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兄(重生)》 第3頁
干了眼淚,重新躺好,梨月就在一旁守著。
“梨月,那位公子怎麼樣了?”
房里已經熄了燈,室一片寂靜,屏風後的小丫頭頓了頓,過了許久,才支支吾吾地道:“那位老爺的傷得太嚴重,大夫說保不住,余生只能坐在椅上了。聽說那位老爺從前還是位京,犯了大錯,才被革了職……那天那位狼狽的公子,說起來也算是家後代,難怪生得如此有氣度。”
明宜窩在錦被里靜靜地聽著。
跟含章,算來算去,真的只能道一句差錯。一段孽緣。
當年孟老爺被革職,也有幾分祖父的原因,不懂政治鬥爭,卻也知曉立場問題。
孟老爺站錯了人,當然就敗了。而祖父贏了。
後來,孟老爺歸鄉,有好事者為了討上面的好,故意尋釁,打斷了孟老爺的。事鬧大,那家人尋上了趙家,搭上了三房夫人,三嬸娘收了兩千兩銀子,替人擺平了這件事。
前世,也是很久之後才知道這件事。
再後來,與他了婚,甚至以為他也是喜歡的……
最後是陳婉告訴的,當年是兄長用了手段迫他娶的自己。
那一刻什麼滋味都有。
有歉意,有疲憊,也有無盡的悔意。但好像,沒有了……
他們開始得那樣不堪,當然不會有一個好結果。他待其實不好,縱是過了那麼多年,回想起來依然會覺得很難過。靠近心臟的地方會作痛。
“梨月,你幫我做一件事。”黑暗中,明宜睜開眼,輕輕地道:“明天我去問馮先生要一封拜,你拿去請六角胡同的徐醫正,請他幫那位公子看看他父親。”
漆黑的夜里,梨月眼皮子跳了跳。那一瞬間甚至是,也不能完全肯定,小姐對那位公子沒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意。
否則何以如此上心!
噯了一聲,聽見室沒有響了,這才睡下。
趙明宜卻睡不著。
仰躺在榻上,手心包扎起來的傷口又疼又。
這個時候,哥哥還沒回來吧。
他應該在天津,忙于兵備。
胡思想著,頭漸漸地沉了起來,眼皮越來越重,慢慢地睡著了。
第3章 錯誤
翌日清晨,趙明宜在去正房給林氏請安的空擋兒,往前院走了一遭。
去找馮先生要了一封拜。
這位先生人長得十分瘦,一雙眼睛無比犀利,話也,但是辦事卻無比干脆,利落地給了。
明明是一張輕飄飄的灑金紙,梨月拿在手上卻心驚跳:“小姐,您為什麼不找二老爺幫忙?”
馮先生是大爺的人!
那可是位閻王……明明是年輕一輩的爺,卻得趙家諸位從仕多年的老爺們不上來氣。趙家除了老太爺,可以說沒有能讓他忌憚的,就連為父親的大老爺都得避他兩分。再加上這位爺脾氣捉不定……
趙明宜拿到帖子後也不逗留,立刻往回走,一邊說道:“徐醫正從前是給太後老娘娘請脈的人,他年事已高,早就不管世事了,我爹的帖子請不他。”
而且前世發生了那樣的事,要怎麼信賴這位父親。
不過這話是不能對梨月說的。解釋了兩句,過了月門,穿過抄手游廊,發現不遠正走來一行人。
為首的穿著褐祥雲紋的便服袍衫,形高大,面容肅穆,是的伯父。
那他後跟著的,應該就是府僚了。
人已近至眼前,避是不能了,只好整了整衫,朝來人行了一禮:“伯父。”
大老爺看著似乎有什麼事,只微微頜首,問一句:“怎麼到前院來了。”
這位伯父向來威嚴,趙明宜好像從來沒見他笑過,不過為眷,見他的機會其實也不多,思襯了一下,說道:“是爹爹……爹爹喊我來幫他拿一幅畫。”
他看了他一眼,嗯了一聲:“下次讓丫頭過來拿,你一個姑娘家,不要往前院走,不合統。”
說完便走了。後一種府僚也立時跟上,四周終于安靜下來。
梨月回頭看了一眼,確認人已經走遠,這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小姐,幸虧您反應快。大老爺重規矩,要是知道您私自來前院,不得要讓咱們老爺訓斥您一通……可真嚇人。”
一邊說著,一邊暗想,大老爺跟大爺不愧是父子,這脾也是一樣一樣的。杵在這兩位跟前都是如坐針氈,呼吸都得小心翼翼的。
明宜後背也仿佛滲了一層細汗,前世就怕這位伯父,沒想到現在也還是這樣:“行了,走吧,我們去母親那里。”
林氏住在正房,到的時候丫頭已經在擺飯,看見過來連忙行禮。林氏坐在廳中,正聽見打簾子的聲音,回頭一瞧竟是兒,臉上頓時揚起了笑:“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你病著,也不用來給我請安,多睡會兒才是正經。我正要打發林媽媽去廚房走一遭,讓灶上的媳婦給你每天添盅鴿子湯,好好補補氣。”說著把拉到跟前來,的手:“都瘦了……”
“那我多吃一點,快點養回來。”趙明宜坐到林氏邊,依偎著。
“你就是上說說,哄我罷了。”林氏佯裝推開兒,另一只手卻是自然地摟過了:“都長大了還要靠著我,也不怕你弟弟笑話。”
弟弟?
