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安四爺
今年的親耕禮被挪到了圓明園舉行,而四爺則早早的帶著一行人搬進了圓明園,連正月十五的雪都還沒化盡。
李薇照舊還是住到了桃花塢,本想帶著弘昤和弘昫兩個一起住,誰料弘昤先一步向四爺求來‘聖旨’,跟著哥哥們一起住到了勤政親賢殿旁邊的一院落裡。因是草草建還未及命名,但看佈置應該就是替男孩們預備的‘圓明園阿哥所’。
四爺還對笑稱弘昤‘有向學之心’。
不過比起李薇來,他更知道什麼貪多嚼不爛。現在住得這麼近,他在勤政親賢批摺子批累了順兒去旁邊轉一圈就能看看男孩們書讀得如何,認不認真。弘昤的勤被他狠狠的誇了一頓後,卻限制他每天只能學一章書(約二三百字),字也只能寫二十張。而且是上午十張,下午十張。
其餘時間必須騎在馬上讓太監牽著在園子裡遛一圈,靶子等等。他還讓人取來陀螺,讓弘昤玩陀螺,似模似樣的跟弘昤比賽,然後讓他的哥哥們都把他給比趴下後,勉勵弘昤‘不能在這時認輸啊’,再讓他每天一刻鐘的陀螺。
園中湖面冰雪未化之時,他還帶孩子們去溜冰,還要打冰陀螺。各種遊戲只有四爺不擅長的,卻沒有他不知道的。三下兩下就把弘昤從屋裡拽出來了。
李薇從來沒這麼佩服過他。
四爺溜了兩刻鐘就氣吁吁的下來了,讓侍衛和擅長此道的太監上場去陪孩子們玩,最重要是看著他們不能出事。
李薇陪著他回去換服,見他的兩條從膝蓋下都了,還有冰茬子落在上頭。
回到屋裡,讓人拿薑兌到泡腳的熱水裡好好的給他泡了泡,再讓太醫來看過後才能放心。他這個年紀上涼可不是開玩笑的,再弄個關節炎風病才折磨人呢。
說來大概是這個時候的人都跪來跪去,常常被罰跪個半日幾天的,上不好的人還真多,也因此催生出來很多職業,修腳捶腳什麼的,就是太醫院裡也有不泡腳的湯方,針灸之就連京裡的醫館也都是常備的。
四爺泡著腳,一時沒事就跟太醫閒聊起來,不一會兒就把太醫問得額頭冒汗。
他問的是十三爺、理親王與直郡王。
這三人都有不小的上舊疾,還都是在康熙末年得的,不得宣之於口。像十三爺有四爺盯著還比較好,理親王當年在上駟院的小帳篷裡住了半年,直郡王則是見棄于君王後長跪向君,無奈康熙爺當時毫不知,也無人替他上奏。
待四爺登基後,對這二位兄長是恩威並重。雖然平時賞賜不斷,但朝中卻再也聽不到他們的靜了。久而久之,這二人的病漸漸就越來越重了。
四爺目前自覺皇位坐穩了,也想把這兩人宣出來見見,誰知一派人去看才知道這事,從此就常常問太醫院他們的病。
太醫院以前待理親王和直郡王絕稱不上殷勤,但也不敢太疏忽,脈案是三個月的請的,該治的也治,但有些病就怕拖,一拖傷了底子就很難治好了。
四爺有些愧疚,跟李薇提了兩次。從他這裡賞理親王和直郡王實在不好太出格,免得再讓朝裡的人注意到。畢竟這二位在康熙朝赫赫揚揚了半輩子,所從者也不全都是見風轉舵之人。特別是理親王為正統,現在還有人掂記著弘晰呢。
像這次出宮的事,四爺想了又想,還是把理親王家的弘晰和弘晉,還有直郡王的弘昱都給留下了,倒是三爺等的兒子像弘晟等人都給一齊放出了宮。
去年選秀也都給他們指過婚了,所以這兩年裡京裡只怕喜炮不斷。
太醫被四爺問得心虛,更是不敢說一句實在話,顛來倒去都是可能、也許、大概。等四爺過完了癮放他退下,李薇從窗戶裡看到太醫出去後站在廊下,肩膀一松就先抬袖抹汗,只怕還籲了口氣。
再看四爺好像也有些悵然之,不由得坐過去遞了碗茶給他。
四爺接過來也不喝,就捧著發呆,半天歎氣道:“朕對不起他們。”他登基後也是經過一段時間才肯承認,當皇帝沒那麼簡單,一不留神就會有疏忽,就會被臣子哄騙去。每日睜開眼睛就要跟眾人博弈。前朝,後宮,宗親,大臣。邊疆外族,漢人滿人蒙古族,等等。
