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亂世小蘿莉 第二章 姐弟情深
下載App,免費送500書幣!!!

《亂世小蘿莉》 第二章 姐弟情深

李紫文麻利的跑進屋取出筷子碗,李紫玉陸續的盛了六碗面,放在了鍋臺上,對湊在鍋臺邊的弟妹們說:“先晾著,待會兒再吃。”

眾小蘿蔔頭啄米似點著頭。

四下看了看,竟然一個凳子都沒有。

難不站著吃、蹲著吃?

屋裡倒有一張缺了一條桌子,那也不能當凳子使啊。

仰頭看看了風的房頂,這飯還真的趕吃,冬天這飯出鍋就涼啊。

看著眼盯著面碗的弟妹們:“吃飯。”

又叮囑著三個小的:“端穩了,小心燙啊!”

李紫武捧著碗笑嘻嘻地說:“姐你忘啦?

這樣喝,不燙。”

說著,小兒順著碗邊吸溜了一圈,香甜的喝了一大口,還不時的用舌頭上的渣渣,那瞇著眼滿足的樣子是那樣的愜意。

兩個小的有樣學樣也吸溜了一圈,咧著小兒笑著:“好吃,不燙。”

李紫玉被他們逗笑了,憐的看著們。

李紫山和李紫文也笑著端碗吃了起來。

李紫山吃得快,眨眼間一碗高粱糊糊下了肚。

他卻沒在盛第二碗,掀開南邊鍋的鍋蓋舀了一碗熱水,邊晾著,邊用筷子仔細地把粘在碗上的高粱糊糊涮在碗裡。

然後才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著,那樣子好像喝的是山珍海味。

他見李紫玉看著他,不好意思的笑笑:“姐你咋還不吃?

今兒的糊糊好吃,姐你快吃吧。”

李紫玉趕轉過了子,覺眼睛熱熱的,深深的吸了口氣才把那熱勁了下去。

端起碗也快速的喝著,不快不行啊,肚子是真了。

早飯當午飯吃,也不怪弟妹們吃飯跟搶的似得。

小文(以後為了稱呼方便,都最後一個字)和幾個小的也都沒有盛第二碗。

小文和小武也都舀了一碗熱水,合著糊糊渣喝了下去。

小虎和小蘭沒有喝水,他們眼的看著盆裡所剩不多的糊糊,沒有再要,卻把碗了個幹幹淨淨。

李紫玉頭有些發哽,強笑著說道:“來來來,還有不呢,一人再盛一點兒。”

小山搖搖頭:“姐,我吃飽了,你吃吧。

你病剛好子還虛著呢,多吃點兒。”

小文和小武也把碗背在後:“姐我們也吃飽了。

今天的糊糊真香,姐你多吃點兒。”

小虎眼睛瞅著盆裡,裡卻甕聲甕氣說著:“姐吃,虎子飽了。”

小蘭吮著手指,聲音裡是氣的純真:“姐吃,不病。”

多好的孩子啊!

他們最大的才九歲,最小的才三歲啊此刻,李紫玉的心裡滾燙滾燙的。

也正是這一刻,李紫玉真正把自己當了他們的大姐。

以後就是千難萬難,也要把他們人。

李紫玉揚揚頭,眨眨眼將浮上來的淚水眨了回去,大聲說道:“今兒我多舀了半勺面,做得多,誰也不許不要。”

