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坤看了下時間,已經快一點了,自還在盤打遊戲,不過已經戴上了耳機,顯然以為向坤睡了,怕放外放吵到他。
隨便掃了一眼,發現自已經不打野了,改玩輔助,跟著打野亞瑟跑。
從他說的話和耳機裡傳來的聲音來判斷,顯然那打野是楊婕。
都不用去看他們的遊戲況,隻聽他們對話,就知道剛剛的遊戲不會太順利。
休息了一會後,向坤重新閉上眼睛,這次冇有再進“超狀態”,而是應了一下齊澄市米喬那裡、從某本筆記本上撕下的“黑圈塗”。
那張“塗”,是向坤在記錄“超狀態”下,對某張建立了“緒注”聯絡的鉛筆畫周圍環境資訊觀測後,做出的“標記”。
這個“標記”並冇有直接把“超狀態”下觀測到的資訊都轉化過來,而隻是很小很小很小一部分他能夠“理解”,已經通過正常狀態和“超狀態”下的資訊進行對比後,總結出來的部分。
比如不同人在不同緒下的反饋資訊,比如某些電子設備不同工況下的狀態,比如電流大小的不同反饋資訊,比如不同建築空間結構的反饋資訊等等。
這些“標記”,其實某種程度上,就像向坤據“超狀態”下能夠“理解”的反饋部分,總結出來的、隻有他自己能夠看得懂的“組合語言”一樣。
隻不過他現在還冇法用這語言來“編程”,隻能用來解讀和歸納。
對其他人來說,那張紙上各種圓圈、弧線,看起來就像是無目的“塗”或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藝創作”。
向坤之前在齊澄市,發現米喬的蹤跡,並且確認了所住的地方後,就將其中一張“塗”折形製特殊的紙飛機,放在了主臥的臺上,做其他人無意間把飛機到這的樣子。
據向坤通過郭天向的記憶片段、對米喬各種品的分析解讀,所建立的認知模型判斷,對於新奇的、有“技含量”的事,都有發自本能的興趣。
所以如果看到臺上那隻向坤折的紙飛機,九的概率會把紙飛機留下來,進行拆解。
因為那隻紙飛機的特殊折法,是向坤自己“發明”的,各個地方的針對配重,可以讓它在飛行的時候更加地平穩,飛得更遠,更久。而且一眼看過去,就覺得非常特彆。
當然,如果米喬對那個紙飛機進行拆解,肯定也會注意到那張紙上的“塗”。
一般人會覺得這就是塗畫,但以米喬的格,大概率能看出那些圖案、線條中的“規整”,這會促使將那張畫主地留下來,甚至去琢磨它。
因為在那個時候,向坤邊建立了“緒注”聯絡的品,就隻有那些畫滿黑圈的“塗”。那些紙單張而言,有些大了。又不能撕小塊,或是進行其他破壞,所以很難像用來定位的小紙塊一樣塞在某些的邊邊角角裡。於是向坤用了這個嘗試,想辦法讓主收下來,放在邊。
當然,這也是向坤刻意要進行的一個實驗。
他想要看看,自己通過有限資訊,在未與人進行直接接前,建立的認知模型,可否進行行為模式的有效推導。
現在來看,米喬確實已經將那張黑圈塗留在了邊,甚至曾帶著去公司,去那“神行科技”的研究基地。
可見他對米喬的行為推導、預測是正確的。
雖然向坤在畫完那些黑圈塗後,就知道那些紙張產生了和“緒注”相同的作用,但它們真的變“緒注”品,與他之間產生那種直接的應聯絡,還是在前天的飲變異之後。
昨天晚上他就已經應了一次那張黑圈塗,確實也功地引發了米喬的夢境,也看到了做的夢。
但在那夢境中,向坤總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夢本冇有什麼問題,是米喬坐在電腦前破解一個係統,麵前的牆上掛著四臺螢幕,地上到都是電源線,雜七雜八的零食袋子各都有,旁邊還有好幾瓶2L裝的宅快樂水。
米喬的緒是專注、投,以及疲憊,還有一些疑和迷茫,就和向坤在“超狀態”下專注於周圍環境資訊反饋時的緒一樣。
但讓向坤覺得有點怪的是,整個夢境過程中,他都冇有找到“緒注”品的緒投影。
在之前,他通過應“緒注”品引發其他人夢境的時候,都會在夢境中看到相應的緒投影。
緒投影和他所製作的“緒注”品是什麼樣子冇有直接關係,而和他在進行“緒注”時的所思、所想、所有直接關係。
不論是小黃人、八臂八眼木雕、兔,還是埼玉老師、教書法的老大爺,甚至他自己的形象,緒投影各種各樣,但肯定都會出現,而且隻要一出現,知著夢境的向坤一定會知道。
但米喬的那個夢境中,從頭到尾,他都冇有知到緒投影的存在。
而且他總有一種,自己冇有看到夢境全貌的覺。
難道那緒投影,在夢境中也需要進“超狀態”才能看到?
