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權臣與我神合貌離 第4頁
下載App,免費送500書幣!!!

《權臣與我神合貌離》 第4頁

青禾點頭:“如此,蘇相也沒理由把這件事怪到娘娘頭上來,看來,那位徐史還歪打正著了。”

“歪打正著?”上栩端起杯,品了一口還未涼的茶水,說回剛才青禾的問題,“起碼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想過要重用他,只是現下有些事、有些罪需要有人幫我去做、去,而如今又恰好有那麼一個人樂在其中,我自然就卻之不恭了。”

——

銓選出結果當夜,徐卿安曾被人帶走,于一僻靜見了一個人。

“太後娘娘。”

栩提前到了房中等候,待到徐卿安來行禮時,才轉過,屋明明滅滅的燭火將羃下的面容勾勒出來,婉約如雪蓮,同時又帶點冷。

栩聽見眼前人微驚的聲音之後輕笑一聲:“徐卿很意外?可這難道不正是你所想的嗎?”

將往事娓娓道來:“杏園宴上,旁人作詩都以山河牡丹為題,偏你要選什麼蝴蝶,還說蝴蝶于你,一枕香迷,能緩諸多往事苦。”

“一枕香迷,蝶栩向西園,余更苦[1]。你用了《玉京秋》里的這句詞,卻只說前後不說中間,意何為?”

“是因為其中有我的名字吧?”上栩雖問卻自答,冪離下的眼神愈發凌厲,“你不說并非是想避諱,而是想讓我注意到你跳過了這一句,後來你又作什麼‘愿隨蝶影同風起,不負青雲攜夢來’。”

“怎麼,徐卿是自認自己有凌雲之才,青雲之志,要借吾之風,扶搖直上?”

徐卿安默了片刻,在自己心思被毫不留破的況下并不否認,反是從容地笑了笑,拱手躬道:“煩勞娘娘記掛,雕蟲小技,讓娘娘見笑了。”

說著,他似難為地笑一聲:“不過也不怕娘娘笑話,臣不敢自恃有才,臣在杏園宴上作那樣的詩其實也不過是想貪求娘娘的幾分關注罷了。”

“如今看來你功了。”

“是。”

風吹過燭火,上栩抬了抬下,眼底并未因此染上暖意,更沒有因為他的坦誠而歡喜:“為什麼?你想要什麼?”

而徐卿安抬眼,星目含,直視冪離後的冷眸:“臣在杏園宴上曾說過,臣想為陛下和娘娘盡心。”

……

“又在練字?”

“對啊,每次進了宮回來都要練一會兒。”

“許是靜心吧……”

房門外的議論聲傳房中,徐卿安從往事中回過神,又看了一眼自己不知不覺寫下的文字——

蝶栩向西園。

竟寫了滿紙。

他閉目調息一瞬,手一,將整張紙都一團,扔進了紙簍里。

“天寒地凍,莫在外吹涼了子,屋生了碳爐,快進來吧。”邊說他邊用鎮尺重新好一張宣紙。

門外進來兩人,除了張凡還有一個年輕人。

這次幾人都沒有再廢話,年輕人率先說:“都安排好了。”

徐卿安問:“陛下呢?”

“到時會安置好。”

“好。”

幾人簡單地對了對章程,臨別之際,張凡卻踟躕片刻,言又止。

“怎麼了,張公還有什麼想說的麼?”徐卿安察覺到問。

張凡道:“我想,以後我們還是盡可能不要見面了,若有事差人送口信就好。”

徐卿安停筆:“這是為何?”

張凡道:“在揚州時,我與徐史是師生,但到了長安我們卻刻意瞞了這層關系,既然要瞞,就不能讓人抓到把柄,而且最近這段時間我也覺得我邊似乎多了幾雙眼睛。”

徐卿安聞言不憂反笑,重新開始書寫:“這不正好麼?”

張凡不解。

“先生以為我為何要瞞我們之間的這段關系?”徐卿安道,“世上本就沒有完,與其讓他們找到我們的,不如主制造一個,把我們想讓他們看到的,能夠引起他們注意的……”

徐卿安提筆,桌案上筆洗中的凈水映照出青年人的模樣。

他乜眼瞧過去。

“送到他們面前!”

