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
“郭媽媽說,是娘親種的。”阿昭沮喪地小腮幫都鼓起來了,“我又種回去了。”停了停,煞有介事地嘆氣,“唉,累壞我啦。”
董飛卿差點兒笑出來,“拔出來的時候,有沒有傷到花的?”
阿昭眨著漂亮的眼,想了想,誠實地道:“不知道誒。”
董飛卿必須得照實告訴他:“要是傷到了花的,種回去也沒用了。”
“那可怎麼辦呀?”阿昭立刻沮喪起來,“娘親會生氣……吧?”
“你跟照實說,我再幫你找一株一樣的花種回去就行。”
“不行啊。”阿昭摟住他的脖子,“娘親在補花瓶,沒空搭理我。”
“為什麼?花瓶是你摔壞的?”
阿昭小聲說:“不是故意的。”
這個小禍胚。董飛卿強忍下笑意,道:“一事歸一事,不管是不是故意的,犯錯總是真的吧?犯了錯就要認錯、道歉。”
“……好吧。”阿昭也沒別的法子,老老實實地換了服,由父親領著去小書房找母親。
蔣徽已經把花瓶修補好,正會兒在看凝香閣的賬冊,見阿昭見的老實模樣,就知道又沒好事,和聲問:“怎麼啦?”
阿昭把花被拔掉又種回去的事說了。
蔣徽啼笑皆非。這孩子瞧著家里什麼東西不順眼了,第一反應是手清理掉,先斬后奏的時候居多。聲解釋道:“有些花草,我是為了做香、香料才試著種的。”
阿昭認真地保證:“以后,我不拔花草了。”
“說到做到?”
阿昭用力點頭。
蔣徽俯,查看他的雙手。小胖手的手心紅通通的,該是被小鏟子柄部硌的。不免心疼,“怎麼不早來告訴我呢?”
“我拔的,就應該我種回去呀。”阿昭把雙手背到后,笑得現出小白牙,子微微晃著,“但我力氣小,郭媽媽幫我了。”
“你這可真是費力不討好。”蔣徽把他抱到懷里,又對董飛卿一笑,“吃飯去。”
飯后,董飛卿提了提進宮的形,把玉佩拿給蔣徽,“收起來吧。”
蔣徽找出一個相宜的錦匣,存放到庫房里。
夏,蔣徽再次有喜,薇瓏、舞公主也先后診出喜脈。而到了秋日,薇瓏的脈象確定,懷的是雙生兒。
蔣徽驚喜之余,不免有些擔心。
薇瓏長期著手造園事宜,要比尋常閨秀好一些,但是,第一胎是雙生兒的話,承的便是雙倍的兇險。
與董飛卿說了說這層顧慮。
董飛卿道:“嚴道人不知道又跑哪兒去了,我已經托人尋找。他何時得到口信,一定會進京來。”
蔣徽欣喜不已,“那太好了。能盡快找到他就好了。”
“你啊。”董飛卿把的手納掌中,“等道爺來了,也得讓他給你把把脈。這次我瞧著你特別辛苦。”
這次,害口的形很厲害,小偏方、大夫的方子本不管用。他那半瓶水的醫,把把脈還行,別的有心無力。
“應該是兒。”蔣徽說,“心的小棉襖,難免氣些。倒也習慣了。”拉過他的手臂,枕上去,“不說這些。要真是兒,你沒邊兒地寵著的時候,我可不答應。”
他無聲地笑了,“是得管著我點兒。”
蔣徽有些乏了,了眼睛,“要睡了。”
“嗯。”
過了一陣子,恍惚間,蔣徽聽到他說:“解語,謝謝你。”
“嗯?”睜開眼睛,“你剛剛我什麼?”