說著拽過小山的碗,又把小文小武的碗搶了過來,放在了鍋臺上。

小虎和小蘭見哥哥們的碗都放上去了,也踮著腳把碗放在了鍋臺上。

李紫玉仔細地把糊糊勻到六個碗裡,連飯勺上沾著的渣渣都刮了個幹淨。

小山端起碗,猶豫了一下。

知道小虎和小蘭一定能吃飽,小文和小武能吃七分飽,大姐病剛好,也能吃七八分飽。

所以放心的端起碗,又添了半瓢熱水,希裡呼嚕的很快喝了下去。

小文見二哥添了水也添了半碗,卻細品慢咽的喝了。

小武有樣學樣,著胳膊舉著碗,也讓二哥添了點熱水,瞇著眼睛喝了個一點不剩。

小虎和小蘭沒有喝水。

小虎捧著碗一通猛喝,連眉和鼻子都沾上了。

小蘭吃的比較慢,也許是孩的緣故,飯量小,等吃完都吃撐了。

看著小蘭著肚皮滿足的樣子,李紫玉的心生疼生疼的。

飯後,用北邊鍋裡的水刷了盆碗,用抹布將廚房了個幹淨,屋地也用一把大笤帚掃幹淨了。

大笤帚是用了粒的高粱穗用麻繩綁的,大笤帚把兒用碾平的高粱桿,表皮在外用麻繩紮

又從二弟他們拾得柴火堆裡揀出幾塊大的木柴,塞到南灶裡,用打火石點著。

用牆角堆著的倆塊土磚塞住灶口,這樣子火不會滅。

料理好了廚房,舀了一盆熱水,用幹淨布巾流給小武、小虎和小蘭洗淨了手臉,給他們仨了棉鞋,抱到了炕頭上。

屋裡剛燒了火,灶裡剛又添了柴火,屋裡暖和炕也是熱的。

把僅有的一床薄棉被蓋在了三個孩子上。

這麼冷的天,六個孩子一床破舊薄棉被,柴火不夠不能多燒。

這樣的環境,這樣四風的屋子,沒有被凍死,真的是老天保佑了。

許是在外邊跑了半天累著了,許是屋裡有了溫度,三個孩子很快就睡著了。

廚房裡靠東南角,用三木頭和草繩綁了個臉盆架,上邊放著個木臉盆。

李紫玉在盆裡舀上熱水讓小山和小文也了手臉,讓他倆上炕歇歇。

看著小山小文了鞋上了炕,挨著弟妹們躺下,才出了屋子。

出去把髒水倒掉重新舀上熱水,也用熱布巾把手臉

把髒水倒掉回到屋裡,小山和小文也睡著了。

靜靜的看著安睡的五個弟妹,心裡百味雜陳。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這家當得也太早了點兒,他們還是孩子啊。

來到這大葉朝,覺就是匪夷所思。

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也知道前世有網絡小說,卻不相信真有穿越。

可不相信自己又是咋回事?

自己就一特警又能幹什麼呢?

在前世的特警部隊裡,學的最多的是特警部隊專業訓練科目。

在這裡也用不上啊。

種田嘛,一農村出來的孩子還是會的。

可問題是這個家裡沒田可種。

做買賣,也不懂。

一十一歲的小姑娘,帶著五個孤兒,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不說在古代,就是現代也無法生存。

