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這是蔡國公府進獻的綠, 請您過目。」
程瑜瑾隻是淡淡掃了一眼, 點頭道:「本宮知道了,放到花園吧。」
「諾。」
陛下八月初九登基, 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先帝因丹藥中毒去世後,陛下十分悲痛,然國不可一日無君, 在眾多臣子的勸說下,陛下才強打神,登基為帝, 改年號為元熹。現在, 已經是元熹元年九月了。
太子順應天命登基為帝, 程瑜瑾也順理章為皇後。因為先帝是暴斃而亡,兇喪, 李承璟和程瑜瑾作為兒子兒媳, 理應守孝三年。但是國家大事不能沒人主持,所以閣主張以日代年, 皇帝皇後為先帝守孝二十七日, 即可下孝服,恢復正常行。
程瑜瑾在月初除服,很快, 重節就到了。這是李承璟登基後第一個大典,所有人都主張大辦,萬象更新, 以顯示新朝的喜氣。李承璟卻覺得沒有必有,前段時間因為妖道禍朝綱,以煉丹之名搜颳了許多民脂民膏,百姓本就苦不迭。雖然李承璟一上臺立刻廢除了白鹿臺修建事宜,但是為此散出去的銀兩卻收不回來了。李承璟諒民生不易,國庫空虛,不再大肆鋪張,所以新朝一切慶祝,全部從簡。
皇帝陛下這樣說,下麪人自然無有不應。眼看重將近,程瑜瑾作為皇後,將會親自出麵主持重慶典。這可是程瑜瑾為皇後後第一次公開麵,闔京人家哪一個不想趁這個機會討好皇後。然而陛下卻不讓送貴重的禮,京城眾人為此挖空了心思,想盡了辦法送不貴可是奇巧的禮,以討皇後一笑。
蔡國公府送上來的東西就非常獨特,因為是重節,他們送花進宮,應景又討巧。而普通的花未免泯然眾人,他們特意找來了綠的,心栽培,在重時當做投名狀送到宮裡。
可惜蔡國公府的人花了那麼多心思,綠抬到程瑜瑾跟前時,不過淡淡掃了一眼,就讓宮人抬到花園了。這和翟老夫人預想的皇後見了花十分喜歡,大加讚賞殊為不同。淑太妃陪坐在側,瞧見後旁敲側擊地問:「綠的花難得一見,趕巧趕上了重,這幾盆綠送的討巧。皇後娘娘直接讓人送到花園裡去,可是不喜歡綠的花?」
程瑜瑾搖頭,一語雙關:「萬花都是一樣的,本宮一視同仁,倒不至於刻意針對。隻不過陛下說了,國庫空虛,民力不繼,京城眾邸不許鋪張浪費。本宮作為後宮之主,更該以作則。這些綠雖然隻是尋常草木,可是要培育這樣一株綠,不知道要耗費多人力力,其背後的花銷不比金銀珠寶。耗費這麼多財力隻為了一朵開十幾天就要凋謝的花,委實浪費。此奢靡之風不可長,斷不能給京城開這等風氣。」
淑太妃本是前朝淑妃,昌國公府徐家的大小姐,如今先帝賓天,淑妃也跟著了太妃。因為新帝恤,免了妃嬪殉葬、守陵等儀製,淑太妃等人依然還能住在紫城裡,安安穩穩過養老生活。
淑太妃本來猜測皇後對蔡國公府的投名狀不假辭,蓋是因為記恨當年蔡國公府對皇後的冒犯。淑太妃孃家和宜春侯府走得近,約聽聞過,當年先帝給太子和娘娘賜婚前,蔡國公府是想把娘娘娶回去當續弦的。最後這事自然沒,等賜婚聖旨公告天下後,差點沒把蔡國公府的老夫人嚇個半死。
在這之後,蔡國公府的人見了皇後就繞著走。當年皇後還在東宮做太子妃時,翟家人對娘娘就多有討好,生怕娘娘追究老賬。後來太子登基,太子妃也了皇後,翟家人越發心驚膽戰。這不是,皇後主持的第一個重節,他們就忙不迭跑出來討好皇後。
淑太妃聽完程瑜瑾的話,愣了一下,哂然一笑:「是妾目太短淺了。皇後說得對,此風不可長。陛下說了不讓鋪張,可不是讓他們變著法投機取巧的。皇後娘娘心有乾坤,妾狹隘。」
淑太妃確實把程瑜瑾想的太狹隘了,程瑜瑾如今已了皇後,獨寵後宮,膝下兒雙全,怎麼還會揪住未出閣時的那些小恩小怨不放手。蔡國公府此舉,實在是太自作多了。他們這樣做不是看不起皇後,也是看不起陛下。
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在公論公,就事論事,從來沒有為難過蔡國公翟延霖。翟延霖還隻是起了個心思,尚未來得及過明路呢,靖勇侯府霍家,那是確確實實和皇後訂過親,後來又退了。此事京城皆知,直到先帝賜婚後才沒人敢提了。然而就算如此,陛下在東宮輔政之時,也沒有因為私怨剋扣過靖勇侯什麼。
