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爲良策!”元景帝笑道。
袁雄鬆了口氣,只要陛下采納他的計策,龍心大悅,那麼在科舉舞弊案中的後癥,就會減到最輕。
殿試過後,一旦許新年取得良好績,可以想象,必然迎來東閣大學士趙庭芳的反撲,魏淵的落井下石。
他這個左都史的位置還沒坐穩,說不定就要被擼下去,得自救。
王首輔步而出,作揖道:“此計禍國殃民,袁雄當誅!
“陛下,時值春耕,百姓農忙之時,不可再添徭役。自古民以食爲天,任何事,都不能在春耕時打擾百姓。
“另外,去年天災連連,百姓餘糧不多,此計無異於火上澆油,把人往死路上。”
左都史袁雄眉頭一跳,正要反駁,便聽褚相龍冷笑道:“王首輔民如子,末將佩服。只是,難道楚州各地的百姓,就不是大奉子民了嗎。
“王首輔對他們的生死,視若無睹嗎。”
王首輔淡淡道:“朝廷在北地屯軍八萬六千戶,每戶給上田六畝,軍田多達五千頃。每年........”
“邊關久無戰事,楚州各地歷年來風調雨順,即使沒有糧草徵調,按照楚州的糧食儲備,也能撐數月。怎麼突然間就缺錢缺糧了。
“怕是那些軍田,都被某些人給侵佔了吧。”
楚州是大奉最北邊的州,鄰著北方蠻族的領地。
褚相龍仗著親王撐腰,毫不畏懼,冷哼道:“讀書人除了皮子,打過仗嗎,領過兵嗎?爾等在京城,卻不知道邊關將士有多苦。
“陛下,此次蠻族來勢洶洶,早在去年尾就已發生過數起大戰。王爺神勇無敵,屢戰屢勝,若是因爲糧草缺,後勤無法補給,耽誤了戰機,後果不堪設想啊。”
元景帝頷首:“淮王神勇,朕自然知曉。而今北方戰事如何?”
褚相龍抱拳道:“王爺用兵如神,驍勇無雙,那些蠻族吃過幾次敗仗後,本不敢與我軍正面對抗。
“只能仗著騎軍快捷,四劫掠,我軍雖然佔盡優勢,卻疲憊不堪。請陛下發放軍餉糧草,也好讓將士們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
王首輔皺了皺眉。
自去年年尾指責鎮北王守城不出的彈劾後,北邊發來的塘報確實說鎮北王屢打勝戰,蠻族對邊關的侵略得到了遏制。
曹國公當即道:“鎮北王勞苦功高,我等自不能拖他後。陛下,運糧役是兩全其之策。再者,若是軍餉發不出來,恐怕會引起軍隊譁變,因小失大。
“即使有不妥之,也該秋後再算。不該在此事扣押糧草和軍餉。”
幾位勳貴紛紛表示贊同。
戰場之事,他們是行家,比文更有發言權。
王首輔沉聲道:“陛下,此事得從長計議。”
元景帝不理他,道:“諸位卿覺得呢?”
見狀,諸公們紛紛鬆口,回稟道:“自當全力支持鎮北王。”
陛下的傾向很明顯,他們多說無益。
王黨的幾名骨幹悄悄給王首輔使眼,讓他謹言,陛下對鎮北王有多信任,朝堂上下是有目共睹的。
不然,當年也不會賜予鎮北王鎮國寶劍。
元景帝看向魏淵:“魏卿,你是軍法大家,你是何看法?”
王首輔立刻看向魏淵。
..........
PS:查了查資料,更新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