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新蔡縣
李凡等人啟程了。
接下來的一路,李凡每走一段,就會帶著陳有廷等三人下車進田地裡麵走一段路。
如果不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李凡更想帶著他們用腳,走完豫州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這種行走,對陳有廷他們這樣的讀書人來說,是一種真正的修行。
每一次下車,他們都會找那些百姓聊聊家常,聽聽他們或詼諧、或憤怒、或野的話語,最重要的,還有檢視蝗蟲。
天漸黑。
“爺,前麵就是新蔡縣縣城了。”
小六子開口。
今夜得在新蔡縣休息了。
他們的馬車駛縣城中。
新蔡縣也頗為富庶,但比起揚州的縣城,街道建築等,都要遜幾分。畢竟,揚州乃是商賈名流繁多之地,而豫州,乃是天下糧倉。
農,不如商。
天已經略黑了,但是周圍的商鋪,卻都還開著,幾家吃食鋪子,更是坐滿了百姓。
看裝束,大部分風塵仆仆,彷彿都是勞作了一天的農民般。
“在這兒吃點兒東西。”
李凡忽然開口。
小六子疑了一下,現在應該去先找個住宿的地方纔是啊……
但他隨即停了車。
李凡帶著陳有廷等,在一家麵鋪子前停下來。
“老闆,五碗春麪。”
李凡開口。
周圍的百姓見到李凡一行人,都是有些疑。
李凡等人一看就不是缺錢的人,怎麼會來這種路邊攤吃東西?而且,還吃得和他們一樣,都是春麪……
春麪就是素麵嘛……
那邊煮麪的大叔應了一聲,在下麪條了。
“爺,那邊那桌,五個人,點了兩碗麪。”
小六子眼尖,朝著一邊的一桌人指了指,那桌的人,看上去都有些愁苦,上穿著布服,臉黝黑。
“普通農家,這麼晚了早都回家去了,更不會浪費錢出來吃麪,周圍一條街都不耕農,隻怕是這新蔡縣中有什麼事……”
小六子說著。
李凡點點頭,這也是他停下來的原因。
傍晚了,勞作了一天的農夫都該回家了,怎麼會聚集在這裡呢?
“客,您們的麵。”
老闆上了麪條。
陳有廷等人都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他們走了一天,早就得不行了。
而李凡則是察覺到,那邊五個人一桌的漢子們,都朝這邊看了看,幾個人頭還了。
顯然,五個勞作了一天的農夫,靠著兩萬春麪是怎麼也不可能吃飽的。
“老闆,給那邊每人一碗麪。”
李凡忽然朝著老闆開口。
老闆意外地看了李凡一眼,道了一聲好,而那邊的一群漢子,卻都是麵麵相覷。
“這位公子,我們……不需要你的麵!”
這個時候,其中一個漢子站了起來,臉漲紅。
他們是窮,是,但是,他們並不是乞丐。
“這位大哥,是這樣的,我是從揚州來的舉人,臨走之前,我母親找了個大師,給我算了一卦,說我要一路上吃九十九碗春麪,並且請九十九個貴人吃春麪,才能積攢運氣,連中三元。”
“大師說了,凡是遇到五個人一起的,就象征著五行,一定要請他們幫忙吃一碗麪,所以,我才冒昧給您們點了一碗麪,還請幾位大哥幫個忙。”
李凡張口就來。
小六子都聽震驚了。
自家爺這說瞎話的本事,也太強了,寫小說的也冇這麼強啊……
但李凡這麼一說,那幾個漢子頓時臉上的難堪都消失了。
“原來如此啊。”
“我說,他們怎麼會來這裡吃麪呢。”
周圍的人都是恍然大悟。
在這個時代,神神鬼鬼之類的迷信本來就很多,普通的百姓尤其信,
“要不然……咱們幫這位公子吧?”那幾個漢子,也是小聲開口。
他們猶豫了一下,終於接了。
老闆上了麵,他們痛快吃了個飽,這才一個個抬頭,靦腆地向李凡道謝。
“是我謝謝大家纔是。”
李凡笑了笑,道:“幾位大哥,這麼晚了,你們怎麼還在這裡,難道城中有什麼事發生嗎?”
“哎,要是可以,誰不想回家去老婆孩子熱炕頭啊,這不是冇有法子嗎……”
那個方纔站起來拒絕的漢子歎了一口氣,道:“開春了,地也快耕好了……可是我們冇種子了,過冬的時候,種子都吃完了,現在隻能來城裡借,今天晚上,孫家大老爺孫盛昌做壽,說是大發善心,種子隻收一半的息呢……我們冇空回家,隻好來城裡等著。”
其他人也是七八舌的說著。
“這孫家向來是吃人不吐皮的,這次也算是太從西邊出來了。”
“哼,從咱們上拿走那麼多,這也算不得好,咱們歲末還不是得還幾十倍!”
“孫盛昌那老孫子,從來就是個吝嗇的吸鬼,這次做壽,算是做了一回人……”
李凡也瞭解到了況。
原來,去年豫州旱了半年,收並不好。
普通人辛辛苦苦種地一年,地主拿走了大部分的糧食,一到年景不好的時候,很多人家就隻能把留下的種子都吃了。
今年開春,就隻能來給各大家族借種子——往往是年初借一斤,歲末得還一百斤。
所以,聽說了今天孫家因為慶祝老爺大壽,要發善心隻收一半種息,他們這才急忙忙地跑來。
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已經很難了。
能借到一半利息的種子,歲末餘糧就多一些。
“壽宴那邊該開了,咱們得去孫家了。”
他們開口,起離去,臨走時,那五人中站起來拒絕李凡春麪的漢子又回頭看著李凡,咧笑道:
“公子,你是個好人,謝謝你請我們吃麪,我王老六,你這樣的好心人,一定能考上狀元的。”
說完他才離去了。
顯然,他並冇有被李凡編出來的故事騙到,他知道,李凡隻是不想讓他們因為一碗麪難堪、失去尊嚴。
李凡微微一笑而已。
“老師,我們要不要去看看?”
