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665頁

《夫人是京城一霸》 第665頁

但四夫人帶著玉又折了回去,跪在大雄寶殿的佛像前再叩再拜,合十祝禱,口中念念有詞,又虔誠地拜了一炷香的功夫,才帶著玉退出來。

“娘,您又求菩薩什麼了?”玉好奇地問,“您方才看起來,嚴肅得很。”

“給你大伯和大伯母祈福呢。”四夫人一本正經地焦慮著,“我這眼皮子總跳,從你大伯離京后,我就很不踏實,聽你大哥說了,不是什麼要差事,怎麼找你大伯興師眾地去。”

第571章 心有靈犀

不論母親的目的是什麼,盼著大伯父和大伯母好,總不算件壞事,至于朝廷,玉所知甚,昨日收到世恒的信函,也只說讓安心準備婚事,天塌不了。

相信二哥,更相信自己的未婚夫,既然是能力外的事,眼下他們四房不要給大伯一家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助益。

“娘,那日外祖母念叨的金鐲子斷了,大舅舅和大舅母都裝聾聽不見。”玉打起神,攙扶著母親下階梯,笑著說,“不如您給置辦了,外祖母高興,必定逢人就夸您。”

四夫人不怎麼愿:“將來都是留給你舅舅一家的,我圖什麼,不值當。”

勸道:“這話說的,您閨將來都是司空府主母了,還稀罕一支金鐲子,您如今可是堂堂誥命夫人,拿著朝廷的俸祿呢。”

四夫人立時膛,掩飾不住的得意,但轉念一想,不得不叮囑兒:“雖說將來無窮無盡的好等著你,可也別太貪了,何家人雖好,保不齊那些親家人也好,他們難道不想自己的姑娘執掌中饋嗎,司空府那金山銀山,一定等你站穩腳跟,再往自己屋里搬。”

Advertisement

哭笑不得,這話聽著人又欣又無奈,但總算把母親的心思,從大伯父還有二哥的上扯開,便領著母親高高興興去給外祖母打鐲子,這些日子,們顧好自己就了。

而此刻,除了展敬忠的門客先生和家仆下人外,偌大的太師府中,只有七姜和玉頌兩個主子在家,賬房先生來教授夫人和二小姐如何查閱賬本,這會兒才剛退下。

玉頌趴在窗前看,觀瀾閣里的丫鬟婆子們各司其職,偶爾才見幾個人在屋檐下說閑話,瞧著規矩不小,但人人臉上都有笑容,誰都樂意來這里當差。

“二嫂嫂,您想過讓張嬤嬤當家里的大管事嗎?”玉頌回到炕桌前,這會兒嫂嫂已經開始練習寫字,一刻不帶閑著的,很佩服。

“張嬤嬤并不愿意,留在太師府,只對你二哥的事上心。”七姜繼續寫字,頭也不抬地說,“你二哥哥了冷了才是張嬤嬤在乎的,往后呢,又多了我肚子里的孩子,其他的事和人,還有金錢權力都不在乎,若不是不習慣自家的日子,就回去了。”

玉頌問:“張嬤嬤就不顧自己的孩子了嗎?”

七姜這才抬起頭,說道:“怎麼會不顧,就連你二哥都很眷顧他們一家,小丫頭,怎麼關心起這些事來?”

玉頌說:“就是突然覺著,這天底下靠本事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子多得是,咱們府里當差的丫鬟媽媽們,哪一個不是呢,可為什麼當的做主的,只能是男子。”

七姜放下了筆,笑道:“這不是還有娘娘們,貴妃娘娘、太子妃娘娘都是能做主的人。”

Advertisement

玉頌搖頭:“娘娘和當的,終究不一樣,宮里的也不一樣,只是名頭好聽些。”

七姜隨口道:“興許等你長大了,子也能當了。”

玉頌不得不提醒嫂嫂:“我可不比您小幾歲。”

七姜樂呵地說:“是啊,過幾年我們二小姐也要嫁人了。”

玉頌卻清醒又正經地說:“過去那樣的日子,我離苦海唯一的路就是嫁人,可如今我知道哥哥嫂嫂不嫌我,連嫡母都對我客客氣氣的了,既然這家里容得下我,將來若不能遇見好人,我就安心給您料理家務,不白吃白喝二哥的俸祿。”

七姜哈哈大笑,生怕著肚子里還十分脆弱的小人兒,緩緩呼吸靜下來后,招手讓妹妹坐到邊,輕輕的腦袋說:“不說嫁不嫁的,有哥哥嫂嫂在,往后誰也不能你做任何事。”

玉頌很是安心,說道:“若真能一輩子這麼過,我可比皇帝還自在,昨晚聽懷逸說,當的不容易,做皇帝更難,便是皇上他老人家,也有許多無可奈何的事,也會被著做一些決定。”

七姜問:“怎麼還談論起皇上了?”

玉頌嫌棄地說:“還不是學堂里那些臭小子,說什麼二哥要被罷免了,還說大伯父也……懷逸與他們理論了,回來告訴我的。”

七姜關心地問:“打架了嗎?”

玉頌搖頭:“懷逸和他們掰扯道理來著,他如今皮子可利索,說話嗓門也大了。”

七姜稍稍安心些,但這話,不知心里什麼,那之后時不時在腦海里蹦出來,一整天看書寫字對賬本,忙忙碌碌的間隙,都在思考這事兒。

Advertisement

日落時分,嬤嬤送來點心,七姜捧著一碗燕窩,坐在屋檐下喝了暖子。

艷的夕一寸寸從院子里消失,便有丫鬟搬凳子點燈籠,一盞一盞亮起來,滿院子的燈籠點完,天也黑了。

張嬤嬤在一旁說:“日子往冬里去,天黑就是眨眼的功夫,不然您還能多欣賞片刻夕。”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