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一十七章 又與誰問梅花消息

《劍來》 第一千一十七章 又與誰問梅花消息

又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大黿心湖之中,便響起陸掌教的笑聲,“修士只多浮躁氣,便不是凝道之。”

大黿倒是也沒有如何惶恐,陸掌教有一點好,氣量大,罵他幾句,不算什麼。

與此同時,石碑上的道書文字如秋葉簌簌而落,片刻之后,石碑依舊在大黿背上,但是那篇石刻道書已經無。

老黿隨之凝為人,滿水運道氣盎然,手托一塊袖珍石碑作本命寶,高高抬起手臂,往一湖底水府狠狠砸去,慢吞吞道:“就我這暴脾氣,能忍你們?!”

合歡山,山腳樂鎮。

在一條巷弄,劉鐵與走在前邊,呂默走在后方,離著他們約莫五六步遠。

只覺得眼前一花,眼前出現那個年輕道士的模糊形,面帶微笑,朝輕輕呼出一口氣。

風過吹沙一般,本來不及反應過來的呂默,一位五境武夫瓶頸的子小宗師,只是被道士呵了一口氣,便瞬間消融,筋骨悉數化作無數粒金,朝墻壁一側飄散而盡。

劉鐵走出兩步后,猛然間轉頭。

因為本該發出均勻且細微腳步聲的呂默,那邊竟然失去了聲響。

劉鐵松了口氣,呂默猶在小巷中,只是好像有點心不在焉。

呂默晃了晃腦袋,自己好像莫名其妙打了個盹?可總覺得好像錯過了什麼。

子卻渾然不知,自己在那道士一口真氣吹拂四肢百骸過后,等于死去活來了一遭。

就此洗心革面,胎換骨,此生原本只有六境武夫就的呂默,便如被重塑骨一般,有了一副金枝玉葉的仙骨。

整個合歡山地界,也無人能夠發現一幅奇異畫面。

金仙庵道士孜孜不倦追求的證道征兆,便是作為筋之余的指甲,顯化出一條長不過尺余的金蛇。

Advertisement

在這條山腳巷弄中,驟然間亮起一條極其纖細的金長線,有一尾赤金小蛇倏忽升空,在夜幕中拖拽極長,何止千里?

剎那之間,那條金線就與神誥宗一座道觀的道牽引在一起。

呂默一側肩頭,與那道的手腕之上,先后綻放出一朵金的蓮花。

神誥宗天君祁真,驀然睜開眼睛,起后一步地山河,看著山腰道觀那條漸漸消散的金長線,此謂道緣。

起始之,好像是青杏國邊境的那座合歡山?

祁真都沒敢掐訣心算,只是驚訝萬分,難道陸掌教重返浩然了?

只是為何要去那麼個彈丸之地?

小鎮陋巷,年輕道士雙手籠袖,斜靠墻壁,打了個哈欠,微笑道:“還你三千年前本來面目。”

書簡湖,一葉扁舟隨波起伏。

有人在此停舟,淡淡風煙籠水,晚來泛舟垂釣,天邊與湖面,上下是新月。

除了一個垂釣的老人,船頭還坐著個極其俊年,材纖弱,面容,一,并未持竿,就只是作陪賞景。

年問道:“章前輩,聽說這里曾經有座橫波島?”

老人點頭道:“你倒是書簡湖難得一見的讀書種子,聽說最近幾年,你在編撰書簡湖地方志和年譜?”

年嗯了一聲,“閑著沒事,自娛自樂。”

老人一個猛然提竿,將一尾淡金鯉魚拽在手中,丟魚簍中。

年問道:“章前輩,能不能與你問個問題。”

只是一個簡單問題,老人卻像是聽到了個天大的笑話,先是忍不住笑出聲,繼而放聲大笑起來,好久才收斂笑意,歉意道:“呂島主,對不住。”

被敬稱為呂島主的年疑道:“章前輩為何發笑?”

老人看著月如銀的湖面,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呂島主是顧璨來到書簡湖之前的上任混世魔王,仗著有個有隨時可能躋元嬰境的島主師兄,橫行無忌,無法無天,不料如今顧璨去了白帝城,你呂采桑也接管了黃鸝島,甚至還編起了地方志,擱在當年,你們幾個,開口說話之前,哪里會與我章靨問一句,能否問個問題?估計打死誰之前,都懶得廢話半句吧?”

