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202章 再會,長安

《長安風流》 第202章 再會,長安

“去吧,彆囉裡八嗦了!”尉遲敬德吼道,“又不是生離死彆,廢話忒多!”

“你這黑老鬼,真是狗裡吐不出象牙!”程知節冇好氣的怒罵。

“有本事你吐一顆出來給俺老黑瞧瞧?”尉遲敬德針尖對麥芒的冷笑。

旁邊的人一起苦笑——得,這對老冤家,又給鬥上了,也不分個場合!

李勣上前一步,先行對秦慕白抱了下拳,說道:“慕白,彆小看襄州。那裡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我大唐縱橫南北的水路樞紐。去了那裡,可不比呆在長安輕鬆。在地方州縣治軍,關鍵就是三個字——和,寬,濟。”

“敢問英國公,此三字作何解釋?”秦慕白急忙討教道。李勣常年在山東一帶地方都府州縣擔任高級軍事長,這方麵的經驗比任何人都要富,就連秦叔寶也是無法比擬的。

李勣微然一笑,說道:“和,便是以和為貴。不管是與自己的同僚麾下,還是與州府的吏,再或者是百姓鄉紳,都要和睦相。軍如魚民如水,地方軍府的人得罪了刺史州或是令百姓憎惡,必然舉步維艱;寬,則是人之。我們這樣的京到了地方,切忌自以為高人一等,待人接另眼相待輕慢他人。寬待士卒將心比心,人家才能擁護你。多多設地的為你的麾下將士著想,假以時日,他們也會待你如同親人的。為將為帥者,就該兵如子深得人心。”

Advertisement

“多謝英國公提點,晚輩銘記!”秦慕白激的抱拳道,“那這個‘濟’又如何說?”

“濟者,剛相濟。”李勣微笑道,“寬待士卒不等同於弱退讓。軍令如山不可違逆。為將者,當賞罰分明秉公執法,不循私不退讓,豎立恩威方能令行止。咋一聽來與‘寬’相矛盾,實則相輔相。至於箇中玄妙,就要靠你自己去仔細把握了。”

“嗯,晚輩記住了!”

“好了,快走快走,真囉嗦!”尉遲敬德揮著手,“難得我等重聚一堂,你彆耽誤我們喝酒的時間了!”

“哈哈!”秦慕白大笑翻上馬,“晚輩去也,諸位叔伯,保重!”

一騎踏雪,秦慕白的影很快消失在了裡坊街道之中。

秦府後院裡,悠揚的琵琶聲已響了許久,此時突然嘎然而止。

“霜兒,他已經走了麼?”

“走了。”秦霜兒陪坐在邊,輕聲道。

“他可有聽到我給他送行的琵琶聲?”

“我不知道……三哥,今天從起床就冇消停過片刻,但他還是問起過你。你也是,為何執意不肯來正堂用宴,送一送他們?”秦霜兒說道。

Advertisement

“我不敢去……”妖兒輕著琴絃,聲道。

“你害怕麵對分離?”霜兒微擰著眉頭,“這也是三哥不來與你辭彆的原因?”

“他……知我心。”

秦慕白到了吳王府,看到李恪他們早已準備妥當,隻待出發了。龐飛統轄的三十名百騎將士也已整裝待發,在此靜候。

“走吧!”李恪揮一下手,就先騎上了馬,對秦慕白笑道,“慕白,今日本王陪你騎馬!”

“嗬,有舒服的車子你不坐,為何騎馬?”秦慕白笑道。

“離開了長安這個溫之鄉,一路上若冇人與你閒聊攀談,你豈非很寂寞無趣?”李恪打趣的笑道。

“哪裡,我肯定不會寂寞的。”秦慕白笑道,“因為,有寂寞陪著我。”

“哈哈——出發!”

一行近千人,浩浩的開出了吳王府,出長安城而去。

時過後,秦慕白與李恪立於一坡地,回首眺長安。

“慕白,你說,下次我們回來的時候,會是一個什麼境況?”李恪問道。

“誰知道呢?”秦慕白微然一笑,“我隻知道,我定會再回來的!”

“好!與長安辭彆吧!”李恪對著長安的方向,遙遙一抱拳,“再會了長安,我們,定會再回來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