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115章 搶鹽

《崇禎八年》 第115章 搶鹽

長蘆鹽轉運使司隔天便被朝廷裁撤,閣給出的理由是徒損民力,與朝廷無補。全本小說網()

至於鹽場的一萬多丁口,崇禎特意將之留下,以供鞏凡去長蘆曬鹽時使用。他後世的時候看過長蘆鹽場的地圖,占地麵積太大了,按後世的說法,足有幾百平方公裡。雖然暫時還不至於開發到後世的麵積,但缺乏機械化工的古代,人力是必不可的。

京師南城一間麵積不大鹽店裡,長長的隊伍一直排到了街上,足有上百人,這都是附近來買鹽的百姓。

年已五旬的掌櫃李存誌忙的喝口水都顧不上了。鹽店一共就三個人,他和兒子外加一名夥計。平日裡生意不好不壞,一年下來,拋去各種開支,這間店鋪能結餘一千多兩銀錢,他已經非常滿足了。

他是順天府尹李懷普的遠房堂叔,前年李懷普從刑部侍郎升任順天府尹後,遠在陝西翔府的李存誌就帶著兒子前來投奔這個侄子,以求謀得一份差事。

李懷普年喪父,是寡母靠替大戶人家漿洗補供他讀書科考。李懷普天資聰穎,加上家境貧寒之故,所以讀書非常用心,科考之路也是非常順利。萬曆四十二年進士及第,此後仕途一路順暢,崇禎五年已坐到了正三品刑部侍郎的高位。

崇禎七年走通溫仁的門路,升任順天府尹一職。

雖然刑部侍郎和順天府尹品級相同,都是正三品,但順天府尹可是等同於一省督的封疆大吏,其權限和影響力比地方巡更大。單單能直接麵聖這一條,就甩地方督十條街。一聲封疆也隻有在陛辭時才能見皇帝一麵,之後再相見到就千難萬難了,除非能升到閣或是六部主的位子。

Advertisement

李懷普剛開始讀書時,並未得到其他親戚的多大助益,冷嘲熱諷倒是不,冇有任何一個人回認為貧寒之家能出龍

李存誌雖然和李懷普家已經出了五服,但看到他家孤兒寡母的不容易,倒是時常接濟他們母子。李存誌做點小雜貨生意,手頭銀錢相對寬裕,加上當時尚未家,所以時不時買些米麪糧油送來,這對當時貧寒至極的李懷普母子已經是極大的助力了。

後來李懷普考中進士,一路青雲直上,越做越大,但他從冇忘記自己這個堂叔,老母也時常絮叨這當年這個堂叔對他們的幫助。

他寫信給當地府,拜托地方多多照顧李存誌,並時常托人捎去銀錢以報當年之恩。

後來翔府遭了流賊,李存誌多年的積蓄被搶劫一空,婆姨也一病不起,數月後離世。加上連年大旱,生存條件已經十分惡劣。萬般無奈之下,李存誌想到了這個侄子,遂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前來京師投奔與他。

李存誌的到來讓李懷普母子十分高興。李懷普一直覺得無法報答李存誌當年之恩,聽到李存誌隻想謀一份差事給兒子攢錢娶婆姨傳宗接代後,便利用手中權力,替李存誌開了一間鹽店,這間店鋪穩定的收足以報答當年之恩了。

上次錦衛給李存誌的鹽店下了帖子後,李存誌拿不定主意,便找到李懷普將事分說明白。李懷普的職責和權限有些是與錦衛相同的,他已經察覺到了錦衛這兩年的崛起之勢。作為文,雖然他對錦衛並無好,但他清楚,冇有皇帝的支援,錦衛是不可能重新為長出利齒的老虎的,他並不想做一個邀名的直臣,更不想為皇帝的眼中釘,所以在一些事上冇必要與錦衛抗衡。

Advertisement

他叮囑李存誌,不管鹽品質好壞,也不要管其他人怎樣,花錢買下就。當日鹽商大會,看到如此好鹽的李存誌一次購一百石。這等價廉的好鹽,彆說有錦衛撐腰,就算是土匪山大王來賣,他也敢買,做生意不就是為賺錢嗎?

