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軍隊每次在出征之前,總是喜歡搞一個誓師大會什麼的。書趣樓()
李元景也不能免俗,雖然他完全沒有準備,但手下有兩位經驗富的大將已經幫他準備好了一切。
又一次站在高臺上的李元景突然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能夠激起將士們鬥誌的豪言壯語?
想想都覺得恐怖,換位思考一下,若李元景是那些士兵,他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這些沒什麼營養的話。
話多,沒營養,人還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非要說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難道隻有這樣才能展示出自己的水平嗎?
看著下麵經過半年調教的軍隊已經有了一番模樣,雖然某些方麵還比不上那些老兵,但磨練一番之後,他們長的速度或許會更快。
李元景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兩件事!”
這一次李元景沒有拒絕傳話的人,誓師大會必須要讓全將士都聽到,也隻有這樣才能顯示這種場合的隆重。
隨著耳中已經聽不到傳話士兵的喊聲,李元景這才接著大聲喊道:“第一件事,被朝廷派往新羅的侯君集叛了,原因可能是他覺得朝廷對不起他,不該調查他私吞大量金銀銅礦的事實。”
“第二件事,之前本王出航的時候曾經丟失了兩艘船上的幾百名士兵,這些士兵誤打誤撞的進了耽羅,然後在救了耽羅的同時,又被耽羅騙到了倭國幫他們打仗,這次咱們出征順手把耽羅這個問題給解決掉。”
“公事說完了,下麵說幾件私事,當兵打仗,天經地義,雖然你們隻有半年的軍人經歷,但也不用妄自菲薄,現在的你們,實力方麵其實與兩年的府兵沒什麼區別,的隻是一些經歷而已,所以,接下來的戰鬥中,別太看不起你們自己,也別太高看了對手。
軍隊紀律什麼的本王也就不說了,你們心裡麵都清楚,這裡不需要人脈,也不需要什麼底蘊,隻要你肯努力,機會多的是。
與你們一同前來的,有人當上了火長,有人當上了隊正,有人當上了旅帥,甚至有人當上了團校尉,難道真的是他們的實力才能天生就比你們高一等嗎?
不是的,他們隻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了合適的機會,又有不錯的運氣,所以才能穎而出。
被提拔上來的不要得意忘形,沒有被提拔的也不用灰心,本王今天把話放在這裡,不行的,本王絕對會一擼到底,行的,本王也絕不會吝嗇那幾個職。
家國天下固然重要,但是在這個原則之下,本王並不介意給你們一個不錯的前程。
所以,此戰歸來之後,是當火長還是當隊正,亦或者為旅帥,甚至是校尉,還是繼續當你的普通士兵,等到五年契約到期之後退伍回鄉?你們未來的命運就在你們自己手中,機會,本王給了,能不能把握,你們來決定!”
公私兩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但李元景還是分為兩個部分來說。
對士兵最好的激勵,並不是告訴他們什麼是大義,朝廷不會忘了你們,一定會重賞什麼的。
現在的人沒有太多的選擇,這裡的人一旦離開了軍營,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家種地,或者進工坊?
但不論在哪裡,都肯定不會有在軍隊日子舒服,這裡有穩定的收,也有大把的機會,能夠在這裡有機會控到軍職位的,誰又會願意回家種地?願意去工坊當個工人?
在本位製度的華夏,沒有什麼是比職更吸引人的,而之前他們連控的資格都沒有,現在,李元景就是直接告訴他們,好好表現,職就在前麵向你招手。
在這樣一番之下,除了那一萬世家軍以外,其他四萬人已經急不可耐的嗷嗷了起來。
當看到同期新兵已經為了軍之後,說不懊惱那是假的,大家同樣都是貧苦出,同樣都是經歷了三個月的地獄式生活,為什麼人家就能當?而自己就不行呢?
有人覺得這或許就是命,但也有人覺得那是他們運氣好,若是自己也有那個機會,不一定比他們差。
而現在,這個機會來了……
“你這番講話,還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吶……”李道宗笑嗬嗬的看著李元景,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直白的一次誓師大會了,赤果果的全都特孃的是利益啊。
不過不得不承認,效果不錯。
“這一次戰事雖然來的突然,但朝野上下都睜眼看著呢,若是沒有這一次的意外,陛下還能幫咱們堵住一些人的,但是這次之後,朝廷那邊就必須要有個說法了!”李績緩緩開口道。
這裡最大的規矩就是沒規矩,一切都在索之中,而這裡的模式能不能持續下去,能不能被朝廷承認,接,要看這一次的出征效果。
如果沒有侯君集叛這件事,驗證的時間大概會在今年的下半年出征耽羅的時候,但現在提前了半年,對他們來說也是個挑戰。
帶新兵出征和帶老兵出征對將領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你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手下帶著的部隊到底是什麼實力,然後合理的去思考一下,自己能打什麼樣的仗?
若是以老兵的實力去帶著新兵打仗,就算最終贏了,也是慘勝。
所以,古往今來很多將領就是栽在了這上麵,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自實力,沒有清晰的認識到敵我雙方間的差距。
李元景考慮了許久,這才開口道:“這一次王叔先行,李將軍隨後,本王最後,目標先去耽羅,薛禮的一支小隊會在那裡指引你們,到了之後王叔負責西部,李將軍負責東部,一個月掃清所有障礙!另外派人去百濟與薛禮聯絡,看新羅的況再決定其他的事!”
“嗯,老夫明日就出發!”李道宗點了點頭,對這個安排他沒有異議。
部隊早在年前就被劃分為了三個批次,原因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船能夠同時運輸五萬人出海,在沒有大船的前提下就出海,這本就是個危險的決定,但現在已經沒辦法了。
前兩個批次各有一萬八千人,最後一個批次一萬四千人,其中一萬世家軍被拆分了三份,前兩個批次各三千,第三批次四千人。
之前的計劃基本上都定的差不多了,隻是沒有確定誰先出發誰後出發,而作戰計劃也製定了三套,一套是直奔新羅,隨後在順手收拾了耽羅,另一套是先去耽羅,後去新羅,最後一套是先去新羅,看哪裡的況如何,若是況允許,就派五千人直接調頭去耽羅,兩邊同時進行。
用五萬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去分為三個批次進攻人口僅僅剛過十萬的耽羅,這完全就是拿著核彈去炸蚊子。
但李元景的用意大家都明白,先用耽羅這個蚊子讓士兵練練手,悉一下戰爭,免得之後跟真正的唐軍銳打起來不知所措。
大唐第一閑王
大唐第一閑王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明末亂世,世人皆瘋。一個郡王,如何生存?別無他法,唯有比別人更瘋!我是瘋王我怕誰!不服?來。本王發個瘋,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