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寧出來時天已經黑。那三個在外面聽昆曲,本來準備趁著夜混進后院的,看到趙長寧出來倒也沒有那個必要了。紀賢打量了,的確是沒出什麼意外。才可惜道:“本想在門口堵著,看看你穿裝什麼樣子,看來是看不到了。”
長寧微微一笑道:“這麼說來紀大人不想要證據了?”
紀賢眼睛微亮:“你當真找到證據了?”
趙長寧半天沒吃飯了。胡同口有個面攤,點著燈籠,鍋里冒出騰騰的熱氣。面也做得地道,微黃勁道的細面條,牛骨頭熬出的高湯,上頭碼著鹵牛,又撒一把切得細細的香芹。又燙又熱,又香又濃,吃得很舒服。
吃完后趙長寧才把袖中的賬本給了紀賢:“這個可以幫你拿到搜查令,里面有幾個員最近剛獄,可以以此為借口進去搜查。”
紀賢翻了幾頁,臉漸漸嚴肅起來。
“不過我勸你慎重一些,弄玉齋背后來頭不小,可不要惹到不該惹的人了。”連朱明熾、常國公之流都會去里面,實在是深淺難測。
“趙大人果然厲害。”紀賢合上賬本,笑道,“我一定在你們卿大人面前為你言幾句。”
他收了賬本,從袖中拿出一章掌大的銀票,“方才關娘子給我的,應該給你才是。不過我很好奇……趙大人你究竟遇到什麼事了?”
三皇子果然大方,一出手就是八百兩。
這是屈辱的銀子,真的不該要,應該把它拿過來扔到爐子里化了。
但是理智告訴長寧這筆銀子數額很大,可能是八年的俸祿。不要白不要,就當是查案子的辛苦費吧。趙長寧收來放進袖中道:“紀大人自己進去試試,不就知道了麼?”
紀賢笑了笑:“罷了,這次我承了,趙大人日后需要我的幫忙就盡管開口。”
長寧沒有什麼要他幫忙的,只想離紀賢越遠越好。
次日紀賢就用這個賬本從順天府拿到了搜查令,與長寧兩人帶兵包圍了弄玉齋。兩個人總算穿著服大搖大擺地進去。一搜孫大人果然是將貪墨往來證據放在孫大人的相好扶玉姑娘這里。趙長寧穿著服背手站在弄玉齋門口,怕被人認出來,里頭就不去了,不過看著兵將此地包圍,好生出了口惡氣。還是做特權階級比較爽。
人證證一人一半,扶玉姑娘被紀賢押回刑部,趙長寧則拿了孫大人與其他員貪污賄、往來的書信鳴金收兵,回去寫證詞。
每逢初一、十五是衙門沐休的日子,這時候大理寺會格外的清閑,只有阿貓阿狗三兩只。
長寧是為了孫大人的案子加班的,帶著東西回來的時候大家都沐休了。在自己的號房里坐下,定神蘸墨開寫。用到需要律法的地方,也不比停下來查書,正經進士出,背書的功底沒得說,手不輟寫。
與孫大人牽連的員還不,戶部兩位郎中,吏部一位主事,江西布政司的員……
越寫越是艱難,此案牽涉人員過多,朝廷怕是又有。只看上頭的意思是還是不了。看日頭快到午了,長寧沒再繼續,把東西收起來準備回去繼續。竇氏今天讓早些回家吃飯。
長寧出門卻看到個頭發半白的老頭站在院,仰頭看著天不知道在做什麼,長得面生,又穿著常服。趙長寧幾步上前問:“這位老伯……”本來是想問問他是來做什麼的。
老人回頭看到他:“嗯,何事?”
趙長寧正在疑,再一看老人的年紀,能如此自如地在大理寺行走的,絕非普通人。長寧立刻反應過來,這位應該是大理寺卿季大人!上次只遠遠看到過,所以才沒認出來。
“怕是寺卿大人臨!倒是下眼拙了。”長寧立刻拱手。
季大人打量了他,就笑了笑:“你是沈練說的那個小娃娃,新科探花?”
