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媚妾為后 第178頁

《媚妾為后》 第178頁

兄妹兩個抱頭痛哭,葉寒單膝跪在一旁,也忍不住抹眼淚。

阿嫵埋在哥哥懷中,嗚嗚嗚地哭了好久,最后終于緒稍微平息。

噎著,睜著發紅的眼睛,仰臉看著二哥:“阿爹呢,還有大哥三哥呢,你們都去哪兒了?”

寧二郎摟著阿嫵:“我們這幾年在海外經歷了很多事,靠岸后,知道村里出事了,本來說要打探你們的消息,誰知便遇到當地府的信使,說你已經在州府那里登記造冊,要尋親人,他們送來消息,你被好心人救了,不日即將回來,要我們好生候著你。”

阿嫵聽著,約明白,這是景熙帝派人知會的?

所以……景熙帝放自己離開時,他便已經知道自己父兄的消息?

或者說,他知道自己父兄消息,才放自己回來的?

寧二郎:“我們聽著自然半信半疑,但既是州府傳來的消息,也不敢跑,又因如今搬家了,唯恐和你錯過,所以我和你大哥三哥便流守在這里,想著總要有一個人待著,免得錯過了,我剛才回家用了些膳食,匆忙趕回來,可不曾想,便看到了你和葉寒!”

這時寧二郎和葉寒也見過了,兩個人都是自小一起長大的,猶如親兄弟一般,此時見到自是激萬分。

之后寧二郎便帶著阿嫵和葉寒要趕回去家中了。

因著急,干脆寧二郎帶著阿嫵騎馬,葉寒徒步跑著,一行人來到附近的鎮子。

這鎮子其實也就百戶人家,因過往行人多,大多為旅舍,也有當地州府駐扎此地的方驛站,當然還有許多攤販等。

阿嫵才踏鎮子口便看到自己大哥。

寧大郎見到阿嫵也是激萬分,一時趕著,大聲喊著,沒多久阿爹和寧三郎也都趕迎了出來。

Advertisement

阿嫵父親名蔭槐,這寧蔭槐見了兒,激萬分,口中喊著阿嫵,急走幾步迎過來。

阿嫵撲到寧蔭槐懷中,哭著道:“阿爹,阿爹!”

第94章 幸福家人

阿嫵哭得巍巍, 幾乎不過氣來。

一旁幾位兄長也都抹眼淚,大哥三哥從旁拍著阿嫵背,二哥也從旁護著。

有那過往海客見到, 不免都看過來, 一個中年男子, 三個彪悍的年輕漁民,就這麼將哭泣的小娘子圍在中間一臉心疼的樣子, 旁邊還杵著一個壯的年。

這一看便知經歷了什麼生離死別。

阿嫵趴在父親的肩頭, 哭道:“阿娘已經不在了……”

打了一個哭嗝, 噎噎地說起往昔,村里人幫自己把阿娘埋了,墳地已經被泥沙淹沒,尋不到了。

寧蔭槐其實之前已經打聽到一些消息, 此時聽得阿嫵這麼說, 想起妻子, 自是愧疚萬分。

“當日東海寇, 我等牽連其中, 由此斷了科舉之路, 是你們母親變賣嫁妝首飾, 湊了幾十兩銀子, 我才能輟儒從賈, 經商養家!不曾想三年前就此一別,便是兩隔, 再不能相見!”

他眼圈通紅:“是我對不住你娘, 也對不住你!”

幾位兄長聽到阿娘臨終前的種種,自然難,一時間都低頭抹眼淚, 葉寒從旁眼圈也紅了。

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幾年海外飄,終于游子歸來卻已是是人非,哪個能不難

外出經商,歷經艱辛,原也是為了家中娘子能過好日子,如今錢掙到,人卻沒了。

最后反倒是阿嫵先平靜下來,眼淚道:“阿爹,哥哥,我們哭也無濟于事,阿娘不會回來,我們一家團聚,只盼著能好好過日子,再為阿娘修冠冢,我們好好祭奠在天之靈想必也能安了。”

Advertisement

這時大家緒也逐漸緩和下來,大家見阿嫵和葉寒風塵仆仆,連忙領著他們歸家。

這房舍是寧家父子四人匆忙置辦的,雖不甚講究,但在鎮子上也算闊綽,竟是兩進的房舍,寧家父子帶著阿嫵和葉寒了院中,要他們先洗漱,再用些膳食。

寧父領著阿嫵坐下,幾個兒子分別忙碌,寧大郎連忙去拿水盆巾帕,寧二郎則去灶房提來新燒好的熱水,寧三郎則去拎來一個包袱,包袱中都是簇新的

他一腦塞給阿嫵:“這些都是給妹妹的,你看看是否合。”

阿嫵打開一看,都是好,很是講究,有些竟是上等生的,往日他們家可沒見過這個。

有些意外。

寧三郎:“我們知道你即將歸來,便跑去各購置了許多,你回來之后用得也方便。還有一些在海外得來的脂頭面,全都是稀罕好,都給你留著,我們都沒舍得賣呢!”