有時都是事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才發覺,才慌忙去解決,去收拾殘局。
坐在這個位置真不由不得人不去做聾子瞎子。他對著每一個遞到他面前來的摺子都要再三斟酌,仔細察看辨別裡面的真假。
就算是從登基前就跟隨他的人也會變權慾薰心。
他不得不更加謹慎。
可就算他再小心也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其實他早就該想到理親王與直郡王的日子會不好過,平時不管是什麼時節的賞賜他都會特意多提醒一二,就是想著這種表態能讓人有所顧忌。可是這幾年都沒放理親王和直郡王出來走,還是讓人不自覺的就怠慢了。
何況他們在各自的府裡也沒辦法把消息遞給他,說不定還以為是他的暗示才讓太醫院等人如此疏忽。
四爺只覺得前面沒想到是他的錯不假,可他也真的沒有故意讓人折磨他們。
他冤,委屈。卻沒地方說。
李薇聽他說了這一句就不吭了,就是那臉皺得像吞了一口黃連般,耷拉著像苦到心坎裡的老農,整個人都低落了不。
拿手在他背上一下下的著,他剛才的話聽得出來是指誰,可是理親王與直郡王這個事是意料之中的,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是常理。理親王與直郡王都是舊人了,他們在康熙朝過得再好,在雍正朝是不可能會得到重用的,就像車庫裡的舊自行車一樣,只能擺在那裡落灰,慢慢生銹。
四爺只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就像李薇以前考七十幾分,路遇學霸比還愁眉苦臉,就因為他沒得滿分。一山還有一山高,一味高是很好,但因為沒做到最好就比這種分數的還難過就沒必要了。
李薇想了下就拿弘昤打比方。先說他在阿哥所時就寫字讀書,還要跟弘昐他們比。四爺聽了就發笑,然後說拿弘昤沒辦法,還是四爺把他給拽出屋來,教他勞逸結合。
四爺此時聽出味兒來了,更要笑了,還輕輕拍了拍。
雖然他明白了,李薇還是把話說完了:“爺在教弘昤時還知道什麼量力而行,怎麼到自己就想不了?這世上沒人能把事做完,更不可能做到十全十。拿這個來折磨自己實在是……”
猶豫著該怎麼說,四爺好奇的著。
“……實在是太蠢了。”說完就低頭了。
不過真的覺得四爺這樣有點蠢。你想讓你邊的臣子們都當聖人這沒問題,思想品德教育任何時候都要抓,但你是怎麼得出想讓臣子們清正廉潔,忠心王事=你自己要先做到的呢?
這裡頭有很大的差別啊。
覺得有這種想法的四爺都有些天真了。
天真的特別可。
不過還是希能用重一點的話點醒他。因為照他這種自我要求下去,最後很可能會鑽牛角尖。倒不如趁著現在能拉回一點是一點的好。
四爺當然不會生的氣,聽說完還笑了,笑完帶著一點悵然歎道:“是啊,是朕太蠢了。”還要說不是這個意思,不是真的覺得他蠢,是太純了。
他就把眉眼一立,冷笑道:“朕竟然為了那些做錯事的人自責。”
李薇:=口=
跟著他就發話斥責了太醫院黃升,說是他領導得不好,居然延誤了理親王和直郡王的病,該打。杖責十杖後就準他帶罪立功,去給理親王和直郡王治病去了。
至於把那種不流的太醫派去給理親王和直郡王治病的人就削職待罪,直接給理親王和直郡王看病,沒有及時治療而加重病的太醫則被趕出了太醫院,並終不得行醫。
庸醫。
四爺把這個蓋在那幾個太醫的上。可以想像帶著這句金口玉言的太醫就算回鄉後都不能靠這門手藝吃飯了,他們的子孫後代也不可能再行此一行。
李薇從事件之始圍觀到後來,心裡一直嘀咕:
這大概就是世事不盡如人意的活樣板了。
……不是搞的吧?
