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30節 劍閣

《伐清》 第30節 劍閣

大道這些年來並沒有多行人,無論是江油還是劍閣的明軍都沒有意願去整理路面,上面已經雜草叢生,部分地段甚至已經和兩邊的林融爲一。沒有抓到俘虜導致清軍極端缺乏悉地理的嚮導,一路上披荊斬棘的時候,高明瞻和手下對劍閣明軍的憤怒日甚一日。等清軍到江油附近時,高明瞻和幾個心腹商議,等抓到了劍閣的守軍後,一定要找茬殺一兩個軍,以泄他們的心頭之恨。

清軍對江油的瞭解比劍閣要差很多,只能通過劍閣的降兵、還有截獲的一些明軍文書進行一些間接的瞭解。江油給奉節的報告要比都送去的得多,因此清軍對它的瞭解比都還要,只知道城附近大概有兩千左右的農兵。

得知江油在後,因爲連日艱苦行軍而有所下降的士氣也頓時高漲起來,尤其是那些負責拖炮的清軍,更是人人興高采烈。這些天來,拖炮車、火藥和彈丸的馬匹累死了好幾匹,高明瞻不可能把騎兵的戰馬補充給炮兵,只好用更多的輔兵去拉。清軍紛紛嚷嚷,說苦日子總算快要到頭了,馬上就會有一批壯丁來做最重的工作,他們可以輕鬆一些了;披甲兵也興高采烈地做著戰前準備,互相勉勵著一鼓作氣攻克江油,繳獲了明軍的倉庫後地吃一頓,然後睡個好覺。

Advertisement

可很快斥候就回報,江油也已經空無一人。

“什麼?”高明瞻吃驚得跳起來,馬上跟著斥候一起趕去江油。

正如斥候所見,據說有兩千人之多的江油現在一個人影都沒有,城的房屋大都像是很多年沒有人居住過了,看上去隨時都可能倒塌。在北門外有一片灰燼,看上去像是明軍曾經用過的宿營地和倉庫。

高明瞻帶著親兵在廢墟中來回搜尋著,突然彎腰拾起一把灰燼,攤在手掌中細看。

“大概也燒了有十幾天了,他們開始燒營地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進攻劍閣。”高明瞻站直,垂下手將灰燼灑落地面,臉上是無法掩飾的失,還夾雜著一些驚疑之:“他們一早就知道我們會攻到這裡嗎?”

高明瞻在空的江油等了很久,背後的軍隊卻遲遲未到,直到等得不耐煩的四川巡派人去查問,才得知江油棄守的消息已經在軍中傳開。本來已經披上盔甲的清軍士兵不等命令就把盔甲下擲於地面,輔兵也是怨聲載道,有不人已經在路邊躺下,說反正也不打仗了,那乾脆就先休息一會兒吧。

高明瞻聞言先是生氣,但轉念一想,就同意了軍隊的要求,同時讓親兵去把此行的重要助手召來見自己。

清軍並沒有注意到,在江油周圍的林中,有幾雙眼睛正注視著他們的靜。

Advertisement

……

都。

看到熊蘭一夥兒出現在自己面前後,鄧名驚訝地說道:“熊縣令還真來都府了啊?”

鄧名本以爲熊蘭只是找個藉口躲開文安之、袁宗第他們,沒想到他居然真的不辭辛苦來到都。

“特意前來爲提督效力。”因爲沒有馬匹,熊蘭冒險帶隊趁夜越重慶,一直乘船到川西,但就是這樣還是比鄧名他們多走了快一個月,現在他和他的手下都瘦了一圈,糧食也差不多全吃了。

“辛苦了,趕快去好好吃一段,先休息一天再說。”鄧名這話不完全是客套,熊蘭等人上的服破破爛爛的,和野人都差不多了。不過昨天龍泉驛把人數送來後,鄧名居然發現沒有幾個人掉隊,沒看出來熊蘭在某些時候還仗義的。

“遵命,就是小人的部下還在後面。”

“熊縣令不必擔心,我已經派人給他們送糧食和服去了。”

“多謝提督,不知道高賊是否已經快到了?”熊蘭又問道:“卑職願上陣殺敵。”

“熊縣令不必如此心急,現在還沒有消息。”劉曜在江油、綿竹附近都留下了斥候,還建立了幾個據點存儲糧食和草料,到現在爲止鄧名還沒有聽到消息。

讓熊蘭去休息後,鄧名又趕去視察軍隊訓練況,現在都已經打造不木製的武和盾牌,還編了一些藤甲。

Advertisement

“武還是不夠、訓練還要抓,江油等地都沒有留守,清軍趕到都府這裡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損傷,他們軍馬齊整、士氣飽滿,我們不可掉以輕心。”鄧名既有些期待,也到一些張,他對劉曜、楊有才和衛士們:“建昌那裡的援軍還沒有消息,這次就要靠我們自己,和清軍堂堂正正的打一場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