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春云暖 023 訴衷腸

《春云暖》023 訴衷腸

 姜暖約徐春君喝茶,在這日午后。

 京城中最有名的茶社有兩家,男子們常去的是鹿鳴茶社,仕貴婦們則喜歡去香靄茶樓。

 姜暖到的早,在二樓的曲欄上往樓下看,徐春君甫一下車,便笑著招手,又跑下來迎接。

 徐春君挽著的手上了樓,進了雅間落了座,笑著問:“這幾天在家可悶得慌了吧?”

 姜暖點頭剛說了句“可憋悶死我了”,柳兒就走了進來。

 徐春君留意到今天同姜暖出來的是鈴鐺和柳兒,墜子依舊沒有跟出來。

 但是因為有柳兒在場,不好多問,于是便隨意牽了個話頭:“這幾日天氣實在有些熱,一汗。”

 “是呢,今日還算涼快。我二妹妹本來也要跟著出來走走的,只是孟姑娘去了,便不同我出來了。”姜暖也說。

 然后又問柳兒:“二小姐要的料可買著了?”

 柳兒點頭:“買完了,放在車上了。”

 原來姜晴這陣子一直在跟著孟喬學畫畫,料不夠了,便柳兒給買回去一些。

 徐春君拿了些錢出來對紫菱道:“你們也難得出來,這里自有茶樓侍送茶,不用你們在跟前伺候。你們出去逛逛吧,或者去左近的小吃店里吃些零兒,或是當街的鋪子里逛逛,買些小玩意兒。不要讓柳兒姑娘和鈴鐺姑娘花錢。”

 紫菱答應著接了錢過來,便招呼幾個人下樓去。

 姜暖于是對徐春君說道:“姐姐你真好,知道我憋悶,故而把下人都支開了。”

 徐春君才問:“墜子怎麼沒跟出來?”

 姜暖嘆氣道:“墜子昨日沖撞了老爺,夫人說不懂規矩,要揆一揆子,所以沒跟出來。”

Advertisement

 “京城各家規矩都嚴,防止下人們出來犯錯,教一教規矩也是常。”徐春君道:“你如今都在家中做什麼呢?”

 姜暖不免又嘆氣道:“能做什麼呢?挨訓唄。我在外祖母家散養慣了,什麼讀書寫字,刺繡裁剪通通不在行。因為事事做不好,常惹的父親不高興。原想做一些吃的送去,讓他消消氣,誰想又做咸了。要不是鈴鐺提前嘗了嘗,只怕我又要挨頓罵了。”

 徐春君道:“鈴鐺雖然不言語,可著實是個細心的。你邊不可離了。”

 姜暖使勁點頭道:“可不是呢,我若有一半兒的細心耐心,也不至于什麼都做不好了。”

 又說:“姐姐的裳我已經洗干凈熨平了,等會兒下樓時去車里拿了還給姐姐吧。”

 “你自己的裳可洗干凈了?”徐春君問

 “有幾油污無論如何也洗不掉,夫人賞給下人了。柳兒也因此了罰,扣了一個月的工錢。我心中過意不去,把我的月例銀子給了一兩。”姜暖說起這事來不由得垂了頭。

 徐春君聽了沒說什麼,只覺得柳兒不是善類。但姜暖一派天真,說給也無用,除非自己看破。

 徐春君自己在家時一向謹小慎微,知道姜暖在繼母跟前的日子也一樣,七分靠忍耐。

 只要繼母不算黑心,能給尋一門好人家嫁出去,就算謝天謝地了。

 說到底,還是不能得罪了家中長輩。

 “差點兒忘了,我有東西要給你呢。”徐春君說著,從一旁的蓋籃里拿出荷葉包著的卷好的煎餅,“侯府里有個登州來的廚娘,我讓做了你們當地常吃的大蔥煎餅,你嘗嘗看,可是不是你在老家時的味道。”

Advertisement

 姜暖喜出外,繼而又有些猶豫:“這東西府里頭是不讓吃的,說味道太大,是人吃的東西。”

 “一方水土一方人,若京城設在登州,連皇帝都還吃煎餅呢。”徐春君把煎餅遞給姜暖,“你吃就是了,多喝兩口茶,也就沒有味道了。”

 “徐姐姐,有些話我跟別人都沒說過,只有在你面前才敢說。”姜暖低了頭,聲音帶著哽咽:

 “其實我本不想來京城,在這里住不慣也吃不慣。我喜歡和姨父姨母表弟他們親親熱熱地在一,覺得那樣才像個家,才是親人該有的樣子。到了這里,行就要講規矩。我做不來什麼大家閨秀,被人笑話。父親也不喜歡我,繼母對我還好,可我實在不爭氣。”

 “阿暖,你也不必太苦惱了,”徐春君往前湊了湊說,“子無才便是德,誰說一定要讀書識字才能活的好呢?你心善又重義,只這一點便比許多人都強。若以后你父親還是嫌棄你書讀不好,你也不必遮掩,只說自己天生愚笨,但有顆孝心,會永遠孝敬家中父母。且姜家已經有你二妹妹了,樣樣都好,將來自然高嫁,有長臉也就夠了。”

 “我二妹妹雖然比我強,也不是樣樣都好。”姜暖忍不住出聲糾正徐春君。

 徐春君被逗笑了,說道:“你只需當著你父親和繼母的面這樣說就是了,不必太較真。”

 徐春君知道,姜家人等到姜暖十幾歲了才接回家中,原本就沒有打算心培養

 的下人立規矩,也不過是想讓更聽話而已。

 姜暖是個憨頭,不知道繼母打的究竟是什麼算盤。

Advertisement

 但徐春君卻是個最聰明不過的,自然知道哪里是七寸。

 只要姜暖表明絕不會跟妹妹搶風頭,且會規規矩矩地進孝道,那麼姜家人對的管制自然也會放松許多。

 “我聽姐姐的就是,”姜暖咬了一口煎餅,心滿意足極了,“天知道我做夢都想這一口,桑媽媽自己做了煎餅吃,被府里的人嘲笑是鄉下人。”

 “桑媽媽如今也在你邊伺候嗎?”徐春君問。

 姜暖提起這個來就黯然神傷,手里的煎餅也不香了,說道:“進府沒到半個月,桑媽媽便被趕到后頭去了。老爺說鄙不樣子,不許到前頭來。”

 這個桑媽媽也是陪著姜暖一同進京的老家人,心直口快,打抱不平。

 只是這樣的子,難免被新主子看不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