趙明宜四看了看,聽見不遠屏風後傳來一陣笑意,是個略沉的小公子的聲音。聽聲音,似乎是四房的承玉。
等他洗完手從屏後出來,發現果然是他。
他穿了一青藍的布衫,料子有些舊了,明明才八歲的年紀,長相俊秀,看著卻老,恭恭敬敬地向行禮,喊了一聲六姐姐。應該是母親留他用飯,房里的媽媽帶他去凈手,所以現在才看見他。
“是承玉啊。”明宜不再偎著林氏,忙坐到了方桌的另一邊。
林氏直笑:“這會兒知道不好意思了。”
趙明宜也笑,招承玉過來坐。
丫頭端了銅盆過來凈手。
而後便是早食。桌上有燕窩粥,蛋,湯餅,還有各種餡兒的包子,并著一些爽口的小菜。
明宜見承玉多了兩筷子蝦仁湯包,便將那小碟包子往他那邊推了推:“你一會兒還要去上學吧,多吃一些,讀書時間太長容易。”
承玉靦腆地笑了笑:“謝謝姐姐。”
他還是個小孩子,姨娘走得早,四房夫人并著老爺都在地方,留他在京里跟著一大家子人生活。
明宜跟他算不得悉,只見他偶爾會來給林氏請安,林氏會留他用飯。
承玉要趕著上學,飛快吃完後就先帶著書走了。明宜遠遠瞧著,只見那書個子還沒承玉高,兩個半大的孩子,提著沉重的書匣,飛快地走了。
“娘,您要過繼承玉嗎?”記得二房確是打算要過繼一個孩子的,不知是父親的意思還是母親的。只是後來父親有了姨娘,姨娘懷了孩子,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林氏招手讓林媽媽過來,吩咐裝兩碟包子給那兩個孩子路上吃。半大的孩子,在別人那里吃東西也不敢敞開了吃,小心翼翼的,也讓人心疼。
“娘其實沒有這個想法……”林氏了的頭嘆了口氣:“我有你跟晗音就夠了,晗音嫁去了永州,姑爺近來愈發混賬,我整日提心吊膽……你也還未及笄,我還得為你綢繆打算呢。”
“不過,恐怕承玉這孩子有些許想法。”林氏眉心微微擰著,拿了顆蛋剝給:“雖說趙家不重嫡庶,可庶出的孩子到底比不上嫡母生的,他在四房出不了頭……”
趙家不重嫡庶是真的。尤其是爺,只要有能力,只要能往上爬,祖父便會提攜。
可是各房夫人有娘家,有人脈,有錢財,嫡出的爺只會爬得更容易,除非實在是爛泥扶不上墻,否則庶出的爺哪能出得了頭。
明宜默了默,安靜地聽著。
吃完早飯,林氏盯著把藥喝了。不知道這藥里摻了什麼,比以往喝的都苦,整張臉都快皺了起來,林氏差點兒笑岔了氣,連忙讓人端了餞過來。
在消化苦味的空擋,明宜忽然提了一:“我方才見伯父,帶著府僚……”含了一顆餞:“馬上要清明祭祖了,也不知道大哥回不回來。”
林氏這會兒正在看賬,聽完的話眉心直跳:“我的小祖宗……你可千萬別在你伯父跟前提起他,這可是要命的事兒。”帳也不看了,走過來拍拍兒的頭:“他們兩父子,簡直就像前世的仇人,咱們家你還不知道嗎,爭來鬥去,骨相殘都不稀奇……離你伯父遠些,也萬萬不可跟你大哥走近了。”
趙家能屹立兩朝,自然有自己一套生存的法則。
家族不重嫡庶,不拘長,誰有能力,誰敢拼命往上爬,誰就能出頭。余下的出不了頭的,自然就會被排出去,就像的四叔父跟五叔父一般。而爹背靠伯父,就像靠著一座大山一樣,真的算是隨了一輩子。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