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一品嫡妃 第1370章 掌家(下)

《一品嫡妃》 第1370章 掌家(下)

國公府在去年一共收三十五萬兩左右的白銀。在前年,國公府一共收三十三萬兩白銀。

單算這兩年的收支,國公府就虧空了二十幾萬兩。

這麼多的虧空,宋安然都不知道二太太和三太太從哪裡找了銀子來填補這些虧空。

賬本不齊全,宋安然也找不到答案。

不過仔細想一想,宋安然也能猜到一點。去年打仗,國公爺同宓都立下戰功。朝廷有封賞。這部分封賞,按理全部要給公中。估計這些封賞解決了大問題,讓二太太和三太太有了左右騰挪的餘地。

但是今年如果繼續維持這麼高的開銷,收卻沒有增加的話,不用等兩三年後,今年年底國公府就得開庫房吃祖宗留下來的老本。

再過兩年,就得寅吃卯糧。就和當年侯府一樣,因為不敷出,不得不裁撤人手,逐漸敗落。

喜秋們拿著算盤算賬,這也是丫鬟們第一次直觀的面對國公府這個龐然大

看到國公府的開銷,幾個丫鬟也是紛紛咋舌。

喜秋就說道:「這麼重的擔子全給姑娘,姑娘以後要辛苦了。」

喜春幾人都連連點頭。掌管國公府同掌管宋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驗。宋家人口多簡單啊,人口糟心事。每天只要安排好管事嬤嬤,這一天就能輕輕鬆鬆的度過。

再看國公府,是人口就甩出宋家幾十條街來。這麼多人,都需要宋安然來管理,丫鬟們都能想象其中的力和難

而且國公府還比宋家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傳了幾代,極有面的家生子家將之類的人

比如更隨老國公南征北戰的那些家將,比如在老太太這邊伺候的嬤嬤們。這些人都不是宋安然想管就能管的。一個不小心,就會犯了眾怒,大好形勢一朝付之東流。

Advertisement

當然,丫鬟們能想到其中的難,宋安然肯定也能想到。

宋安然此刻的不是擔心,而是躍躍試。這輩子還真沒管過國公府這樣的大家族,宋安然很想挑戰一下。

宋安然問喜春,「我讓你做的冊子做好了嗎?」

喜春說道:「回稟姑娘,奴婢已經做好了兩本冊子。」

宋安然點點頭,對喜春說道:「明兒讓小五來見我。這個人事登記就先從世子爺邊的人開始吧。」

「奴婢遵命。」

宋安然讓喜春做的冊子,其實就是簡易化的檔案登記。

國公府這麼多人,宋安然不可能一個個的去認識。想要了解一個人的過往,最好的辦法就是給每個在國公府當差的人建立一份檔案。

這樣一來,想要了解某個人,無需見面,無需找人詢問,只需翻閱檔案,就能知道此人的出生經歷。

現在宋安然還沒掌家,此事還要等一等。不過可以先從邊的人做起。先給那些小廝親隨還有親兵做個檔案登記。

等到宓從衙門回府後,宋安然將此事一提,宓頓覺著個辦法不錯,欣然答應。還親自囑咐小廝小五,要全力配合宋安然的工作。

宓每天早出晚歸,宋安然每天則忙著了解國公府的方方面面,人來往,還要做好檔案登記。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到了宋安然同老太太約定的時間。

這個時候周氏的病已經痊癒,每天神十足的折騰。

宋安然每天早上晚上,都會到竹香院請安,盡到自己的本分。但是宋安然從不進房門。就如當初索說,為了避免同周氏見面,宋安然就站在門口請安。也不等周氏吩咐點什麼事,宋安然請安完畢轉就走。

