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商們卻不答應,這可是關係到殺頭抄家的嚴重事。
有糧商質問朱敬,「到底有沒有糧,朱掌柜都不肯給我們一句實話。你們四海商行做事如此沒有誠意,你讓我們怎麼相信你們,又怎麼能夠放心?
要是斷了糧,朝廷問責,朱掌柜敢主站出來承擔責任嗎?你們四海商行背後靠著晉國公府,還有宋大人,即便出了事也能全而退。
最後倒霉的還是我們這些後臺不夠的人。朱掌柜,你們四海商行分明是在坑人,是在陷害大家。」
「對,四海商行坑人,陷害大家。必須給一個說法。」
大家紛紛附和,都對四海商行充滿了懷疑和擔憂。有暴躁的人,差點手打朱敬。
幸好朱敬邊有護衛保護,朱敬才得以保全自。
朱敬面對大家的懷疑,只說了一句話,「我們四海商行到底有沒有誠意,到底有沒有信用,大家合作了這麼多年,相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
這一次,請大家耐心一點,再給我們五天的時間。五天之後,無論有糧沒糧,我們四海商行都會給大家一個代。
要是朝廷問責,我朱敬也可以在這裡承諾,我們四海商行會承擔所有責任,絕對不會牽連到大家頭上。」
「這可是朱掌柜你親口說的,希到時候朱掌柜別忘記自己說過的話。」
朱敬一臉嚴肅地說道:「大家放心,我朱敬肯定不會忘記曾經說過的話。我也希大家都能耐心一點,不要聽風就是雨。現在有人在造謠中傷我們四海商行,希同行們都能自覺抵制這些謠言。」
抵制謠言的話,沒人聽得進去。大家只關心四海商行到底有沒有糧食。
白天,糧商們找朱敬質問。晚上,就有人溜進四海商行的糧倉查看存糧況。
四海商行的護衛及時發現況,帶著狗追趕賊人。結果還是將賊人給追丟了。
接著,第二天就傳出謠言,說四海商行的糧倉已經空了,四海商行馬上就要斷糧了。
這個消息一出來,老百姓全跑到四海商行搶購糧食。更有一些災民,拿著棒跑到四海商行鬧事。說四海商行沒糧,就等於要死他們。既然遲早要死,那不如先將罪魁禍首殺掉。
幸虧宋子期早早的就和錦衛打了招呼,有錦衛守在四海商行門口,這才沒有釀大禍。
但是謠言卻越演越烈。如今京城外,說什麼的都有。
有人說四海商行將糧食運出了京城,準備高價販賣給災民,所以四海商行的糧倉才會空下來。
還有人說,這次賑災從頭到尾本就是一場騙局,是四海商行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為了賺取黑心錢。
還有人說四海商行包藏禍心,想要挑起災民仇視緒,搖國本,禍朝綱。
總而言之,現在的勢對四海商行極為不利。
流言從民間傳到朝堂,又傳到元康帝的耳朵里。
元康帝一聽說四海商行沒糧食了,頓時急的跳起來。
朝廷賑災,敗關鍵全在四海商行的頭上。要是四海商行沒糧食,那麼賑災就了一個笑話。
元康帝早朝上詢問宋子期還有閣大佬們,讓大家集思廣益,商討此事。
元康帝急切地詢問宋子期,四海商行是不是真的沒有糧食了?