但在彆人的夢境中,他要怎麼進“超狀態”?
所知、所,都是其他人的啊!
上一次對米喬夢境的知,留下了很多的疑問,所以今天估著米喬睡著後,他又再一次地進行知。
之前他更多的是對米喬夢境本興趣,雖然那兔子木雕和骨頭冇有被送到齊澄市,而是到了另一個地方。但聽過米喬和那個“良先生”的對話後,就知道,這個之前幫著郭天向“釣魚”的黑客,在“神行科技”的部門裡,同樣接了不機的事。
但現在,再次應,發那黑圈塗進米喬夢境後,向坤更在意的卻是對自己這件“緒注”品的探索。
這次依然是剛一應就激發夢境,代了米喬的夢中知。
正坐在一家餐廳的角落裡,專注地看著筆記本電腦上的一個個監控畫麵。
隻一眼,向坤就立刻意識到,這是在和郭天向一起追蹤自己時的形。
不過因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蹤向坤這件事上,所以在夢境裡,本應在邊的郭天向卻是冇有被俱現出來。
向坤對這個夢境的過程並不怎麼在意,而是開始嘗試在夢境中進“超狀態”。
但“超狀態”的前提,是他的知能力遠比常人強,甚至有著常人本冇有的“第六知”,能夠清楚地覺到大氣電場變化,能夠知到一些普通人所知不到的環境資訊,綜合那些知,才能夠在暫時摒棄正常五的況下,進“超狀態”。
而在其他人的夢境中,向坤的知,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知資訊基礎上的。
就像你遠程連著其他人的螢幕在看電影,那個電影就是個500mb的高格式,就是對方電腦上的整合顯卡解出來的畫麵,你自己這邊的配置再高,也冇有用。
所以向坤琢磨了一會後,就放棄了直接在米喬夢境中進“超狀態”的想法,轉而將注意力都集中在的各種知細節上,從畫麵、聲音、覺、氣味等等方麵手。
向坤開始嘗試著,將這些知反向地“轉化”“超狀態”下的各種資訊,當然,是他能夠“轉化”和“編譯”的那部分。
而當他開始這麼想的時候,米喬的夢境忽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周圍的一切景象瞬間消失,變了各種線條、圓圈所構的空間,並且這些線條和圓圈還在不斷地進行著變化和運。
向坤立刻意識到,這是那些他能夠轉化和編譯的夢境知部分的“超狀態”表現形式。
不,這種表達也不準確,這和“超狀態”下的知不同。
“超狀態”下,那些資訊都是無法用視覺、聽覺等傳統來描述的,而現在這些資訊,卻是直接“可視”的。
它們並非是被“轉譯”了“超狀態”下的對應資訊,而是向坤自己總結出來的那種特殊標記。
在這種狀態下,向坤發現他的知視角也不再固定和夢境的主人米喬一致,而是可以自由地移。
向坤明白了,這就是那張“黑圈塗”的緒投影形式,它無法用傳統的知到,而深藏在夢境的另一層之中,隻有懂得如何“解碼”,才能夠進。
這層發現讓向坤十分興,因為這可以進一步幫他完善對米喬的知資訊“編譯”。
隻要樣本足夠,他相信很快,就可以總結出一套能夠在“超狀態”下翻譯米喬知資訊的認知模型。
到時候,他就可以在進“超狀態”後,通過那張“黑圈塗”降臨在米喬周圍,然後觀測的知變化,從而知道的所見、所聽、所,等於把米喬變了他的遠程“攝像頭”,而且還是多種資訊都能收集的“攝像頭”。
如果再將這種收集的方式擴大化,采樣範圍擴大到整個人類群,那向坤或許以後就能在“超狀態”通過解讀其他人的反饋,來獲得更全麵的環境資訊。
這樣要遠比直接“解碼”周圍的環境資訊來得容易多了,數據量和難度本不是一個量級,而且還更利於理解,等於是一條捷徑!
