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大奉打更人 第六十五章 新的思想流派

《大奉打更人》 第六十五章 新的思想流派

度厄羅漢雙手合十,宛如暮鼓晨鐘的聲音響起:“了卻煩惱,佛心澄澈。”

發狂中的僧人像是被人狠狠敲了一形出現凝滯,然後,緩緩坐到,盤膝打坐。

他臉依舊掙扎,但不復剛纔的瘋魔。

度厄羅漢收回目,擡頭,向佛山境,他壑縱橫的臉上,罕見的出現了怒意。

..........

不愧是菩薩斬出的執念,我僅僅提出一個概念,他似乎就有所悟!

九州的佛門,似乎更以力量、果位爲本,其次纔是佛法........可能與我那個世界的小乘佛法有所出,但絕對低於大乘佛法。

他們沒有大乘佛法這個概念。

見到老僧呆若木,又似有所悟的模樣,許七安估著這一關是穩了。

“剛纔怎麼了?那和尚爲何突然瘋魔........”

“難道是剛纔那位銀鑼的一番話造的?”

“區區幾句話能有這般威力?淨說胡話。”

普通人對“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毫無概念,因此對僧人的突然發狂,有些不著頭腦。

並不是所有人都聽到僧人發狂前的那番話。

就在這時,菩提樹下老僧睜開眼,帶著大徹大悟的微笑,渾佛韻流轉,渾然天

“多謝施主解,貧僧已經大徹大悟。”老僧微笑合十。

你竟然真的頓悟了?!沒想到我也有瞎幾把胡扯幾句,就讓高僧大徹大悟的一天........許七安心複雜。

在他開口迴應之前,老僧繼續說道:“當年文印還是四品苦行僧時,曾有過疑,爲何他不能佛?

“這個執念藏在心無數歲月,直到壽元將盡,他大徹大悟,世間只有一位佛,那邊是佛陀。於是他斬出了我,得菩薩果位。

Advertisement

“我在這境中枯坐多年,始終想不通如何才能佛,更想不通爲什麼我不能佛。”

老僧凝視著許七安,又像是穿過他,看見了遙遠西方的自己,最後,他雙手合十,對自己說:

“我即是佛,佛即是我,阿彌陀佛!”

文印執著的是超品級,爲與佛陀並肩人

而今,他終於頓悟,佛,與品級無關。

“多謝施主點撥。”

“大師佛法湛,非我之功。”許七安誠懇道。

他的話是到了開竅點撥的作用,但能頓悟,是這位執念大師自己積累深厚,豁然通

正如剛纔簡短的幾句話,普通人聽在耳裡,沒什麼覺,但佛門僧人宛如暮鼓晨鐘,因爲他們一下就理解了意思,甚至在腦海裡做出了延悟。

境中忽有風來,老僧化作青煙散去,不知去了何

沙沙沙.......

菩提樹搖曳,竟結出了一顆顆綠油油的菩提果,沉甸甸的掛在枝頭。

果實散發晶瑩綠,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佛境裡寂寂無聲,只有菩提樹“沙沙”作響,佛境外卻熱鬧了起來。

看到這裡,京城百姓已經不是愕然和震驚的問題,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沒聽錯,沒看錯的話,是這位銀鑼大人點撥了樹下老僧,讓他大徹大悟,爲此,老僧還激的道謝。

一個武者,點撥了高僧,並讓高僧大徹大悟?!

如此荒誕離奇的一幕,讓京中百姓都忘了歡呼。

“說的什麼東西?”

酒樓頂上,楚元縝問邊的恆遠大師。

“霧裡看花,霧裡看花.......許大人說的清楚些,說的清楚些.......”恆遠置若罔聞,只是喃喃自語。

Advertisement

許寧宴的話,對佛門中人的影響這麼大?楚元縝愕然。

...........

這一關算是破了麼........許七安心裡一喜,不捨的看了眼綠油油的菩提。

還是進山頂的寺廟再說吧!他心說。

,正要離開此,忽聽一聲洪亮的聲音傳來,響徹整個佛山。

“何爲大乘佛法,何爲小乘佛法?許施主說清楚了再走。”

外頭,所有人都愕然的看向了度厄大師,堂堂羅漢竟然足兩人的鬥法,這是衆人沒有想到的。

但此時,度厄羅漢的臉是那麼的嚴肅,嚴肅的讓人以爲正面臨著天塌般的大事,不敢出聲喝罵。

這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是怎麼回事?

完全聽不懂啊。

平民百姓不懂,但京城權力頂層的人裡,有人稍稍品出了點東西。

比如魏淵,比如王首輔。

這是度厄羅漢的聲音........外界確實是能聽到我的聲音,看到我的行爲,但直接足鬥法是怎麼回事?

許七安皺著眉頭,冷哼道:“請問大師,什麼是佛?”

“佛陀之前,七十二萬三百六十八年,無人佛。佛陀之後,三千四百九十一年,無人佛。

“佛陀便是佛,何來的人人皆可佛!”

度厄大師的聲音裡帶著質問。

原來這個世界的佛門存在了三千四百九十一年,那爲什麼還沒出現大乘佛法的思想流派?

許七安沉片刻,得出了結論,九州世界以力爲尊,以境界爲本,誰拳頭大誰就是大佬。因此抑制了思想上的發揮。

而在他那個世界,大家都是凡胎,反而是思想上的分歧在不停撞。

Advertisement

環境不同,發展方向也就不同。

既然這樣,那我就要和你好好說一說什麼是大乘佛法,嗯,是我自己理解的大乘佛法.......許七安沉聲道:

“所以,在天下佛門弟子眼裡,佛是佛陀,而不是佛陀是佛。在我看來,這種想法簡直可笑。”

這句話說的拗口,除了場外的佛門僧人,無人聽懂。

淨塵和尚忍不住道:“哪裡可笑,你一定要說清楚。”

度厄大師看了他一眼,沒說話,挪開目,重新看向許七安。

“當然可笑,就拿司天監的士來說,監正是一品士,但一品士不是監正,這應該共識吧?可在你們佛門眼裡,佛就是佛陀,這不是很可笑,很奇怪嗎?