“大人竟知道下,實在不勝榮幸。”趙長寧的語氣十分恭敬,聽說這位季大人年輕的時候懲治了無數貪污吏,清正廉明,甚至目前大理寺通用的一套吏法也是他所編寫。雖然已經不負責任何事,但在大理寺的地位等同于吉祥,大家都很崇拜很敬仰他。
長寧自然也敬仰他得很。
季大人仍舊笑瞇瞇的,“倒是比沈練那小子懂禮貌。”
“您謬贊了。”趙長寧笑了笑,時常聽到季大人年輕時候的事跡,難得有這個機會能與寺卿大人說幾句。
季大人手拍了拍長寧的肩,“后生可畏,你爭取把沈練那小子干下去,他日連句玩笑都不會說,我嫌惡他得很。”又道,“說起來皇上是將你放在我的名下帶的,可惜我沒空,竟一直不得教你什麼。不過你與沈練、莊肅等人都在我的名下,有事就找他們幫忙吧。”
莊肅是大理寺左卿,沈練是右卿,長寧還沒有見到過。
季大人說完就這麼走了。
長寧怔了怔,竟然有點悵然若失。知道剛進大理寺之后,是會有人帶著的,只是這個人沒出現。一切的東西都是自己索著走的。
原來竟然是掛靠在大理寺卿名下的,卻從來沒有人告訴過。
倘若真能跟著季大人學習,那該是什麼景。長寧想到這里不就向往。
等長寧趕回趙家的時候,飯桌已經擺起來了。大家今天都在正房吃飯。
男人們坐一桌,此時正好談些正事。長寧一進大理寺后就忙了,想來好些日子沒這樣聚在一起吃飯了。由于今天沐休,趙承義、趙承廉與弟弟趙長淮都在,趙家的男人難得聚齊了。
“長寧,我聽說你最近在查孫大人的案子?”席間趙承廉突然問。
長寧點頭說:“在與刑部合查。”
趙老太爺這半年神不錯,兩個孫兒都前程似錦。他問孫兒:“怎麼了,案子鬧得很大?”
趙長寧斟酌了一下能說多:“牽涉的員較多,不過還沒有定案。”
“這樣的要案你要格外小心,一不當心就得罪了人。”趙承義則是擔心兒子不夠圓。
“兒子醒得。”趙長寧笑了笑,四一看,還是沒見周承禮回來。最近一直不見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飯已經吃完了,回自己的竹山居繼續理公務。
一兩年都不見人,這才是周承禮的常態。只有上次長寧科舉,他在家里呆的時間長點。趙長寧想到他,就想到那首求凰……他教這個曲子,不告訴名字。他究竟做何想?
要論心思復雜,沒有人能跟他周承禮比。
正想著,香榧就進來通稟:“大爺,二爺來看您了。”
趙承廉過來看?趙長寧站起,只見趙承廉已經挑簾進來了,趙家男人長得都算不錯,趙承廉三十多歲,還正當壯年。走進來就坐到一把太師椅上,說道:“我倒還沒來過你這兒,今兒來看看你。”
香榧端了茶上來,放在趙承廉旁邊的桌上。
長寧說:“二叔您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應該是有什麼事要找我吧?”
趙承廉端起茶杯,徐徐吹了口氣喝茶。然后才說:“看來侄兒在外面這小半年,還是頗有長進的。”
“要我猜得不錯,應該還是與孫大人一案有關,二叔方才席間提及了。”趙長寧繼續道。
趙承廉放下茶杯:“的確有事找你,我知道你手頭握著涉案員的證據,其中有兩個人是太子的心腹,不能出現在里面,也不能呈遞上皇上的案桌。”
他是什麼意思——他想讓,把那兩個人貪污賄的證據掩藏了?
