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三百八十二章 勝利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三百八十二章 勝利

再看去,那夥潑皮已經人影不見,怕是打了。這樣的大寒天氣,那碎什麼樣子?

二愣子心下快意,死得好,讓你們欺負我。一邊又是恐懼,一個激靈,他猛地躍起,回頭就跑,一邊高呼:“敗了,敗了。”

這波衝陣兵已經被舜鄉軍霰醯打得心膽俱裂,再聽二愣子這樣喊,更是無數人隨著跌跌撞撞往回跑去。

二愣子一邊跑一邊回頭看,見無數人跟隨自己奔跑,心下得意,大家都跑,回到陣中,上就不能隨意置自己了。不過想想,不能跑在最前頭,兔當出頭鳥,還是大家混在一起。

忽聽後面一陣大,二愣子驚訝回頭看去,蹄聲滾滾,硝煙中衝出一群騎兵,兇神惡煞地揮舞馬刀追殺自己這幫潰逃的兵們。二愣子一聲大,丟了手中棒,使出吃的力氣,嚎著拚命奔跑。

不過兩條哪跑得過四條馬,一個騎兵掠過他的旁。那騎兵是陳永福家丁營中打老的騎士,搏戰經驗極,他的刀也不劈砍,只是刀刃向前,借助馬的速度快速劃過二愣子的

二愣子向前撲倒,最後一個心思:“千辛萬苦,還是沒活下去。”

“還好,那夥潑皮死在自己前頭,也不虧了、、、、、、”

、、、、、、

此時不論敵我戰陣皆是號角齊鳴,戰鼓震天,充滿了激人心的氣氛。護衛右翼的庚部,騎軍千總李衡此時也接到了中軍部的將令,擊潰那些朝側翼奔來的兵們。敵若潰,便驅其衝擊對方的大陣。

衡的騎兵千總與高史銀的馬步兵千總護在兩翼,由於此戰要大用騎軍,高史銀的馬步軍千總,也要隨在騎軍後面衝陣。所以兩方軍隊都分拆開,李衡的騎兵各分兩總在兩翼,高史銀同樣如此,皆由騎兵隊率領。

Advertisement

此時見流寇數千人朝己方奔來,李衡一哼,獷的臉上閃過寒意,區區數千流寇,己方一總騎兵就足以應對了。他喝令:“傳楊把總,令他率本部人馬出擊,斬殺流賊。”

立時那騎兵把總得令,率領自己一總兩百多騎兵,以嚴整的隊列,席卷如風,滾滾向那些流寇衝去。

而在左翼,此地由馬步軍千總高史銀領兩總人馬,還有騎兵千總一個副千總領兩總騎軍一起防守,由那騎軍副千總統一指揮。

此時左翼已得中軍將令,再看萬余流賊枉衝過來,副千總與高史銀同時冷哼,臉上閃過嗜不屑的神

那副千總道:“萬余流賊,出兩總人馬足以應對!”

高史銀獰笑道:“好,就讓孩兒們殺個痛快。”

二人略一商議,決意出一總騎軍,一總奇步軍,以騎軍為前鋒,擊殺敵人。

那得令的騎軍把總一聲大吼,猛地醭鱟約旱鈉鐧叮用力一指前方:“殺賊!”

“萬勝!”

出戰的健騎無不轟然響應,策馬如龍,以無可阻擋的氣勢席卷而去。

所有騎軍都持著騎槍,後面馬步軍持著長刀,他們共排四列。前兩列為騎軍,後兩列為馬步軍。鋒利的長槍,雪亮的長刀,沉重的鐵蹄震了大地,有如讓人窒息的死亡鼓點。

滾滾鐵流,踏破朔風,舜鄉軍的戰馬皆是高大雄壯,沉重的馬蹄叩擊大地,一片有節奏的悶響。人數雖,氣勢驚人,挾帶碾碎一切的聲勢,看得衝鋒而來的流寇們駭然停止,驚恐尖

兵們醵不安,有人想繼續衝鋒,有人卻是膽怯後退,任憑首領們威脅鼓都是無用,一時間他們的陣型混不堪。

如驟雨的鐵蹄聲中,舜鄉軍兩總鐵騎如旋風一般卷至,在一片絕驚恐的呼聲中,惡狠狠地撞進了那萬余兵的隊列中,立時慘嚎聲,撞擊聲響一片。如燒紅的鐵烙,鐵騎枉衝進陣,一下子將兵隊列裝個七零八落。

