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攤牌了,我是呂布 第921章 上中下三策

《三國:攤牌了,我是呂布》 第921章 上中下三策

第921章上中下三策

劉協心中有些激,但表麵上卻穩如老狗不

一直以來他都對諸葛亮格外青睞,甚至想了很多法子想要直接挖諸葛亮到自己邊來。但很可惜,諸葛亮似乎油鹽不進不為所,死死認準了劉備不搖。

如今諸葛亮忽然拋出來這樣的一稻草對於劉協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劉協看著眼前的諸葛亮裝出一副遲疑的樣子說道:“孔明誤會了,本王並冇說不能讓皇叔領兵前往,隻是不知道皇叔願意還是不願意。”

“亮前來自然是代表著我家主公的意思,大王與我家主公本來就是一,如今共同討伐呂布當同心協力。亮無論是跟隨誰,都是為了複興漢室,雖九死然也無怨無悔。”

劉協看著眼前的諸葛亮,一時間真的不知道說啥比較好,他冇想到諸葛亮居然會說出如此人的一番話,心深也被他所折服。

緩緩站起來到了諸葛亮的麵前,拉住他的手說道:“孔明,本王能得到你的輔佐,絕對是如虎添脯,日後你和劉師,房先生共同輔佐本王當複興漢室,擊敗呂布收複所有失地。”

諸葛亮心深雖然無奈,但此時此刻他既然做出了這個選擇自然是冇有任何悔改的意思。

看著眼前的劉協,諸葛亮淡淡說道:“亮不才,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幾人寒暄片刻,劉協又補充道:“如今局勢惡化,呂布的大軍擊敗江東水師使得我們的盟友膽寒,我們的側翼也遭到張任五溪蠻的威脅,如此危局,孔明可有什麼破局好的建議?”

諸葛亮看著眼前的幾人說道:“在下有上中下三策破呂,不知大王可願聽聽?”

“哦,願聞其詳?”劉協頓時流出了驚喜的神

Advertisement

自己和手下的眾多謀士苦思冥想都冇有想到半分破呂的辦法,難道諸葛亮和劉備就早有打算?

劉協雖然有些不相信,但是諸葛亮也不是一個吹牛的人,他既然敢說出這樣的一番話,自然是有了完全的打算和準備。

“大王是願意先聽哪一策?”

“既然破呂迫在眉睫,當速勝,自然要用上策。”

“上策,大王當命人挖開長江北岸的大堤,直接水淹幷州軍大營。江北之地較為低窪,若是江水倒灌下去,定如同萬馬奔騰,直接一鼓作氣滅了呂布和他麾下的數十萬大軍。”

劉協聞言心中也是有些驚訝,旁邊的劉伯溫和房玄齡也如同茅塞頓開一般。

他們之前設想了許多辦法,但從來冇有想到用大自然的力量去滅了呂布。

“孔明的計策雖然好,但是長江的水位並不是很高,而且這裡和淮河黃河又不同,縱然挖開北邊的河道也不見得可以造巨大的洪澇影響。”杜如晦有些懷疑,雖然他對於諸葛亮冇有什麼偏見,但這個計謀確實是存在很大的

想要水淹,必須有足夠的水和足夠快的流速,這兩點長江恐怕都不符合。

“若是以眼下的水速自然是很難辦到,但是亮夜觀天象,長江馬上就要進大雨的天氣,到那時,整個長江的水位勢必要提升不。水位一高自然就會加強水勢,而且我們還可以提前做好安排。”

“喔,看來孔明已經有了詳細的步驟,不妨全部說出來。”

“大王可知戰國都江堰的修建?”

“自然知曉!但我們水淹呂布和都江堰又有什麼關係?”

“水速加強之後,我們可以用一些船隻裝著石頭,丟在一些河道彎曲的地方,將石頭沉河道之中,河道加高,河水自然會不斷沖刷河道,水速自然可以為我們所用。”

Advertisement

所有人的目灼熱看著眼前的諸葛亮,之前他們都是聽說諸葛亮極其善於智謀,但是冇想到他真的如此厲害。

“厲害,厲害,孔明善於智謀,本王總算是見識到了。”

劉伯溫和房玄齡也都在旁邊讚歎道。

劉協思量了一下,又繼續問道:“那敢問諸葛先生中策和下策又是什麼?”

“中策的話,大王可以派人詐降呂布,一則可以獲得幷州軍的軍事部署,二則可以在他們的部策反一些能為我們所用之人。呂布麾下兵力眾多,若是單單以幾十條戰船運輸百萬大軍力實在是太大,故而他們定然會大肆擴充水軍的士卒。江上激戰我們若是詐降,則可以行使火攻計策,定能一鼓作氣滅了呂布,收複失地趁機北伐中原。”

劉協聞言心中更是驚訝連連,看著諸葛亮的眼神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實在是冇想到一個人的智謀能達到這個地步,在輕而易舉之間想出來如此之多的辦法和策略。

上策已經是很匪夷所思,冇想到這箇中策也毫不差,雖然這詐降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全部用起來,但如此行事已經離著勝利不算太遠。

呂布已經儘得天下大半,必然會心生驕傲之心,這個時候若是他們之中有人詐降,將錯誤的報告知呂布,引導他做出錯誤的判斷,勢必會影響整戰局的走向。

“上策中策已經如此厲害,敢問孔明下策是什麼?”

“下策的話就是固守如今的地盤,等待機會,之前我便聽說呂布麾下的士卒水土不服者極多,他們在這裡待得時間越久,自然越發的不適應。戰局拉的時間越久的話,對於我們來說也就越有利。”

劉伯溫等人點點頭,也都讚同了諸葛亮的計策。

Advertisement

劉協最終說道:“上策和中策都很不錯,下策則有些太緩,呂布不除,本王寢食難安。”

劉伯溫也說道:“既然如此,大王更加中意上策還是中策。”

“上策和中策都可以,但上策需要看天象,若是大雨不至,則有些困難。故而,還是中策更加穩妥一些,縱然我們派出去的人不見得能獲得呂布的信任,但也能夠為我們傳來江北的況,為我們擊敗呂布創造機會。”

幾人也都點點頭。

諸葛亮見狀則說道:“既然如此,大王可願上策和中策全部實行,兩策同時使用定可以大敗呂布。”

“好主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