想要吃飽飯、穿暖、住不雨雪的屋子,這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是難上加難。

只能憑借自的條件,慢慢改善生活。

也許是大姐醒了過來,心裡有了主心骨有了支撐,也許是屋裡是前所未有的暖和,五個孩子睡得都的。

李紫玉從脖子裡出幾把鑰匙,用其中一把打開了木箱,從箱子裡出一把鎖。

又下意識地箱子底的一個荷包,裡面是五十三文錢,是這個家裡全部的錢財。

拿出又重新數了一遍,五十三文,一分不多一分不

把荷包重新放在箱底,有原樣鎖上。

心裡其實佩服原主的,家裡窮這樣,可確保留著最重要的東西――鎖。

當然,這鎖肯定是爹爹娘親在時添置的,但能夠保住確實不容易的。

鎖,對幾個弱小的孩子來說,是最起碼的安全保障。

李紫玉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將東屋門掩

解開西屋門上系著的麻繩,走進了西屋。

西屋的木門和窗戶還是完好的,如果不開西屋門,沒人知道西屋的房頂塌了。

萬幸的是西牆沒塌。

西屋東牆角還長著一塊房頂,鐵鎬、斧頭、竹筐、鐮刀、麻繩、草繩之類的都堆在那兒。

這些工都是爹爹娘親在時添置的,即使生活艱難,李紫玉也沒把這些賣了。

因為沒了這些工們的生活將更加艱難。

李紫玉徑直拿了一把斧頭,又拿了兩麻繩,背起一個大點的竹筐。

準備去山上看看,主要是砍些柴回來,順便看看還有沒別的什麼。

李紫玉輕輕地關西屋門,用麻繩系

走到屋門外,用那把鎖把正房屋門鎖上。

李紫玉邊向外走邊掃視著前院。

前院的院子目測大約有一畝多。

李紫玉搜索了一下記憶,發現是爹爹娘親剛搬來村裡時買的。

估計當時手裡有幾個錢,才買了這麼個院子。

在現代,一畝的院子很大了。

古代地廣人稀,這個院子不算大。

院子用土坯磚圈了起來,院牆大約有兩米半。

這在村裡來說,院牆是高的。

可能是家在村東離山近的緣故,最主要防的是野的侵襲。

前院被李紫玉姐弟種了了莊稼,種的是高粱,因為相對來說高粱的產量高。

地裡的高粱茬頭都刨出去了,顯得地裡坑坑窪窪的。

這一畝地打的糧食,就是姐弟幾個一年的口糧。

要是在現代,高粱畝產能高達五百到一千斤。

姐弟幾個肯定能吃飽。

在這裡,畝產剛一百五十斤。

六口人,每天兩頓飯,一天平均不到半斤米。

不死,算他們命大。

原本這個家裡也有五畝地,爹爹娘親的相繼病故,所需的藥費、喪葬費,家裡的幾個錢本不夠,五畝地也相繼賣了。

在前院的東南牆角,用高粱桿和麻繩圍了一個廁所,下面應該是一口破缸,缸上是兩塊木板。

廁所旁邊放著一個木糞桶,桶裡放著一個長長的木糞瓢。

廁所旁邊有一糞堆,凍了冰已聞不見臭味。

從屋門口到前院門有一條用小石頭鋪的小道,這條小道是姐幾個從山裡邊撿回來的石頭鋪的。

因為一下雨下雪,院裡就會泥濘不堪。

因為是冬天,整個前院都著蕭條、淒冷。

李紫玉走到院門外時,盯著用木頭和麻繩綁的院門,心裡升騰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樣的門能擋得住誰呀?

原本有兩扇結實的木門,後o爹爹打棺材用了。

想到這裡,李紫玉心裡又麻又酸又痛。

使勁兒用門上的布條把門系,才轉憂心忡忡的向山裡走去。

李紫玉所在的村子羊草子村,是個只有三十幾戶的小山村。

李紫玉現所的朝代大葉朝,大葉朝東北邊陲重鎮白山城轄下有一個縣遠縣,羊草子村隸屬於遠縣。

羊草子村北面是大嶺子山,南面是一小塊平原,村東有一條不大的小河。

所謂的平原是村裡的村民開發的荒地。

羊草子村的村民大都是外地逃荒的在這兒落腳的,姓很雜,姓啥的都有。

村民們大都善良好心,也很勤謹,鄰裡之間相的也和睦。

本來這裡也就幾戶人家,後來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形了一個村落。

十幾年前,原遠縣令林壽春有次微服尋訪,發現這裡有個村落o命名了村名,任命了趙清為村長兼裡正。

村民們也都正式有了戶口,也按每家的所有田地畝數了賦稅。

據說之所以羊草子村,是因為村西有一條狹長的深,裡面長滿了雜草。

村民有幾個養羊的,每天把羊往裡一轟就不管了,天黑才把羊趕回家。

林壽春那天正好走到了深旁,看見了羊群啃食著雜草,故而起了此名。

李紫玉的家在村東也在村尾,離那條小河也很近。

家的房子建在了半山坡,地勢很高,俯瞰著整個村落。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