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如龍走瀆

《劍來》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如龍走瀆

陳平安開始著手對馬氏員和府上外人,做了一種份高低、貴賤完全顛倒的設置,府上的婢雜役,了當家做主的人,府上養尊優的馬氏子弟,那撥份尊貴的練氣士,還有旱澇保收、豪奢用度的護院武夫,全部淪為份卑賤的下人。打算將他們逐漸匯聚到了某一個故事當中,各自的悲歡離合,恨糾葛,生死榮辱,紛紛聚攏。如同收網趕魚,將江河湖泊、溪澗渠、山中水潭里的所有游魚,都驅逐到一張大網。每一種背景的幻境天地,就是一部厚薄不一的“書籍”,那麼不同故事里的山上神仙,帝王將相,達顯貴,江湖武夫,販夫走卒,三姑六婆等,就像各人等,都被到了一本書中,才好讓他們朝夕相,最終在某一刻夢醒時分對視,面面相覷。

陳平安說道:“某人說過,我們知世界的真實程度,很大程度來自記憶的深刻程度。”

余時務問道:“這個‘某人’是誰?”

陳平安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余時務好奇詢問了一個關鍵問題,“要支撐這些夢境的運轉,還要保證可以騙得過人,耗神耗力不說,更耗靈氣和神仙錢吧?”

陳平安給了一個頗有深意的答案,“好說,反正水不流外人田。”

余時務疑道:“大費周章,于你修行有何裨益?”

陳平安說道:“需要他們的念頭、思緒,言語,一個個微妙的臉、眼神變化,被事件牽扯、驅使、最終付諸行的行為軌跡,來讓這些幻境天地變得更加充實,讓一座小千世界變得更加真實。”

“唯識家說萬法由心,心生萬法。難怪先前在那邯鄲道上的客棧,你會無緣無故提及種子和熏習,原來是伏筆,當時我還以為你是在故弄玄虛,顯擺自己的學問淹博。”

Advertisement

“被我拉幻象天地的馬府眾人,他們跟那些‘本地土民’不一樣,前者的言行舉止,都是自主的,不是被安排的、既定的刻板的。只是給每人都提供了一塊無形的文字雕刻泥板,至于最終編排出怎麼樣的人生故事,他們都是走在某些固有道路上的……過客。之后他們又會各自鋪出嶄新的條條道路。而這些道路……就像此地的樹木,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為何愿意跟我道破天機?”

“因為你跟馬府人氏不太一樣,都是屬于那種來了就別走了的人。”

前有蠻荒蕭形,后有馬府廚娘的,眼前余時務算是第三個,各有大用。

余時務問道:“就這麼有把握困住我?從頭到尾將我拘押在此?不怕真武山問責,也不怕文廟那邊非議此事?”

陳平安扯了扯角,譏諷道:“聰明人何必故意說傻話。我就不信你會認命。”

上一次遇到類似的人,就是鬼蜮谷,被小天君楊凝斬三尸而出的黑書生。

余時務沉默下來,明顯仍有疑問,但是沒有問出口。

陳平安主給出一個模糊的答案,“某個暫時不宜言說其真名、份的存在,先前在桐葉洲那邊,于我有一拳的傳道恩惠,所以我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先還你半拳之恩。”

余時務問道:“我能做什麼?”

陳平安給了一個更模糊的答案,“在這里,你們幾個,就是未來的道路和江河,樹蔭和渡口。”

余時務試探問道:“與馬氏夫婦登門報仇,只是你瞞天過海的手段?”

陳平安緩緩轉頭,冷冷看了余時務一眼。

余時務噤若寒蟬,一位修行有、道心幾近圓滿無瑕的上五境練氣士,竟有如墜冰窟之

以馬徹和鬼書生管窺作為引子,作為“老天爺”的陳平安,開始正式介這些幻境的故事走向。

Advertisement

夜幕重重,老媼起去開門,頭戴白角冠的青春溫,冷冷看著那個敲響門扉的羈旅過客,大髯佩刀豪俠的模樣。

作為馬月眉邊婢當中,心最為堅韌的一個人,那位游俠開門見山道:“自以為是的固執己見,是一把雙刃劍。”

春溫譏笑道:“陳劍仙莫非就只有這點本事了?”