Advertisement

前兩排舜鄉軍騎士都是銳騎軍,他們手中的騎槍,可以輕易刺中目標的要害部位,而且控制力道妙,加之這些兵談何甲胄,所以一路刺去,騎槍始終不失。

這兩排騎士開路衝撞,後面持刀騎士隨在後,隊列嚴整,憑馬力,就所向披靡。

“殺!”

趙榮晟大吼一聲,策馬疾進,長刀一劃,惡狠狠掠過旁一名兵脖頸,看著鮮飛濺,頭顱飛起,心中充滿快殺戮的念頭。

爺爺說得好,江山如畫,多英雄豪傑為這種壯麗而相互廝殺!鮮不但沒有讓自己怯懦恐懼,反而激起了心中無限豪,或許,自己就是為世,為殺戮而生。

不過自己只是馬步軍,跟在騎軍後面衝殺,什麼時候才能一騎絕塵,取敵上將首級於萬軍中呢?

王鬥苦心訓練的近現代騎兵何等威力,可以與強悍的清軍騎兵對衝對戰,這些連陣型都沒有的兵隊列可想而知,很快就被兩總騎軍穿個通,毫無抵抗之力。

穿這些兵的軍陣,那騎軍把總略整隊列,又撥馬回來,繼續以嚴整的隊形衝擊兵隊列,將他們衝得支離破碎。這些出陣衝鋒的兵打,不知如何是好,或到跑,或往己方大陣逃去。

左翼的高史銀等人看出便宜,當機立斷,率領剩余的兩總騎軍再次出發,與先前騎軍一起,驅趕那些潰兵,衝擊他們本方軍陣。而在這個時候,不論是右翼,還是中陣,盡是騎兵盡出,驅趕民潰兵,更增闖軍大陣的混

“賊眾敗矣!”

明軍陣地中,王鬥看得清楚,在己方騎兵的不斷衝擊下,闖軍兵軍心陣勢已,若他們的馬蹙,驍騎不出戰,這樣往複衝擊下,只有大潰一條路。兵大潰,那些步卒也別想幸存。

Advertisement

他立時傳令:“全軍近,迫敵陣!”

、、、、、、

闖軍的中軍大陣中,李自鐵青,設想雖好,卻本達不到目的。自己要求義軍攻勢,不止,馬蹙、驍騎押陣,不過只是先前幾波,兵被明軍騎打得大敗後,就了。

舜鄉軍火炮鳥銃厲害,騎兵同樣如此,那些出戰的本不是對手,消耗目的本達不到。

便是馬蹙押陣,大之下,兵們都往己方馬蹙衝擊,顯然在他們認識中,舜鄉軍騎兵更可怕。

己方大陣,人人惶恐,特別那些民,早先鼓起的士氣早就沒了,攻打種種不利,還有糧草被奪等一系列影又湧上他們心頭。已無戰心。

看各陣醵的樣子,再聽對面戰鼓激起,對方軍陣已,火炮火銃在前,有如山嶽,步步來,局勢如此,需得立做決斷。

必須出馬蹙了,李自心想。劉宗敏、高一功、袁宗弟等人滿臉憤怒,也在請戰,顯然心中不服、雖然兵不堪戰,但己方還有馬蹙、驍騎未,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

特別劉宗敏聲如暴雷:“闖王,給俺五百老營,三千馬蹙,俺就不信,那些兵有三頭六臂。俺打了這麼多年仗,又怕的誰了?”

李雙喜,張鼎也在請戰,他們皆為李自的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囔著要率騎兵出,與兵決一死戰。

就在李自下定決心,就要發布命令時,劉芳亮與李過對視一眼,忽然一起下馬,跪在地上:“闖王,不能再打了!”

眾人一愣,劉宗敏暴跳如雷:“劉小子,李小子,你們在幹什麼?什麼不能打,你要我們不戰而逃嗎?你們是不是魂魄被那王鬥小兒打沒了?”

