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到皇帝面前,還是略微提一句吧。
皇帝聽鄭靖業說:“據臣妻說,看到一個演百戲的小娘子,看著像是魏家三娘,臣想總不至於是罷,怎麼就在這時候,來了這麼一個人呢。”
皇帝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魏靜淵的名字,虎了臉,鄭靖業識趣地轉移了話題。
前宰相的兒就像是一片樹葉,落到水面,打了個漩兒,隨著水流又漂出了衆人的視線,沒人再提起。覺到母親、嫂子、姐姐不對勁的鄭琰也不知道哪裡不對勁,過了生日,就把這一件事拋到了腦後,照著“淑養功課”的要求,學習收拾搬家。當然是要出城避暑的。
——————————————————————————————————————
熙山原名“西山”,顧名思義,它在京城西邊兒。前朝有一位酸溜溜的皇帝,嫌西山之名過於直白,就改了現在的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鄭家在熙川的別業也是相當不錯的,是皇帝抄了一位前高的,看看鄭靖業沒有像樣的別業,順利就賜下的。既然是高,別業的地理位置就不壞,難得別業裡還有一池數頃的荷花,此時來住正相宜。
離鄭家別業東院牆往東走二里地,就是國公家的別業,走親戚那是相當的方便。
到了別業,一通好忙。熙山也是皇家避暑之地,翠微宮正在此,每年夏天,政府都要搬一大半的人員過來辦公,無數達貴人悉集於此。山上適合造房子的地方不如平地多,適合造房子又有好景緻的地方就更一點,所以別業通常沒有府邸大。
到了這裡,鄭琰的居所就不是兩進了,只是一個獨門小院兒,景倒是不錯,卻被勒令不許去水邊,因爲危險。指揮著把東西放下:“都不要忙,一人管一樣,誰走路帶風了我罰誰,原來收著哪一東西的還照原樣放好。”一刻之後,全部放好。
就說了嘛,事先有人打掃,還有什麼需要乾的?不過是把帶來的隨品放放好,用得著作出一副很忙的樣子麼?
又去母親那裡晃了一圈,聽說顧益純也在搬家,看來今天的課是不上了,鄭琰想了想,回來背譜系。
行走上流社會,關係最重要。
阿慶踮著腳尖走過來看了一回,悄悄下去,往香爐裡焚了香,鄭琰口而出:“百合。”
悲劇啊!的功課裡沒有學化妝,先學分辨香氣,據說以後還要學習合香。這也是閒得蛋疼的幾百年世家發明出來的無聊玩藝兒!
“這下你可信了罷?”顧益純看著火爐上翻騰的水花,悠然地問。
鄭靖業啞然,昨天搬家,四下一團,他閨三下五除二把房裡事搞定,穩坐釣魚臺背譜系——他的子孫們大多在看先賢著作。
“把他們放到一起讀書是做對了。”鄭靖業自言自語地道。
在老師和父親口中得到不知是褒是貶的評價,鄭琰依舊照自己的安排來學習。最近流行的穿越者都是計劃長遠流的,當然是有思想有眼的好孩子。
到了別業來住,比在城中的空氣自由多了,各家相互之間的走也頻繁了,鄭琰不希自己的學習進度因爲社活而有所耽誤,就更要出時間來補充知識。
社活是不能夠隨便推的,尤其還到吳家的邀請,要到吳家的別業去做客——鄭瑜有了孕,孃家又近,去看看也是常理。作爲妹妹,就算在姐姐那裡小住幾天,吳家人也挑不出禮來。
鄭琰得包袱款款去看姐姐去。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有新人出場,滅哈哈。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外科聖手穿越古代農家,逗逗相公鬥鬥渣!
漢末亂世,百姓餓殍遍地,軍閥征戰不休。 張溪,一名來自現代的穿越鹹魚,來到這麼一個要命的時代,首先要考慮的,絕對不能是躺平。 再躺平,那可就真的沒命了。 這是一個鹹魚想翻身的故事,也是一個現代普通人,試圖在漢末三國時代活下去,並且希望活的更好的故事。 PS:本文爲架空歷史文,方便作者偷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