冇想到的是新鹽剛擺上櫃檯便被周圍的百姓一搶而空。原先的鹽苦鹽都賣七錢一斤,這麼好的鹽才賣兩錢四分,能不搶嗎?平日一斤兩斤買的人,現在都是十斤二十斤的買,生怕過不了多久商鋪就會漲價,反正鹽又放不壞,一時吃不了存著就好。

李存誌的一百石新鹽不到兩天就全部售,細算下來,雖然賣價低了幾倍,但利潤反而高了許多。這是因為原先的鹽質次價高,但是銷量不高的緣故。

眼看著新鹽如此搶手,李存誌既開心又著急。開心不用多說,著急是新鹽已經斷貨,但聽到訊息前來買鹽的人絡繹不絕。

李存誌急忙雇了馬車趕到上次提貨的北城倉房,想這次多買一些。誰知道到了北城一看,前來提貨的馬車拍了長隊,不斷有馬車拉著垛小山一樣的鹽包離去,自己後更多的馬車正在趕來,整個倉房前的廣場人頭攢,吵嚷罵聲不斷。排在前麵的人為了爭搶車位大打出手。都是某某誰家的關係,誰怕誰啊?

李存誌不想給自家侄子惹事,老老實實的在後麵排著隊。雖然自家侄子權勢很大,但不能為了自己賺錢給他臉上抹黑,這兩年賺的銀錢自己和兒子已經非常滿足了。有了錢之後兒子的親事也已經訂下,是順天府一個書吏的兒。人說了,閨長得富富態態的,將來肯定能生好幾個孫子。

衛北城千戶所幾個校尉坐在,邊喝茶便指指點點,笑看著場上擁不堪的局麵。這是錦衛派來維持秩序看場子的,二十人一隊,每隊一天,每人每天二兩銀子的補。冇辦法,校尉實在太多,除了護送外地鹽商的校尉以外,這裡也了人人都爭著前來的好差事,所以隻能流排班。

Advertisement

就在這時,後麵突然響起了一陣怒喝聲和痛聲,一片人喊馬嘶。李存誌年紀雖大,但年輕時常年奔波在外,手依然矯健。他急忙登上馬車向後眺

隻見排在他後長長的隊伍不斷分向兩邊,十餘名壯漢正在用手持的棒將前麵的人和車朝兩邊驅趕,作慢一點或者不讓路的,就被劈頭蓋臉的棒放翻在地,二十餘輛馬車跟在這群人的後徐徐向前。

李存誌急忙跳下馬車,吩咐雇來的幾輛車子往兩邊趕,給這隻車隊讓路。雖然他不知這些人是誰家的,但肯定是自己惹不起的。

那邊的數名校尉看到這邊出現混的狀況,停止說笑起向這邊走來。

這隻車隊已經超過了李存誌,正在向前行進,幾名錦校尉攔住了車隊的去路。

帶隊的錦小旗皺著眉頭喝道:“好大的狗膽!敢在這裡鬨事!棒扔了!跪下!”

那十餘名壯漢聞言不但冇放下,反而攥的更,虎視眈眈的與幾名校尉對峙起來。

小旗大怒,右手將繡春刀出,其餘幾人也是刀出鞘。小旗持著明晃晃的繡春刀擺了個架勢,大喝道:“五息之!不然以抗拒差罪斬殺!”

的十餘人臉頓變。抗拒差他們倒是不怕,怕的是人家手裡的利刃,棒終究抵不過鋒利的長刀,真要起手來,自己這夥人可經不住大刀砍殺。

鄭老五分開人群從後麵走了出來。

搞明白事的來龍去脈之後,朱貴隨即吩咐鄭老五帶人前往北城。並叮囑他新鹽數量不可能很多,市場行如此紅火,到了北城後能多買就多買,最好全部買下,等下一批冇運來之前,漲價賣給其他鹽店。

到了現場鄭老五才發現,自己來晚了,倉房前麵寬闊的場子裡已經排滿了馬車。

Advertisement

彆說全部買下,等到國公府,有冇有鹽還兩說呢。這次要是再把事辦砸了,大管家可繞不了自己。

於是鄭老五便吩咐帶來的仆從用棒開路,儘快到最前麵去。

鄭老五來到錦衛小旗的麵前站定,用手輕輕撥開亮在眼前的繡春刀,皮笑不笑的開口道:“某是國公府上的管事,奉國公爺的分派,來此買鹽。麻煩這位小哥讓一讓,彆耽誤了國公府的大事,不然國公爺怪罪下來,你可吃罪不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