“難道佛不應該代表一個至高果位,而不是單指某個人?”

此言實屬大逆不道,佛陀是佛門的開宗鼻祖,是唯一的佛,是他們要拜的存在。

如此一位高高在上的仙神級人,難道不應該是唯一的佛麼。

可許七安的話,確實有道理的,因此佛門衆僧一時間無法反駁。

許七安繼續道:“所以,有個問題想請教大師,到底什麼是佛,是一種獲得力量的方式,還是一種思想?”

度厄大師臉依舊嚴肅,但眼神裡卻沒有了惱怒,反而是認真思考了片刻,道:“兩者兼是。”

“所以我說,這就有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許七安言之鑿鑿。

底下僧人們面面相覷,撓心似的難,很想一口氣聽完許七安的理論。

觀星樓,八卦臺,監正瞪大眼睛,小聲嘀咕:“這孫,什麼話都敢說,完了完了.......”

元景帝回首,問道:“監正,你說什麼?”

Advertisement

監正笑了笑:“陛下,許七安給你送了份大禮。”

元景帝皺了皺眉,表示不解。

但監正沒有回答他。

魏淵緩緩起,垂下的袖子裡,雙手握拳頭,他似乎想到了什麼。

“厲害.......”

王首輔低聲道。

厲害?!王小姐詫異的來,想問,可見父親全神貫注的姿態,只能把疑咽回肚子。

“當下佛門,以力爲尊,以品級爲,每一位修佛之人的目標,都是就果位,或羅漢或菩薩。說白了,就是度己。至於普度衆生,還要排在後面,度厄大師,我說的可對?”

度厄大師默然半晌,雙手合十。

這是默認了。

“因此,以力爲尊,以品級爲,以佛陀爲佛,我把這做小乘佛法。”許七安著天空,朗聲道:

“度厄大師,諸位佛門高僧,我說的可對?”

一位僧人反駁道:“倘若這是小乘佛法,那,那何爲大乘佛法?就是你說的衆生皆佛嗎?這簡直是荒誕。”

“你會覺得荒誕,那是因爲你修的是小乘佛法,本質上依舊以品級爲尊,這是利己。但如果以心爲尊呢?”

“心爲尊?”

度厄大師唸了聲佛號,雙手合十:“請施主賜教。”

“你們覺得世間只有一尊佛,佛就是佛陀,而人不可能佛,只能修菩薩或羅漢果位。但,你們別忘了,佛陀難道生來便是佛?”許七安侃侃而談: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佛,只不過被凡塵污濁之氣所迷,但修行之後,照見自我,人人都可佛。

“大師,見既佛!”

轟隆!

天空忽然有一道驚雷劈過,若有若無的梵音響起。

衆人愕然發現,度厄大師渾閃爍,與天地異象遙相呼應。

在佛門裡,這是頓悟了。

既佛,見既佛........度厄大師沉浸在奇妙的狀態中,如癡如醉。

有一個聲音在他心裡狂呼:爲什麼佛陀是佛,爲什麼我不能是佛。

不,人人皆可佛。

這個佛不是修行系上的佛,而是心的佛。

許七安的話,在外人看來或許只是有一些道理,但在度厄大師這樣修佛多年的人耳裡,簡直是震耳發聵。

佛真的只能以力量爲尊?

佛真的只能是佛陀?

這是何等的狹隘。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佛普照九州,就是一句空話,只有人人皆可佛,九州才能真正的佛普照。

這纔是真正的佛法。

佛陀代表的是佛門系的巔峰,但佛法不應該侷限於佛陀。

大乘佛法的理念出現了,新的思想流派出現了........

..........

其他僧人沒有頓悟,但有了各自的悟,甚至覺得豁然開朗,窺見了不同的佛法,窺見了新的思想境界。

其中淨塵大師最深,如癡如醉。

打更人區域,金鑼們忽然聽見了低笑聲,來自走出涼棚的魏淵。

“頓悟的好,頓悟的好啊!”魏淵一字一句道。

“妙極,妙極!”王首輔須而笑。

什麼意思?這倆位極人臣的權臣有何可笑的,度厄大師頓悟,難道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嗎?

佛門與大奉雖是盟友,但眼下氣氛劍拔弩張,相互較勁,鬥法,也算半個敵人。

文武百們並不覺得這是值得開心的事。

觀星樓頂,八卦臺。

元景帝放聲大笑,從未有過的歡暢。

“許七安提出大乘佛法的理念,這度厄大師沒有頓悟也就罷了,既然頓悟,他日返回西域,必定會宣揚大乘佛法。

“而這勢必會造大小佛法的觀念衝突,屆時,爭論不休都是輕的,一旦產生分裂.........哈哈哈哈。”

他很多年沒笑的這麼暢快。

勢均力敵才能爲盟友,當一方越來越強大,而另一方越來越衰弱,必將貌合神離。

大奉和佛門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態,大奉邊關遭南北蠻族的滋擾,佛門袖手旁觀。

如果佛門將來產生分裂,那麼,分裂的雙方都會爭取大奉來支持自己,大奉既能提高地位,又有利可圖。

“監正說的沒錯,果然是一份大禮啊,很好,許七安送的這份大禮,朕很滿意。”

涼棚裡,不貴族錯愕的擡起頭,看著司天監樓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