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702:正確的選擇(2更)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702:正確的選擇(2更)

「五叔爺?」

自程蓉死後,程五老爺是第二次進京。

程蓉死的那年,程五老爺進京住在尚書府,這一次,程五老爺直接來找程卿,他就是為程卿而來的。

「小郎,你吃苦了吶!」

上的風塵還未洗凈,程五老爺就對程卿這樣說,程卿不覺得自己有啥苦的,但經過了和生父程知遠的相殺,來自信賴長輩的關心,依然讓程卿很用。

程五老爺趕來京城,是為了程卿,亦是為了整個程氏。

在程知遠頂著章先生的份從齊大舅手裡取走箱子後,齊大舅又嚇又恨,覺得隻有自己為程知遠參與的謀逆大罪擔驚怕太不值當,如果真的逃不過,為何要讓南儀程氏輕鬆度日?

齊大舅思來想去,乾脆去南儀縣找了程五老爺,把程知遠和異族勾結,又藏有龍袍和玉璽的事告訴了程五老爺。

齊大舅以為程五老爺會嚇得屁尿流,哪知程五老爺非常淡定表示自己知道了,並警告齊大舅,如果想要齊家安然無恙,最好將此事一直埋在心底,不要再生事端。

打發走齊大舅後,程五老爺就收拾行李上了京城。

他到底是上了年紀,沒有程知遠和程卿的行程快,晚了十來天才趕到京城,等程五老爺趕到,程知遠已經重傷跳河生死不知。

看到程卿安然無恙,程五老爺才鬆了一口氣。

然而程五老爺並沒有因此完全放下擔心。

程卿此時,不該出現在京城呀!

恰好有人取走了齊大舅手裡的箱子,本該在西北的程卿,在先皇駕崩,新君繼位之際,出現在了京城,這其中是有大問題的——

幸而,瞧新君的樣子,並不打算追究程卿,亦不打算追究南儀程氏。

程五老爺衡量了許多,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

Advertisement

「蓉孃的死,所有的兇手都得到了懲罰,你不要再聯絡宮裡的任何人,就當自己沒有見過那份名單,小郎,一切都到此為止吧。」

先帝駕崩了。

大皇子造反失敗而死,淑妃被賜死。

長公主青燈古佛渡過餘生,嘉縣主失勢,敗走山東。

所有間接或者直接害了蓉孃的兇手,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那就足夠了,蓉娘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他與妻子李氏,不拘哪日閉了眼,都不再有憾。

「你為蓉娘做的夠多了,應該把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西北還不穩,大魏連年遭災,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艱難,小郎,你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你得讓天下的人看看,讀書有用,不僅是仕做宗耀祖,你對整個大魏都是有用的!」

程卿一直覺得五老爺雖困在南儀打理族裡的庶務,不論是襟還是眼界,比六老爺都是隻強不弱。

如果當年是五老爺仕,六老爺留守南儀,五老爺在場的就可能比六老爺還高。

程卿總覺得五老爺是知道了一些,但五老爺不願意再往下查,程蓉的死,不管皇後有沒有暗中佈局或推波助瀾,五老爺都不想查了。

在這件事上,五老爺做出了妥協!

不知是為了家族,抑或顧念著孟懷謹,還是擔心程卿,又或許每種原因都有……五老爺為程蓉之死蓋棺定論,不願程卿再背負任何心理負擔,聽這意思,還希孟懷謹能放下此事。

程卿有太多話想說,卻都堵在中。

思來想去,唯有對程五老爺深深作揖相拜。

「叔爺,您又給我上了一課,我豈敢辜負叔爺的期盼!」

程五老爺在京城留了半個月,直到孟懷謹的登基大典後,五老爺才啟程回南儀。

Advertisement

程氏一族的確很新君重,程五老爺這樣沒有的都到了新君的召見。

沒有人知道程五老爺在新君麵前說了什麼,新君流落民間時,曾獲程氏資助,程五老爺將新君當了子侄輩……說來說去,還是南儀程氏的氣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程五老爺離京後,程六老爺這個當了好幾年工部尚書的老臣,終於閣。

