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120章 激戰

《崇禎八年》 第120章 激戰

正白旗統領譚太帶著三個旗共十五個牛錄,外加一千包,自居庸關分兵後便一路往東,沿著道向懷奔去。全本小說網()

譚太令旗下一個牛錄拖在最後。一是護著一千包,二是防備後路明軍突襲。他自己則領著本旗的四個牛錄作為前鋒,行在整個大隊的最前麵,鑲藍旗和兩紅旗的是個牛錄位於中軍,前後相距約有三裡之地。

譚太生寡言,與敵作戰勇猛彪悍,和阿濟格是時的玩伴。及至十五歲便和阿濟格跟著努爾哈赤四征戰,並數次救過阿濟格的命,深得阿濟格的信任。

阿濟格為正白旗旗主後,便將自己的好友拔擢為梅勒章京,統領旗下二十五個牛錄中的十個,可見對譚太的倚重。

辰時已過,烈日炙烤著大地。大軍已向東行出行出三十裡,士卒和戰馬都已到疲憊,後麵推車挑擔的包們更是苦不迭,譚太仍是不聲不響,繼續率軍前行。兵貴神速,既然親王命自己分兵搶掠,些許辛苦算的什麼,八旗子弟可不是明軍那種吃不得苦的蛋。

居庸關通往懷道還算寬敞,能容三騎並行。道北側著起伏的山脈,南側則是開闊的平坦之地。清軍的探馬已經前出三十裡,北側的山脈樹林也是派人探查過,確認安全後給後隊示意放心通行。

全軍又行進十裡左右,距離懷隻有幾十裡地了。

探馬已經有一會兒冇傳來訊息了,多年征戰的直覺提醒譚太,況有點不對。

清軍的探馬都是百戰銳,撒出去的探馬足有白騎,其中有五個白牙喇,每個都是百人敵的存在。

毫不誇張的說,五名白牙喇對上一百騎明軍也能不落下風,這可是旗裡的寶貝。整個正白旗二十五個牛錄中,也隻有兩百多白牙喇,這次出征,阿濟格帶出來百餘名白牙喇,譚太部就有十餘名。

Advertisement

按照清軍的軍規,探馬番前奔後馳,歇養馬力的同時,不間斷的將前方況回稟主將,有懈怠者即可斬之,正是森嚴的軍紀才使得清軍士氣旺盛,站立強悍。依照常理,應該有兩撥探馬回稟了,但現在一波也未見到,這是從未有過的事

五個白牙喇陣的哨探難道會出事不?按理說絕無可能,但為何探馬這麼長時候冇來回稟呢?

此時大軍剛好經過一片樹林,譚太正要派人往前檢視,突然之間隻覺上汗倒豎,有種被猛盯上的覺。他立刻揚聲大:“有敵!向前!”

說罷他雙猛磕馬腹,子伏低,戰馬猛然向前竄出。

清軍聽到主將示警,還冇等反應過來,北側茂的林中,無數長箭帶著呼嘯聲飛了出來,騎在馬上毫無防備的清軍紛紛中箭落馬。

譚太雖然反應奇快,但左肋還是被弓箭中,幸虧被鎧甲擋住,未深中。但是戰馬也被中幾箭,在向前奔出數步後,悲鳴一聲轟然倒地。譚太在戰馬倒地前的瞬間,雙用力後雙腳迅速離馬鐙,子向右側翻滾,落地之後順勢滾數圈,然後矮撲向倒地的戰馬,藏於後的同時,將長弓從馬上取出。他撿起幾隻散落地麵的弓箭,蹲伏於地開弓搭箭,向著林中了出去。

百餘名清軍中箭落馬後,其餘的清軍並未慌。這時不管是驅馬往前還是往另一側都不是最佳選擇,因為馬速未起,騎在馬上目標更大,更容易被弓箭中,在林中第二波箭雨到達之前,所有未中箭的清軍都已迅速下馬,藏於戰馬之後,或持盾遮蔽,或取弓箭還擊。這一切都是在數息之間完,不得不說清軍不愧是百戰強兵。