陳平安微笑道:“還是讀書太,眼界太窄了。”

春溫嗓音冷道:“承認,必須承認。論學問,我不過是馬府一介婢份卑微,當然比不得一位才超邁的圣人弟子,講見識,更不敢與一位年輕相提并論。”

乍亮,子脖頸一涼,一顆頭顱高高拋起,冥冥中耳畔只聽得那人言語一番“既然積怨已久,總恨自己出不好,自堅信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人生路上,必須先見貴人,才可發跡,那就再送給你些做夢都夢不來的見識和履歷,再讓你看看另外一個自己的命運。回頭你自己再看,此理有無道理。”

那個被整座京城數十萬“沈刻”圍剿追殺的沈刻,已經陷被螞蟻啃大象的兇險境地,由于京城如紙被折疊而起,閃轉騰挪空間有限,地理位置越來越仄,這讓已經是金境瓶頸的老宗師,簡直就是殺人殺到吐,殺到后來,沈刻純粹就是憑借本能在

以他所站位置作為圓心,四周尸遍地,鮮流淌,殘肢斷骸隨可見,殺得一條皇宮外的河變鮮紅,所幸由于那些瘋了的“沈刻”都是些手無寸鐵、不諳武技的凡俗,仍是生生被他殺出一條路,殺人的同時還必須自救,因為沈刻必須找到一人,只因為那位陳劍仙臨行之前,說是天無絕人之路,就給沈刻留下了一線生機,告訴他解題的謎底,只要在這京城,找出唯一一個不是“沈刻”的存在,只要殺了此人,他沈刻就可以離困境,重見天日,可如果沈刻在中途氣力不支,被圍毆致死,一切就要重頭再來。沈刻正是靠著這個盼頭和念想,才苦苦支撐著他到流竄,在那京城的大街小巷,豪門陋巷,府店鋪,青樓暗窯,甚至連那茅坑蹲廁的人,沈刻都要見上一見對方的容貌,就怕肩而過,遠那一線生機失之臂,最終不知過去了多久,傷痕累累的老宗師,殺到了一富貴堂皇的庭院,祥云繚繞,,在一頂高高撐起隨風飄拂的金華蓋下,有穿宮樣的黃子。

Advertisement

似有牝司晨的嫌疑。

當沈刻看到那位子的容貌,終于不再是自己的那張臉,一時間悲喜加,差點就要老淚縱橫,找到了,總算找到正主了!

至于那位子的臉龐,依稀記得是馬府婢“春溫”的模樣,早年還指點過對方幾手劍來著,沈刻哪里還顧得上計較這個?

沈刻丟了手中那把刀刃起卷的殘破佩刀,環顧四周,帶著沙啞哭腔近乎咆哮喊道:“陳劍仙,找著了,找著了!”

那位年約三十的帝厲道:“臣賊子,依仗武學,膽敢作犯上,還不束手就擒,引頸就戮!”

沈刻愣了愣,差點就忍不住要重新持刀,一刀剁掉這個娘們。老人忍住全劇痛,抬手抹掉臉上的跡,先前一口氣繃著還不覺得如何,這會兒稍稍松懈幾分,真是疼得肝膽打了,就在此時,從那華蓋后邊,走出一位穿青袍子的清癯老者,有一部好似戲臺老生的雪白長須,直垂而下,如高崖掛瀑一般,飄飄有神仙之表。

沈刻驚喜萬分,霎時間老淚縱橫,踉蹌前行幾步,“陳劍仙,按照約定……”

那位“老神仙”須而笑:“騙人之語,何必當真。”

只見那位被帝敬稱為國師的“老神仙”,明擺著是要不認賬了,剎那之間,一揮袖子,地上長刀就將沈刻膛捅出了個窟窿。

沈刻倒地不起,死不瞑目。下一刻,就重新回到了皇宮外的白玉橋上,沈刻重新站立,無數個沈刻,再次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沈刻呆滯無言,無數年來的鬼打墻,在此牢籠徘徊不去,好不容易瞧見了一線曙,到頭來竟是一場騙局?

