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心裡差不多決定了,還是找了二夫人和五夫人過來商量。
二夫人察言觀,覺得老太太對這門親事並不滿意。要是隻說份,這自然是門好親事,但是再想到王瓚此人,心裡也拿不穩了。五夫人則想了片刻後道:“父母之命,妁之言。王大人雖不是名門之後,卻連禮節都沒守,實在有愧於他兩榜進士的名位。不用想也知道,這門親事是不妥的。”
二夫人看了五夫人一眼。話雖然有理,但也太直言不諱了些。
馮氏當然不在意,點了點頭,心裡已經拿定了主意。
等王夫人幾日後再來,就直接回絕了。
這時候顧憐過來請安,喚了馮氏一聲祖母,坐在旁邊來。馮氏拉過顧憐的手,笑道:“怎麼這麼高興,你又得什麼好東西了?”
顧憐笑嘻嘻的搖頭:“孫是聽說有人給錦朝堂姐提親,心裡高興啊。”
能不高興嗎?顧錦朝要是嫁了,家裡又只有一個嫡了,祖母、母親又只寵著一個人了。顧憐聽丫頭一說就趕忙過來了。
馮氏點了點的眉心:“都是定親的人了,沒個規矩!這門親事不能定下來,你可別高興了……”
顧憐不解地問:“爲什麼不定下來,堂姐又沒人來提親,有了還不趕定下來。再說堂姐名聲這麼壞,又能嫁什麼好人家!上次我和李家七小姐說話,還問我錦朝堂姐的事,我都不好意思說呢!”
這樣的話,竟然張口就來!
二夫人連忙讓住口,又對馮氏行了福禮:“……孩子說話沒輕重。”
馮氏嘆了口氣:“你是當孃的人,不注意,你也要注意著。在家裡還無妨,要是以後嫁去姚家還這麼說話,人家可怎麼想。要是能有朝姐兒一半的懂事聽話,我都滿意了……朝姐兒這孩子也不容易,要不是被惡名所累,肯定也能嫁個好人家。”
二夫人應是,回去後好好說了顧憐一通。顧憐私下卻和小丫頭閒話:“本來就是如此,還不讓人說。”說完還覺得憤憤不平,決定還是去找顧瀾說說話。
大興的貴族圈子就這麼大點,提親的事沒多久就傳開了。顧錦朝的親事,紀吳氏一直讓大興店鋪的掌櫃關注著,消息一傳出來,就有掌櫃派了夥計趕送信往通州紀家。
紀吳氏聽說王夫人去顧家提親,差點一口茶水噴出來。
宋媽媽忙幫著給拍背緩過勁兒來。紀吳氏卻擺手道:“快讓二爺給我過來!”
這個王家也不知道什麼風,怎麼想起去給錦朝提親了!那王瓚什麼樣的人,也配得上他們朝姐兒!
癩蛤蟆想吃天鵝!什麼東西,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重!
想到掌櫃傳話裡說王夫人上門提親,連個正經的人都沒有請,那顧家竟然還沒有一口回絕,紀吳氏就氣得肝疼。放在心尖兒上的人,有拿給他們顧家這麼作踐的嗎!
本來還請了永伯夫人,打算過幾天就上門去的。如今得趕著,別讓顧家的人把錦朝給賣了都不知道。
紀堯聽了消息,立刻就過來了。紀吳氏幾句話就講明白了:“……也不和他們顧家講什麼規矩了,你先行一步往顧家去,拜見你姑父。我立刻就去永伯府,等後天就上門提親去!”
紀堯沉聲應諾,出門就徑直讓小廝幫他牽一匹馬。
夜瀰漫開,紀堯卻騎著馬出了紀家。
他又想起那日,他牽著小錦朝出去玩。一點都不怕,晃著小腳坐在河邊看船。
他一樣的心如麻。
也不知道顧錦朝現在如何了,聽說要嫁給王瓚,會不會害怕呢?