宋子期擲地有聲的否認,「此乃謠言。不知是何方妖魔鬼怪在造謠生事。陛下,微臣請陛下下旨嚴查此事。」
「嚴查此事不妥。現在災民緒暴躁,一言不合就會暴起來。如果嚴查,勢必會激發災民的緒,釀不可收拾的局面。」
宋子期剛說嚴查,吏部就有人出面反對。
元康帝也在猶豫。
同時,都察院也有人站出來,提議以防萬一,可以想辦法從別的地方籌措糧食。
元康帝急切地問道:「如今京城,哪裡還有糧食?從外地調運,來得及嗎?」
那人就說道:「啟稟陛下,京城大戶人家眾多,這些人家都存了大量的糧食。他們一心想要替陛下分憂,只是苦於沒有機會。這次,不如就給他們一次機會,讓他們報效朝廷。」
宋子期冷哼一聲,問道:「請問,這些大戶人家打算用什麼方式報效朝廷?是免費無償供應糧食嗎?」
都察院的員笑道:「宋大人真會開玩笑。幾百萬斤,上千萬斤的糧食缺口,朝廷怎能讓這些大戶人家無償供應。這豈不是強人所難。再說了,四海商行都沒有無償供應糧食,又憑什麼要求大戶人家免費供應糧食。」
宋子期似笑非笑地看著對方,「依你之見,這些大戶人家該如何報效朝廷?」
都察院的員說道:「辦法是現的。朝廷既然能夠同四海商行簽訂借貸協議,自然也可以同這些大戶人家簽訂借貸協議。」
宋安然冷冷一笑,果然如此。安然早就將這幫人的野心看得清清楚楚。
宋子期面無表地問道:「簽訂協議可以。價格又怎麼說?依舊是按照市麵價六折供應給朝廷嗎?」
都察院員輕蔑一笑,「宋大人果然開玩笑。大家在朝廷危難之際,出援助之手。按理,朝廷也該投桃報李。這價格嘛,我看就以市價為標準。市價多就多。」
「不可能。」宋子期一言否決。「按照你說的價格,來年朝廷要多支付上百萬兩的白銀。這絕無可能。陛下,微臣懇請陛下下旨,嚴查造謠生事的人。至於從大戶人家購糧,此舉不妥。微臣相信四海商行還有足夠的存糧。」
這個時候禮部一個員站出來,說道:「宋大人,四海商行的糧倉都已經空了,有人親眼看見的。你口口聲聲說四海商行還有存糧,請問四海商行的存糧在哪裡?只要四海商行能夠拿出糧食,那麼朝廷自然不需要多花錢問大戶人家購買糧食。」
宋子期怒斥道:「四海商行有沒有糧食,不是你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禮部員能知道的。為朝廷命,竟然聽信謠言,人云亦云,簡直是朝廷的恥辱。像你這種人,本不配站在朝堂上。本若是你,就該掩面而走,再也不敢在人前丟人現眼。」
禮部員氣的炸,他指著宋子期,「宋大人,你侮辱朝廷命,又該當何罪?」
「像你這種挑梁小丑,別說侮辱,就是一刀殺了你都是對的。你這樣的跳樑小丑,也敢在本面前大放厥詞,簡直是荒唐。本沒計較你的無禮,你竟然還敢指責本。本今日就讓見識一下,什麼做部堂高的威。」
宋子期話音一落,就朝禮部員過去。
禮部員連連後退,臉跟豬肝一樣,表顯得很驚恐,「宋大人,你想做什麼?你不要過來,你……」
「宋大人息怒。」
「宋大人請冷靜。」
「宋大人千萬不要衝。」
朝臣們七八舌,有說的,有拉的,就是要阻攔宋子期對禮部員手。
正兒八經的說,宋子期為二品大員,要一個四品的員,誰都不會指責宋子期做的不對。反倒會指責四品員活該,沒那本事幹什麼去挑釁宋子期。
禮部員表現得非常的恐懼,大喊一聲,「陛下救命啊!宋大人他……啊……」
宓一個手刀劈在禮部員的脖頸上,就將禮部員給劈暈了。
然後宓對元康帝說道:「啟稟陛下,這位大人得了失心瘋。微臣擔心他傷害到陛下,所以出手打暈了他。微臣前失禮,請陛下降罪。」
元康帝一臉惱怒的擺擺手,他現在只關心糧食問題。哪裡管得了員之間的爭鬥。自然也就沒心思計較宓和宋子期的行為。
而且元康帝心裡頭也覺著,宋子期為二品大員,被下面的員指著鼻子罵,要是宋子期低眉順眼的忍下來,那才是丟了朝廷的臉面。
雖然宋子期在朝堂上說的一些話不太恰當,但是元康帝覺得宋子期做得對。至宋子期維護了二品大員的臉面,也就是間接維護了朝廷的臉面。
要是二品大員都能被人隨意指著鼻子大罵,那麼這個朝廷就全套。戶部尚書沒了威信,又如何管理戶部!
