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一品嫡妃 第1439章 考驗

《一品嫡妃》 第1439章 考驗

寧皇後站在窗邊,著外面漆黑的夜

這樣的狀態,寧皇后已經持續了兩個時辰。心腹宮有些擔心,每次張言,卻又忍了下來。

眼看子時已過,心腹宮只能上前,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娘娘,夜已深,該休息了。」

寧皇后沒有,夜沒有說話。

心腹宮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三老爺已經去了,娘娘要想開一點。」

寧皇后幽幽一嘆,問心腹宮,「本宮沒有出手救下老三,你說本宮做錯了嗎?」

「娘娘當然沒有錯。陛下正在氣頭上,無論娘娘出不出面,三老爺的結局都已經註定。娘娘,你千萬不要苛責自己。娘娘能夠保全自己,就是最好的結果。」

心腹宮一本正經地說道。

可是這番話並沒有安到寧皇后。

寧皇后心很痛,臉很辣。就像是有人在狠狠的臉頰,讓無臉見人。

寧三老爺有罪,該罰。可是寧三老爺是的同胞兄弟,元康帝就算要罰寧三老爺,無論如何也該事先知會一聲,以示尊重。就算元康帝心裏頭有怨氣,好歹面子功夫也該做到。

可是無論是事先還是事後,元康帝都沒有派人告訴一聲。從頭到尾,元康帝徹底無視了這個皇后。就好像寧三老爺對寧皇後來說,只是一個無關要的陌生人。

寧三老爺的死,讓寧皇后到心寒。可是元康帝的無視和冷漠,卻讓寧皇后到了恐懼。

縱觀歷朝歷代,當皇帝對皇后失去耐心和最起碼的尊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皇后離被廢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寧皇后的心揪了,的抓著窗枱,心在抖,整個人都在恐懼。

「娘娘?娘娘,你沒事吧?」

心腹宮張地看著寧皇后。

Advertisement

寧皇后深吸一口氣,終於從恐懼的緒中回過神來。

蒼白,面無人,手背上的青筋凸起,表也顯得有些張。總而言之,整個人看起來都不對勁,一副心慌意的模樣。

心腹宮有些害怕,卻不知道該如何安寧皇后。

寧皇后隨口問道:「你覺著陛下對本宮怎麼樣?」

「陛下對娘娘極為尊重。」心腹宮小心翼翼地說道。

寧皇后挑眉冷笑。尊重?一對夫妻,有尊重就夠了嗎?而且和元康帝還不是普通的夫妻,他們是帝后。帝后不和,也就意味著朝堂上將開始一新的爭鬥,屆時會有很多人牽連其中,丟掉命。

寧皇后的心很疼,也很傷。從心裏面想和元康帝好好相,做一對琴瑟和鳴的夫妻。可是事實是,元康帝的,不是能夠掌控的。

寧皇后不僅掌控不了元康帝的甚至覺兩個人之間開始失控了。今天寧三老爺被無聲無息的決,就是最好的證明。

寧三老爺為寧皇后的胞弟,於於理,都應該給寧三老爺一點面。可是事實上,寧三老爺卻死得那樣的卑賤。

寧皇后長出一口氣,心裏頭難,頭也很疼,一點都不想睡覺。

寧皇后不聽心腹宮的勸解,一直站在窗戶邊,看著深沉夜,又看著夜消失,天空漸漸的亮了起來。

天亮了,新的一天開始。

寧皇后一夜沒睡,卻並不疲憊。心腹宮一直陪在寧皇后的邊,同樣一夜沒睡。

寧皇后對心腹宮說道:「去兩位王爺進宮見本宮。本宮有話同他們說。」

「奴婢遵命。」

承郡王和平郡王,在早朝結束的時候來到坤寧宮面見寧皇后。

寧皇后無悲無喜,面平靜地對兩個兒子說道:「寧三老爺死了,就是昨晚的事。」

Advertisement

承郡王和平郡王沒有驚訝,今兒早上進宮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

寧皇後繼續說道:「寧三老爺死之前,你們父皇沒有派人告訴本宮。事後,同樣沒有派人告訴本宮。本宮今天你們過來,就是想告訴你們,天要變了。

以後你們行事要多加小心。以後,本宮能夠幫到你們的地方有限,很多事都要靠你們自己。

你們……不要對你們父皇抱有太高的期。父皇二字,看著親近,實則他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父親。甚至有時候連父親都不是。本宮的意思,你們明白嗎?」