程卿在京城留了三個月,都不見有程知遠的蹤跡,也覺得程知遠應該是死了。

孟懷謹想讓程卿留在京城,程卿卻想回西北去。

「師、陛下,西北的秦安縣,還有臣放不下的東西,臣有一些想法,想在秦安縣試一試。」

程卿現在還會偶爾口誤。

孟懷謹本不在意,他是皇帝,也是程卿的師兄。

就如程卿所言,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當他選擇做皇帝,當程卿選擇手刃「章先生」,他們彼此都做出了選擇,他與程卿的關係永遠都不會變,程卿還是那個由他單獨授課的小郎……在眼下這種境況下,程卿也隻能繼續做『程小郎』,他是皇帝,亦是庇護著小郎的師兄。

程卿放棄京城的高厚祿,要回西北去當個小縣令,孟懷謹會尊重程卿的選擇!

這一次,程卿再去西北,柳氏說什麼也要跟去。

孟懷謹登基後,再也沒有剋扣西北的軍需和援軍,西北軍有了支援,在蕭雲庭的帶領下,將北齊大軍一直往後退,已經收復了好幾個被北齊人佔領的西北城池!

程知遠的謀算,終歸是失敗了,就算此人還活著,也得再次蟄伏,不知多年後才能出來興風作浪——如果孟懷謹能做好一個明君,程知遠等到老死都抓不住機會!

西北沒了大危險,程卿放心帶柳氏一起去。

Advertisement

董勁秋得償所願,外放為,不過並不是直隸,而是離直隸不遠的山東。

他帶上了程慧和兒妞妞,連董夫人都一起去了。

崔彥有點想跟去西北,孟懷謹不放人,先帝在位的最後幾年,大魏到都是災荒,孟懷謹需要崔彥在戶部。

雖然崔彥資歷淺,卻是孟懷謹信任的人,其他朝臣,孟懷謹還要仔細辨認,才知哪些能用,哪些不可用。

孟懷謹在學著如何當好一個皇帝。

直到程卿離京,駱竣都沒有行,看起來駱竣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如此也好,不枉俞顯在西北拚死拚活,要以累累軍功為駱竣這些年做過的事贖罪。

……

宮裡。

皇後娘娘,不,新君登基,皇後已榮升為太後,賢妃亦了太妃。

太後在床上養了很久的傷,程知遠那一刺,讓太後留下了病——

畏寒,悶,稍有勞累就會病倒。

賢太妃心疼太後病痛折磨,太後本人倒想得開。

「阿桐,人做過的每一件事,老天爺都看在眼裡,這就是老天爺對本宮的懲罰。」

章先生就是程知遠。

程知遠要讓承認害了程蓉,太後不承認。

淑妃死前也這樣想。

太後無法為自己辯解。

並沒有安排程蓉蒙難,隻是漠視了程蓉的痛苦,在得到訊息時,沒有及時阻止悲劇發生,遲疑了!

時過境遷,被程知遠刺了一刀,傷及腑,據醫診斷,餘生都要纏綿病榻,大概就是老天爺對漠視人命的報應。

太後聽說程卿拒絕了高厚祿,堅決要回到西北苦寒之地當知縣,不知程卿這個決定是否與有關。

還知道,程蓉之父程五老爺進京,單獨見過孟懷謹。

至於倆人說了什麼,孟懷謹沒有告訴過也不知該怎麼問,原本以為一切塵埃落定,與懷謹可以更好相,現在想來,倒是更疏遠了一些。

太後經過再三思慮,請孟懷謹為毓章太子一脈過繼一個子嗣。

為了大魏的穩定,哪怕太後本人都對蕭毓仲萬分厭惡,蕭毓仲做的那些事還是不能公開,孟懷謹在外人眼裡是蕭毓仲的親兒子,更不可能把蕭毓仲拖出來鞭批鬥。

毓章太子的舊部們,該得到安,太後和孟懷謹商議:

「哀家想,不如將滎郡王過繼到毓章太子一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