此舉讓周氏氣的不行。

好幾次周氏都衝到門口,想找宋安然理論一番。宋安然靠著白一,都巧妙躲過,順利

Advertisement

這樣一來,周氏更是氣了個倒仰。

這天早上,周氏知道宋安然就要掌家,心更壞。

等到宋安然來給請安的時候,三步並作兩步的沖了出去。不等宋安然開口,周氏就厲聲問道:「今日你要掌家?」

宋安然挑眉一笑,朝周氏邊的夏嬤嬤看去。

夏嬤嬤連連擺手,什麼都沒說過,而且也不知道宋安然今日會掌家。

周氏一掌拍在夏嬤嬤的上,「你沖宋安然搖尾乞憐做什麼?別忘了,你是我的人。」

夏嬤嬤趕低下頭,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再也不敢做多餘的事

接著周氏又對宋安然說道:「你別猜了,我算都算得出來你今日要去掌家。說廢話,趕帶我出去。」

宋安然嗤笑一聲,「婆母剛才說什麼?」

「我說讓你帶我出門,我要去見老夫人。」周氏咬牙切齒地對宋安然說道。

宋安然緩緩搖頭,「恕兒媳不能從命。兒媳不能帶夫人出門。」

「你放肆!」

宋安然冷著一張臉,說道:「世子同國公爺都有吩咐,不能讓婆母踏出院門一步。婆母真想出去,還是先得到國公爺的允許再說吧。」

周氏朝宋安然近,咬著牙說道:「你以為我出去是為了什麼?你以為靠你自己就能掌家嗎?偌大的國公府,不是你一個年輕人玩得轉的。

你在宋家管家,不代表你就能管好國公府。宋家才幾口人,國公府又有多人。宋安然,你別自視甚高。

我出去也是為了你好,我有在你邊幫忙,沒人敢給你下絆子,更沒人敢給你耍心眼。你要是識趣的話,就趕帶我出去。」

宋安然大愕然,又饒有興趣地看著周氏。真沒想到,周氏口口聲聲說要出去,竟然是為了出頭。

Advertisement

宋安然笑了笑,說道:「兒媳十分激婆母的一番用心。」

「既然知道我是為你好,那就趕放我出去。」周氏昂首說道。

宋安然緩緩搖頭,「抱歉,我還是不能讓婆母出去。婆母雖然好心,但是我卻只能拒絕。這些日子我也了解了一下國公府過去的況,我知道婆母以前當家是極為妥帖厲害的。偌大的國公府,在婆母的手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年都能做到收支平衡。這份本事,兒媳佩服。」