承郡王和平郡王兩兄弟聽到這番話,都有些心寒。

承郡王問道:「母后,事真的有這麼嚴重?」

寧皇后自嘲一笑,「本宮也希自己想多了。可是事只會比本宮想像得更嚴重。你們兄弟要齊心協力,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所有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

頓了頓,寧皇后又繼續說道:「大郎,你是嫡長子,到的關注最多,防備最多,威脅也最多。這段時間,本宮的意思就是盡量低調。凡事都讓別人出頭,你自己暫時修吧。,」

承郡王皺眉。這個時候正是救災的關鍵時刻,要他這個時候回去,保持低調,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了。不僅白費,還白白便宜了老二老三。承郡王有些不甘心。

寧皇后又對平郡王說道:「老四,你是嫡次子,是除你大哥之外,你是到關注最多的人。你也要當心,最近凡事別出頭,能忍則忍。只要我們母子三人能夠度過這次難關,以後總會有好日子。」

平郡王一臉嚴肅地說道:「我聽母后的。」

承郡王卻心有不甘,「母后,真的要忍嗎?」

Advertisement

寧皇后厲聲說道:「不忍又能怎麼樣?難道本宮還有去找你們父皇理論嗎?本宮倒是想這麼做,大不了拼著一條命不要豁出去。

可是本宮還有你們兄弟二人,本宮不能害了你們兄弟。本宮不僅是在為自己活,也是在為你們活,為寧家活。

真到了本宮不得不死的時候,本宮也會選擇一個能獲取最多利益的死法。

大郎,你要相信本宮不會害你們兄弟二人。你一定要聽我的話,暫時蟄伏起來。

你父皇至還有一二十年的活頭,這個時候爭,縱然爭贏了又有什麼意義。

只有笑到最後的人,才會為真正的贏家。我不要你們現在贏,我只要你們在最後時刻贏下來。到時候所有欺辱過我們的人,所有同我們作對的人,統統都不得好死。」

平郡王說道:「母后說的對。現在爭沒有實際意義。不如先蟄伏起來,慢慢等待時機。」

承郡王卻有不同的想法,「可是現在不爭,以後我們連爭的機會都沒有。」

寧皇后厲聲說道:「只要本宮還是皇后,只要你們兄弟還是嫡子,你們隨時都有爭的機會。

大郎,你一定要聽我的,千萬別來。縱觀歷朝歷代,凡是一開始就爭搶得特別的厲害的人,十有八九都不會有好結果。

因為你爭搶得越厲害,你們父皇就會越警惕。一旦你們父皇對你們兄弟起了防備之心,幾乎可以確定你們兄弟二人同皇位無緣,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大郎,你自小讀書,前車之鑒不遠,你難道還想不明白嗎?大郎,現在爭一時之氣,除了讓你父皇厭惡外,還有什麼好?你告訴我,還有什麼好?」

承郡王連連後退,臉蒼白。他搖搖頭,咬著牙說道:「母后,兒子不甘心。」

Advertisement

「本宮知道你不甘心。本宮同樣不甘心。可是事已至此,蟄伏,暗中尋找機會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老四,你一定要看你大哥,不準他來。」

平郡王連連點頭,「母後放心,兒子一定會看大哥,不會讓他來。母后也要保重。父皇辜負你,兒子絕不會辜負你。母后一定要保重,長命百歲。兒子還等著你做太后。」

寧皇后頓時笑了起來,說道:「本宮也盼著那一天。本宮也希有一天能夠自稱哀家。」

哀家這個稱呼,才是一個後宮人最終極的追求。一個人坐上太后的位置,等同於天下無敵。就連皇帝都要對太后恭恭敬敬的。

寧皇后暢想著那一天,眼神慈的看著兩個兒子。生下兩個兒子,這是這輩子最大的就。無論如何,也要保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