Advertisement

由於京畿一帶視野開闊的緣故,在前無遮擋的形下能看出很遠。後隊的鑲藍、兩紅三旗的清軍,發現前方況有異,立刻在主將的帶領下驅馬奔來。

昌平城下,清軍的盾車逐漸接近了明軍銃手大陣。城頭的炮手們正在忙碌著將大炮複位,然後還要清理炮膛,填裝火藥,搬運彈丸。紅夷大炮雖然威力巨大,但發間隔太久。打完第一炮之後,因為後坐力太大,大炮會被震的遠離原先的炮位,需要十幾人合力將其複位,這需要花費數百息時間(大約三分鐘)。

距明軍方陣還有百餘步時,隨著一聲令下,包們發一聲喊,推著盾車加速向前衝去。隻要再衝數十步,後麵跟進的弓手就能到達擊位置,清軍的重箭五十步便能甲,隻要弓箭覆蓋,在持續傷亡下明軍銃手陣型就會混,後麵的重甲兵立刻就衝對方陣中砍殺,並向兩側衝擊,給後麵的騎兵衝擊正麵留出通道。

前排百餘名包推著數十輛盾車力向前,就在他們衝到距明軍陣前七十步的距離時,一連串的炸聲響起,頓時塵土瀰漫,硝煙四起,盾車傾倒,斷肢殘臂飛。

原來孫應元早就派人在此埋下大片地雷,是想給八旗騎兵衝鋒一個意外驚喜,冇想到清軍先派出的是盾車,這下倒黴的是那些漢人包

前排數十輛盾車以及推車的包們死傷慘重。每一顆地雷中都裝著碎瓷片鐵片之類的尖銳,隨著地雷外殼炸後破開四炸中心位置十餘步距離無人倖免,數百名包或是直接被炸死,或是被傷後倒地不起,慘哀嚎聲響徹整個戰場,清軍的百餘輛盾車經過兩次打擊,隻剩下了六七十輛還能使用。

Advertisement

後陣的阿泰眼見還冇與敵接陣便已兩次挫,這種憋屈讓人煩躁,更令他心中怒火大盛,這種被捱打的滋味是自己從來冇有過的。自己是來搶劫的,不是來捱打的!

他大聲喝令餘下的盾車繼續衝擊,弓手跟,隻要進六十步之,明軍哪會得了重箭的持續擊。至於包們的死活他本冇有在意,一群漢狗,死了就死了,活著浪費糧食,八旗大軍所到之,漢人兩腳羊要多有多

席特庫帶人上前連斬數人後,包們在雙重恐懼的力下,拚命嚷著推車繞開前麵和傷者向前衝去,一麵是不衝直接被砍死,另一麵是衝過去說不定還能活命,隻能賭了。

又是一連串的炸過後,僅存的數十輛盾車終於推進到明軍五十步左右,再無地雷炸響。隨著一聲號角聲響起,剩餘的包們如聞仙音般轉向側後方跑去。盾車隻要停在那裡,清軍弓手們就可以依托盾車開弓箭,包們的任務就算完了。

清軍的千餘名弓手向前衝去,再有二十步就能趕到盾車後麵,然後就能讓對麵呆立的明軍嚐到八旗重箭的厲害了。至於明軍火銃的威力,清軍早就領教過多次。程近不說,命中率極低,並且明軍看到清軍衝來,慌之下本不顧號令就將火銃打響。這個時代的膛槍隻有集火纔會有較大的殺傷力,單個擊想要命中對麵的敵人,比彩票中獎難度還要高。

就在此時,一聲尖利刺耳的喇叭聲響起,一陣豆般的聲響中,明軍的火銃打響了。

清軍的弓手們紛紛心下暗喜,明軍還是老樣子,隔著這麼遠就開始放銃了。隻要打完這一銃,不等他們再次裝填,弓手就能到位並出數箭隻,然後明軍開始崩潰,甲兵跟進突擊,明軍徹底混,騎兵一個衝鋒,明軍全軍大潰,這都是慣有的套路了。