狼毫投下,瞬間,水面漫開一片墨黑。

——

歲逢上元,瑞彩盈天,萬民同游,福澤延綿。

栩攜帝和群臣至昆明池畔。

的位置都按爵位品

階排列,而站在太後和皇帝旁邊的,就是那位權傾朝野的蘇相,也是當朝三公之一的蘇太尉。

來時,上栩還客氣地與他互打了招呼。

“臣請陛下、殿下安。”

“蘇公無需多禮。”

二人雖然暗地里相爭,但表面功夫卻做得極好,加之上栩又是蘇的姻妹,所以上栩對他還多有幾分晚輩之禮。

栩關切道:“近日天氣雖然好些了,但到底還未出冬,夜間風寒,蘇公可得注意保暖。”

謝道:“有勞娘娘掛懷,昆明池上水霧更重,娘娘和陛下也要多保重才是。”

栩別有意味地笑了笑,轉過頭看向前方、一會兒要登臨祈福的游船:“儀式結束就回宮,耽誤不了多久。”

徐卿安作為負責此項事宜的監察史,被上栩讓人調到了前面來,一會兒他也要與一起登船,協助主持祈福。

“臣請太後娘娘安。”徐卿安來了前列。

栩問:“都準備妥當了麼?”

徐卿安恭敬道:“游船上有關祈福的東西都已備好。”

栩“嗯”一聲。

一旁蘇片刻後開了口:“徐大人果然是青年俊秀,先是奪得雙元,如今任職不到三個月又接連辦兩件大事,實在是後生可畏,讓老夫佩服啊。”

栩知道蘇這話里想說的是那樁案子,雖然那里面折的那幾個人不至于讓他元氣大傷,但到底這麼多年來還沒人敢到他頭上,他這話上明面贊揚,卻不知底下藏了多威脅。

徐卿安作為一個正八品的監察史也不知得住一個三公首相的威嚇。

然而上栩沒有說話,也想看看徐卿安的反應。

徐卿安向蘇頷首:“承蒙相公夸贊,下許多事做得還并不,不過是依律行事,盡心而為,相公德高重,既是國朝柱石,亦是百楷模,下愚笨,日後還得多向相公學習才是,還相公勿怪。”

語氣謙遜,話里話外著平和,關鍵是最後那句勿怪,也不知到底含了幾層含義。

勿怪愚笨?還是勿怪他之前做的那些事?

倒是會周旋。

栩挑了挑眉,里暗嘆,但也因此對他立場生了幾分懷疑。

幾人你來我往的說了幾句後,徐卿安便提醒到時辰了,該登舟祈福了。

水聲潺潺,夜風輕拂。

栩牽著帝一起,踩著棧橋,登上了游船。

到了船頭、擺放祈福燈燭的香案前,棧橋被撤走,游船開始劃行。

栩立馬回頭,向徐卿安輕聲質問:“怎麼回事?”

徐卿安溫聲道:“禮部那邊認為百姓今日齊聚昆明池就是想一睹娘娘和陛下的容,所以祈福會在劃行中進行,娘娘放心,儀式一結束,船就會靠岸,不會讓您和陛下多寒風。”

如今船已出行,若是倒轉回去反是容易被人看出問題。

既然下船的時間差不多,無妨,無論怎樣,今夜的結果都一樣。

思及此,上栩的神下來:“那便快開始吧。”

——

“今值上元,萬民同在,朕深天地之恩,生民之托,特率百于此,共祈上蒼垂慈,後土庇佑,護我大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帝在上栩的帶領下說完祈福語,又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將香了香爐。

至此,事畢,百姓興聲齊呼。

然而這時船艙下突然來了人,焦急地跑到了徐卿安邊低語幾句。

徐卿安聽完之後蹙眉道:“當真?”

他先問:“可還能修補?亦或撐回岸邊?”

船艙水了,水流還不小,幸好今夜無風,不至于將船掀翻。

然而徐卿安得到的答案是:難。

很難修補,也很難撐回岸邊。

昆明池由人工開鑿,引灃水、潏水、滈水而,再引出至漕渠。

如今百姓站一邊,百站一邊,游船一路巡行,正對向無人、引往漕渠的那側。

游船前端比中段高出幾個臺階,已通過百姓瞻仰的位置,上栩便在此時準備下來。

徐卿安沉片刻,在走到樓梯中間時趕了上去:“娘娘,船艙水了。”

栩卻沉靜道:“讓人護好陛下,加速把船劃回去。”

徐卿安點頭:“已經吩咐下去了。”

徐卿安的位置比上栩矮兩個臺階,上栩聞言頓了一頓,借著地勢,不從上往下睨向他。

他亦仰臉著。

二人對視,一切似乎變得寧靜,更別說什麼腳底下的船艙正在滲水。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