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703:郡王變親王(1更)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703:郡王變親王(1更)

太後思來想去,還是該給毓章太子的舊部們一個待和安

毓章太子的確是害人。

這都是蕭毓仲作的孽。

如果孟懷謹把皇位拱手相讓給毓章太子的後人,太後肯定不願意。但給香火斷絕的毓章太子一脈過繼個嗣孫,太後願意做這個主……這樣做還有個好,皇家把毓章太子的嗣孫確定下來,以後再有人冒出來說是毓章太子的後人,皇家完全可以拒絕承認!

選滎郡王,太後是有考量的,從前給程卿姐姐保,太後選中的兩個男子,一個是孫栩,另一個就是滎郡王。

後來程慈嫁了孫栩,對於滎郡王,程卿卻認為不合適。

郡王也想和程卿家結親,後來程慈出嫁,滎郡王到程家祝賀,見到了和離歸家的梅蒹葭。

程家驚鴻一瞥,滎郡王頗有點寤寐思服的味道。

讓滎郡王遲疑的不是梅蒹葭和離份,他自己也是喪妻的鰥夫,而是梅大人當了閣臣,在閣的話語權越來越高,滎郡王隻想當個富貴閑人,不願摻和進朝政紛爭中,娶閣大臣的兒,滎郡王有點顧慮。

娶過一任妻子,二十多歲的滎郡王,的確不像頭小子那麼衝了,雖有一剎那的心,在衡量得失後並沒有立刻付諸行

然而有些緣分是上天註定的,滎郡王本已擱下了對梅蒹葭的心思,卻在一次出城時,再次遇到了梅蒹葭。

梅蒹葭被長興侯世子夫人堵了個正著。

長興侯世子夫人記吃不記打,雖然不敢公然侮辱閣大臣的兒,到底是說了些酸話。

這一次,梅蒹葭沒有潑辣的梅夫人相陪,滎郡王以為梅蒹葭會忍,梅蒹葭卻狠狠還擊了長興侯世子夫人,把前婆婆懟得臉青紅髮紫!

Advertisement

誰說和離的子就矮人一頭,就活該被欺負?

梅蒹葭沒說一句髒話,把長興侯世子夫人狠狠懟了一頓,實在很中滎郡王的喜好。

郡王的生母出「裕錢莊」,未嫁人時也是個頗為爽利的子,雖然被家人許給老秦王當側妃,並不自怨自艾,在哪種境況下都能活得不錯,才把滎郡王養了現在的子。

經此一事,滎郡王越發關注梅蒹葭。

梅蒹葭雖然和離歸家,並沒有像一般子那樣自怨自艾或者於見人,梅夫人會出現的場合,梅蒹葭基本上都會去。

逛書肆,遊園子,梅蒹葭重新回到了京城際圈。

郡王有心之下,又見過梅蒹葭好幾次。

今年正月還沒出,滎郡王託了上門,求娶梅蒹葭。

梅蒹葭親自與滎郡王談過,才應許了親事,兩家很低調定了親,風聲才傳了出去。長興侯府第一個驚掉了下,特別是長興侯世子夫人,想不通滎郡王放著大把的貴不挑,要娶一個和離歸家的婦人!

「肯定是因為爹的位!」

「嫁宗室有何用,一個郡王,也就說起來好聽。」

從某種意義上說,長興侯世子夫人也不算全然在泛酸,一般的宗室隻有個爵位,要論權勢,還不如勛貴。

當然,長興侯府同樣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勛貴,梅蒹葭若嫁給滎郡王,就了郡王妃,將來長興侯世子夫人熬死了府上老侯爺,正式為侯夫人後,見到郡王妃不說行禮吧,終歸是矮一頭。

長興侯世子夫人不忿,同樣是和離,兒子楊戴英續弦是小,梅蒹葭卻能高嫁,憑什麼呀!

這都是二月裡的事了。

承平十二年三月,風雲突變,先帝崩了,四月裡新帝繼位。

Advertisement

如今承平十二年堪堪過半,七月剛至,新帝忽然提出要將滎郡王過繼到叔叔毓章太子那一支,讓毓章太子有個供奉香火的嗣孫。

這都能行?

還真行。

不同於蕭毓仲讓宗室和朝臣承認孟懷謹是皇子的難度,孟懷謹要給毓章太子過繼個嗣孫,朝臣和宗室都一致認可。

郡王為毓章太子的嗣孫,僅僅是郡王,爵位太低了,等正式過繼後,還會往上升——再升,可就是從郡王變親王。

親王爵位是能世襲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其餘諸子則封郡王。滎郡王是老秦王的兒子,老秦王的爵位就由滎郡王嫡兄繼承了,滎郡王這樣由側妃所出的親王之子,則撈到了郡王的爵位。

皇帝之子為親王,如果毓章太子不死,哪怕最後因為「患病」不能繼承皇位,至是個親王。

而毓章太子名下有子,滎郡王若為毓章太子嗣孫,則是歸為太孫嗣子,從禮法上來說,他就該繼承毓章太子繼位失敗後的「爵位」,由郡王變親王理所當然!

多個親王,隻是多一份食邑,朝臣們心知事出有因,又豈會反對,長興侯世子夫人嘔死了都沒辦法,長興侯府在朝堂上沒有發言權,此事本不由長興侯府發表意見!

在朱老夫人之外,京城又多了一個嘆菩薩無眼的貴婦,想想梅蒹葭以後要當王妃,長興侯世子夫人已經不願再出門際,免得見到比品階高的前兒媳而尷尬!

梅夫人也不知該說什麼了。

本來是嫁了個十來年不得誌的窮翰林,一朝窮翰林翻當了閣臣,有個繼原本有機會當侯夫人的,中途與夫家和離。

侯夫人當不了,轉頭要變王妃,梅夫人撈了個親王婿,不得不嘆人生如夢——這可真預料不到的,侯夫人不是那麼好當的,因為老侯爺超長待機,梅蒹葭前婆婆至今還是世子夫人,梅蒹葭若是不與楊戴英和離,不知還要在前婆婆手裡磋磨!

Advertisement

這下好啦,省略了中間熬年頭的過程,直接做了王妃。

也多虧梅家人厚道,換了別人,指不定還要上門奚落長興侯府一番,那長興侯世子夫人氣到原地去世的可能真是非常大呢!

梅大人對準婿滎郡王要過繼一事不是很在乎,他反而更在乎程卿堅持回西北的舉

秦安縣有什麼,牢牢吸引著程卿。

梅大人來譚京崖。

「你從前想去淮南,本不許你去,你恐是心有不甘。如今程卿去了西北大展拳腳,你可願也去西北?」

新帝登基,正是用人之際。

譚京崖是程卿同一科榜眼,留在京城再熬幾年,未必沒有機會。

然而同一科的狀元程卿,探花董勁秋都選擇了外放,譚京崖早就心難耐了,梅大人一提,譚京崖就忙不迭同意。

大概就是從此時起,翰林院並非新科進士們的第一選擇了,程卿、董勁秋和譚京崖三人,開啟了清貴翰林謀求外放的先河。

梅大人此時也沒想到,此後不過二三十年,大魏的風氣就變了,不當幾任父母,再難升遷到中樞高,治理地方的本事都沒有,還想擔任高位,這樣的員擢升上位,隻會結黨營私,於江山社稷沒有多大幫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