連那破口大罵幾句的心氣都沒有了,沈刻閉上眼睛,真是被那個娘們說中了,站在原地,束手待斃。

Advertisement

庭院,屬于垂簾聽政多年再篡位登基的馬氏帝,突然頭疼幾分,手按住額頭,記憶如水般涌,好似被鑿開了腦袋。

老真人微笑道:“在你十二歲時,就曾為這個你批命,記得當時與你說,功名利祿,富貴榮華,皆是外之,可惜世人一見了這些,便舍著命去求它,及至得手,反而味同嚼蠟。”

“你那會兒自然是不信的,如今等你當過了做夢都不敢想的子皇帝,試問此間滋味如何?若是有機會重頭再來,你是依舊答應選秀宮,還是跟隨那云游道士一起山上修行清心寡的仙法?又或是與請人私定終,離家出走,四海為家,闖江湖,行俠仗義?又或是當個生活安穩的平常人,每天一開門,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是了,當過皇帝,要求長生。這就是人之常。”

“修道之士,得見真人,得見真人。前‘得’在運,后‘得’在己。”

一樣的四個字,“得”字,卻用上了兩種讀音,“得到”的得,“得是如何”的得。

老神仙微笑道:“多癡兒看不破,浮生卻似冰底水。”

在這位仙風道骨的老神仙最后一字落定之際,須臾間,子似乎遙遙瞧見海上生明月,仿佛驀然躍出水面,照耀得天地萬如同萬頃琉璃一般,高枝眠,淺灘宿鷺,闃然無聲。

某地,府城外的道上,那支武備銳的騎軍,在天化日之下暴起殺人,一眾武館員無一生還,死狀不可謂不慘絕人寰,死者多是走鏢慣了的老江湖,結果還是在頃刻間斃命,毫無還手之力。不上都有箭矢被拔去的窟窿,估計府仵作有的忙了,關于此事,如何上報,更是一個足可讓太守到焦頭爛額的大-麻煩。大白天的景,鬼氣森森的惻惻道路上,“馬川”呆呆看著倒在泊里的自己,尸部先前挨了一鐵槍給攪得稀爛了,一旁“馬璧”則看著那個發髻散、斷去一臂的死人,兄弟久久回神,對視一眼,都不知道何去何從,記得書上說人死了,就會有黑白無常或是牛頭馬面過來拘押魂魄,帶去鬼門關走上黃泉路,喝過孟婆湯,不知道是真是假。

就在此時,魂馬川率先發現一個道士裝束的年輕男子,緩步繞過一匹在原地徘徊不去的馬,那道士與自己對視一眼,道士好像對于見鬼一事,并不驚慌,只是腳步不停,用腳尖隨便踢開路上的一把刀,馬川見此忍不住開口問道:“你也是鬼?”

那年輕道士嗤笑一聲,神冷漠道:“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大活人,不過修了點仙家道法的皮,所以能夠瞧見你們這些孤魂野鬼,路過而已。”

馬璧雙手握拳,悲憤絕道:“既然道長是仙家高人,為何路過了,都不肯出手救下我們?!”

云游道士微笑道:“那貧道就認個錯,與你們兄弟賠罪個,誠心誠意道歉幾句?”

只見那道士打了個稽首,竟然真是裝模作樣開口道歉起來。

馬璧氣急敗壞,渾有淡淡的黑煙繚繞,眼神不由自主兇戾起來,他就要沖上去與那個鐵石心腸的道士糾纏一番,卻被馬川手使勁攥住胳膊。道士見此本不懼,反而面譏諷道:“天地分,人鬼各一邊,兩者偶然相逢,按照古話說,就是一種沖撞,比較犯忌諱了。貧道之所以在此現,是因為剛剛雙眼沾了些符水,折算市價,好幾兩銀子呢,所以才能開眼瞧見你等冥鬼,為的就是防止有厲鬼作祟,執念太深,不惜犯間,所以貧道現在將你們斬殺了,就會有一樁德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