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就山

《劍來》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就山

自打記事起,幾乎每天都會做夢的道士,竟然連續九天不曾做夢了。

仙尉對此也沒有如何上心。

幽居山中,閉門掩戶,深夜焚香,辟遠睡魔,已清福,輔以讀書,更是我輩學人安頓靈的第一良方。

看了一會兒道書,打著哈欠,得提提神,仙尉就換了一本可以循著折頁、跳著看的書,一下子就有如神助,殺退百萬瞌睡蟲。

同樣是看書,魏檗在北岳自家讀書躲清閑,先前那場夜游宴,忙得夠嗆,得緩緩。

以前是遇人不淑,變著法子想要舉辦夜游宴,但凡有點借口就辦一場,現在都擁有神號了,總該告一段落了吧。

當下倒是有件事,需要跟陳平安商量商量,原來大驪朝廷那邊,即將暗中送來一撥有仙家的修道胚子和自習武的良材玉,總計十六人。

其中半數,屬于關系戶,都是大驪頂尖豪閥世族子弟,或是這些家族找到、培養出來的好苗子。

另外半數,都是大驪粘桿郎在寶瓶洲南方各國,心挑選出來的劍道天才和學武奇才。

而且說是再過一兩年,還會送來第二批,盡量爭取全部都是劍修。

被陳靈均打攪了一下,魏檗便放下手邊書籍,著腳,走出屋子,站在檐下,習慣手捻那枚金耳環。

緬想人中鏡,披云睹更奇。

中岳晉青說話一向耿直,說他魏檗的披云山香火鼎盛,之所以能夠冠絕五岳,就是靠臉。

魏檗懶得反駁,就當笑納了。

按照先前飛劍傳信的日程安排,那些,再過兩天就會乘坐一艘軍方渡船到達牛角渡,陳平安最近不在山中,可能是忙,也可能是有自己的打算,反正就是沒有立即回信給刑部那邊,大驪朝廷那邊不由得擔心會不會吃個閉門羹,可別把人送到了,就得當天打道回府,連皇帝陛下都知曉了此事,就又讓禮部衙門寄了一封信到披云山,魏檗只得親自走了一趟京城的刑部衙署,笑著詢問一句,有沒有第三批?對方一時語噎。一洲地界,別的山頭,任你是底蘊深厚的神誥宗或是云林姜氏,都不得有人幫著將這些年天才往自家送。唯獨落魄山,還真有足夠的底氣,說自己不求這個。何況陳平安如今是新任國師的消息,外界完全不知,大驪高層都是清楚的。

Advertisement

落魄山對外宣稱封山二十年不假,魏檗不覺得陳平安會拒絕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比較有趣,陳平安這個當先生和上宗宗主的,明顯是到青萍劍宗帶來的力了。總不能是整整二十年,看著下宗如火如荼,蒸蒸日上,落魄山這邊真封了山,一直冷冷清清的。

陳平安甚至開始著手準備一件重要事了,為落魄山排定一份細致的法統道脈,以及親手校閱編書,煉氣道書和武學籍。

所以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估計是將那撥孩子安置在哪座山頭,肯定不會像曹蔭曹鴦那樣,放到落魄山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崔東山和裴錢前不久買下了附近的跳魚山和扶搖麓,離著落魄山都很近,再就是屬于云子道場的灰蒙山,三者都是主山的近鄰,也算比較合適。若是刻意將練氣士和武夫分開,分別落腳跳魚山和扶搖麓更為合適……魏檗突然罵了幾句,他娘的,這是落魄山家務事,我心什麼。

埋怨歸埋怨,事還是得做,比如遠道而來的青虎宮陸雍,既然陳平安不在山中,自己就得走一趟落魄山了。

因為陸雍不是尋常客人,陳平安念舊得很,魏檗便先穿上靴子,再一步出,來到一座宅子門外,叩響門環。

陸雍打開門,一見是魏神君親臨,趕忙稽首行禮道賀,魏檗已經知曉陸雍此行目的,也不拐彎抹角,笑道:“講道理,陸真人完全不用親自走這一遭,以你們兩家的關系,并非泛泛之,擱在山下,就是通家之好。”

“論分,陸真人必須得來趟落魄山,以前實在是走得太了,而且都是陳山主叨擾青虎宮,總得來這邊,讓落魄山盡一盡地主之誼。”

Advertisement

“至于趙著擔任落魄山客卿一事,他在霽峰祖師堂有把椅子,陸真人只管寬心,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陸雍聽到這里,百集。

一方面是不曾想沒打過道的魏神君,愿意如此看重自己和青虎宮,更想不到的,需知魏神君終究是落魄山的外人,或者說是半個外人吧,都敢如此打包票,陳山主肯定是時常在魏神君那邊提及青虎宮了。

魏檗笑問道:“陳靈均有無提起一事,這棟宅子是陳山主專門給預留陸真人的?”

陳靈均沒說,老真人卻是須笑道:“景清道友已經說過了。真是卻之不恭,之有愧了。”

魏檗指向那幅楹聯,微笑道:“是陳平安親自寫的,獨一份。”

老真人向那邊,便是一愣,沉默許久,喃喃道:“當不起啊,更是之有愧了。”

慷慨仗義,不拘小節,金銀去而復來。

廣結游,坦誠相待,人久而愈盛。

魏檗笑道:“我先回披云山了,歡迎陸真人隨時去我那邊做客。”

陸雍這才想起一事,就要從袖中拿出早就備好一份賀禮。

“真人履地,已是重禮。”

魏檗卻是手輕輕按住老真人的胳膊,笑著搖頭道:“再多,就是矯了,怎的,只把陳平安當朋友,沒把我當朋友?”

陸雍一時無言,抱拳而已。

即將到達霽峰祖師堂那邊的一崖畔涼亭,本無需休歇的清嘉,主要求在此落腳。

日月雙螢火,乾坤一鵲巢。

好一座自莊嚴亭。

仙尉放下書本,眼睛,轉頭向文房匾額那邊。

讀遍道書三萬軸,知道不知道。

豪取功名六千年,知足知不足。

仙尉心中惴惴,曾經問那位山主,“山主贈送對聯的容,氣魄這麼大,貧道境界低微,怕是不住啊。當真合適麼?”

Advertisement

當時陳平安卻是笑而不言。

仙尉便不肯收下,說放在山主的書房才算合適。

陳平安卻說放在你這邊更合適,再向他行了個道門稽首禮。

仙尉頓時手足無措,思來想去,便還了一個讀書人的揖禮。

陳平安離開書房后,出宅子大門,雙手籠袖登山去了。

你學什麼道,修什麼行,需要拜什麼師學什麼藝?

你便是人間第一位傳道人啊!

陳平安已經算膽子大的人了,在大驪京城客棧,他都只敢著頭皮壯著膽子,說一句要帶你回到山中,一起學道修行。

有朝一日,回想前,你如起念,山修道。

人間青山無數,誰敢不來就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