周氏一臉傲然,宋安然既然知道了的本事,那就該對客氣一點。最好對千依百順,否則有的是辦法給宋安然製造麻煩。

宋安然笑了笑,繼續說道:「可是自從飛飛出事,婆母大變。大部分的力都花費在飛飛上,對家裡的事不再上心,以至於最後被老太太奪了管家權。

這兩三年的時間,婆母被困宅,不思改善自境,一心一意只為飛飛心。以至於婆母在府中安的各方人手,都被二太太三太太聯手剪除。

如今婆母空有本事,卻無使喚的人手,更沒有可信任的人。婆母有心幫我,可惜有心無力。與其讓人挑剔婆母的不是,還不如讓兒媳一個人面對二太太和三太太。」

之前周氏還一臉傲然,聽到這裡,臉隨之沉下來。

「你的意思是不放我出去?」

宋安然輕聲一笑,說道:「兒媳沒膽量,更沒本事,不敢冒著得罪公爹和夫君的風險放婆母出去。婆母的好意我心領了,兒媳就此告辭。」

「你給我站住。」周氏怒吼。

宋安然理都不理周氏的囂,徑直朝院門走去。

周氏怒氣湧上頭,直接朝宋安然衝上去,就要抓住宋安然,好好收拾一頓。

Advertisement

卻不料,白一擋在了面前。白一冷聲說道:「請夫人自重!奴婢是個人,奴婢要是傷了夫人,夫人連個告狀的地方都沒有。」

「你,你……你給我讓開。」周氏手去推白一,結果本就推不

白一站得穩穩的,一聲不吭地盯著周氏。等確定宋安然一行人已經出了院門,白一這才離去。

周氏氣的半死,好一個宋安然,連邊的奴婢都敢騎到的頭上作威作福。

周氏咬牙切齒,下定決心,等見了宓,一定要好好說說宋安然。

接著周氏又冷哼一聲,等著看宋安然的笑話。沒有的幫助,倒是要看看宋安然如何掌家。

宋安然帶著丫鬟婆子們來到上房。

此時二太太三太太都到了,連二也沒缺席。

們似乎都知道今日有重要的事發生。心裡頭約有不好的覺,可是又有一點點僥倖,覺著事不會有傳言中那麼糟糕。

宋安然一個新媳婦,連府中的人都認不全,又怎麼可能掌家。

就算要讓宋安然掌家,那也是半年一年後的事

宋安然進上房大廳,所有人頓時都朝看來。

宋安然面帶微笑,上前先給老太太請安,然後再給二太太三太太請安。之後又同二互相見禮。

見宋安然忙完了,老太太就招呼宋安然到跟前坐下,以示對宋安然的重視。

看到這一幕,二太太孫氏的目暗了暗,心頭不好的預越來越強烈。

老太太面目慈祥,平常說話的時候,角總是帶著三分笑意。這會也不例外。

老太太先掃了眼屋裡的人,然後說道:「今兒召大家過來,是有一件事要宣布。」

二太太孫氏率先說道:「請老太太示下。」

老太太暗暗點頭,笑著對二太太三太太說道:「原本這個家是你們大嫂管著,因為你們大嫂力不濟,這才讓你們兩人幫忙分擔,一起管家。如今大郎娶了媳婦,也就是安然。安然作為我們國公府的世子夫人,又是我們氏一族的宗婦,理應擔起掌家重任。老決定,從今日起就讓安然掌家。」

什麼?

最壞的預真了。二太太孫氏臉慘白,心頭極為憤懣。老太太越過和三太太,直接讓進門才一兩個月的孫媳婦管家,這像話嗎?真要讓宋安然管家,和三太太的臉面往哪裡擱。

二太太還沒說話,三太太葉氏就率先開口。

「老太太,這不合適吧。大郎媳婦這麼小,哪裡會管家。讓掌家,只怕不出三天,我們國公府就要套。以兒媳婦的意思,此事還需要重新斟酌。」

二太太孫氏接著說道:「老太太,兒媳知道你看重宓兩口子,可是掌家重任,豈能兒媳。大郎媳婦即便在娘家的時候管過家,可不等於就能管好國公府。將國公府到大郎媳婦手裡,兒媳婦不放心,也不敢從命。」

吳氏也點頭附和,「老太太,孫媳婦跟在婆母邊學管家兩年,到如今也不敢說能夠獨當一面。大嫂才剛進門一個多月而已,就算天生聰慧,也擔不起掌家重任。」

李氏左右看看,又低頭看了眼自己的大肚子,最後還是沒吭聲。

三太太葉氏狠狠了眼三,沒用的東西,一到關鍵時候就頂不住。

李氏覺著自己委屈的,一個額孕婦能有什麼戰鬥力,還是別給人添堵,更別給自己找麻煩比較好。

老太太收起了笑容,眼神也變得冷漠。掃視眾人,先是冷哼一聲,然後說道:「都說完了嗎?」

二太太孫氏給三太太葉氏使了個眼,讓三太太葉氏衝鋒陷陣。

三太太葉氏輕咳一聲,「老太太,不是兒媳們要故意反對您老的決定,實在是大郎媳婦擔不起管家的重任啊。大郎媳婦,你來說說,你覺著你有這個本事管家嗎?你可別一心鑽到權利裡面,就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

宋安然端坐在老太太邊,神平靜。

當三太太葉氏指名道姓的問的時候,宋安然角往上一翹,說道:「多謝三嬸娘關心。侄兒媳婦有幾斤幾兩,不勞三嬸娘心,侄兒媳婦心裡頭有數。

說起管家,侄兒媳婦記得三嬸娘在兩年前,都不曾管過家,更別提管家經驗。侄兒媳婦比起三嬸娘好歹還有幾年的管家經驗,

還曾親自出面打理過我娘家的產業。說起來,侄兒媳婦應該比三嬸娘更有資格管家才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