從小就什麼都不怕的,膽子大得很。
以前他們一起在香河的田莊裡。自己疏遠,說那樣自嘲的話:“二表哥不喜歡錦朝,我是知道的,你不用幫我,我不會和外祖母說的。”
紀堯想去和說清楚,其實他是喜歡的。即便只是遵了紀吳氏的命令,他也會認了。有什麼認不得的,死撐著要面子有什麼好的。他就是想一直護著,哪管別人什麼的!
一個王家嫡長子,還是那樣的名聲,有什麼資格娶?
紀堯抿著脣。
疾馳的馬跑過道,朝京畿大興而去。
顧錦朝聽聞馮氏找了兩位伯母去說話後,東院就一點靜都沒有了,心裡知道這樁親事不了了。鬆了口氣,卻沒有真的安定下來。的親事始終是一樁大事,找一個品行好的世家庶子也好,寒門秀才也好,總不會被虧待了。恐怕要讓羅掌櫃著意著,顧家是靠不住的。
青過來吹了燈,替掖好被角。錦朝睜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承塵,才慢慢睡過去。到了大半夜的時候,卻被外面的聲音悉悉索索的聲音驚醒。顧錦朝起披上狐裘斗篷,打開槅扇一看,外頭下起了大雪。
雪太大,斷了院子裡一株落葉的槐樹枝椏。屋頂、臺階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雪,夜空裡只見著無數的碎瓊玉飄舞著。茫茫得看不清院門。
睡在隔間裡的青聽到聲音,忙點了燭起來看。“小姐怎麼起來了,這下著大雪,可冷著呢……”
顧錦朝卻道:“你看外頭有燈亮起來了,不是府裡有什麼事,就是有人來了。”
一宅之隔就是外院回事。
但是這麼大的雪,誰回來呢?顧錦朝是覺得有什麼事發生了,想等著看看。
青果然看到外院亮起燈籠,看著雪下得大,轉進了西次間,不一會兒抱著手爐出來,還拿著錦朝的緞襖給換上。顧錦朝看了一會兒,不見有聲音傳來,燈卻一直沒有熄滅。
讓守夜的繡渠去外面看看。
不一會兒繡渠回來,跟說:“奴婢看到府門開了,聽說是有人來拜見。遞了名帖給咱們老爺,好像是紀家的人……”
顧錦朝皺了皺眉,這樣冷的雪夜,紀家誰會過來?難不是有急事?
錦朝看了一眼天,此時已經是半亮了。沉片刻,吩咐青去打水來梳洗,想去外院一看究竟。
紀堯也沒料到半夜下了這麼大的雪。等他到顧家的時候,遞了名帖,又被回事管事請去倒座房小坐,烤了爐火後,他凍僵的手才漸漸恢復知覺。顧德昭聽了丫頭的稟報,隨即請紀堯到他的書房來。
顧德昭見紀堯那件灰鼠皮的斗篷上全是雪,讓小廝拿下去烘乾。他親自請了紀堯坐下,給他端了碗驅寒的薑湯。“表侄可是有什麼急事,冒著這麼大的風雪過來……”
紀堯握著茶杯許久,纔跟顧德昭說:“姑父,實不相瞞,侄兒是想來求親的。”
顧德昭十分驚訝:“求親?”
他差點就想問,我好幾個兒呢,你是想來求誰的?他可沒聽過這樣求親的,大半夜冒著風雪過來,是有多急?婚事又不會長翅膀飛了,至於這麼著急嗎!爲什麼不找好人,選了日子上門來說親啊。
顧德昭本來還以爲是紀家出了什麼事,如今聽紀堯一句求親,半天反應不過來。
紀堯卻繼續道:“侄兒想求取錦朝表妹。祖母已經找了永伯夫人做,後天就能上門了。侄兒前來是想和姑父說清楚,不要讓錦朝表妹嫁給王瓚。”他頓了頓,道,“我想見一見顧錦朝。”
顧德昭還是沒有回過神。
他說什麼……他要娶顧錦朝?
顧德昭乾地問:“你……你聽說了王夫人來求娶朝姐兒的事?所以前來求親的?”顧德昭想了想,難不是紀吳氏爲了給朝姐兒解圍,才請了紀堯過來提親。但是王家的親事他們已經決定不答應了。
紀堯這又是何必呢!
