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大奉打更人 第一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

《大奉打更人》 第一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

車隊裡全是佩刀帶槍的江湖人士,他們是聽說了飛燕俠的大名後,自發組織、跟隨。

這是他們第三次外出狩獵蠻族遊騎,得益於飛燕俠神功蓋世,他們這次依舊滿載而歸,殺死蠻族遊騎一百二十人,俘虜五十匹戰馬,六十八把彎刀,以及奪回被蠻族騎兵劫掠走的人和糧食。

戰馬、彎刀以及人和糧食,在雙方戰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和死亡。

守城的士卒瞇著眼眺,瞧見白馬之上,英姿,五緻的飛燕俠,頓時出敬仰之,呼喚著城頭的守衛,手持長矛迎了上來。

“飛燕俠您回來了?哎呦,這次又殺了這麼多蠻子。”

“快,護送飛燕俠去衙門領賞。”

守城士卒們驚喜不已,只覺得飛燕俠是江湖豪傑的標榜,是值得追隨的大人

兩列士卒在前頭領路,護送李妙真一行人進城,城中百姓見到白馬之上的飛燕俠,見到運送回來的蠻子,熱的夾道歡迎。

高喊“飛燕俠”之名。

李妙真後的江湖人士們膛,與有榮焉。

大概一旬前,飛燕俠突然來到北山郡,打著替天行道之名,嚴懲了一羣哄擡糧價的商,把劫走數百石糧草,分發給揭不開鍋的貧民、乞丐。

商背後有場大佬撐腰,當然不會就此罷休,於是派兵擒拿。但被飛燕俠一一打退。

再後來的事,市井百姓就不知道了,只是那次事件後,飛燕俠在北山郡拉攏起一批江湖人士,專門狩獵蠻族遊騎。

然後找府領賞,賞金換糧食,在城外建起粥棚,施捨給吃不起飯的流民和乞丐。

一時間,飛燕俠的善舉在百姓中廣爲流傳,津津樂道。

Advertisement

甚至有其他郡縣的流民,徒步走數十里,翻山越嶺來北山郡等待施粥。

.........

施捨結束後,李妙真返回落腳的客棧,在蘇蘇的服侍下沐浴,洗掉上的腥味。

坐在桌邊,沉不語。

那天傳書結束,李妙真按照許七安的意見,高調出場,到行俠仗義,如今在北境算是小有名聲。

由於“出道”時間有限,想如當初那樣名聲傳遍整個雲州,肯定達不到。

整整一旬過去,投奔的江湖人士數不勝數。有的是爲名聲,有的是爲利益,有的純粹是想抗擊蠻族。

李妙真用天宗心法做了簡單的排除,把心不正的剔除。留下來的,多是些爲名爲利爲百姓的江湖豪俠。

看來,只要願意做好事,爲名爲利都可以。

然而,李妙真真正想等的人沒有到來。

“主人,那小子沒有新的進展了麼?他不是斷案如神麼,怕不是也沒轍了。”蘇蘇捧著茶,放在桌上。

見主人眉頭鎖,勞心費神的,蘇蘇就有些心疼。

“這件事沒這麼簡單。”李妙真通過地書傳訊,已經從許七安那裡得知了“屠三千里”案件的真相。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楚州真的發生過屠三千里的大事,即使府要瞞,江湖人士和市井百姓的是堵不住的。”

李妙真愁眉不展:“可不管我怎麼打聽,都沒有人知道。”

蘇蘇歪著頭,傾國傾城的絕出很見的沉思,忽然眸一亮,喜滋滋道:“我想到啦,我想到啦。”

李妙真保持懷疑態度:“你又知道什麼了。”

蘇蘇青蔥般的玉指捻住一縷青,俏皮的眨眨眼,笑嘻嘻道:

Advertisement

“你想啊,如果真的發生屠三千里的大事,卻沒人知道,那會不會是當事人被消除了記憶?就像我記不起當初父親是因何獲罪,被判斬首。”

李妙真聞言,嗤之以鼻:“如此規模的大型殺戮,即使消除記憶,也會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蠻族探子會查不到?你真是........”

忽然愣住,眼神一點點放空,整個人呆了呆。

蘇蘇忙問:“主人,你想到什麼了。”

李妙真恍然回神,沉思道:“但你的想法未必不是一條線索,如果真的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卻能瞞住所有人........哪個系,第幾品的強者能做到?”

首先,把武夫排除出去,這是不需要思考的事。

接著,腦海裡浮現兩個字:士!

許七安曾經說過,高品士能屏蔽天機,屏蔽某人或某些事,把自己變明........李妙真只覺得大腦通電了。

思路豁然貫通。

當今九州,有這份能耐的士,能想到的只有一個人:監正。

李妙真因爲這個猜測而渾戰慄。

冷靜冷靜,許七安說過,先大膽假設,再小心求證........在沒有證據證實之前,一切都是我的臆測,而不是真實.......李妙真深吸一口氣,正打算取出地書碎片,告訴許七安自己的大膽想法。

這時,房間的門被扣響。

李妙真淡淡道:“進來。”

說話的同時,侯立在門後的小鬼,殷勤的打開了房門,請客人進來。

來訪者是一箇中年男人,投奔李妙真的江湖匹夫之一,楚州本地人,趙晉,此人修爲還可以,每次殺蠻子都先士卒。

Advertisement

不爲名利,只因爲是楚州人,想驅逐蠻子,造福楚州鄉親。

穿著常服的李妙真不茍言笑,有著軍人的嚴肅和沉穩,道:“趙兄,找我何事?”