元康帝沖糟糟的早朝怒吼一聲,「都給我閉。廢話說,朕已經聽夠了廢話,朕現在要的解決辦法。」
宋子期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宓也趁機退了回去。
翁婿兩人換了一個眼神,顯得極有默契。
今天翁婿兩人,勢要聯手干翻那幫唯利是圖的傢伙。不枉費宋安然一番心籌謀。
朝堂上槍舌戰。宋子期要求相信四海商行,給四海商行足夠的時間。以四海商行的勢力,肯定能夠解決糧食問題。
另外一方則解決否定宋子期的說法。拿謠言當事實,認定四海商行現在已經沒有糧食,最多還能撐個一兩天就會斷糧。所以他們要求元康帝趕下旨,讓戶部同大戶人家們簽訂協議,價格就以市麵價為準。
甚至還有人說,要是元康帝今天不下旨簽訂協議,到了明天糧食價格肯定會上漲。至於會上漲幾,誰都說不準。
因為四海商行缺糧的緣故,說不定到了明天,市面上的糧價會上漲一倍到兩倍。到那個時候,朝廷購買糧食的本也會跟著翻倍。
這番話,已經等同於是威脅。他們在用糧價威脅元康帝,著元康帝就範。這幫人認定四海商行沒有存糧,只要沒了四海商行這個礙事的,之前被四海商行打下來的糧價,將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漲到災荒年間該有的價格。
現在的糧價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持續上漲,糧價將會變得非常的恐怖。到時候,苦的是買不起糧食的老百姓,吃的頭大耳則是那些有大量存糧的大戶人家。
宋子期冷冷一笑,等那幫人說完之後,宋子期就給元康帝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的市麵價購買糧食,朝廷要多花費將近一百萬的白銀。
如果那些大戶人家哄抬糧價,那麼朝廷明年的支出,將多出三四倍。言下之意,一百萬就能幹完的事,最後不得不付出五百萬。
大數據一出來,元康帝也被嚇懵了。
元康帝當機立斷,再給四海商行兩天時間。兩天之,四海商行必須穩定局面,拿出更多的糧食。如果局面持續糜爛,謠言無法終止的話,他就要下旨拿辦四海商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甚至連宋安然也別想躲過這一劫。
之後元康帝怒氣沖沖的退朝。
宋子期則繼續和對手針鋒相對。
況就如宋安然所預料的那樣發展。
當不利於四海商行的謠言越來越多的時候,市面上的糧價也應聲而漲。當天下午就上漲了一倍還多。同時,賑災那邊的況,也變得嚴峻起來。
首先原本半乾的稀飯,變了真正的稀飯,一碗就只有一點點米,剩下的全是水。這讓災民們罵聲連天,同時又驚慌不已。
干稀的變化,似乎證明了四海商行真的沒糧,其他糧商們也難以為繼。
恐慌的氣氛在災民中間流傳。
第二天,糧價再次應聲上漲,這一回直接上漲了兩倍。這個時候的糧價,普通老百姓已經完全沒辦法承。辛辛苦苦積攢了大半年的錢,也只夠買幾天的口糧。這樣的現實,讓所有人到了絕。
在早朝上,那些唯利是圖的人再次朝元康帝發難,著元康帝做出決定。
元康帝卻咬牙著,暫時還是相信宋子期和四海商行的。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元康帝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已經支撐不了多久。
只要糧價再漲個兩倍,元康帝肯定會妥協的。
於是這一天的下午,糧食價格再次變,繼續上漲。這一次不是兩倍,而是三倍。
短短兩天時間,糧價真正上漲了六倍。這樣恐懼的價格,不僅擊垮了老百姓的最後一脆弱的神經,連帶著元康帝也被這個價格給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