眾人本來擔心陛下掌權後會秋後算賬,然而一個月過去,朝廷法度正常運轉,皇帝沒有因為任何私人恩怨遷怒過什麼人。皇帝踐行了他登基時的諾言,用人隻看才能,不問來路。從元熹年起,過往一筆勾銷,眾人隻需安心辦差,除去犯律法、作犯科之人,其餘臣子不問過往,不翻舊賬。即便曾是楊甫的門生,隻要有能力有實績,願意繼續為元熹朝發發熱,皇帝都既往不咎。
皇帝這樣的說法,無疑在朝廷中引起軒然大波。這纔是為帝者的襟氣度,曾經因為局勢不得不投靠、好楊甫的臣子大安心,從此對新皇越發心悅誠服,盡心儘力。
皇帝和楊家有海深仇,尚且能放過楊家的門生,不拘一格降人才,何況是曾經有過那麼一小糾葛的前敵呢?甚至真正小心眼、記仇且錙銖必報的程瑜瑾,都不太記得翟延霖這號人了。
蔡國公府這樣急急忙忙的討好,程瑜瑾看著也覺得很尷尬。
淑太妃哂笑,自嘲自己果然是小人之心,比不得程瑜瑾和李承璟這種心氣度。所以怪不得,最後是人家二人贏得了最終勝利,為新朝帝後。
程瑜瑾問:「太妃近日搬遷,可有不適應的地方?」
「並無,妾一切都好,多謝皇後掛心。」淑太妃說。淑太妃從宮妃升級為太妃,住所自然也要搬到清凈的西三宮,將東西六所給新帝嬪妃讓出來。雖然新帝也用不上這些宮殿,但是為前朝嬪妃,淑太妃必須要將姿態做出來。
程瑜瑾聽到淑太妃說一切都好,笑著點頭。毫無異狀,又自然地接著問:「那楊太妃呢?近來神誌恢復了嗎?」
楊太妃……淑太妃的笑容不知不覺收斂,這個姓氏,這個輩分,後宮中幾乎不做其他人想。
楊太妃,便是曾經的皇後,楊妙。皇次子李承鈞被妖道矇蔽,私自向先帝上貢有毒的丹藥,致使先帝暴斃。妖道沖虛散人被打天牢,沒為奴籍,全部家產充公,流放三千裡。李承鈞也被剝奪壽王封號,貶為平民,終□□。
至於李承鈞指責太子謀反一事,也被治了一個汙衊的罪名。道理很簡單,長生丹是沖虛散人煉好的,獻給皇帝是李承鈞親手拿上去的,服用丹藥也是皇帝自己決定的,李承璟怎麼能提前得知長生丹裡有毒?他又怎麼能知道皇帝還真吃了。
之後的事,全是李承璟機變快,人手埋的深。他得知皇帝出事後,立刻讓太監換下要銷毀的另一顆長生丹,還在乾清宮外布好林軍。至於閣閣老等人,李承璟從來沒有擔心過。正如他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他在眾臣眼皮子底下做了那麼多事,而二皇子卻先是依仗楊家不問世事,後麵又和道士勾結作,人心向背,已定局。
說來世事真是難料,竇希音在楊家失勢時,被先帝褫奪王妃封號,不妻不妾地住在壽王府。當時本來還有人笑言壽王大度,收留前妻,然而沒過多久,李承鈞因為謀害先帝之罪被削為平民,竟然和竇希音頭銜齊平了。
如今這兩人被圈在一方小院子裡,倒也了患難夫妻。李承鈞犯下的禍事被揭後,楊皇後當即便暈了。等醒來後,二皇子已經被圈,自己也被廢除了皇後稱號。從此楊妙的神誌就不太正常,不和外人流,隻管抱著膝蓋和空氣自言自語。
李承璟雖然廢了楊妙皇後之位,卻留了一條命在。李承璟褫奪楊妙後位後,沒說將貶為什麼品級,大家隻好不清不楚地以「楊妃」代指。楊妙既然還是先帝的妃子,那這次先帝嬪妃遷宮,也必然在列。
淑太妃不太想提這個人,隻好含糊道:「妾和楊太妃並不親近,並不清楚的現狀。想來陛下與皇後恩恤,皇恩浩,楊氏的病應該好些了吧。」
程瑜瑾點頭,清淺道:「那就有勞淑太妃照看一二,本宮先行謝過淑太妃。」
淑太妃連忙稱不敢。心裡明白了,皇後並不想要楊妙的命,但是也不希楊妙再惹出什麼子來。安安靜靜在冷宮了此殘生,大概便是楊妙最好的結局了。
建武年間風無兩、權傾一時的楊家,至此徹底坍塌。楊甫被剝奪功名,三代以不得仕,楊孝鈺橫死,二皇子圈,楊皇後被廢,就連僅剩的楊太後,也沒有得以善終。
在李承璟登基之後,當即便下令重審建武八年清玄觀滅門一案。最後查出,山洪並非偶然,而是上遊有人炸毀堤壩放水;清玄觀無一人生還也並非天災,而是被人滅口。
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針對皇太子的謀。背後主使,正是當時的楊太後和首輔楊甫。
