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事看,就可以看出多爾袞的謹慎與貪婪,所以報未明之前,多爾袞對要與大順軍作戰保持高度的警惕。
多鐸事實心下也有些惴惴,雖然明都二日而下,有明朝人心已失,氣數已盡,眾明人盼著改朝換代的緣故。但順軍二日而下京城,這種戰鬥力還是讓多鐸有些心驚,畢竟他們清兵也關多次,知道明國京師好不好打。
不過他還是不服氣的道:“算來算去,若王鬥與流賊聯手起來對付我大清怎麼辦?”
眾人一怔,這個可能大家都沒想到,范文程卻是呵呵而笑,他微笑道:“豫親王不必擔憂,這點絕不可能!”
他說道:“王鬥若與流賊聯手,便失去大義,明國上下群討之。他深恨我大清,亦不可能與我大清聯合,所以三方算來,他只是孤家寡人一個。”
多鐸安靜無聲,他也只是隨口說說,也知道這事絕不可能。
范文程最後道:“所以觀眼前形勢,我大清兵當盡快關了。為爭取明國吏支持,還是打出剿滅流賊,為爾君父報仇的旗號為好,以減他們的抗拒之心。若能拉攏大批的明國將舊吏則更佳。”
多爾袞有些苦惱的道:“可惜,事前朕親筆書信,山海關各人都不願意降我大清,朕給他們的待遇不可謂不優厚。甚至薊鎮的楊國柱,義州的曹變蛟與王廷臣連朕的使者面都不見!”
他臉沉:“若不願意降,只有殺了,特別義州的曹變蛟、王廷臣二人。錦州之戰時,王鬥就派軍從義州斷我後路,我大清在王鬥手中遭了一次罪,難道還要遭第二次?禮部再派人去勸降一次,曹王再不降,就讓杜度他們全力攻城!”
管禮部事的貝勒薩哈廉等人忙應了。
此時聚在義州城下的二紅旗主力有五萬,義州的曹變蛟、 ... 王廷臣兵馬不過四千。城池一直沒下,固然是曹王二人抵抗頑強的緣故,也有圍打清軍未用全力因素。
況且錦州附近還聚了大量的原二黃旗兵馬,兵力方面,堪稱優越。
真要舍得本錢,義州城不難攻下。
安排完這事,多爾袞看向管蠻子城的刑部承政高鴻中,說道:“你們蠻子城那邊怎麼樣了?”
高鴻中急忙出列,他恭敬的道:“回皇上,微臣正要稟報這事。流賊在明京追贓助餉後,紳士民切齒,現在他們皆恨流賊。依臣報,部分員勳貴期盼王鬥與明太子,然因王鬥在宣府鎮行類士紳一納糧之策,亦有諸多對王鬥不滿戒懼之人。”
他說道:“此些人期盼卻是余人,微臣得到消息,此時在山海關的遼東總兵吳三桂便別有心思。近日他與錦州、寧遠等族人聯絡頻繁,依皇上之令,沿城駐扎兵馬未對他們信使捕殺……微臣也得到線報,吳三桂所議之事……”
他看了看廳各人,說道:“借虜平寇!”
“借虜平寇?”
廳各人神各異,多爾袞也是一怔,隨後臉上按納不住的喜蔓延,他說道:“吳三桂這是要仿效唐肅宗借兵回紇之事?也是,遼東諸將中,也只有這人心思雜了。收復神京,功在社稷?流賊現在就是唐僧,誰都想咬一口,看來他心也了。”
他最後更是大笑起來:“朕前些日給他王侯之位他都不,現在卻是想借兵?真是天助我也!哈哈,這都拜流賊追贓助餉所賜,他們拷銀拷得好啊。”
也就在這時,親衛來報,說外面有機信使求見,帶來了吳三桂的親筆書信。
多爾袞臉上的笑容更燦:“果然來了,真是說曹到,曹就到,真是天助我也!”
……
很快的,吳三桂的信使前來,恭敬呈上吳三桂的親筆書信,多爾袞溫言安,吩咐好好安置信使,然後細細觀看這信。
就見上面寫道:“三桂上疏於北朝皇帝:三桂初蒙我先帝拔擢,以蚊負之荷遼東總兵重任,皇之威素所深慕。但春秋之義不越境,是以未敢通名,人臣之誼諒帝亦知之。”
“三桂今鎮遼東,思堅守東陲而鞏固京師也。不意流寇逆天犯闕,以彼狗烏合之眾,何能事?但京城人心不固,黨開門納款,先帝不幸,九廟灰燼!”