看眾人憤怒的眼神看著自己,劉芳亮抱拳誠懇道:“請劉爺與各家兄弟聽我分說。”

他對李自道:“闖王,現在我們義軍中,連馬隊帶老營不過幾千人。不是我長兵的威風,那些馬隊不會是舜鄉軍騎兵的對手,而那些老營骨乾,闖王舍得拿出來拚嗎?”

眾人一愣,均知劉芳亮說的話不好聽,卻是實。馬隊不說,原先便多是歸降軍的騎兵,或是一些馬賊桿子,雖然有馬,其實也是烏合之眾,打原來的河南府兵可以,與舜鄉軍騎兵對戰,兇多吉

至於老營兵,多是老八隊出,雖然可以與舜鄉軍騎兵對戰,不過這些人個個都是十幾年戰場搏殺留下來的老兵,怎麼舍得拿出來拚命?便是用十幾萬兵、步卒換這些老營闖軍各將也不乾。

劉芳亮繼續道:“最好的結果,是我們與王鬥兵拚個兩敗俱傷,難道真以為可以滅了他們?只是繼續拖在這裡,在僵持下去。我們的大半糧草已經沒了,再拖幾天,怕是到時想走,也走不了了。”

眾人神更是難看,劉芳亮這話也是實,只是個人心中仍有不服罷了。

劉芳亮再道:“闖王,各家兄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這些老兵在手,我們哪裡去不得?再說了,王鬥畢竟是客兵,不可能久留在河南。等他們走了,河南等地,有時我們的天下。這些步卒、民留給醺又怎樣,到時我們回來,他們又是我們的兵馬!”

這話說得極為骨,不過牛金星與宋獻策皆是不語,李巖張了張口,看到眾人神,卻是歎了口氣,心想:“義軍終是不了流寇本。闖王雖有大志,卻為形勢所,何日天下方可太平?”

李自默然不語,其實他打老了仗,戰場嗅覺一向敏銳,知道強打下去,真怕會全軍覆沒,把家底都打了。

不過自己不甘心啊,想當初在河南府興起時,無往不利,特別牛金星,李巖等人來投,宋獻策更獻圖,“十八孩兒,當主神。”那時候的自己,是多麼意氣風發?

為什麼會出現王鬥呢?難道這些日的經歷,都是自己在做夢嗎?

他是決斷之人,瞬間平靜下來,心中已有退意。

他眺結陣來的兵大陣,緩緩道:“只怕王鬥等人不會任我們從容退走!”

此言一出,闖軍各將紛紛道:“闖王,讓我留下來斷後。”

“闖王,讓我留下來拖住兵。”

多年的生死兄弟,闖軍各將間極深,特別這些李自的心腹將領們,人人皆留下來斷後。

李自心中欣,對激最大的郝搖旗道:“大勇兄弟,你留下來斷後。”

自商山的事後,郝搖旗在闖軍中飽,此時闖王委以重任,他激無比,大聲道:“闖王,各家兄弟放心,我郝搖旗拚了這條命,也要讓大夥安然退走。”

李自道:“好,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又歎道:“其實商山的事,我從來沒有怪你。”

郝搖旗聽了這話,更是熱淚盈眶,拍著脯只是說不出話。

李自又道:“雙喜和鼎兒也留下來,我給你們兩千馬隊,所有的步卒也留給你們,你們務必小心。”

李雙喜和張鼎皆是李自義子,讓他們留下斷後,可安將士之心。

二人大聲應了。

李自是知兵之人,知道這種況若老營率先退走,必是全軍潰散,誰也走不了的結果。必須先主出擊,纏住兵,然後才能且戰且退。這斷後任務,極為重要,而且九死一生。

李自對三人授以方略,可率馬隊快速衝擊明軍大陣,舜鄉軍火炮鳥銃雖利,但炮銃的發畢竟緩慢,以快馬速度,或許可以越過炮火,衝明軍陣地,加之步卒隨跟上,當可達到纏鬥目的。

三人都是應命,李自又細細叮囑他們,言明務必保全命,到永寧城集結,不可戰。

再傳下一系列命令,讓澗山的田見秀與劉希堯撤軍,與自己大部隊匯合,各人各領命匆匆而去。

李自雖決意走,闖軍各心腹將領也均有退意,不過軍陣中,兵與步卒,還有一些馬蹙卻不知曉。見兵軍陣步步,眼見就要上來,正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郝搖旗、李雙喜和張鼎率領數千馬隊出來,對軍陣中萬余步卒大聲喝囔:“兄弟們,兵欺我們太甚,跟他們拚了!”

