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明月歌 【5】
下載App,免費送500書幣!!!

《明月歌》 【5】

【5】

【5】

雷陣陣,悶憋了整日的雨,終于在傍晚時分傾盆落下。

沈玉正倚在窗畔忖度著這樣大的雨,裴瑕是否還會來t時,便見灰暗雨簾間那道清雋影,撐傘而來。

前幾日見到他來,心頭是雀躍的,今日心頭卻是五味雜陳,難以言說。

夜裏用過晚膳,裴瑕也看出緒頹靡,接過遞來的香茶時,問了一句:“可是白日去母親院裏請安,和你說了什麽?”

沈玉指尖微頓,掀眸對上男人清闊的眉宇,那雙形狀好看的眸裏并無多緒,但直直凝視人時,卻有種看破一切的徹淩厲。

“郎君怎的有此一問?”

沈玉垂睫,面上浮起一抹故作輕松的淺笑:“每日晨昏定省不都那樣,母親教誨,我們做小輩的聽著便是。”

裴瑕聞言,深深看了一眼,沒說話。

就在沈玉以為這茬就此揭過時,男人飲了半杯茶,擱下茶盞,道:“待我走後,你若覺得在府中憋悶無趣,可搬去南月山的妙安堂小住,直到我回來。”

沈玉驚愕看他。

裴瑕面無波瀾:“天氣漸熱起來,山上涼爽,也更清淨。”

這言下之意,沈玉怎會不懂。

原來他知道他走後,在府中境或許更艱難,讓去妙安堂躲清靜呢。

說起妙安堂這座百年古庵,雖然對世家貴族和平民百姓都開放,但說是河東裴氏的家廟也不為過。

畢竟當年建立這座妙安堂的慈安師太,便是裴氏一位門寡的姑

據說那位姑深厚,樂善好施,守寡後收養了許多被棄的嬰,教們讀書明理,安立命。圓寂前夕,有七彩佛籠罩庵堂,百姓們都說是功德圓滿,位列仙班了。

骨灰凝結為十八顆舍利子,現在還供奉在妙安堂後殿,也不知是誰傳出來的,求子嗣特別靈驗,這幾十年間庵堂裏的香火也綿延不斷。

因著妙安堂是裴氏初建,庵堂後有一座修建規整的小院子,專門供給裴氏眷進香禮佛小住。

沈玉雖然只跟著婆母王氏去過一回,對那座清幽雅致的庵堂,也頗有好

若能在山間住著,食宿雖比不上府裏細,但能免去每日的晨昏定省,就足以讓沈玉,不過——

“郎君你才出門,我就搬去庵堂小住,母親那邊怕是……不會允。”

向裴瑕:“而且作為兒媳,我理應留在府中,替你侍奉母親才是。”

裴瑕將剩下半盞香茶飲罷,淡淡道:“明日我和說,是我讓你去廟裏替我祈福,會允的。”

他這樣說了,沈玉一顆心也落下。

知道,只要是裴瑕說定的事,就沒有不的。

“那就依郎君所言。”沈玉克制著心頭雀躍,黛眉低,嗓音輕:“等我到了妙安堂,定然日日叩拜,祈求郎君萬事順遂,平安歸來。”

裴瑕將角那微揚又克制著下的弧度收眼中,眉心微,也沒多說,只擱下杯盞起:“我去沐浴。”

“好。”沈玉退至一旁:“我再對一遍箱籠的單子。”

等到那道頎長影消失在裏屋屏風後,沈玉才擡起眼,視線落在紅木桌幾上那個瓷白空杯,心底那陣沉沉霾好似也散去一二。

他并非不知境,他……也有為打算。

喚來婢子將茶盞收走,沈玉緩步走到鏡前,著鏡中照出的盈盈倩影,腦中忽又想起周醫說的那些姿勢和技巧。

初聽時雖面紅耳赤,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道理。

若真的能有助懷嗣,倒是願意試試。只是裴瑕這人,在床笫間也一向規矩古板,敦倫這些回,都是他上下,一氣到底。

倒是這幾夜,次數多了些,不住時,他便將就,側擁著行那事……

思緒縹緲了一陣,沈玉回神,意識到自己腦中都是那些荒之事,不擡手拍了拍臉。

待心緒稍定,打開妝匣,從裏頭那堆瓶瓶罐罐裏,挑了瓶茉莉香

雖然裴瑕從未說過他喜歡,但沈玉覺著每回用茉莉香時,他覆首埋在脖間的次數都多了些。

所以,他應該是喜歡的?