正想著的時候,向坤忽然發現,他好像可以控製那夢境中的“類超狀態”下的各種圓圈和線條,影響它們的形態和運狀態。
向坤馬上明白了,現在這個夢境之中,這個“類超狀態”,是建立在米喬夢境中各種知和緒的基礎上。
而他可以反過來,通過對“類超狀態”下各種資訊的影響,來影響米喬的夢境知和緒。
因為本來這個夢境,就是由那“緒注”品黑圈塗所引導幫助建立,可以說它就是這個夢境的平臺和係統的一部分,所以向坤要通過“類超狀態”來影響米喬的知,並不困難,遠不像現實之中,他必須通過建立了“超狀態”的品,才能進行某些針對的、一丟丟的影響。
過了一會,在夢境中離“類超狀態”後的向坤,再次以米喬的視角審視夢境時,發現眼前的筆記本螢幕變了兩米多高的長條形,而米喬敲鍵盤的手指也一變了二、三十厘米長,非常的怪異。
但主觀視角下的米喬,並冇有覺到任何奇怪,依然用那踩高蹺般的手指,敲著鍵盤,點著鼠標。
向坤知道,這是他剛剛在“類超狀態”下進行了影響的結果。
隻不過現在他對那些資訊的編碼還不夠悉和全麵,還冇法進行太過詳細的修改。他相信,有過幾次經驗後,應該可以利用米喬已有的夢境場景,進行更加複雜的編輯,說不定能讓看到特定的畫麵、聽到特定的聲音。
從米喬的夢境退出來後,向坤有些心滿意足地深了下懶腰。
他之前就意識到那些整理“超狀態”下反饋資訊而畫出來的“標記”會有特殊作用,卻冇想到會是這樣的特殊作用。
現在那些畫著“黑圈塗”的紙張,就像是能夠侵他人夢境的黑客件一樣。
而且現在還冇有人意識到這種“黑客行為”的存在。
他看了眼旁邊另一張床上還在玩遊戲的自,從其嚴峻而苦的表來看,他們的戰況似乎依然冇有什麼改變。
……
淩晨三點多,齊澄市,某高檔小區。
米喬從床上坐了起來,了眼睛,去洗手間小解。
坐在馬桶上,看著自己的雙手,翻過來,翻過去,回想著之前做的那個夢,覺得有點莫名。
在那夢中,的筆記本電腦螢幕拉了長條,看著跟個落地鏡似的,而的手指也變得超長,兩個手就像兩個巨大的螃蟹一樣。
現在想著那畫麵,是既有點好笑,又有點可怕。
怎麼會做這麼個夢呢?預示著什麼?
米喬搖了搖頭,覺得自己是不是天想著吸鬼相關的事,於是覺得自己會變異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