趙長寧靜默片刻道:“二叔。我剛大理寺,腳跟都未站穩。這件大案子,我很快也要移給卿大人理了。要是他發現了什麼不對,我如何得了手?”
“二叔怎麼會像為難你。”趙承廉嘆了口氣,“太子邊的親信不止我一個,這個主意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這兩個人是心腹,必須要保下——而且大家也等著你表態度,先前是太子提拔你進大理寺,否則你現在還在翰林院熬資歷,又如何能立刻做正六品的。如今是你要報答太子的時候了,長寧,你已經仕了。場上的事……你也該學著些,兩面搖擺從來沒有好的。”
趙長寧早猜到了趙承廉的目的,只是讓立刻就做這樣的事,還是不習慣。
想做的,是如同季大人這樣的人,無論是誰提起來都贊不絕口,場這麼復雜,卻沒人說他們半個‘不’字。也沒有想做廉吏清的大志,但至到手上的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按律置。不會包庇也不會縱容。
誰場的時候,不想做這樣的人?
“二叔,私藏證據若被發現了。嚴重者可同罪論。”趙長寧聲音低了些,“再者縱容窩藏有罪之人,毀壞證據,您讓我如何得?”
“現在證據應該只經過了你的手吧,你若是改了證據,沒有人知道。”趙承廉站起,走到他的面前,“長寧,你沒有辦法,你必須做。”
“二叔再跟你說一點,你以為你大理寺正的職是怎麼得來的?大理寺卿沈練上報了皇上,自有太子殿下替你言幾句,皇上愿意給太子殿下臉面。否則縱然你破了再大的案子,也沒有誰能在當不足一月的時候就升。你知不知道?”
趙承廉的語氣已經有些嚴厲了。
“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想想趙家。太子殿下是看在趙家的面子上,看在我的面子上,才如此重視你。否則何以只抬舉你?你若不幫,將趙家置于何地,將我置于何地!你是長孫,你祖父最看重你,將家族的希都放在你的肩上,太子殿下也極為重你,我想你自己也明白這個。我也實話告訴你了,這就是太子殿下的命令,殿下的字跡你若認識,就自己選吧!”
說罷趙承廉遞給一張紙條,看著。
緩緩展開看了一眼,上面只有兩個人名。字跡俊秀,人如其字。至于是不是太子的筆跡不知道,其實也不重要。
趙長寧一時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剛進大理寺為的時候,心里總有浩然正氣,覺得自一定能做想做的。雖然早明白,太子殿下把放大理寺的那一刻起,這一天就會到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長寧何怕沒得做?但是趙承廉拿趙家、拿自己來妥協。不能不顧家族。至,不能現在違逆太子的意思。
趙長寧閉了閉眼睛,緩緩睜開,嘆了口氣:“二叔,倒不必我瞞證據,這個實在是太顯眼了。我有個辦法,我雖然同樣將證據上,若這二人有書信,書信是沒有辦法的,我將書信毀了。但名冊是不了的,不過就是貪污稅銀麼,我告訴你們的數額,你們用巧賬回填,到時候雖然有孫大人的名冊在,可賬目卻是對得上的,何怕大理寺和都察院來找,死無對證而已。”
趙承廉看著長寧,眼睛微一閃。果然聰明,可惜格清高了些。
“你這份心思,太子殿下都記得。”趙承廉輕輕一拍的肩側,“太子殿下還讓我轉述,三日后是他的生辰,他請你去東宮赴宴。”
“我知道了,多謝二叔。”長寧輕輕點頭。
趙承廉離開后,長寧的目在那些抄錄的信件里游移,原信件還存在大理寺里,是帶不出大理寺的。一封封地找過去,翻了兩遍,越翻越快,最后沒看到那兩個人名字的信件,突然就松了口氣,失神地坐在了東坡椅上。
