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娘子送我上青雲 第215章 麵聖

《娘子送我上青雲》 第215章 麵聖

新域名殿試隻有一個題目,而且結果出地也很快。

會試時圍前三名的都是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

皇上看過他們的試卷之後,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大部分都是經驗之談,引經據典倒是利索,可問題是毫無新意,這讓皇上心中多有些不舒坦。

前人是如何治理水患的,他還需要問這些貢士?

他自己翻書問人不就可以了?

他要的是新意!

直到柳承恩的試卷被送上來,皇上才眼前一亮。

“好!好!這纔是我大興朝的狀元之才!”

這話,卻是引起了幾位重臣的顧慮。

“皇上,這位柳承恩之前會試是第四名,而且他尚年輕,如今才二十出頭的年紀,策論寫地好,卻未必就是實乾之人。”

“回皇上,微臣以為王大人所言極是,咱們科考選舉人才,也是為了大興朝能傳世萬年,還請皇上三思。”

皇上瞇了瞇眼,隻是輕哼一聲,並未說話。

幾位大人個個都是腦門兒上冒冷汗。

要知道這位皇上當年登基時可是下過狠手的,京城的幾個大家族,不說是被他屠殺殆盡,那也是將京城用清洗過的。

所以,此時有人明目張膽地來反對皇上的意見,那可是真膽大!

“來人,著這幾人殿回話。”

現在數百人都是在殿外候著呢。

這會兒皇上特意點出來的,就是這次策論寫的好的幾人。

其中,就有柳承恩。

而先前的會員,也在這個名單裡。

皇上讓他們都各自稟報了份之後,便開始逐一提問了。

不得不說,這位會員倒還是真有幾分本事的,被皇上問過兩句之後,便晾在了一旁。

至於先前會試時的第二名,這一次的表現則是極其不佳。

不說在前哆嗦個不停,隻是回話時前言不搭後語,就已經讓人很不喜了,實在是有失統。

Advertisement

“江寧府的解元柳承恩,你倒是來說說看,這水患之治在於疏而非堵,是何道理呀?”

“回皇上,當年堯命鯀負責治水。鯀采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任務後,首先就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到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的考察。他發現龍門山口過於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他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

柳承恩小心地停頓了一下,想要看看皇上此時是否龍大怒,又不敢抬頭,那可是頂撞聖上的罪名。

皇上則是麵緩和了許多,這等舊事,他自然知曉。

隻是如今又從這柳承恩的口中說出來,似乎是比史書上記載地還要更為詳盡一些。

看來,這個小子倒是博學之人。

“繼續說。”

“是,皇上。”

得了皇上的旨意,柳承恩這纔敢繼續,後背都嚇出汗來了。

“大禹得到了這個結論之後,確立了一條與他父的‘堵’相反的方針,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的通過。禹采用了‘治水須順水,水就下,導之海。高就鑿通,低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當年的京城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充套件到其它各地。”

這個其實很簡單。

工部的很多大人們也都曾向皇上稟報過。

事實上,他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隻是治水修渠,原本就是勞民傷財的事。

越是大工程,對民生越是有利,可是耗費的銀兩,也就越是巨大。

所以,這幾年,工部也極再提及了修繕水利一事。

“道理倒是很通,也很讓人信服,隻是,真正地實施起來,卻是一件難事。柳承恩,你這策論裡可是屢次提及了水利對於民生的影響,所以,你是想要讓朝廷在水利方麵多多地投財力?”

Advertisement

柳承恩叩首後復又起,“回皇上,學生不敢。”

皇上卻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好一個不敢!你這篇策論寫地極其有趣,而且通篇中大部分卻都是在敘述水利對於民生的影響,你說這麼多,不就是為了修水利做鋪墊?”

完了,被發現了。

柳承恩心裡咯噔一下子,卻是提醒自己不要慌。

當今皇上的稟,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所以,不能慌,不能自陣腳。

“啟稟皇上,學生不才,的確是在這方麵小有心得。去年學生的家鄉曾遭遇水患,學生的家鄉災算是較輕的,可是因為周圍縣的百姓們遭了難,所以學生當時曾與恩師一起與當地的府來理善後工作,所以,才會在策論中多提到了水利對於民生的影響。”

這話聽上去就實在多了。

不像是剛剛的誇誇其談,卻讓皇上更有了想要聽下去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說了,那便繼續,朕也好好聽聽人,你還能說出什麼花來。”

在場的幾位大人們互相換了一個眼神,很明顯,這位柳承恩已經了皇上的眼。

皇上願意跟他多說話,那就表明瞭對其十分滿意。

“回皇上,民以食為天,所以,我大興朝最重要的是農業,農業自然因素的影響極大。百姓們抵自然災害能力低下的況下更是如此。因此先皇也一直都十分重視農業,興建水利工程。同時,興修水利不僅直接關繫到農業的發展,而且還可以擴大運輸,加快資流轉,發展商業,推整個社會經濟繁榮。”

“一派胡言!商人卑賤,你也敢在朝堂之上,對這種事大加贊賞,甚至還要公然支援,簡直是不可所謂!”

柳承恩扭過頭,注意到是一位年紀約莫在四十餘歲的文

Advertisement

看其穿戴,應是三品。

“這位大人,商人重利,可我大興朝若是沒有商人,如何將南方的果子賣北地賺錢?又如何將北地的牛羊再倒南方售賣?若是沒有這些行為,那我大興朝的國庫又如何充盈起來?”

朝上的幾位大人麵麵相覷,明明在說水利之事,怎麼又繞到了商賈之上?

閣首輔張正道:“王大人,他一介學子,如今正在回皇上的話,你貿然打斷,是否不妥?”

和!,,。,

娘子送我上青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