Advertisement

呂采桑聞言并未怒,反而點點頭,“差不多。生殺予奪,單憑喜好。那會兒的書簡湖,是沒什麼規矩。”

老人慨道:“曾經的書簡湖,跟蠻荒天下很像,唯一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

這個垂釣老人,曾經是青峽島的元老人,最早追隨截江真君劉志茂,一起打拼,殺出一條路,章靨輔佐后者為短暫的書簡湖君主,后來先是劉老重返宮柳島,再是大驪鐵騎南下,最終真境宗主書簡湖,章靨便跟著換了個份,出人意料地離青峽島,搖一變,為了瑯嬛派掌門,只是在書簡湖周邊地界,瑯嬛派屬于那種本不流的山上門派,不像呂采桑所在的黃鸝島,在真境宗擁有一張祖師堂座椅。

呂采桑繼續問道:“章前輩為何不繼續跟著劉首席?”

劉志茂,如今是真境宗的首席供奉,這幾年,有個小道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睛,現任宗主劉老有過打算,希玉璞境劉志茂能夠接任宗主職位,好像劉志茂拒絕了。以章靨跟劉志茂的,又是公認的左膀右臂,劉志茂在真境宗位高權重,章靨只要順勢進真境宗,跟著犬升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真境宗撈個一半職,易如反掌,說不定都能夠為他破個例,即便不是金丹地仙,也可以為一座宗門的祖師堂員,即便座椅再靠近大門,可是門門外,就是天壤之別。

章靨笑道:“人各有志。”

章靨笑道:“你們這些個當年的書簡湖十豪杰,短短二十年,各自機遇,我們這些老東西的幾個甲子,好像都比不上你們,都快可以編撰一部既節曲折又險象環生、還不缺香艷的志怪小說了,被書商版刻刊印出售后,相信銷量肯定不會差的。”

Advertisement

呂采桑搖頭說道:“所謂的十豪杰,其實一直只有九個。”

昔年由顧璨牽頭,他們九人在書簡湖呼風喚雨。

呂采桑的師兄仲肅,是黃鸝島上任島主,師兄弟其實差了五百多年的道齡,仲肅在十幾年前功躋元嬰,出關沒多久,就又開始閉關,所以每逢真境宗祖師堂議事,往往是繼任島主的師弟呂采桑代勞。因為呂采桑是黃鸝島開山祖師的關門弟子,故而仲肅對呂采桑極為重和寵溺,既是師弟,又像是嫡傳,還是當半個兒子養的。

就像黃鶴曾經開過個玩笑,讓呂采桑涂抹脂,再往懷里揣倆大饅頭,就要比人更人了,然后給顧璨當那幫開襟小娘的班首都沒問題。

呂采桑已經是龍門境瓶頸,即將結丹,所以這次外出,就是閉關之前的最后一次散心。

劉志茂的二弟子田湖君,因為師兄被顧璨打死的關系,便順勢為了劉志茂的首徒,以及顧璨的大師姐。只是這些年田湖君幾乎就沒有怎麼面,好歹是個金丹地仙,反而不如那兩個尚未結丹的師弟秦傕和晁轍那麼引人注目。

池水城城主范彥,那會兒公認的傻子,結果反而是城府最深的一個聰明人,如今已經在大驪中部陪都的刑部衙門,任職“行走”了。

曾經的落難皇子,韓靖靈為了石毫國皇帝,黃鶴了石毫國的權臣,父子二人共同把持朝政,最早投靠大驪,唯大驪宋氏馬首是瞻。鼓鳴島島主元袁,投了個旁人羨慕不來的好胎,爹娘皆是金丹,所以鼓鳴島在真境宗祖師堂得以擁有兩把椅,可惜元袁自修行資質一般,至今才是觀海境,前些年得了一大筆神仙錢,跑出去做買賣了,據說前后被坑了兩次,兩手空空回家,去年末就又錢包鼓鼓出門闖了,好像跟大驪京城一撥紈绔混得很,稱兄道弟,為了菖河酒樓的常客,結識的朋友,多是那種一見面就說可以帶兄弟掙大錢的宦子弟。

Advertisement

章靨轉頭看了眼呂采桑,打趣道:“年得志,修行順遂,何必愁眉不展?”