謀殺皇太子,還涉嫌謀害前皇後鍾氏,楊甫被重新追加罪責,可惜在毒酒到來之前他就因貧寒迫,染病而死。楊太後也被剝奪尊位,不準合葬帝陵,不配安太廟。
並不是死了,曾經的罪孽就可以一筆勾銷,楊太後死後,依然為自己年輕時的暴行付出了代價,名俱裂。楊甫把持朝政二十多年,斂財無度,然而臨死時,邊連抓藥的銅板都不夠。
康王妃兼原配皇後鍾氏,被李承璟尊為太後。然後鐘太後已經逝去多年,如今後宮之中,依然隻有皇後一人說了算。
其實除了皇後,也沒有其他人。這一點淑太妃十分羨慕,皇帝在登基大典同天,同時舉行冊後大典。全套禮儀結束後,大齊年輕的新皇當著全朝百說,開國高祖立下法度,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他今年二十二,已有長子,故此生再不納妃。日後外臣子,不得再提充盈後宮、選秀添人之類的事。
皇帝出口旨,一言九鼎,而且還是在登基大典上說的,誰敢有異議?之後果然,沒人提選秀一事。五軍營董將軍也十分沒臉,灰溜溜將兒足,聽說這幾天,已經在張羅給董小姐選婿一事了。
皇帝敢當著天下人的麵說,可見信心和決心有多大。淑太妃對程瑜瑾十分艷羨,然而淑太妃不是羨慕程瑜瑾當了皇後,也不是羨慕程瑜瑾有一對可的兒,而是羨慕李承璟對的用心。何其有幸,此生能得夫婿如此對待。別說程瑜瑾是皇後,就算隻是個普通民婦,天底下都有的是子,願意用一生榮華富貴來和程瑜瑾換。
隻可惜,既換不來,也羨慕不來。
這時候又有宮人進來稟報,宮給程瑜瑾和淑太妃問好,然後垂手在一邊,不再說話了。淑太妃瞭然,藉口剛搬家,宮中還有事,先行告退。
程瑜瑾客氣兩句,讓連翹送淑太妃出去。淑太妃出門時,約聽到,裡麵提到了「靖勇侯夫人」的名字。
靖勇侯夫人啊。淑太妃瞭然,怪不得不方便說給聽,原來是程瑜墨的事。淑太妃早年從孃家聽說過,宜春侯府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聰慧端莊,妹妹活潑隨,後來,靖勇侯和姐姐訂婚,過了兩個月後說認錯了人,改了妹妹。
賀思慕在戰場上撿人吃,沒成想被人撿回去了。撿她回去的那位少年將軍似乎把她當成了戰爭遺孤弱質女流,照拂有加。賀思慕于是盡職盡責地扮演著弱女子——哎呀血!我最怕血了,我見血就暈——水盆好重我力氣好小,根本端不動——你們整天打打殺殺,好可怕哦暗戀小將軍的女武將氣道:“段哥哥才不喜歡你這樣嬌滴滴的姑娘!”賀思慕一偏頭:“是麼?”某日少年將軍在戰場上馬失前蹄,被人陰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見血就暈的賀思慕松松筋骨,燃起一盞鬼燈:“讓我來看看誰敢欺負我們家段將軍,段小狐貍?” 段胥想過,他不該去招惹鬼王。他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知道她的真名叫賀思慕。但是或許他用一生的時間,都不能讓她在她四百年漫長的生命中,記住他的名字。“我叫段胥,封狼居胥的胥。” —————— 日常裝柔弱超強鬼王女主*狡詐專兵少年將軍男主
南方洪澇,糧食顆粒無收,無數人在洪水中溺亡。楊喜兒剛穿越,就面臨著帶一家老小逃荒的難題。婆婆不好當,老娘不好當!幸好,她在現代經營的淘寶店也跟著過來了。不過,她需要不斷救人才可以賺取積分購買物資。但,洪災、泥石流、饑餓、哄搶物資、霍亂等等接踵而來……帶著所有人逃荒成功,談何容易?好不容易逃荒成功,異鄉扎根又談何容易?失蹤人口沐青山說:莫慌,相公會為你安排好一切。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
顧逍記得,靈淮小時候是很愛哭的,但長大之後好像懂事得有點過頭了。面冷心熱受×腹黑釣系攻一個前世今生的故事。內容標簽:情有獨鐘 前世今生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