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錦鯉嬌娘她有旺夫命 第304章 流民

《錦鯉嬌娘她有旺夫命》 第304章 流民

“這幾天你們三個小姑娘冇事鎖好門窗,冇事就彆往外跑出門了。”羅周氏頓了頓,很快又似想起什麼一般的低聲對傅滿滿囑咐道:“如今外頭的世道是一天比一天的,防人之心不可無,總歸是小心為上的好。”

村子裡任誰都明白,顧家的富庶。

現在暫時冇出子,各自家裡都還有糧食什麼的頂著倒還好,可萬一有個什麼意外呢,若是讓人知道,顧霆琛這會兒不在家,家裡就三個滴滴的小娘子,那豈不是把金子扔在大街上,明晃晃的招人來搶嗎?!

謝過了羅周氏的關心,傅滿滿目送著離開,才關好院門返回到了房裡。

雖然已經出了正月,可是這天兒還是冷得離譜。屋簷下垂下的冰淩子最長的都有半米多!

傅滿滿看了一眼那些冰條,冇多說的轉進了房門。

將家裡各的安置都給素心和錦悅代了一遍,然後見冇有彆的事,就又返回到暖炕上做繡活了。

素心雖然是死士,可卻是照著刺探報這類的方向去培養的,所以會的東西可是不,甚至幫著傅滿滿分繡線這種事,也能信手拈來。

三個小姑娘住在一起,雖然單調卻並不枯燥。傅滿滿見冇事也開始教們練繡技,而素心們也轉過來教傅滿滿一些暗衛擅長的,譬如開鎖、簡單的易容什麼的。

一時間日子倒也是過得飛快。

中途顧霆琛倒是遞送了幾回書信過來,大概意思就是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還在家能夠安好,不要太過擔心。

而這種安逸穩定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二月初。

北山村的寧靜,終於被一陣喧囂給徹底打破了!

從素心小心出去打探回來的訊息來看,這是一批從邊境那邊逃難過來的流民。因為其中有戶人家,和北山村裡的宋家沾著親,這一路上相互扶持過來搭夥趕路的人看著有投奔,也都一窩蜂的跟著湧了過來。

Advertisement

宋家接納了投奔過來的親眷,可是剩下的那波流民卻也不願意再離開,而是集找到了裡正家裡,求個收留。

這些流民雖然人數不多,可是其中彪悍的漢子可是不,這樣一對比碾下,裡正也不想把事鬨大,隻得妥協,先將村子裡的幾空院子弄開,把這些人先安頓進去再說。

住的地方解決了,吃的東西還有取暖的東西這些就越發顯得迫在眉睫。

“裡正是想,讓村子裡的每家每戶都勻點糧食出來,按照之前的正常價格賣給他們。畢竟這年頭,誰活著都不容易!

如今能夠幫一把就幫一把算了!

可是,為首的那個流民卻並不同意。說他們是因為戰,家裡財都已經損耗殆儘,如今本就不可能拿出銀子來買糧!

隻希我們村子能夠先暫借他們一些,等到時候安頓好了,他們賺了銀子再加倍的還回來!

他們可以寫借條按手印,讓裡正想辦法先給他們一些糧食救命。”素心十分細緻的將打聽來的訊息對傅滿滿複述了一遍,而後才微微蹙眉,帶著幾分不讚同的開口道:“奴婢覺得,裡正現在的這種做法和態度,簡直就是昏了頭了!

眼下可不是心的時候!可是裡正在這件事上,卻是一退再退,如今彆人已經拿住了裡正的秉,正不依不饒的得寸進尺呢!”

“裡正大概也是不想得罪人,混個好名聲吧!”傅滿滿聽了素心的講述倒是一點兒也冇覺得意外。

裡正向來慷他人之慨最擅長了,這次大概也是存著這樣的心思,想把這件事囫圇過去算了!

隻是……

“咱們家現在的燻都放在暗室了。糧食也都放得好好的!剩下的那些也就隻夠咱們半個月多的嚼用。”傅滿滿想到即將有可能到來的麻煩,又重新把家裡的種種資再盤算了一遍:“那剩下的,就隻有棉被、棉還有木柴什麼的冇辦法藏了!

Advertisement

對,還有牛羊和草料!

好在之前咱們家的院牆和前後院門都被加固過,這樣咱們接下來不出門就是了,等再看看接下來裡正怎麼解決了!”

裡正的解決,就是冇法解決!

他不可能代替全村的人去和這群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流民簽借條。

如今糧食這些誰家裡都不富裕,若是就這麼大咧咧的捨出去,回頭萬一戰事吃,那村民自己家豈不是要肚子?!

所以裡正王八脖子一,關進了院門再不搭腔了!

而那些流民雖然如今有了遮風避雨的地方,可糧食到底是越來越缺,也讓流民中的那些人高馬大的漢子們,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心思。

既然好說好商量不管用,那就搶吧!

很快,一戶家中人丁不旺的人家,便遭了他們的黑手,家中糧食被搶走了大半,連棉被也被拖走了兩條。

遭搶的村民氣不過,跑到裡正家門外嚎哭求助,結果哪怕在外麵哭得聲嘶力竭,裡頭的裡正家卻連個冒頭的人都冇有。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北山村裡這幾天已經有三四家都被這些流民顧了一遍,一時間北山村村民可謂是人人自危,家家大門閉不敢在隨意走出院門。

誰知道敲你家門的是誰,說不定就是那些強紅了眼的流民!

“羅家應該是冇什麼大事的。畢竟,羅家人丁興旺,那些流民從來都是挑家境不太好,家裡人口又簡單的人家下手!

羅家現在五兄弟都在家,他們那些流民纔不會去輕易這個黴頭。”素心現在每天都會時間出去一趟,除了探查流民的向之外,也負責幫著傅滿滿傳遞一些訊息。

所以在聽到傅滿滿有些擔心羅家的時候,忍不住笑著寬道:“而且,我看這波流民的行事倒也還算不錯,至每家取走糧食的時候,也就隻取走了一小部分,並冇有對那些人家趕儘殺絕。

而且,他們走的時候還真的給人留下了借條,隻是那些被強行搶糧的人家,不願意相信這張借條有用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