷了。
第五扶引見他眼神裏充滿了不敢置信,拿出了令人震驚的寬容:“既然嫁進來,今後我們都是一家人,關心你些也是應該的。”
聶照向他扯了個僵的微笑。
真的嗎?不信。
按照習俗,新婦第一日也要為婆家做早飯,大多意思意思表現一番賢惠意思,因著他的傷不便,沖了幾碗芝麻糊,第五扶引還有些憾不能品嘗到聶照的特殊廚藝,為此大傷。
他參加他們的婚禮也是百忙之中出的時間,下午第五扶引便啓程回了蒼南,臨走時候留下了一顆移植過來的新品種橙樹,臍橙。
聶照現在聽到這兩個字都為之一振。
姜月要把它珍惜地種在院子裏,聶照和據理力爭,最後折中,種在院門前。
送走第五扶引,那些前來觀禮的客人,他們也都見了一面,備禮以後客客氣氣一同也送走。
這兩日下來幾乎沒有息的時間,直到夜裏安靜下來,才有空清點婚禮收到的禮金。
除卻能填補上之前提前撥給逐城的銀錢,人際來往,招待賓客,還能剩下不富裕。
“多了一份。”姜月清點三遍,還是有一份不知道從哪裏多出來的禮,是一座紫檀木雕刻的如意觀音,無論從澤還是香氣來看,都價值連城。
沒道理送了這麽貴重的禮,卻不留下姓名,但總歸遇到不知道的事,聶照就總沒錯。
“公孫既明送的,收到庫房裏吧。他素來收集各種名貴木料,我二哥親時候他也送了一尊金楠木的雕刻擺件。”聶照一瞧,心裏便有數
這件禮還真是令人意外,不過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追憶往昔傷春悲秋,今年春早,白日裏已經暖融融的了,原本暫緩的工程都該一一工。
正常親後有半個月的婚假,姜月和聶照也沒休上。
原本公孫既明不出山,他們的時間還算充裕,如今多了公孫家,就得趕慢趕,除卻商路複通,還有塞防以及練、屯糧都不能比之前懈怠。
不過好在公孫燼傷勢也不輕,尚且有息的餘地。
聶照傷不宜挪,半個月裏和姜月分工明確,他主,姜月主外,通商司的人員安排還沒有落實下去,法司的人選尚且好定。
趙泗原本在逐城就能統管大小事,如今特意放在邊歷練許久,堪當大任,但商司卻遲遲定不下來,未來這是西將來最大的財政收來源,必定要到親信手中。
姜月但凡有些經商算數上的才能,自是當仁不讓的人選,可在此方面沒有毫的天賦,的商學之路可以總結為從門到放棄,況且現今也真沒有這麽寬裕的時間。
公孫既明從蒼南一戰深知西與蒼南聯盟暫時不可攻破,即便如今聶照傷,第五扶引也不會輕易讓他們得進寸步,便不再死死磕著這裏,轉而進軍向沃東,一連收複了沃東一十三郡,大大穩定了軍心和民心,又借由軍功請求皇帝關押了黃賢等人,方才向著靖北發兵。
而靖北歷屬兵征之地,雖地勢孤立無援,卻大有可為,加之他們離奇似的得到了一大批糧草軍械,更是如虎添翼,戰事一時陷膠著。
若說這糧草最有可能出自誰手,姜月和聶照不約而同想到廣平公主。
這兩個月由春夏,聶照的傷好了七七八八,西也被澆築的如同鐵桶一般,他不方便出門,姜月擔負起的責任便更重了,往日裏一頓要吃三海碗的飯,如今漲到了四海碗。
六月初七,聶照一早滿懷期待地醒來,姜月早就不見人影了,他的心漸漸冷了許多,在床上翻了個,撥弄床簾上的掛穗,想著近來事多,一時忘記這個日子也是正常的,不過心裏還是發酸,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裹。
作者有話說:
我剛從外面通宵回來,聚會真不是人幹的事兒……
