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帝后每天互毆,看誰先死 第542章 各種各樣的言論

《帝后每天互毆,看誰先死》 第542章 各種各樣的言論

劉大夫配的藥,的確很大一包,為了方便攜帶,又不至于日曬雨淋的,劉大夫給裝進了一口箱子里。

下午馮婞躺在板車上,頭枕著箱子,沈奉推著就離開了藥鋪。

兩人一,又是尋常夫婦的裝扮,看起來十分窮困潦倒,儼然一副災百姓的模樣。

即便鎮上有來來去去的差,也本顧不上多看他倆一眼。

鎮上陸陸續續有許多災民出城,他們基本都不是本鎮上的人,需得找自己的家去,還有些人連家都沒有了,便往其他地方奔命去。

馮婞和沈奉就混在百姓當中,出城以后就一路往東邊的下游城鎮走。

路途中,他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言論。

都在說,大雍皇帝死了,天下要大了。

路過一座城時,城里消息比鎮上通達,說書先生正講得唾沫橫飛、激昂揚。百姓們聚攏在一起,聽得聚會神。

聽罷以后,還要激烈地討論一番。

如今的局面,已經大大地蓋過了水災所帶來的影響,市井里十個有八個都在說當今的形勢。

Advertisement

“皇帝駕崩,朝廷大分崩離析;前朝皇室崛起,這天下怕又是要易主啊。”

“我看也不一定,朝廷不是還有個永安王坐鎮,現在由他出面主持大局,能穩住人心。”

“能穩住個屁,你知不知道,那前朝之師,匯聚起來足足有三四十萬之多!”

沈奉:“……”

馮婞:“……”

沈奉難免要問上一句:“三四十萬的前朝之師,如此龐大的軍隊,朝廷怎麼可能沒發現?”

百姓:“這你就不懂了,說明他們平時蟄伏得深!”

沈奉:“真要有這個數量,那還是什麼前朝,皇位不坐得穩穩當當的。”

百姓:“人家大軍都聚攏來了,朝京師進發了,你還在這杠!”

馮婞:“莫犟,他們說什麼,我們聽聽就是。”

還有百姓道:“那也不必擔心,永安王一邊力穩朝綱,一邊率軍攻打,聽說各郡的駐軍集結起來,也足足有四五十萬呢,還怕打不過區區前朝三十萬大軍?”

沈奉:“……”

馮婞:“……”

沈奉:“你們說得真跟玩似的,就三五十萬的,好像很輕松似的。估計連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手里能有這麼多軍隊。”

Advertisement

百姓:“皇帝都死了,他哪能知道。”

“現在掌權領兵的可是永安王。”

馮婞問:“調各地軍隊需要兵符吧,永安王不像是個能有兵符的人。”

說書人便道:“非常時期非常辦法,永安王得知皇帝駕崩以后,心急如焚,又痛心疾首,他做為皇上的親弟弟,不得不第一時間扛起重擔吧。不然真讓前朝之師打到了京城去,那就國將不國了。

“所以他匆忙走轉各郡,鼓三軍將士,將士們為了保家衛國也不得不事急從權。這個時候兵符不兵符的就不重要了,皇上都不在了,難不沒有兵符,就不發兵對抗前朝大軍了嗎?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此危急時刻,總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大局。永安王放棄安逸的生活,投奔戰場之上,如此責任擔當,著實令人欽佩啊!”

沈奉問:“永安王給了你多錢?”

說書人:“你這話就沒意思了,我何曾收過永安王分厘,他的義舉,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沈奉氣得想把他書攤給砸了,眾人見他面鐵青,道:“你這人還真有趣,你不喜歡聽不聽就是了,又沒強行要你聽。”

Advertisement

馮婞便拉勸道:“算了算了,說書而已,當不得真。”

沈奉想,要不是他現在況不便,非得跟他們論個是非對錯出來。

后來一路上沈奉都垮著個臉。

馮婞便勸他:“有什麼好生氣的,現在大魚不就慢慢浮出水面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