所以,無論多大的委屈,寧皇后都能忍。只有忍他人不能忍之事,才能撥開烏雲見明月,才有真正贏下來的那一天。

母子三人商量著,定下了未來的行事方針。

然後寧皇后就將兩個兒子打發了出去。

元康帝一直關注著坤寧宮的靜。得知寧皇后和兩個兒子說了一個時辰的話,元康帝冷笑一聲,眼神很冷,明顯不太高興。

劉小七沒有趁機進讒言,凡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還要講究時機和分寸。

元康帝沉默了一會,將錦衛指揮使李大人進宮裏。

元康帝命令錦衛嚴監控京城市面上的靜,尤其是老百姓私下裏的議論,多收集一些。同事要求錦衛重點監控京城的糧商,要是哪個糧商趁機搞事,全部記黑名單。只等機會一到,就要對這些搞事的糧商提起屠刀。

李指揮使領命而去。

平郡王給宋安然送了消息,約宋安然見面。

宋安然聽到白一的轉述,直接說道:「不見!」

白一站在宋安然面前,等著宋安然的解釋。這樣才能應付平郡王提出的無數問題。

宋安然冷哼一聲,「他是王爺,我是朝廷命婦。我和他見面算什麼?心眼齷齪的人,會聯想到男上面,編排一些有的沒的閑話。

心思沉的人,則會聯想到朝堂上的爭鬥,還以為本夫人在和平郡王合謀什麼大事。

總而言之,本夫人不會去見他。白一,你將我這番話如實告訴他。你就問他,為什麼要見我?有什麼事不能派人傳遞消息嗎?還是說他又缺錢花了?」

白一沒有多問,直接說道:「奴婢這就去見平郡王,將夫人的話轉告給他。希平郡王以後不會再約見夫人。」

「你去吧。好好說話,別將人給得罪了。」

「奴婢遵命。」白一領命而去。

平郡王那裏,宋安然一點都不關心。

宋安然現在最關心的事,一個是天氣,一個是災,再一個就是四海商行的糧食生意。

京城人口多,加上戶部要買糧賑災,京城的糧食需求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數量。這對四海商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力。畢竟之前宋子期給四海商行的準備時間很有限。

現在四海商行名下的海船全部出,就為了運糧。為了這個糧食生意,宋安然甚至犧牲了一部分海貿利潤。尤其是一些高利潤的銅礦,金礦,還有珠寶生意。

沒辦法,宋子期給宋安然下了任務,要是完不,四海商行肯定要倒霉。這會元康帝正憋著勁找四海商行的麻煩,宋安然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給元康帝發作的把柄。

宋安然賺一點,也要控制住京城的糧食市場,滿足糧食需求。反正錢是賺不完的,等將來災平息,四海商行自然有機會,將現在損失的利潤倍的賺回來。

四海商行一邊要滿足戶部的要求,一邊還要用大量的糧食衝擊京城的糧食市場,打京城的糧價。

因為這件事,四海商行已經得罪了很多糧商。連以前的一些老主顧,都對四海商行頗多怨言。認為四海商行的做法,同順安商行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在損害大小糧商的利益。

面對這樣的局面,四海商行同宋安然也是有苦難言。

元康帝在皇宮虎視眈眈的盯著,四海商行哪裏敢跟著其他糧商一起鬨抬價格。能夠穩定京城的糧價,已經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糧商們不理解無所謂。等到將來,朝廷開始秋後算賬的時候,其他糧商就會知道現在四海商行的做法是多麼的正確。

想要在京城地界,作糧食價格,玩弄老百姓的命,這跟找死沒什麼區別。只是一個死得快,一個死得慢而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