寧二郎把熱水準備好了,汗:“阿妹,我們這里還有銀盤子銀叉子,那些銀貨都是锃亮锃亮的,在外面也是有錢人家才用的,咱們都弄來了,這些咱也不賣,就留著給你當嫁妝。”

阿嫵聽著,只覺滿滿的呵護和疼撲面而來,這都是真真切切的,不求回報的。

這是的家人,恨不得掏出所有來保護、疼

一下子抱住寧二郎:“真好,都是我的!”

家里只有他一個兒,沒有人和搶,全都是的!

*************

沐浴過后,阿嫵換上了簇新,走出浴房時,迎面的地落下來。

突然覺,這一刻幸福到了極致!

日頭是如此和煦,子洗得香噴噴的,的,房舍是自己的家。

Advertisement

而此時,堂屋中,阿爹兄長已經擺好了膳食,擺了滿滿一桌子,等著吃。

滿心的舒暢,就仿佛躺在了的云朵中,甚至覺得這個世間全都在圍繞著轉。

這個時候會羨慕德寧公主嗎?會嫉妒別人擁有的疼嗎?

誰都不羨慕,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便是世間最好的。

阿嫵剛走到堂屋,寧大郎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盒子,那盒子是掐琺瑯的,在宮廷中自然并不稀罕,不過于寧家這樣的人家來說,簡直是罕見的好

寧大郎打開來,給阿嫵看:“阿嫵,快看,喜歡嗎?”

阿嫵湊過去看,卻見里面都是異域之風的頭面,有帶著金嵌瑪瑙羯紋戒指,有帶有銘文的金手鐲,另外竟然也有一個墜兒,是紅剌子石的!

阿嫵驚喜萬分,不敢置信:“這麼多?”

金頭面,哪怕在海外都是很貴重的,他們怎麼弄了這麼多!

還有這紅剌子石,更是稀罕了!

這可真是發財了?

寧二郎便笑了:“阿嫵不知,這次我們在海外買了一批貨,都是胡椒,這胡椒我們買的價錢低,一兩白銀可以買一百斤,可是這胡椒運到大暉后,一斤可以賣十幾兩銀子,便是給后,我們依然賺了很多!”

阿嫵聽著,簡直笑出聲:“竟賺這麼多。”

聽那意思,竟是千倍的利呢!

不過海外經商原是如此,利潤驚人,只是這其中太多艱難,要置辦船只,要遠航,要經歷海上種種險阻,跑到原產地,人生地不順利購置到貨品,之后再運回來,運回來時還得防著海寇,若是一個大意,別說貨,便是人命都搭進去了!

自己父兄能順利回來,賺了大錢,這是上好運了。

Advertisement

阿嫵便取了那紅剌子石的墜兒給自己戴上。

景熙帝曾經送給自己許多,后來和德寧公主要好了,當然可以隨便戴,但是卻并不愿意戴了。

現在,家阿爹和阿兄也給買了紅剌子的首飾,雖然并不如皇帝的,但也很好看。

阿嫵戴上去后,怎麼看怎麼好看。

旁邊寧家幾位郎君圍著自己妹妹端詳,沐浴過后,面上撲撲的,睜著亮晶晶的眼睛,和幾年前也沒什麼差別,還是那麼一個憨可人的妹妹,當下的腦袋,拉著的手,恨不得把抱在懷中。

葉寒也重新沐浴過了,于是是一家人坐在那里用膳。

這麼吃著間,自然也說起這幾年各自的經歷。

原來阿爹和幾位兄長出海之后,便遭遇海寇,險些死于非命,幸好父子四人互相扶持著僥幸逃了,逃命后流落到了爪哇國附近的一偏僻所在。

當時所有的銀錢本錢都沒了,為了謀生,他們父子只能在碼頭做苦力,努力掙了銀子,之后慢慢地積攢著,又去了別,開始試著倒騰些貨品來。

最后積攢了本錢,終于購置到了船只,便買了犀牙、珊瑚、瑪瑙、鼊皮以及大量的胡椒,運回來,繞過了海寇,這才終于回來。

這話說來簡單,其實一來一去,竟是三年了。

阿嫵聽著,道:“阿爹和兄長們經商艱難,也是因為我們大暉和海上諸國不通商船,又有海,所以一路行來千難萬難,但以后倒是不必怕了,朝廷放開海,我們又和諸國都有了通商協定,只要回帆時由府進行解,便能正經賣貨,不必東躲西藏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