“今賊首僭尊號,擄掠婦財帛,罪惡已極,誠赤眉綠林黃巢祿山之流,天人共憤,眾志已離,其敗可立而待也!”
“我國積德累仁,謳思未泯各省宗室,如晉文公、漢武之中興者容或有之,遠近已起義兵,羽檄馳,山左江北如星布。三桂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興師問罪,以人心!”
“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余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而臣賊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夫除暴剪惡大順也,拯危扶顛大義也,出民水火大仁也,興滅繼絕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
“況流寇所聚金帛子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帝有,此又大利也。帝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兵,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
多爾袞看後又給眾人看,特別隨征的大學士們。
寧完我笑容滿面的跪下,他說道:“皇上,此為千載難逢的良機啊,當速速抓住。”
廳各人也是一片讚同,他們正愁如何關,吳三桂此書,真是瞌睡就來個枕頭。
范文程則若有所思,他問多爾袞道:“陛下,真的要答應吳三桂借兵之事?”
多爾袞臉上似笑非笑,他說道:“關是肯定的, 然也不能讓吳三桂如此輕易得手,而且若了關……”
他冷笑幾聲,與廳眾臣細細商議後,說出自己意思,讓范文程提筆潤詞,最後書信一封,讓那信使帶回。
信中說:“大蒙古博格達汗,大清國皇帝報吳三桂書曰:向與明修好,屢行致書明國君臣,不計國家喪,軍民死亡,曾無一言相答。是以我國數次進兵攻略,蓋示意於明國吏軍民,明國之君籌而通好也。”
“若今日則不復出此,惟有底定國家與民休息而已,予聞流寇攻陷京師,明主慘亡,不勝發指,用是率仁義之師,沉舟破釜,誓不返旌,期必滅賊出民水火。”
“及伯遣使致書,深為喜悅,遂統兵前進。夫伯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伯雖向守遼東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尚複懷疑,昔管仲桓公中鉤,後桓公用為仲父以霸業。”
“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仿若大遼南京道之舊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家可保世世子孫長富貴,如河山之永也……”
揭示神秘雇傭軍生涯:狼群 在一次暑期的度假旅游中,大學生刑天意外遭到劫持。 憑借天生的戰斗能力和豐富的軍事知識,刑天成功躲過被獵殺的命運, 也因此他被國際知名的雇傭軍組織“狼群”相中,開始了他的雇傭兵生涯。 戰爭無情,兄弟有義,在血腥、死亡、遠離親人的孤獨感的包圍下,深厚的兄弟情懷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慰藉。 然而,當接到的下一個任務,是狙殺昔日在同一戰壕并肩作戰的好友時,刑天第一次陷入了巨大的精神恐懼。 在死亡的考驗已能從容應付時,心靈的拷問又將如何去面對?…… 這是一部描述海外特種作戰部隊形式之一--雇傭軍生活的小說。 作者豐富到極致的軍事知識,引無數軍事發燒友為之尖叫,追捧不已。
林皓穿越成平行時空的古代,成了紈絝二世祖。 好消息是,爹就是大將軍,王朝唯一權臣,還有個未婚妻,天之嬌女的安寧公主…… 壞消息是,爹失蹤了,是個人都想干自己,未婚妻也看自己不爽。 林皓攤牌了,我是穿越者! 斬權臣,斗皇帝,集軍心,抗外敵! 當林皓持刀上朝的那一天,天下皆驚! 而林皓則笑瞇瞇看向皇帝:「陛下,何故造臣的反?」
(架空,融明朝、唐朝、三國背景為主)全科醫生秦風穿越成了太傅府不受寵的庶子,他本只想在這王朝做個隱藏首富,找機會自立戶,未料卻成了皇家贅婿,和公主做了假夫妻,形婚之下,各取所需,一心只想撈錢的秦風卻呼了風,喚了雨,將九五至尊的皇帝岳父掀下馬,改天換地!
李易穿越了,帶著一個壽命系統穿越了,只有做出有利於唐朝社會發展的事情,才能增加壽命。而此時他的壽命以時辰來計算,然後他遇到了對他隱瞞身份的皇帝李隆基。故事從這裡開始。 李易:只要能增加我的壽命,要啥技術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