Advertisement

隨著明軍火銃陣前大硝煙騰起,衝在前麵的百餘名清軍弓手,突然像被重錘擊中一般,突然向後折斷,像是被巨斧砍斷的樹木一樣直的摔倒在地。八百隻火銃出的銃子,雖然有不被盾車擋住,但大部分銃子還是越過盾車向前方。第一波兩左右的命中率,造了清軍一百多弓手的傷亡。

第一排銃手完之後就地蹲下,以便給後排銃手出視野發,然後紛紛用搠杖清理銃堂的火藥殘渣,開始第二次擊的準備。

清軍弓手們錯愕之間依舊加速前衝。被火銃擊中的都是些倒黴蛋而已,以前又不是冇有過被火銃打死的人,不過這次倒黴蛋好像有點多了。

明軍陣前的硝煙還未散去,第二波火銃已然打響。

由於第一波的銃子已將盾車上的挨牌幾乎全部擊碎,第二波銃子毫無阻滯的了過來,清軍弓手群中霧騰起。六十步距離,棉甲對於銃子毫無防能力,高速旋轉飛來的鉛子破開清軍的棉甲鑽的鉛子因為無法破而出,便在人翻滾攪,直至能徹底衰減方纔停止,這時中槍之人的臟已被攪得的稀爛。

這時城頭的大炮終於準備完畢,隨時等候孫應元的指令發

隨著明軍第一四排火銃打完,陣前七十步範圍已經冇有站立的清軍了。

這一三千餘發銃子,共造近六百名清軍弓手的傷亡,對於一千人的清軍來說,已經是毀滅的打擊了。

泰及時停了清軍的衝鋒,雖然明軍第一排未裝填完畢,但兩個長槍方陣已然向前移,隨時準備與後續清軍展開搏。看著明軍一丈多的長槍,鋒利的槍尖閃著寒,阿泰打消了趁機突擊的念頭。

第一銃聲響起時,揚古利指揮的漢軍旗已破開了近四十步的拒馬陣,隻剩下二十餘步就能徹底清理掉這些拒馬了。

明軍的一百名擲彈兵趕來時,揚古利並冇放在心上。他心裡到奇怪,來援的明軍人數如此之,並且手無兵,難道是要上來搏嗎?

擲彈兵們吹燃火折點著震天雷的引信時,清兵們依舊在力破拆。對他們威脅最大的明軍弓手已經因力竭退到了一側,對趕來的一百明軍,大部分清軍隻是眼角餘掃視一下就不管了。手裡拿著黑乎乎的鐵塊砸人嗎?被砸中肯定會疼,但隻要不是砸中腦袋就不會致命,清軍心裡都是如此想法。

一百枚黑乎乎的鐵疙瘩扔了過來,砸中一些清軍後落在地上,有一枚震天雷被一名力大的明軍擲到揚古利邊。

被砸中的清軍忍著疼痛毫不理會,繼續賣力破拆著,一名清軍被砸的生疼,看到落在腳邊尚在冒煙的鐵疙瘩心中來氣,抬腳踢了過去。

先是“轟”的一聲巨響,然後是接連不斷的炸響聲,落地的震天雷基本上全部炸,鐵釘碎瓷四飛濺,清軍的慘嚎聲被炸聲遮蓋住,直接被炸中的清軍首級軀乾碎裂,一時間無數的肢飛起,等到煙霧塵土散儘,地上一片狼藉。到是清軍的和傷員,炸中心的所有人麵部都被燻黑,鮮腦漿,花花綠綠的腸子遍佈四周。

炸範圍外的清軍已經被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震蒙了,離得近的清軍很多耳朵被巨大的聲浪震聾,所有人都呆呆的站立不,因為幾乎所有人冇見過這種炸方式,這夥漢軍旗的很多士卒抬頭天,以為這是上天降下的霹靂造的。

清軍中忽然有人高喊道:“額駙死了!”

這一聲喊將場上眾人驚醒,剩餘的清軍慌起來。

是殘肢斷臂,哪有完好無損之人?上哪去找額駙的

隨著炸聲和火銃聲的停止,清軍收兵的號角吹響,陣前的清軍如蒙大赦般轉加速逃離了這個修羅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