但是那一天……遲早會來的。
“王爺,王妃說王府太小,她想見識見識外麵廣闊的天地。”某王:“來人,立刻擴建王府,直到王妃滿意為止!”一朝穿越,成為女扮男裝的“草包世子”,葉瑾的誌向就是吃遍古代美食,看遍天下美色,踩遍天下渣渣。她古靈精怪、狡黠聰慧,卻一不小心惹上傳聞暴戾冷血、霸道腹黑的某王,從此……眾人:咱們家的王妃天天都想離家出走,腫麼辦!【女扮男裝+輕鬆寵文爽文+男女主雙潔】
沈嫻穿越成了一個傻子,被趕出家門、毀去容貌不說,肚子裏還揣了個崽! 丈夫另娶新歡當日,她登門賀喜,狂打新妾臉,震懾八方客。 沒想到新妾處處跟她飆演技——弱雞,就憑你?也配給自己加戲? 渣男還想虐身又虐心——抱歉,從今往後,我沈嫻你高攀不起,縱使有一天你跪下來,我也會把你踩在腳底。 還有那誰誰誰,別攔著我找第二春,謝謝。
翁璟嫵十六歲時,父親救回了失憶的謝玦。 謝玦樣貌俊美,氣度不凡,她第一眼時便傾了心。 父親疼她,不忍她嫁給不喜之人,便以恩要挾謝玦娶她。 可畢竟是強求來的婚事,所以夫妻關係始終冷淡。 而且成婚沒過多久永寧侯府來了人,說她的丈夫是失蹤許久的永寧侯。 情勢一朝轉變,怕他報復父親,她提出和離,但他卻是不願。 隨他上京後,侯府與京中貴眷皆說她是邊境小城出身,粗俗不知禮,不配做侯府主母,因此讓她積鬱。 後來謝玦接回了一對母子,流言頓時四起,她要謝玦給她一個說法。 可恰逢他要帶兵剿匪,他說回來後來後再給她一個交代。 可沒等到他回來給她交代,卻先傳回了他戰死的消息。 她心有疙瘩的守寡了多年後,卻莫名重生回到了隨他初入侯府的那一年。 * 謝玦近來發現妻子有些怪異。 在他面前不再小心翼翼。且吃穿用度也不再節儉,一切都要用好的貴的。打扮更是不再素雅,而越發的嬌豔。 就是對他也越來越敷衍了。 這種奇怪的跡象不得不讓謝玦警惕了起來。 他的妻子,莫不是移情別戀了……?
祖父是威名赫赫的鎮北大將軍,父親叔伯皆爲國之棟樑,母親乃名門千金,趙晏從出生起,便是衆星捧月、風光無限的天之驕女。 五歲那年,她應選公主伴讀,進宮當天,她遇到一個漂亮男孩,只一眼,他便超越她所有兄弟,躍居爲她心目中最好看的人。 然而沒多久,她與他發生爭執,將他按在地上一頓胖揍,直到被宮人們驚慌失措地拉開。 後來,她才知道,他竟是當朝太子。 兩人不打不相識,自此成爲一對冤家,從琴棋書畫到騎馬射箭,爭鋒較勁了整整八年。 十三歲,趙晏情竇初開,學着姐姐對心上人示好的模樣,悄悄往太子的書中夾了張字條。 誰知轉眼卻見他隨手一扔,不以爲意道:“怎可能是她?孤敢保證,在這個世上,趙晏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孤,當然,孤也一樣。” 次日,趙晏不辭而別,隨父母遠赴涼州,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後,父親回京,風光高升,伴隨而來的還有一道聖旨,冊封趙晏爲太子妃。 趙晏冷笑,發誓要在新婚頭天就從太子手裏拿到和離書。 但這次,任憑她作天作地,曾經驕傲不可一世的太子只是微笑看着她,心想:和離是不可能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 他不會告訴她,這是他千辛萬苦求來的賜婚。 他已經爲當年的言行付出代價,以後永遠都不會再放開她了。 這是個“兒時口嗨一時爽,長大追妻火葬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