他想跟他說清楚,卻又聽到紀堯說:“這也不是侄兒貿然決定的。”他從十三歲知道這件事,就一直在想了,紀堯笑了笑,“我想先和錦朝說幾句話,您看行嗎?”
顧德昭看著李管事帶紀堯去了院,才突然站起來。
水瑩被他嚇了一大跳:“老爺,您怎麼了?”
顧德昭卻笑起來:“我還在擔心朝姐兒的婚事呢,這有什麼可擔心的!你快些準備給我梳洗,我要去見太夫人!”紀堯說要娶顧錦朝,這是再好不過事。他紀家一點都不差世家貴族了。紀堯一表人才,品行出衆,多給紀堯提親的人踏破了紀家了門檻,偏偏紀堯沒一個應的。
朝姐兒要是嫁給紀堯,那不也是風無限的事!
那王瓚算什麼東西,連和紀堯相提並論都不配。RS
坐上出嫁的花轎,只因師傅說,勾引了不該勾引的他。究竟誰勾引誰?他衣襟半開,勾魂攝魄地朝她招手“娘子,過來。”他黑衣如墨,擲杯于地,揚言一定要將她奪,奪身,奪心,奪一生。他白衣勝雪,立于萬仞峰巔,迎風而立,冷冷地說:“我弄丟的妻子,我會親手抱回來。”再相逢,她已桃花朵朵開,美男跟著跑。
陶靜安一直認爲,做正確的事,比做好的事更重要。 後來她遇上了沈西淮。 她對這位老同學的印象有三:成績好,家裏有礦,跟女友很登對。 有一天,這位老同學問她想不想結婚。 陶靜安想,去他的吧,她心底裏認爲這並不正確,至於好不好,只有結了才知道。 等把婚結了,她意識到,她被沈西淮給騙了。
姜雪容是家中庶女,雖生得貌美,但只想擺爛。 無他,只因有個擺爛的姨娘。 後宅鬥得水深火熱,姨娘坐在搖椅上吃着自己種的西瓜看熱鬧,順嘴教育雪容:你可別學她們,有吃有喝就夠了,應付什麼男人,多傻啊。 別家院子爲了爭寵什麼手段都使,自家姨娘一向打着哈欠嗑瓜子。 只有被欺負狠了,日子混不下去了,才放放大招,對着爹爹哭哭啼啼撒嬌,哄得爹爹暈頭轉向。一次哄上半個月,哄一回,能管用小半年。 姨娘教育雪容:做人啊,也不能太努力,意思意思能吃好喝好活下去就行。以後你嫁人啊,可千萬別太努力。 雪容謹記姨娘教誨,把擺爛貫徹到底。 — 那年太子殿下選妃,嫡姐胸有成竹,雪容與家中幾位姊妹一道去給嫡姐做陪襯。哪裏曉得嫡姐落選,自己卻入了選,成了東宮侍妾。 做太子的妾也成吧,左右在哪裏擺爛都差不多。 雪容對爭寵毫無興趣,看那羣女人們勾心鬥角,自己在小殿裏種菜做飯,香的嘞。 哪裏知道,太子殿下不知道抽什麼瘋,召她侍寢的次數是越來越多。 雪容哄完半個月,實在累得不行,各種理由往外搬,把人攔回去。 某日太子又來,雪容得心應手躺在牀上抱着手爐嘆氣,“殿下,妾今日身子不適,您還是去旁的姐姐那裏吧。” 太子沉默半晌,戳穿她:“這次是哪裏不舒服?這個月你已經頭痛過三次,腰痛過三次,來過三次癸水。” 雪容:“……” — 就這麼擺爛着擺爛着,莫名其妙她就成了太子妃。 後來太子即位,更是尊她爲皇后,爲她空懸後宮。 旁人問及她御夫之道,一向擺爛的雪容表示:講真我也不想當太子妃和皇后,累死人了。 衆人:能不能別得了便宜還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