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帝后每天互毆,看誰先死 第568章 賑災都變得十分積極

《帝后每天互毆,看誰先死》 第568章 賑災都變得十分積極

沈奉每到一個地方,盡管有衛軍隨行保護,卻還是時不時就有殺手不怕死地送上門來。

一些殺手甚至十分極端,抱有玉石俱焚的決心,往往現場十分慘烈。

周正毫不敢大意,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守在沈奉邊。

沈奉接見了賑災的欽差,以及一路所經之地的地方員。

各地方上上下下的員可不敢再像先前那般懶散懈怠了,更不敢置災民流民于不顧。

這幾年大雍也算風調雨順、接連收,因而各地糧倉都有足夠的存糧,至救濟這沿江的百姓是夠了。

只是看各地方愿不愿意倒騰出來。

之前欽差不夠有分量,加上皇上生死不明、大雍戰,各地員就只會相互推諉,現在皇上親下旨意,他們不敢不從。

沈奉清查出有地方員以賑災之由大肆搜刮斂財者,還當場斬殺了兩名,如此地方員們大為震懾。

于是賑災都變得十分積極,給災民發放糧食,幫助重建房屋,一些員甚至為了做政績,還不惜自散家財救民助民,就是希能在皇上面前博個好印象。

當然,各地方不全是察言觀、善于取巧的員,也有一心為民助民的員,沈奉會多聽他們的意見,把他們召集起來,為如何安頓當地百姓而出謀劃策。

Advertisement

君臣上下一心,使得災百姓有飯吃有地方住,傷者還有藥醫。

其中,鎮上的劉家藥鋪,就了皇上欽點的一專供災民看病吃藥的地方。

要是以往,老劉大夫定然愁得覺都睡不著,但現在不一樣了,他的藥鋪了欽點的救治點,朝廷有撥款的,不用他再自掏腰包了。

而且朝廷也不讓他白忙活,所有病人的診金都記錄在冊,朝廷會付給他的。

這事是徐來親自到藥鋪來擬定的。

老劉大夫知道他是個爽快人,便問他:“徐大人,皇上可如你一般爽快大方?”

徐來道:“劉大夫放心,有什麼樣的君就有什麼樣的臣,皇上只會比我更加待民慷慨。何況劉大夫不知救了多命,皇上得知此事后十分念你的仁義善舉,豈會讓你吃虧。”

老劉大夫一聽,慨道:“雖然我們普通老百姓沒福氣見到皇上,但通過皇上親臨救災就知道了,皇上定是位勤政民的好君。”

說著又是一嘆,“只是皇上是位好皇上,可他下面的就不一定全是好了。我這點診金雖然沒多,可要是老爺們你吃一點我吃一點,最終朝廷的這筆錢到不了我的手上,我又該找誰說理去呢?皇上高高在上,哪能聽得到我們小老百姓的聲音吶。”

Advertisement

徐來:“我親自負責落實這件事,不會經其他同僚的手,這你還不放心?”

劉大夫頓時安心了不,樂呵道:“放心,有徐大人這句話,我放心得很!”

于是劉大夫和小劉大夫兩個積極配合上頭的調派安排,救起人來也是十分有干勁。

藥鋪里的藥材,缺什麼,差那邊就會送什麼來,從不耽誤。

就這配合的態度,比最開始一有傷病他們就送劉家藥鋪來、其余的不管也不問,不知好了多

這樣即便不提診金,劉大夫救起人來也不會像先前那樣憋屈。

劉大夫和小劉大夫時常念皇上英明,功讓他們這小藥鋪起死回生,殊不知是他們自己結下的善因。

百姓們也不能一味地等著朝廷的救濟,救濟是一時的,只能幫助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要想把日子過下去,還得做后續的打算。

田地里的莊稼雖摧毀了,可眼下這時節,還能重新再種一府負責發放糧種,百姓們據自家的田地多去領取。

較偏遠的村子,還有專門的差送糧種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