趙晉豪爽的大笑:“咱們這次又是滿載而歸,換的米糧夠城外的流民喝三天粥,兄弟們都很高興,想找家酒樓慶祝一下。”

他一邊說著,一邊開到桌邊,手指探李妙真的茶杯,蘸了蘸水,在桌面寫下:我家大人想見您,事關鎮北王屠戮百姓一事。

“我就是過來問問,您今晚要赴宴嗎。”趙晉聲音洪亮,笑容豪爽。

李妙真凝視著桌上的字跡,沉默了許久,道:“替我謝謝兄弟們的好意,不去。”

趙晉點頭,沒有繼續逗留,轉離開房間。

他順著樓梯返回大堂,一衆圍著桌子,喝酒吃的江湖人士立刻追問:“怎麼樣,飛燕俠同意了麼?”

趙晉無奈搖頭。

衆人一陣失,噓聲一片。

如李妙真這樣的俠,最符合江湖人士的胃口,這羣人裡,心仰慕,想娶做媳婦的比比皆是。

這種暗,十有八九都會無疾而終,爲多年後的回憶。

趙晉喝了幾杯酒,藉口不勝酒力,回房間睡覺。

關上門,他從懷裡出李妙真剛纔給的一張符籙,以氣機引燃,嗤,符籙燃燒中,他只覺睏意如海般涌來,眼皮一沉,陷沉睡。

朦朧之中,他再次睜開眼,房間裡多了一位穿道袍的俏佳人,正是李妙真。

“這是一場夢境,你見到的是我的元嬰,呵,你們雖然沒有明說,但我知道有部分人已經知道我的份。”

天人之爭發酵了一個多月,天宗聖是李妙真,也是飛燕俠的真相,知道的人不多,但也不

Advertisement

不過這不是重點,李妙真盯著趙晉,沉聲道:“你是誰?”

“我真名就趙晉,是楚州遊俠。”趙晉道。

李妙真微微頷首,似乎有能力在夢境中分辨他有沒有說謊,接著問道:

“你家大人是誰,你怎麼會知道鎮北王屠戮百姓這件事,據我所知,除了蠻子,楚州似乎無人知曉此事。”

的言外之意,你一個江湖遊俠,不可能知曉幕。

“我家大人,他........”

............

暗中調查、走訪數日後,陳捕頭無奈返回驛站,表示自己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史沉道:“我覺得可以從楚州布政使鄭興懷這裡尋找突破口,此人風評向來極好,在楚州深百姓戴,是有的良臣。

“他如果知道這件事,絕對不會瞞不報。也許,是了鎮北王和都指揮使的威脅。不如我們去找他探探口風,之以,曉之以理。”

楊硯看向大理寺丞和另一位史,見兩人沒有反對,想了想,道:“那就去一趟布政使司衙門。”

當即,他帶著與鄭興懷有的劉史,騎乘馬匹,來到布政使司。

通傳之後,鄭興懷在堂接見了兩人。

得知兩人的來意,刻板嚴肅的鄭興懷眉頭皺,反問道:“兩位,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史笑道:“請說。”

鄭興懷掃過楊硯和劉史,道:“所謂的屠三千里,只是因爲一的殘魂的隻言片語。憑藉這個,就要查淮王,諸位大人不覺得過於輕率了麼。”

史皺眉道:“您的意思是......”

鄭布政使笑了笑,“本理楚州事務,何,何有蠻子劫掠,一清二楚。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相信我,淮王堵不住悠悠衆口,理由,劉史應該能懂。”

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堵住羣臣的,何況是鎮北王。

史不再說話,皺著眉頭坐在那裡,陷沉思。

這時,楊硯淡淡道:“既然如此,爲何阻擾使團辦案?”

鄭布政使笑容不變:“淮王畢竟是親王,朝廷派使團查他,在將士們眼裡,這時子虛烏有的陷害。他們爲淮王鳴不平,這也是人之常

“更何況,淮王坐鎮北方,手掌兵權,朝堂之上,不知道多人想削他兵權。使團在楚州城的遭遇,是淮王一系的應激反應罷了。”

史和楊硯對視一眼,起告辭。

騎乘馬背,並肩而行的路上,劉史側頭,看著楊硯,道:“楊金鑼覺得,鄭大人所說,有沒有道理?”

“不知道!”

楊硯的回答乾脆利索,這幾天如此努力,只是在給許七安找線索,不至於雙方會合後,使團一行人什麼線索都沒找到。過於丟人。

但他不擅長查案,只覺得此案莫名其妙,錯綜複雜。

...........

“我家大人是唯一的活口,他從淮王的屠刀中僥倖逃,而後一直四逃亡。”

趙晉剛說完,就被李妙真冷冷打斷:“淮王是三品武者,你家大人能從他屠刀中逃,又是何方神聖。另外,你既早就潛伏在我邊,爲何始終不現,直到今日?”

“此事說來話長。”

“先告訴我,你家大人是誰。”李妙真蹙眉。

“我家大人是楚州布政使鄭興懷。”趙晉沉聲道。

...........

ps:書評區有裱裱的升星耀值活和同人活,有起點幣,稱號,打更人徽章(實)做獎勵,大家興趣可以翻一下書評區置頂帖。

今天狀態不是很好,覺昨晚元氣大傷的樣子,我指的是熬夜碼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