他笑著,聲答道:“解語。”
莞爾,“聽著居然一點兒都不別扭。”
他如今打心底覺得,的小字與完全符合。
靖和二年正月,蔣徽生下一,薇瓏生下龍胎,舞則生下一子。
連番的喜事,讓包括帝后在的各家長輩笑逐開。
這次,幾個孩子仍是皇帝取的名字。董家的兒名為筠心。
阿昭因著添了妹妹,每一日都喜氣洋洋的,經常守在母親、妹妹床前,有時只是噙著笑看著筠心,有時則會小心翼翼地握一握妹妹的小手。
他問蔣徽:“娘親,我以前也是這樣嗎?手、腳好小誒。”
蔣徽笑道:“是啊,小孩子都一樣,要一點點長大。”
阿昭“哦”了一聲,“唐家的文昫弟弟、繹心妹妹,比筠心還小,但是,和筠心一樣好看。”
“我們阿昭做哥哥了。”蔣徽問,“等他們大一些了,愿意陪他們玩兒麼?”
“愿意啊。”阿昭認真地說,“想想就特別開心。我會好好照顧他們。唐家的祖父、祖母、伯父、叔父,還有小姨母,都要我常去。”
“讓爹爹有空就帶你去。”蔣徽笑著了他的頭,“等到妹妹大一點,我也可以帶你們一起去。”
阿昭笑容燦爛,“好啊。”
靖和四年,四海咸寧,天下步盛世。
靖和五年,殿試后放榜,十一名進士、進士出出自應天書院。此后多年,歷屆殿試后,錄取人數則一百多名,多則近四百名,出自應天書院的考生始終能在殿試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各地學子趨之若鶩,不乏千里迢迢來求學的。
除了為朝廷培養國之棟梁,應天書院亦有才子才輩出,例如名后常年專攻戲劇并為名家的申雅嵐、馮蓉。
筠心三歲那年,蔣徽回到書院,主教作畫、文章。
程、唐、陸和董家的孩子們到了開蒙的年紀,相繼開蒙,進到應天書院讀書。
相較于書院的就,三合鏢局帶給董飛卿和方默的,似乎只有越來越響亮的名聲、越來越多的銀錢。
兩個人似乎都是對走鏢這件事的興趣大于錢財——不牟利,萬萬不行,但銀錢越來越多了,便不大當回事,只說董飛卿,經常是分紅之后,轉手就把大筆銀錢花到書院。當然,前提是已經留出足夠的家用。
書院隨著學生的數目逐年增多,先后兩次擴建,負責此事的,自然是郡主黎薇瓏。
未到而立之年,董飛卿便與蔣徽實現了余生共同的目標:寄于教書育人,不需再為鏢局諸事親力親為,不需再一次次與至親至的人小別。
再不會有功名利祿的羈絆,唯有清心寡的從容悠然。
如此歲月,唯剩靜好,只需珍惜。
作者有話要說:
這結局卡得我直揪頭發~
本文沒有番外,小一輩人的節,留點兒想象的空間吧,沒問題吧~
凌青菀覺得最近生活有點不對勁. 她的家人、她的屋子,明明熟悉,偏偏又覺得陌生. 莫名其妙學會了醫術. 夢裡還有個聲音不停喊她"姐姐",雖然她根本沒有妹妹. 她想著一步步往前走,總能明白因果......
貴妃得寵,賢妃生子,昭儀白月光,麗妃朱砂痣。其他嬪妃各有各的本事和特色,一整個百花齊放。那麼我們的主角她是誰呢?她是不得寵,無所出,沒家世的繼后。真棒,這劇情怎麼有那麼一絲絲熟悉呢?不管了,趙無眠穿來的第一天就躺平了,爭寵?爭個屁! 無故不可能廢后,皇帝可是要做明君的。 地位有了,俸祿不少,就地開擺,這日子還要什麼自行車? 至于你說家族榮耀,家里男人不爭氣靠我一個弱女子嗎?愛誰誰。 至于你說沒有子嗣,咱主打一個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古人不能想開的事,咱都想得開。 于是忽然之間皇帝就發現自己這小皇后變了,也不提建議了,也不規勸了,也不頂嘴了,更不鬧氣了。 你跟她說什麼,她都是好,行,可以,陛下說的對,都聽陛下的。 被滿足的陛下忽然覺得不滿足,這叫什麼?大概就是賤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