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 第1935章 專門訓練

《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 第1935章 專門訓練

「他們的心理素質太好了,「陳明華讚歎道,「我們偵察兵的膽量訓練都不過如此。換我們部隊的新兵,估計有一半會要求換路走。「

「而且技巧很嫻,顯然是經過專門練習的,「李德華補充道,「這種平衡訓練一般只有特種部隊才會進行。「

通過石橋后,隊伍沿著清水湖邊的小徑繼續前進。這段路程雖然相對平坦,但距離很長,而且路面崎嶇不平,有很多樹和石塊,對腳踝的衝擊很大。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后,參觀團的一些軍已經開始到明顯的疲憊。雖然他們沒有負重,但連續的山路行走還是消耗了不力。

「要不我們坐車跟著吧?「某通信團的一個參謀建議道,「這樣走下去我們都要累癱了。「

「不行,既然是觀訓練,就要完整地看完,「張志軍堅持道,「而且,如果我們這些當的都走不下來,那怎麼理解這些新兵的辛苦?再說,我就不信我們這些老兵還不如幾個新兵。「

但此時的新兵們狀態依然很好,隊形保持整齊,步伐依然穩健。雖然額頭上已經開始冒汗,服也有些潤,但沒有人顯出疲憊的神,反而還在輕聲聊天,保持著輕鬆的心態。

「這些孩子的耐力也太好了,「趙建國氣說道,「我們這些當的都快跟不上了,他們居然還有心聊天。「

「關鍵是他們的負重比我們重得多,而且已經走了這麼遠的山路,「林建軍邊走邊搖頭,「這能差距也太大了。「

「你們聽到他們在聊什麼嗎?「陳明華仔細聽著前方新兵的談話。

「好像在討論等會兒穿越松林時要注意的事項,「張志軍聽了一會兒說道,「還在互相提醒技巧要點。「

Advertisement

「在這種疲勞狀態下,他們還有心思討論技巧?「李德華到不可思議,「一般人這時候應該只想著怎麼堅持下去才對。「

又走了一個小時,隊伍來到了清水湖的最遠端。這裡需要繞過一個小山包,路面更加崎嶇。

參觀團的軍們已經明顯到了疲勞,有幾個年紀較大的甚至開始大口氣,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

「我提議休息十分鐘,「某裝甲團的副團長提出建議,「再這樣走下去,我們可能會拖累觀進度。「

「可是這些新兵看起來還很有神啊,「陳明華氣吁吁地看著前方的隊伍,「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太弱了?「

確實,新兵們雖然已經行進了十多公里,背負著沉重的裝備,在困難的地形上行走了兩個多小時,但隊形依然整齊,步伐依然有力。他們偶爾會調整一下背包的位置,汗水,但總狀態非常好,甚至還有人在輕鬆地哼著軍歌。

「他們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張志軍作為訓練專家,對此到非常困,「這種耐力水平,說實話,在我們軍區訓練部都很見。我們那些被稱為訓練標兵的老兵,也不見得有這種表現。「

「而且他們的神狀態特別好,「李德華觀察著說道,「沒有一個人顯出痛苦或不願的表,反而都很專註,很投,就像這種訓練對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太不正常了,「王海軍搖頭,「正常人在這種強度下應該早就開始抱怨了,至會有一些負面緒。但你看他們,一個個都跟沒事人一樣。「

休息期間,幾個軍圍著秦淵詢問訓練方法。

「秦教,能一下你們的訓練訣嗎?「趙建國直接問道,「這種訓練效果真是太神奇了,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

Advertisement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訣,「秦淵想了想說道,「主要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是從五公里、十五公斤開始的,慢慢增加強度。「

「但是增加的速度和幅度肯定不一般,「張志軍分析道,「一般的訓練進度不可能在幾個月達到這種水平。我們訓練新兵,從十五公斤到二十五公斤都需要至兩個月的適應期。「

「確實,我們的訓練強度遞增比其他地方快一些,「秦淵承認,「但關鍵不是強度本,而是訓練方法和心理建設。「

「什麼方法?能說說嗎?「所有人都來了興趣。

「比如說,我從不告訴他們今天的訓練'很難'或者'很苦',「秦淵舉例道,「我總是說'今天我們要挑戰新的高度',或者'今天我們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樣的訓練容,不同的表述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效果。「

「這個有道理,「陳明華點頭,「心理暗示確實很重要。「

「還有就是目標設定,「秦淵繼續解釋,「我不會告訴他們'你們必須完二十公里',而是說'我們的目標是二十公里,但重點是團隊一起到達終點'。這樣他們關注的就不是個人的痛苦,而是集的目標。「

「這種表述確實更容易讓人接,「林建軍若有所思。

「最重要的是,我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潛力是無限的,「秦淵最後說道,「人的極限往往沒有心理極限來得早。當他們真正相信自己能做到的時候,往往就真的能做到。「

聽了這些解釋,參觀團的軍們若有所思,但心中依然有很大的疑慮。

「理論上聽起來很有道理,「陳明華說道,「但實施起來肯定不容易。而且不是所有新兵都能接這種心理暗示的。「

Advertisement

「確實,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索和調整,「秦淵承認,「而且每個人的況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有些新兵適合激勵式的方法,有些則需要循序漸進的方式。「

「那萬一遇到心理承能力差的新兵怎麼辦?「張志軍問道,「總不能強迫所有人都達到這種水平吧?「

「當然不能強迫,「秦淵搖頭,「我們會據每個人的實際況調整訓練容。實在適應不了高強度訓練的,會安排到相對輕鬆的訓練組。「

「那你們的分組比例大概是多?「李德華詢問數據。

「大概百分之七十的新兵能夠適應正常強度訓練,百分之二十五能夠適應高強度訓練,百分之五需要特殊照顧,「秦淵給出了大概的數字,「當然,這個比例不是固定的,會況調整。「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新兵,都是那百分之二十五?「趙建國問道。