【種田+粗大的金手指+打臉啪啪啪+爽文+女主美遍天下無敵手!】 ***** 蘇玉穿越了, 她從一個現代女強人變成了十一歲的癡傻農家女, 乖乖,整個蘇家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別說飯了,連口熱粥都喝不上,這個身體竟是活生生的餓死的啊!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填飽肚子! * 蘇玉看著病弱的小弟,瘦成皮包骨的老孃,面黃肌瘦的姐姐, 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個家變得富裕起來, 養雞、養兔子,養蓮藕,一樣一樣來, 幫銀樓掌櫃設計首飾圖紙,賣菜譜、賣草藥,悶聲發大財! 做葡萄酒,發明大棚蔬菜,設計新式衣服,蘇家的小日子慢慢的變得紅火起來! 此時的蘇玉已經成爲十里八鄉有名的旺家女! - 好日子還沒過上幾天, 勢利的奶奶,偏心眼的爺爺,笑裡藏刀的大伯孃,精明的三嬸, 這些個極品親戚一個一個找上門來,爲的就是她家賺的那點銀子! 瞧瞧,連孝道都拿出來壓人了,是誰說的老死不相往來! 現在想佔便宜了,沒門!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你什麼牛鬼蛇神,她蘇玉纔不怕! *
書生扣出了五文錢買了一個婆娘,婆娘是死是活全憑天意。書生穿著補丁長衫,閑庭漫步的走在小路上,回家能不能吃上飯,全憑運氣!一文當十文花的摳書生無意擁有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婆娘,日子過得分外妖嬈。講述古代窮書生與現代魂穿而來的頂尖女特工的故事。…
戰國之世,天下大爭。一個偉大的帝國將要建立,同時這個帝國也在走向崩壞。穿越到驪山成為一名修陵人,趙術不甘心蹉跎于此,他要走出這里,去用自身所學去成名,去建功立業,去改變自身命運,也想去嘗試改變這個帝國的命運。且看,在他的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秦攝政王》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
李預穿越隋末唐初,覺醒系統,他帶領手下,打造了一個安詳富足的世外桃源。直到武德九年,突厥大軍南下,為了保護領地,李預率軍出征,沒成想抓了三個人。 “我乃大唐皇帝”。 “我乃長孫無忌!” “我程咬金,你敢說你沒聽過?” 李預傻了,這三人膽大包天,竟敢冒充大唐名人!在打退突厥,救下長安後,三人就訛上了李預。李預煩不勝煩,直到有一天,李預剛給老李治好病,老李就拉著他的手,悄悄的告訴他:“小子,朕攤牌了,其實我是你爹!”
[群穿+爭霸+班花+爽文+無敵] 全班穿越大秦。 體育委員竟成了趙國太子? 班長竟成了韓國公主? 紀律委員竟成了齊國太子? …… 一個班級,除卻秦國,其他各國公主太子竟全是? 人性在擁有權柄之后,徹底大變! 而趙承卻覺醒殺敵爆裝系統,入秦軍,戮六合! 從百夫,萬人將,大將軍,直至秦國武侯! 秦始皇:“你也不想只當將軍吧?” 趙承:“我只想當將軍啊!世界還有大洋馬呢!” . .
一個平凡的袋子,一個能隱身的面具,將現代女張蕭晗的靈魂帶到了一個修真世界裡.既來之,則安之,張蕭晗聳聳肩,準備白手起家.可是,怎麼那麼多的寶物啊,搶呢?還是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