郝搖旗更是跳上馬背,親自舉起一面大旗,大聲呼喊:“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怕個球鳥,兄弟們,跟那些夠兵拚了!”

一策馬,率先狂著衝了出去,煙塵滾滾,李雙喜和張鼎率兩千馬隊隨在後。

眼見老營重將親自殺敵,更有闖王兩個義子,此激勵,不但陣中步卒,甚至原本眾多就要潰散的兵們也是大振,紛紛吶喊,高著隨大軍衝了出去。

此時中軍如雷般的鼓點響起,首次鼓舞,更是一片的“殺兵”聲音,越來越多的民加

眼見闖軍馬隊步卒衝來,後面跟著數不清的兵,陳永福冷哼一聲:“垂死掙扎!”

王鬥心中一:“李自要逃了。”

他立時傳下命令:“銃炮接戰,槍兵嚴陣以待。騎軍衝擊流賊步卒民。傳令澗山的溫方亮,隨時準備出擊作戰。”

事實也是如此,闖軍馬隊步卒的衝擊,有若重演崇禎十二年鑲黃旗鼇拜的前鋒故事,在舜鄉軍炮火與火銃之間,他們的衝鋒很快化為泡影,馬隊步卒民死傷慘重,也未能衝舜鄉軍陣地,達到纏鬥目的,更不要說斷後了。

看到前方一切,闖王邊各將皆是臉容蒼白,又暗暗慶幸,幸好聽從劉芳亮的話語勸說,沒有讓老營與馬隊全部出,否則家底就拚了。

只有李自暗暗切齒,舜鄉軍銃炮如此猛烈,隻片刻間,義軍傷亡就慘重非常,馬隊前仆後繼,不斷倒下,隻恐自己的兩個義子兇多吉,他在心中恨恨:“王鬥,王鬥,我與你勢不兩立!”

他不敢怠慢,李雙喜等人用生命在拖延時機,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當李自率老營與一部分馬隊逃的消息傳出,整個闖軍陣地一片嘩然,所有兵步卒都有種被拋棄的覺,他們再無戰心,或是奔逃而走,或是奔各營地搶掠財帛,十幾萬大軍轟然而潰。

勝利了,雖早知道這個結果,但事實來到面前時,王鬥還是忍不住激,他與陳永福發下一系列命令,騎兵追擊,特別是夜不收與李衡的騎軍,追李自的老營不放,勿要放走那些巨寇一人。

很快的,高史銀的馬步軍,還有陳永福的家丁們也加追擊行列。

還有原本在澗山的溫方亮,在看到闖將田見秀與劉希堯等人倉皇退走時,已明白了此戰的結果, 除留下一總軍士看守糧草外,余者也加追擊的行列。

兵敗如山倒,到是喊逃命的闖軍士卒,看到兵大勝,城的軍民在歡呼勝利的同時,城鄉勇社兵們也出城前來,協助打掃戰場,抓捕俘虜。

勢不可違,在一片“降者不殺”的聲音中,無數失魂落魄的兵步卒們紛紛跪地投降,等待未知的結果。

陳晟手持自己的鳥銃,慨萬端地看著這一切,眼前事無數哭喊饒命的兵們,先前那些馬隊步卒衝擊戰陣的形還歷歷在目。他們瘋狂的樣子,差點以為要被衝破軍陣,那時的自己,腦中一片空白,只是機械地戰鬥著。

陳晟不知道自己火銃打死了多人,看著滿地的及鮮,雖然知道這條路必然充滿著骨,還是忍不住心下慨。

之戰,十幾萬流賊潰散,史書上會記下這一筆,但死去的那些人,又有誰會記得呢?

“世事如風,恍如夢幻一場。”(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