「主要是的,但也有一些原本在正常組的新兵,通過努力訓練提高到了高強度組,「秦淵補充道。

休息結束,隊伍繼續前進。接下來要繞清水湖一圈,這段路程相對平坦,但距離很長,主要考驗的是耐力和意志力。

湖邊小徑蜿蜒曲折,時而著湖岸,時而深林中,時而需要攀爬一些小山坡。路面有時是碎石,有時是泥土,有時是木棧道,變化很大,對行進技巧要求很高。

走了大約四十分鐘后,參觀團的疲勞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真的走不了,「某通信團的參謀長直接說道,「我們能不能坐車跟著?「

「我也快到極限了,「另一個軍贊同,「這種強度對我們這些當的來說確實太大了。「

但此時的新兵們不僅狀態依然良好,而且開始展現出更加令人震撼的表現。

Advertisement

在經過一個小山坡時,岳鳴突然加快了步伐,其他新兵立即跟上。他們在上坡時採用了一種近似小跑的速度,背著四十公斤的裝備,居然能夠跑上坡!

「他們瘋了嗎?「趙建國瞪大了眼睛,「背著這麼重的東西還能跑?「

「而且還是上坡!「陳明華也到不可思議。

更讓參觀團無法理解的是,新兵們在跑上坡的過程中,隊形依然保持得很好,沒有人掉隊,沒有人顯出吃力的樣子。

「這不是人類能做到的事,「張志軍搖頭,「這種能水平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

跑上山坡后,新兵們稍微調整了一下呼吸,就繼續以正常速度前進,就好像剛才的沖坡只是一個小小的熱

「算了,我們坐車跟著吧,「李德華終於認輸了,「這樣走下去,我們這些觀的反而會拖累他們的訓練進度。「

其他參觀團員也都同意了這個建議。他們實在是跟不上新兵的節奏了。

在車上,幾個軍開始激烈地討論剛才看到的一切。

「這本不是正常的新兵訓練,「趙建國首先發言,聲音中滿是震撼,「這種強度已經超過了我們裝甲兵的極限訓練水平。我們最強的坦克兵,也不見得有這種能。「

「不僅是強度問題,「陳明華分析道,「關鍵是他們的訓練方法肯定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普通的訓練方法絕對練不出這種效果。我幹了十幾年偵察兵,見過的強兵不,但像今天這種況,真是第一次見。「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從這裡出去的兵在各個單位都表現突出了,「林建軍嘆道,「他們的基礎實在是太紮實了。這種基礎,到了任何單位都會顯得出類拔萃。「

「問題是,這種訓練方法能推廣嗎?「張志軍提出了關鍵問題,「如果全國的新兵連都採用這種強度,會不會出現大量的訓練事故?會不會有很多新兵承不了而選擇退伍?「

「這個擔心很有道理,「李德華贊同,「畢竟不是所有新兵都有這種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教都有秦淵這種能力。「

「還有一個問題,「王海軍提出了另一個擔憂,「萬一這種訓練方法傳播出去,被一些沒有經驗的教盲目模仿,那後果更不堪設想。「

通過車窗,他們看到新兵隊伍依然在穩步前進,步伐依然整齊,沒有一個人掉隊,沒有一個人顯出支撐不住的樣子。那種輕鬆的狀態,就好像他們背的不是四十公斤的裝備,而是四公斤的書包。

「太不可思議了,「趙建國搖頭,「我現在開始懷疑我們之前對人極限的認知是不是有問題。「

「或者說,是我們的訓練方法有問題,「張志軍若有所思,「沒有充分挖掘出士兵的潛力。「

車隊跟著新兵隊伍繞過了清水湖,來到了松林口。這裡的路況更加複雜,松樹集,樹枝低垂,而且地面鋪滿了厚厚的松針,很,行走困難。

「這種地形,我們工兵都要小心應對,「李德華看著前方的松林說道,「樹枝會掛到裝備,松針會讓腳步不穩,而且視線阻,很容易迷路。「

但新兵們進松林后,再次展現出了讓人震撼的適應能力。

他們自調整了隊形,變單列縱隊,保持適當間距,避免相互影響。前面的人會主撥開樹枝,為後面的戰友讓出通道。遇到特別低的樹枝時,會有人用手扶著,讓隊友安全通過。

「這種野外行進技巧我們偵察兵都要專門訓練,他們怎麼這麼練?「陳明華過車窗觀察著,「而且配合得這麼默契,就像在森林裡生活了很多年一樣。「

「最關鍵的是,「張志軍指出,「他們在這種複雜地形中依然保持著較快的速度,這種能力在特種部隊中都很珍貴。「

穿越松林用了將近四十分鐘,當新兵隊伍從松林另一端出來時,參觀團看到了更加讓他們震撼的一幕:所有新兵的狀態依然很好,隊形依然整齊,甚至連軍裝都還比較整潔,只是稍微有些汗跡和塵土。

「這本不像是剛穿越了那麼複雜的地形,「李德華難以置信,「我們工兵穿越類似地形后,通常都是灰頭土臉的,裝備也會有各種掛損。「

「而且他們居然還能保持隊形,「林建軍也到不可思議,「在那種複雜地形中,能保持隊形不散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能保持整齊簡直是奇跡。「

從松林出來后,距離終點還有大約五公里的平路。參觀團以為這段路會相對輕鬆,結果秦淵又給了他們一個「驚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