-

這日夜裏,燈燭熄滅,裴瑕掀簾帳,也嗅到雨夜微涼空氣裏,那縷縷的淡雅茉莉香。

線昏暗,他的妻安靜躺在裏側,朦朧可見一道婀娜的影兒,呼吸有意放得很輕。

想到這幾日的勞累,裴瑕掀被躺下。

帳中一時安靜下來,只聽得屋外雨聲如注,敲打著窗欞。

沈玉靜靜躺著,等了又等,見側男人遲遲未有靜,不

他這是準備歇下了?

可他明日就要奔赴長安,隨大軍出征,這可是他們最後一夜同床共枕,他怎麽就歇下了?

皺著眉正納悶,帳裏響起男人平淡嗓音:“不困?”

沈玉眼皮微,輕聲道:“大抵午後小憩了一會兒,現下沒多睡意。”

裴瑕:“嗯。”

沈玉:“……”

默了片刻,偏過臉:“郎君困了麽?”

側之人靜了靜,也偏過頭:“還好。”

雖是一片昏暗,誰也看不清對方的神,但沈玉還是到男人落向自己的目,如有實質,無端心頭張起來。

這還是頭一回,倆人同床共枕,卻不做那事,只是這樣躺著。

莫名有些不大適應,正想著要不要主點意思,側男人平靜開口:“我已代楊驛使,以後嶺南那邊來信,直接送往妙安堂。你若有書信要寄,提前備好,待他送信時,可一并寄了。”

自去年全家發往嶺南,每隔一月,沈玉都能收到裴瑕帶回的家書。

每每看到信尾那句“皆安,勿念,萬萬珍重”,也一陣安穩。

對于裴瑕,無疑是激的。若不是他,父兄或許早已病死在囚車裏,嫂嫂徐氏也不一定能平安誕下小侄兒,至于母親李氏和小侄阿瑜,一老一能無病無災一路抵達嶺南,也都是托了裴瑕的打點。

明日他就要遠行平叛,卻還能記得每月的家書。

沈玉心尖一暖,語氣也不隨之輕:“多謝郎君。”

裴瑕道:“你我夫妻,不必言謝。”

沈玉輕輕嗯了聲,忽而又道:“郎君在外,我若想給你寄信,也找楊驛使嗎?”

“我隨大軍一路南下,每日行程難定,待我安定下來,自會往府中寄信。”

稍頓,他道:“你若有言相托,托人送回府中,給管家,他會隨家中信件一同寄去軍中。”

沈玉想想也是,應道:“我知道了。”

話音落下,帳中又靜了下來。

良久,還是玉開了口:“今日我去母親院裏,母親從長安請了位周醫來。”

側有細細聲,男人低問:“母親病了?”

“母親無恙,醫是尋給我的。”

“你何不適?”

“……”

沈玉抿了抿,大抵想到即將分離,也湧上一陣悵然不舍,衾被下的軀朝他那邊湊了些:“周醫最擅調理婦人子,助人懷嗣。”

湊得近,發間頰邊的茉莉甜香也愈發馥郁,直往鼻尖湧來,又似線幽幽勾纏心尖。

“郎君可想知道,周醫都說了些什麽?”沈玉細聲道。

側那陣馥郁熱意若即若離,裴瑕頭滾,嗓音也沉了幾分:“說了什麽?”

見他接話,玉湊得更近,手臂上男人的肩膀:“說天地有開闔,有施化,人法隨四時[1]……”

不等將周醫那些文縐縐的理論說完,腰間便搭上一只大掌。

忽然的沈玉聲音微:“郎…郎君?”

那只大掌卻攬得更,男人頭顱低下,熱息拂過的額頭:“還累麽?”

沈玉微愣:“嗯?”

“昨夜不是累得都不想洗沐……”

提起昨夜,沈玉臉頰發燙,低嗔道:“哪有不想洗沐,只是想…歇會兒再洗。”

哪知道他卻直接將抱起,放進浴桶之中。

雖然知道他是怕著涼,但燈燭明亮,被他抱著,仍是憤不已。

“那今日,可有好些?”