特種兵兵王孟青羅解救人質時被壞人一枚炸彈給炸飛上了天。一睜眼發現自己穿在古代農女孟青蘿身上,還是拖家帶口的逃荒路上。天道巴巴是想坑死她嗎?不慌,不慌,空間在身,銀針在手。養兩個包子,還在話下?傳說中“短命鬼”燕王世子快馬加鞭追出京城,攔在孟青羅馬車面前耍賴:阿蘿,要走也要帶上我。滾!我會給阿蘿端茶捏背洗腳暖床……馬車廂內齊刷刷的伸出兩個小腦袋:幼稚!以為耍賴他們
阿鳶是揚州出了名的瘦馬,生得玉骨冰肌,豔若桃李,一顰一笑便勾人心魄,後來賣進安寧侯府,被衛老夫人看中,指給安寧侯世子做了通房。 安寧侯世子衛循爲人清冷,性子淡漠,平生最恨寵妾滅妻,將阿鳶收進後院,卻極少踏進她的院子。 阿鳶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奢求太多,小心伺候着主子。 時間久了,衛循便看出自家小通房最是個乖巧聽話的,心裏也生出幾分憐惜,許她世子夫人進門後斷了避子湯,生個孩子。 阿鳶表面歡喜的答應,心裏卻始終繃了根弦。 直到未來世子夫人突然發難,讓她薄衣跪在雪地裏三個時辰,阿鳶心頭的弦終於斷了。 她要逃! 起初衛循以爲阿鳶就是個玩意兒,等娶了正妻,許她個名分安穩養在後院,並不需要多費心。 後來阿鳶的死訊傳來,衛循生生吐出一口心頭血,心口像破了個大洞,空了......
雲府長女玉貌清姿,嬌美動人,春宴上一曲陽春白雪豔驚四座,名動京城。及笄之年,上門求娶的踏破了門檻。 可惜雲父眼高,通通婉拒。 衆人皆好奇究竟誰才能娶到這個玉人。 後來陽州大勝,洛家軍凱旋迴京那日,一道賜婚聖旨敲開雲府大門。 貌美如花的嬌娘子竟是要配傳聞中無心無情、滿手血污的冷面戰神。 全京譁然。 “洛少將軍雖戰無不勝,可不解風情,還常年征戰不歸家,嫁過去定是要守活寡。” “聽聞少將軍生得虎背熊腰異常兇狠,啼哭小兒見了都當場變乖,雲姑娘這般柔弱只怕是……嘖嘖。” “呵,再美有何用,嫁得不還是不如我們好。” “蹉跎一年,這京城第一美人的位子怕是就要換人了。” 雲父也拍腿懊悔不已。 若知如此,他就不該捨不得,早早應了章國公家的提親,哪至於讓愛女淪落至此。 盛和七年,京城裏有人失意,有人唏噓,還有人幸災樂禍等着看好戲。 直至翌年花燈節。 衆人再見那位小娘子,卻不是預料中的清瘦哀苦模樣。雖已爲人婦,卻半分美貌不減,妙姿豐腴,眉目如畫,像謫仙般美得脫俗,細看還多了些韻味。 再瞧那守在她身旁寸步不離的俊美年輕公子。 雖眉眼含霜,冷面不近人情,可處處將人護得仔細。怕她摔着,怕她碰着,又怕她無聊乏悶,惹得周旁陣陣豔羨。 衆人正問那公子是何人,只聽得美婦人低眉垂眼嬌嬌喊了聲:“夫君。”
衛南熏一睜眼回到了及笄這一年。按照記憶她這個庶女會因長相出眾,被太子相中,成為嫡姐陪嫁的滕妾入了東宮。 她看似得寵,夜夜侍寢。可太子只將她視作玩物折騰毫無憐惜,更是被嫡姐當做爭寵的工具。 她死了在出嫁第四年的秋夜,無人問津死狀可怖。 重活一回,她要離這些人事遠遠的,回鄉下老宅悠閑度日,偶然間救了個窮教書先生。 她為他治傷,他教她讀書識字,趕走附近的潑皮混子,兩人暗生情愫,她更是動了讓他入贅的心思。 好不容易攢了十錠銀元寶做聘禮,準備與對方談親事,前世的夫婿卻帶人尋到,她慌忙將人護在身后。 不料那個向來眼高于頂,從未將她當人看的太子,朝她身后的人跪了下來:“侄兒來接皇叔父回宮。” 衛南熏:??? 等等,我這十錠元寶是不是不太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