陳有廷等人已經吃完麪,他開口發問。
“走。”李凡起。
……
新蔡縣縣,最顯赫的不是縣令的邸,而是孫府。
孫府在整個縣城最黃金的地段上。
今夜,孫家上下燈火通明,喜氣洋洋。
城中的達顯貴,都來為孫老爺子祝壽。
筵席已經開了,府中是一片熱鬨。
在孫府外麵,孫家的下人們開了一長排的攤子,攤上堆滿了種糧。
很多貧寒的農夫,早就遠遠地等待著了,此刻都是湧了過來。
“都慢著!”
一個管事的漢子,帶著一群家丁,攔住了眾人的去路,冷笑道:“想要低息借種子,冇問題,都先過來!”
“看到擺在那裡的塑像了嗎?那是我家老太爺的,每人對著塑像磕三個頭,就可以去拿種子了。”
他指著在前方擺著的一座漆金塑像。
那塑像惟妙惟肖,看上去乃是一個慈眉善目、儀表不俗的老者。
聞言,諸多來買種子的百姓,卻都是麵麵相覷。
“我聽說,孫老太爺這次八十大壽,有個和尚說如果給老太爺修個生祠,可以再增加三十年壽元,這莫不就是要放到生祠中的塑像?”
“應該是……”
“這是要討個彩頭嗎?”
眾人竊竊私語地議論起來。
“跪不跪?跪下磕三個響頭,種子利息減半,不願意的,趕滾蛋!”
那管事的漢子不耐煩地開口。
眾人都有些猶豫。
“哎,咱們這條賤命,給誰跪下不是跪?”
這個時候,一個略有些佝僂的老漢走上前去,他木然地跪下,朝著那年紀並不比他多的老太爺塑像,磕了三個頭。
“算你識相!”
孫家管事的漢子滿意地笑了笑,他名為孫三,乃是孫家的執事之一。
“這麼多賤民跪拜,應該能積滿哪位大師說的功德了……”
他想著。
那個給孫老太爺出主意說建生祠的和尚,特意囑咐過,在建立生祠之前,要讓塑像些世人的跪拜纔可廟,否則老太爺可能承不住。
所以,纔有了今天這一舉。
若不是要藉助這些人的跪拜,讓孫老太爺長壽,孫家怎會行這樣的好事?
孫三揮揮手,道:“你可以去拿種子了。”
那老漢隨即起,到一邊挑選種子去了。
其他人見狀,也是紛紛歎氣。
“啊,說得對啊,咱們這條賤命,跪不跪的,值個什麼?”
“跪了能省不錢呢。”
“走吧。”
他們紛紛上前,開始跪拜。
李凡等人遠遠地看著這一幕。
“真是過分,居然敢如此折辱大家!”
顧仁眼中帶著怒火。
李凡臉淡漠。
就在此時,前方忽然爭吵了起來。
“這什麼種子?摻了這麼多沙子,這籽又癟又小,這……你們這是欺人!”
那最先跪拜的老者,話語氣到抖!
“對,這種子中怎麼摻了這麼多沙子?!”
“這不是種子吧?我看這本就是陳糧,又癟又小!”
“穀子摻沙……這不是欺負我們嗎?!”
其他人也是憤怒開口。
前方頓時一陣!
【請試讀三十章】他是最強妖孽,也是一尊魔王!四年前,被人陷害,遠走他鄉。四年後,王者歸來,傲視天下!縱橫武道世界,登臨絕巔之上,唯吾獨尊!
【推薦寧兒新文——《寧王妃》:】 云府千金膽小懦弱,金鑾殿上的一場退婚,讓她撞柱身亡…… 再次睜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現,讓人望而生畏,緩步踏進血跡斑斑的大殿,清冷微寒的嗓音緩緩響起“那就隨了辰王的愿!” 人人都道是,云府千金歷經坎坷性情大變,殊不知,這同一具身體內住著的是不同的靈魂…… 陌生的環境、各懷鬼胎的眾人、陰謀不斷的家事、紛爭連起的政事,通通狀似無意的襲向養在深閨的她…… 奈何,她已不是以前的軟柿子,輕笑間卻已是掀起了血雨腥風…… 本文宅斗+宮斗+女強,總之不離一個‘斗...
簡介:大明弘治末年,土地兼並嚴重,王朝矛盾集聚。內部傾軋如火如荼,外敵犯邊烽煙四起。內憂外患,一觸即發。一名現代人穿越成為大明頂級外戚,本以為能安安穩穩的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誰知等待他的命運將是被未來的嘉靖皇帝‘斬於西市’。不甘引頸受戮的命運,奮起抗爭才是正途。且看他如何輾轉騰挪扭轉乾坤。成就一番輝煌大業,留下一段大明風流。
淪落為被廢的邊王長子,母親被打入冷宮,宮女太監個個猖獗欺凌。趙晉:你們居然敢動刀子!我受傷了,你們完了!宮女太監,卒!趙晉穿越架空古代,前世是僱傭兵的他,在這兒什麼不是手到擒來?
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朝代,一個穿越到婚房的倒楣大學生,一座神奇的圖書館,成就了一段舉世無雙的傳奇人生,當林寒以優雅的姿態走著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時,大寧朝上下對'妖孽'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世上的道路千千萬,總要一條一條試試嘛。 林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