他雖問著,但玉明顯覺到他掌心源源不斷的熱意,燙得驚人。

“好…好些了。”闔著眼,子又往他懷裏更靠了些,嗅到男人裏熏染的華貴檀香氣息,嗓音不幾分:“郎君明日就要遠行,下次再見到郎君,還不知是何夕。”

話音落下,握在腰間的那只手了些,下一刻,男人頎長沉重的軀覆了上來。

猶如墜一團檀香縈繞的夢中般,他的薄沉默地落在眉心,親中又著一鄭重。

沈玉正恍惚著,那溫熱薄又沿著眉心往下,一點點落在的頰邊、側、下頜……

細白手指攥枕邊繡花,闔著眼,著他有條不紊地與親近。

窗外風雨飄搖,帳一片靜默,只餘彼此的心跳和淩的呼吸。

茉莉香也被熱息與汗水漸漸催得愈發濃膩。

良久,帳中才傳來一道小小的聲音:“郎君,停一停……”t

“嗯?”男人的嗓音喑啞得不像話。

“周醫說了,得這樣。”

紗簾上疊的兩道影子,略顯生得顛了個個,而後是怯怯的嗓音:“郎君,冒犯了。”

男人默了兩下,而後擡起雙手,握住上那把細腰:“現在可以了?”

“可以了……”

“嗯。”

夜雨聲聲,燈影幢幢,滿帳茉莉香。

翌日,天將蒙蒙亮,床帷間響起細微靜。

大抵知道他今日要遠去,哪怕直到半夜才歇下,沈玉依舊清醒了三分。

是要走了麽?

未等出聲,側的男人卻朝裏靠了過來,而後衾被下,他的手覆上的腰。

說,是的腹。

他生著一雙極好看的手,掌骨寬大,十指修長,無論是拿筆還是持弓,皆有種道不盡的風雅氣度。

現在他好看的手,正穩穩的腹部,隔著一層單薄能清晰到他掌心的溫度。

暖融融的,像是寒冬裏一杯熱茶,生出一種融化在他掌心的錯覺。

也不知停了多久,那只手挪開。

沈玉閉著眼,覺著他好似在看——

眼睫也不知自己為何選擇裝睡,總之就那樣做了。

直到那道視線挪開,簾起簾落,才緩緩睜開眼。

或許該起,替他穿系冠,送送他?

罷了,還是不送了。

翻了個,纖細掌心也不覆上平坦的腹部,不知什麽緣故,忽然就有些鼻酸。

直到天大明,婢子白蘋來稟:“郎君已從夫人那裏請完安,準備前往宗祠告祭祖先了。”

沈玉坐在鏡前愣了兩息,才陡然回神,從匣中取出一攥掌中,快步往外去。

“誒,娘子,外面還下著雨呢,您再添件衫——”

“娘子,娘子……”

耳後是婢子們的聲聲喚,沈玉卻已顧不上那些小事,撐著傘,往前院趕去。

霪雨霏霏,亭臺樓閣也籠罩在這一片愁煞人的煙雨裏。

隔著雨簾見到那道快步行來的清麗影,正門前的裴瑕眼底也掠過一抹詫

走近,白雙頰因疾步而泛起紅,他濃眉輕折:“何事這般著急?”

沈玉聽他這樣問,才驚覺自己失了閨秀端莊,面訕訕,連著到邊一番告別之語也噎了回去。

稍緩氣息,道:“只是有一樣東西,忘了給郎君。”

裴瑕垂眼:“何?”

見左右侍從婢子都悄然往他們這邊瞧,沈玉後知後覺地難為,咬了咬,借著袖遮擋,飛快將掌心之塞到男人手中。

不等他看,退後一步,匆匆行了個禮:“郎君去吧,莫要誤了時辰,我在家裏等你歸來。”

說罷,撐著傘,轉快步走了。

這來去匆匆,實在不像平日斯文端莊的做派。

裴瑕盯著那抹影,直至在回廊消失不見,才低下頭,看向掌心。

晨間略顯昏暗的線裏,映著他掌心那塊細潤的玉,白玉無暇,以紅繩結個平安扣。

大抵被一路攥著,玉璧還留著幾分暖意。

這塊玉,并非裴家之,而是唯一的、屬于自己的貴重之

微涼指尖細細挲著這枚平安扣,一遍又一遍。

一旁的長隨半晌聽不到靜,悄悄擡眼,竟發現自家郎君那張一向平淡無波的臉龐,好似蘊著一抹淺笑。

他心頭驚愕,以為眼花,還要再看,便見郎君長袖一揮,大步朝外:“牽馬。”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