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現在僅有的一套複習資料,印刷社的速度完全趕不上需求,每天書店開門前,天不亮門口就排起了大長隊,能一路排出去好幾千米。
排隊的不只是想參加高考的年輕人,還有上了年紀的,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為家中孩子準備的,他們的孩子下鄉到各地,偏遠的地方買不到資料,只能求大城市的親人幫忙購買。
一時間一書難求,眾生百態。
相比起來,老顧家的幾個孩子要幸運許多,因為他們不只有《數理化自學叢書》,還有顧明東早年收集到的一些資料。
停了工作,顧明西跟錢曉茹也加到學習的陣營中來。
不管王願不願意,顧芳姐妹倆還是跟顧勇一塊兒過來了。
來之前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畢竟他們已經放下學習多年,以前的老底子就差忘了。
但等進門一看,三個人臉還是一變。
顧勇忍不住道:「這麼多書?」
顧明北指了指屋裡頭:「裡面還有呢。」
《數理化自學叢書》不是一本,而是厚厚的一捆,顧勇咽了咽口水。
顧薇卻滿眼放的看著那些書:「太好了,居然這麼全。」
顧明西讓們坐下,又說道:「資料大家能一起用,不過不能帶回去,如果你們想帶回去的話得自己抄下來。」
「應該的。」顧芳紅著臉道。
心底知道們都是來沾的,自然提不出什麼要求來。
等開始做題,顧芳姐妹和顧勇就抓瞎了,他們離開課堂的時間太長了,原本也不是多麼出類拔萃,這會兒書上的字認得,連在一起啥意思卻弄不懂。
顧明北解釋道:「如果看不懂就從最基礎的開始,按照他上面的步驟來做。」
顧薇點了點頭,在旁邊觀察著,發現堂姐堂妹的基礎比他們好太多了,做起題來刷刷刷就過了。
再看旁邊的錢曉茹,顧薇鬆了口氣,至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厲害,要不然真的會失去信心。
姐妹倆對視一眼,咬牙從最基礎的開始啃,一本一本的啃,一道題一道題的過,如果看不懂就先按照書上的步驟來,如果還是不懂,們就會把題目記下來,攢夠了,等顧明西顧明北空了再去問。
顧勇的基礎更差,一開始只會抓瞎,恨不得把自己的頭髮都抓了。
但看著顧薇姐妹倆的努力勁頭,顧勇焦躁不安的心也安定下來,耐下子跟著一道題一道題的過。
六個人裡頭,基礎最好的不是顧明西,而是顧明北,高中剛畢業,基礎還沒丟,在學習上確實是有天賦。
慢慢的,也了其他人的老師。
顧明北格溫,從來不嫌棄別人問題多,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反倒是很有耐心,帶著他們一起共同進步。
每次顧明東回家,總能看到一桌子的準考生,有時候從早到晚的刷題,恨不得連水都不喝,好省下上廁所的時間。
顧明東不得不承擔起後勤工作來,不然怕這群孩子讀書太用功,在高考前先把折騰壞了。
雙胞胎也自告勇,承擔起家裡頭其他的家務,顧蕓包攬了做飯的活兒,絕對不讓兩個姑姑和二嫂為生活心。
王倒是不想兒參加高考,還來鬧過一次,最後被顧三嬸跟保家媳婦直接架走了,未免影響到孩子讀書,顧三嬸甚至每天搬了個板凳盯著,絕對不允許搗。
有家裡人的全力支持,顧三妹幾個自然是能全力以赴。
知青們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他們消息滯后,等知道再想要去買書的時候,資料早就售空了。
這麼多年,好多知青都已經放棄了回城的打算,誰知道考大學的機會就這麼從天而降。
他們從一開始的狂喜,到後頭卻迷茫起來,考大學聽著容易,實際上他們也早忘了。
等回過神來,知青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信的寫信,發電報的發電報,無一例外都是要求家裡頭幫忙買複習資料。
可一段時間下來,只有李明明家裡頭買到一套,還只是《數理化自學叢書》的第一冊《代數》,其他人家裡頭來信,都說太難買,一時半會兒搶不到。
李明明倒是也大方,他跟杜家兄弟關係好,願意分給他們看。
不過一冊書,三個人用已經勉強,其他人想借也找不到時間。
徐珍珍咬了咬牙,索問李明明借了一晚上,趁著夜,竟是一晚不睡,將這本書全抄了下來。
其他知青一看,頓時有樣學樣,可不管怎麼抄,他們都只有一冊《代數》。
李明明咬著筆桿兒,忽然說道:「我聽社員們說,老顧家有完整的《數理化》。」
「他們能借給我們用嗎?」畢竟知青們跟社員不算親近。
杜明兄弟對視一眼:「我們去試試看吧?」
當天晚上,兄弟倆就帶上東西去了老顧家,也沒兜圈子,想借他們暫時用不上的那基本書抄下來。
原以為怎麼樣也被為難,誰知道顧明東直接點頭答應:「你們可以岔開我妹妹學習的節奏,把們暫時用不上的借走抄下來。」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怎麼樣借走怎麼樣還回來。」
杜明拍著脯保證:「你放心,就算我腦袋掉了,這書也絕對不會被弄壞。」
眼看老顧家連知青都借,原本就蠢蠢的社員們紛紛找上門來。
顧明東一視同仁,但凡是上門借書的都得排隊,到誰就是誰,只能借自家暫時用不上的,如果把書弄壞了,那就再也沒有下一本了。
規矩嚴苛,但求知若的準考生們反倒是都覺得合合理。