呂采桑輕聲道:“總覺得是風雨來,卻未雨綢繆不得。”

章靨點頭贊賞道:“你能這麼想,就是真正修道有了。”

呂采桑咧一笑。

章靨突然問道:“不如來我們瑯嬛派當個客卿?”

呂采桑扯了扯角,剛要拒絕,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覺得章先生的提議很不錯,可以答應下來。”

黃鸝島。

碧天如練,搖北斗闌干。

一位老者,道人裝束,齋罷憑欄,湖,千里秋毫一中。

熠熠,卻非上那件法袍帶來的異象,而是滿道氣流淌的緣故。

老者邊氣機漣漪微,憑空出現一人,此人無視島嶼的山水制,挲碧玉欄桿。

老人頭也不轉,嗤笑道:“劉真君,稀客。”

劉志茂抱拳笑道:“恕罪恕罪,不請自來,打攪載道友的清修了。”

早年青峽島跟黃鸝島就不太對付,一個道號截江真君,通水法,一個自號載真人,修行火法。

仲肅扯了扯角,“劉真君知道就好。”

“黃鸝已可,添得葉底三五聲。”

劉志茂輕輕拍打欄桿,輕聲道:“確實是個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方了,既養眼又養耳,前者容易后者難,所以當年我就想兼并黃鸝島,只是礙于載真人火法湛,雖有勝算,也是慘勝,實在不愿你我雙方鷸蚌相爭,被宮柳島漁翁得利。”

仲肅笑道:“水君府吳先生前腳才走,劉真君后腳就來,怎麼,是得了劉老的授意,讓真君敲打我來了?”

書簡湖首任湖君,夏繁,鬼,是戰場英靈出,曾是大驪邊軍斥候,戰功累累。

而那位湖君水府的謀主吳觀棋,極有可能是大驪諜子出。黃鸝島這邊,是吳觀棋上島做客,此人對呂采桑贊不絕口,言語之中,暗示仲肅這個當師兄的,不妨為小師弟長遠謀劃一條新路。鼓鳴島那邊,更是湖君夏繁親自登門。先前還有一些正月里的拜訪,水府那邊的諸司主,都沒有刻意藏掖行蹤,好像本無所謂真境宗的看法。

劉志茂哈哈笑道:“仲肅老弟啊,既然咱倆都是給人當狗,又何必狗咬狗呢。”

仲肅是個書簡湖的異類,最不像山澤野修,極風雅。

當年阻攔劉志茂一統書簡湖,黃鸝島出力不小,卻非利益之爭,仲肅純屬看不慣劉志茂的蠅營狗茍,手段太下三濫。

用仲肅的話說,就是丟一條狗坐在那把椅子上,也比劉志茂當書簡湖共主來得好。

劉志茂笑問道:“這麼多年了,你還在堅持山澤野修也是練氣士,仲肅,說說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章靨這個老友,是正兒八經的譜牒修士出,他這輩子卻一門心思想要當個野修。

仲肅卻是個書簡湖土生土長的野修,反而總想著要當個講規矩的散修。

一個多年好友,一個死對頭,都這麼莫名其妙。

宮柳島。

一位譜牒修士的修道生涯,缺不了課業。

甚至越是天才,師門長輩開小灶越多。

郭淳熙就屬于那種明明資質極差卻開小灶極多的“奇人”。

這就要歸功于郭淳熙是真境宗次席供奉李芙蕖的親傳弟子了,不過除了這個顯赫份,他就沒什麼可以稱道的地方了,資質,家世,相貌,談吐……在仙師扎堆的宮柳島可謂一無是

關于郭淳熙為何如此被李芙蕖重,同門間私下猜測不,有說他是來自一個寶瓶洲東南部的小國,以前是學武的,家鄉附近有個仙府,好像是青芝派來著,反正就是個小門戶,是一個常人聽都沒聽過的寒酸門派。只是不知怎麼就了李芙蕖的法眼,破格收為嫡傳,一大把年紀了,三十好幾的人,結果如今才是兩境練氣士,可李芙蕖好像還是十分重此人,不但親自傳授道法,還對郭淳熙賜下一件用來汲取天地靈氣的法寶,其余幾個早已是中五境修士的嫡傳弟子,自然俱是一頭霧水,既羨慕又詫異,卻也不敢質疑師尊的決定,平時見著了郭淳熙,都會有個笑臉,喊一聲郭師弟,親近中略帶幾分討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