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強蜀漢!》 第29章 天下細鹽皆出蜀漢?諸葛亮震驚
蔣琬被大臣們這一連串的質問,得臉一陣紅一陣白。
他微微抖,想要反駁,卻一時語塞。
朝堂上,眾人的目在楊儀和蔣琬之間來回移,氣氛張到了極點。
劉禪聽著楊儀與蔣琬針鋒相對的爭辯,眉頭擰了個川字,一臉犯難。
雙方都是朝堂重臣,如今……他要站在哪一邊呢?
“楊卿,這細鹽提煉之法是你研究出來的,這細鹽技該不該,也該由你做出決定。”
“以你之見,朝廷該如何回應曹魏?”
楊儀微微欠,神鎮定自若:
“陛下,細鹽提煉之法,不過是我蜀漢制衡曹魏諸多籌碼中的一個。”
“即便我們堅決不,曹魏真要因此翻臉妄圖興兵來犯,陛下也無需憂慮,我蜀漢并非毫無還手之力,尚有諸多後手!”
“反倒是將細鹽提煉之法拱手送出,那才是自縛手腳,後患無窮!”
“沒了這一關鍵籌碼,曹魏便再無顧忌,屆時我蜀漢便如同待宰羔羊,任人拿。”
“陛下,此乃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萬不可輕易妥協!”
“誰若再言出細鹽技,那誰便是曹魏暗諜,國法不容!”
楊儀的話慷慨激昂,氣勢恢宏,同時,與楊儀一派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隨聲附和。
譙周躬說道:
“陛下,楊長史所言極是!”
“此番曹魏撤回種種令,就是靠著楊長史所造細鹽,倘若曹魏和東吳也都有了細鹽,我蜀漢便了一大籌碼。”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邊軍部署,以防曹魏生變,而非輕易出方!”
聞言,劉禪點點頭。
“此言有理。”
孫廉雖年邁,卻也強撐著上前,聲音略顯蒼老,卻字字堅定:
“陛下,細鹽提煉之法不可輕予他人。楊長史既有後手,想必早已深思慮,陛下可放心聽從他的建議!”
“是啊陛下,楊長史為了蜀漢殫竭慮,此次危機化解便是明證!此時楊長史亦有守護我蜀漢之力!”
在眾人的進言聲中,蔣琬的臉愈發沉,他咬下,心中雖有不甘,但此時也不好強行反駁。
“如此說來。”
劉禪沉思良久,緩緩開口。
“楊大人以及諸位卿所言,朕已聽進心里。”
“此事便依楊大人之策,絕不輕易出細鹽提煉之法!”
“另外,楊大人即刻著手安排,加強邊境防,以防曹魏不軌之舉!”
……
蜀都外,恬靜草廬。
在靜謐的草堂,諸葛亮一襲長袍,正專注于審閱堆積如山的軍書。
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寂靜,他曾派出去的暗諜突然返回,神間滿是張與興,像是得知了什麼消息。
“何事,如此慌張?”
諸葛亮倒是沉穩,緩緩放下手中的筆,問道。
“丞相,方才小人得知了件大事,事關曹魏此次對蜀漢收手!”
聞聽此言,諸葛亮頓時來了興趣,朝著暗諜看來。
“哦?你且說來,莫非是曹魏部發生了何事?”
在諸葛亮得知蜀漢形勢有所緩解時,第一時間便派出了暗諜,去調查究竟發生了何事。
而諸葛亮第一時間就猜想到,可能是曹魏部出現了什麼問題,這才會草草收場。
“我于靈堂打探到的消息,天下三國,所用的細鹽竟皆出自我蜀!”
暗諜畢恭畢敬道。
諸葛亮聞言,手中正蘸墨的筆猛地一頓,墨滴落在宣紙之上,洇出一片墨漬,接著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不易察覺的驚訝。
蜀之地資源富,他自是知曉,
可細鹽竟獨占三國之需,卻出自自己治下的蜀漢,這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未等他開口詢問,親信接著說道:
“更讓屬下吃驚的,是這細鹽提煉技,整個天下竟只掌握在蜀都一家做一雪堂的鋪子手里,再無別可尋!”
諸葛亮的眼神瞬間銳利起來,微微前傾,雙手不自覺地握了座椅的扶手。
他深知掌握如此獨特的技,意味著怎樣巨大的影響力與掌控力。
“一雪堂”,此前諸葛亮聽說過,而且還暗中了解過一番。
只有那神莫測的掌柜,才掌握完整細鹽制造之法!
可始終沒有發現那掌柜的份。
這“一雪堂”的掌柜,竟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匿許久!
親信稍稍停頓,隨後說出了那個重磅消息:
“而且最為意外的,是這一雪堂的幕後掌柜,竟是楊儀楊長史!”
“什麼?!”
諸葛亮猛地站起來,連帶著前的案幾都晃了一下,案上的竹簡、文書散落一地。
他的眼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久久無法言語。
“你說是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