畢竟人家這書是花了大價錢,從上海弄過來的,現在借給你抄已經算大方,再提要求就是你不懂事兒了。
顧勇幾個直接在老顧家一起學習,倒是省了抄書的時間,慢慢的,跟老顧家關係好的孩子也都上門來,一群人互補有無,倒是形了個小學習班。
讓顧明東意外的是,李明明看著不著調,學習卻是一群人裡頭最好的,腦子活絡的很,數理化的績遠勝過顧家姐妹。
顧明東看著,索提議他過來一起學,李明明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讓他教著顧家姐妹一些,他圖人家的資料,一口答應下來。
資料看了,李明明也說到做到,但凡是顧家姐妹提問,他都會仔仔細細的解釋,絕對不敝帚自珍,倒是讓顧明東對他刮目相看。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臉上門的,曾經跟老顧家鬧過架,關係不好的,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
王麻子一心一意想讓劉大柱考大學,宗耀祖,如今聽見消息頓時喊:「小柱,你不是跟他們家關係很好嗎,抄書多慢,直接去他們家一起學不是更好?」
劉小柱長大了,好歹知道要臉:「叔,這不合適吧。」
「這有啥不合適的?」王麻子想起來,因為他跟顧明東那點事,這些年劉小柱也跟那邊生疏了許多,主要原因就是他拘著孩子不讓過去。
不提王麻子多後悔,他眼睛一轉,笑著說道:「你姐跟他們家老四不是很要好嗎,讓過去試試。」
劉小柱眼神一閃:「叔,你同意我姐一起參加高考了嗎?」
王麻子笑了笑,淡淡道:「你倆一塊兒去唄,看在你姐的面子上,他們家總不會趕你走。」
這一個冬天,上河村上上下下沉浸在刻苦學習中,大大小小的考生們廢寢忘食,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用來學習。
恢復高考的時間,距離高考開始的時間太短了,他們總覺得自己複習的不夠。
冬雪洋洋灑灑落下來的時候,第一年的高考終於開始。
(本章完)
世人皆傳:“相府嫡女,醜陋無鹽,懦弱無能”“她不但克父克母,還是個剋夫的不祥之人”“她一無是處,是凌家的廢物”但又有誰知道,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個!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傾城容顏,絕世武藝,腹黑無恥,我行我素。他是帝國的絕世王爺,姿容無雙,天生異瞳,冷血絕情,翻手雲覆手雨,卻寵她入骨,愛
人人都傳,權相嫡女被八皇子退婚後瘋了。 原因無它,誰讓她大庭廣眾追著太子爺喊“你命不久矣”呢? 上京城人甲:驚!病秧子太子身嬌體弱,隨時會掛,這是你我能說的? 上京城人乙:噓!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也就傻子會說出來。 章青酒:咦?這有什麼不能說?我還說你爹會駕崩,我爹想謀反呢! 太子:也沒有什麼不能說,不過掉幾個腦袋的事情。 章青酒:奶奶的,脖子給你誰不砍誰孫子! 太子:散了吧,太子妃是個傻子,你們別和她一般見識。
醫學天才沈長安,魂穿成為人人唾棄的安王棄妃,存在的意義唯有被世人厭惡。 在王府內沒人把她當人看?可笑,不知道有句話叫做得罪誰也不要得罪醫生? 妙手回春,她治好府中下人的腿,而後力挽狂瀾,阻攔有心之人的下毒暗害老將軍,之後更是一力治好犯了癲癇的太上皇,無知無覺間,她成了人人的掌中寶。 至於男人?我要多少有多少,你安王算哪門子?後面排隊去! 「沈長安,你別忘了你還是本王的妃」 「哦?你不提我還忘了,這是休書,王爺拿走,以後你我就再無關係了」
江家無子,唯出一女。 江纓自幼好學,十七歲起便勵志,誓要卷天卷地,捲成名滿皇京第一才女,光耀江家門楣。 直到一日赴約宮宴,她陰差陽錯下和人滾了床榻,甚至還忘了對方的模樣,回到家中沒多久,發現自己懷有身孕了。 懷子辛苦,課業太多,她本想暗中打掉,不想第二日孩子的生父登門提親,兩個人順理成章的拜了堂。 這夜,江纓摸着小腹,察覺到自己滿腦子都是琴棋書畫,好像不知道孩子該怎麼養。 * 娶妻後的第一天,賀重錦剛剛爲朝中除去亂黨,他位高權重,雷厲風行,心機手段無人能比,是反臣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而他唯一的未曾料到的事,是被人下藥後和江家嫡女行了夫妻之實,此事風一樣的傳遍了皇城,他想,按常理應當對此女負起全責的,便派人去江家提親。 好消息:她懷孕了,幾個月後他要當爹了。 壞消息:他不會養孩子。 這天,江纓突然推門進來,試探性地徵詢他:“夫君,要不我們把孩子落了吧。” 賀重錦:“……?” 江纓:“你若不忍,孩子生下來後,就送到鄉下莊子裏養,無非是吃些苦而已,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賀重錦:“爲什麼不親自養?” 江纓:“生它下來,留在府中定會纏着我的,孩子是小,課業是大。” 賀重錦: “……倒也不必如此,等他出生,我抽出身來,親自照料。” 後來,賀重錦看着懷中的嬌妻,溫聲問道:“纓纓,孩子已經這麼大了,還整日纏着你,我們什麼時候把他送到鄉下莊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