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玄幻奇幻 阿里布達年代祭 第161章

《阿里布達年代祭》 第161章

(呃……怎麼會這樣?這是在搞什麼東西?)

我還在驚訝,那邊已經把連串的火箭旗花發上天空。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對我的恭敬態度,我肯定會以為是撞到了仇家,馬上會有大隊人馬圍過來。

之後,十多艘大小不一的戰艦從港口駛出,對我進行英雄式的歡迎,在一眾軍的崇敬目中,我才知道自己的名號與相貌,已經被在反抗軍勢力範圍的每個角落,向人們洋洋灑灑地介紹我的偉大戰績。

日前黑龍會與反抗軍的一場大戰,由於第二批援軍及時到,加上羽族戰士的活躍,最後是以反抗軍大勝來告終,只是黑龍會艦隊固然傷亡慘重,反抗軍那邊卻也絕不好過,傷亡率甚至超過五,元氣大傷,假如第二批援軍沒有來,又或者幽靈船能再一次重組發,反抗軍肯定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這是一場注定會留名史上的大戰,也是一場累積在河上的慘勝!

而在這樣的慘烈勝利中,我所立下的幾筆功績,就了最引人矚目的焦點。若沒有我事先重創了黑龍會的數高人,令得黑巫天、天海幻僧不能參戰,這場戰爭會在更不利的狀態下開打,更沒有希逆轉為勝。

若沒有我斬殺黑龍會第一猛將,憑武異魔第七級修為的強橫力量,仍是有大把實力在最後逆轉戰局,讓反抗軍付出更慘重的代價。若沒有我冒死登上封靈島,擊沉幽靈船,反抗軍早就全軍覆沒,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這幾份功績,經過反抗軍領袖李華梅的親口確認,為這場戰爭的最大榮耀,尤其是第三項,儘管沒有人知道我是用什麼手法辦到,可是數百年來為東海海民最深夢魘的幽靈船,卻是在我手中瓦解沉沒,阻止了天地三永遠沉淪的黑暗未來,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奇跡!

Advertisement

一夜之間,我了東海上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特別是對於那些既不臣服黑龍會、也看反抗軍不順眼的第三勢力,擊沉幽靈船的我,人氣甚至超越李華梅,得到他們最高的敬意,一種與白大神醫相同,因為拯救了千千萬萬人所得到的敬重,只是白牡丹行醫十數年,我卻是得之於一夜。

然而,這名擊毀幽靈船、拯救了無數東海海民的大英雄,到哪去了呢?

在戰爭的最後階段,所有人都看到解中的幽靈船高速墜海,引發強烈炸,但無論人們怎麼尋找,就是找不到我的蹤跡。事後,反抗軍司令部為求慎重,只是更努力去搜索,卻不作任何公開發言,這就令得「約翰·法雷爾戰死沙場」的謠言不脛而走。

幸好,在悲傷氣氛僅止於耳語,尚沒有廣傳開來之前,我就與白牡丹一同乘船回歸,在人們一副見到鬼的錯愕視線中,無限風地凱旋港。

二十一響禮炮,震破雲霄,代表最高規格的致敬禮節,但隆隆炮聲卻仍比不過岸上群眾歡呼的震耳聾;站在甲板的最前端,看見岸上黑的一大群人,無數民眾扶老攜,扯開嗓子高聲歡呼,用盡每一分力氣向我揮手,表達對英雄的戴,我心中也有一份難言的

年得意的英雄,看到這麼多人歡迎你,覺怎麼樣?」

白牡丹的問題,我只是笑而不答,因為這種覺雖然不錯,但對我卻並不陌生,之前在阿里布達我就曾經嘗過幾次,並且迅速品嚐到由得意雲端迅速摔下的失落,所以現在到歡迎,我欣喜之心已淡,反倒是警惕的理馬上提醒自己。

「難得大家那麼高興,哪位士兵老兄幫我一下,把這個皮囊拿去掛了。」

Advertisement

我現在變萬眾矚目的焦點,一個請求出去,馬上就被實行,而且還是由船長親自來跑,把我腰間的皮囊拿去高掛在船首。

「法雷爾將軍,不知道那個皮囊裡頭是……」

「哦,不太好認了,不過是前黑龍會第一猛將,武異魔的人頭。」

「啊?武異魔的人頭?」

黑龍會與反抗軍長年戰,慘死在武異魔手裡的反抗軍大將不計其數,人人都把他恨得咬牙切齒,卻也避之唯恐不及,聽說他是被我幹掉,本來還有些懷疑,但親眼看到他碎裂的人頭後,迅速由驚訝變了狂喜,當那個頭顱被高高掛起,岸上人群頓時掀起又一波興

(死大塊頭,和老子爭人,現在連死都要你死得面目全非!)

看見武異魔的人頭被高掛起來,我到一快意,比被大批人群歡呼還要喜悅得多。只是,頂著「格殺黑龍會第一猛將」的高帽子,我卻也不能不想到,那張天外飛來的奪命紙牌。

(媽的!天底下哪有高手會用張牌來當武的?一定是變態……變態……)

想到那個變態,我的心就好不起來,不過這時船已經在停泊,我在岸邊看到了悉的面孔。

四大金剛的傷勢,在白大神醫的治療下已經好得差不多,四名殘疾青年向我揮手,豎起了大拇指。

加籐鷹站在四大金剛的後頭,高壯瘦長的型,讓他猶如鶴立群一般顯眼;卸下戎裝,再次帶起了廚師帽,對我揮手微笑,毫看不出他曾在戰場上猛若龍虎,橫掃千軍。

茅延安與心燈居士也來了,但比起大名鼎鼎的心燈居士,茅延安似乎獲得更多的矚目,也許是他在這次戰役中站立船樓、英勇擊鼓的雄姿,讓他獲得東海海民的青睞吧。

Advertisement

卡翠娜和一眾羽族戰士,全都在港口邊上,似乎在進行警戒工作,不過卡翠娜的眼神卻出奇地沒有看我,而是瞄向心燈居士的方向,就不曉得是在看心燈居士,還是茅延安。

李華梅理所當然地也來到港口,站在人群最前頭,邊卻站著我所牽掛的小阿雪,一個披戎裝戰袍,一個卻是魔法師裝束,夏華冬雪相互輝映,兩張不同神韻與氣質的傾城仙容,讓人看得連話都忘記怎麼說了。

我朝們兩個揮了揮手,李華梅也對我點了點頭,阿雪卻是欣喜得跳起來揮手,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狂流著喜悅的淚水,又笑又哭,對我的「死而重生」歡喜到極點。

阿雪俏可人的模樣,讓我中的慾再次蠢起來,想到今晚可以把倒在床上,恣意把玩豪碩的瓜,膩的,讓雪白上橫流的靡畫面,我口就整個熱了起來。

不過,居然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道勁風由上空飛飆衝下,來勢奇快,我只看到眼前一花,跟著就被一大力給撞倒在甲板上,骨痛裂。

「刺客!黑龍會的刺客!」

「法雷爾將軍遇刺了!」

聽到邊的軍們惶恐喊,而掌心又確認上的這翹,我的第一個念頭,還真以為是鬼魅夕來取我小命。不過,我很快就知道不對,因為我雖然沒有見過鬼魅夕,卻認得出的眼神,那絕對不是這樣一雙歡喜癡,燃燒著熾烈火的眼睛。

等等……火?

我被這個發現嚇了一跳,稍微後仰拉開一點距離,卻發現眼前的麗面孔竟然是羽霓。

(這髮型……是羽霓沒錯,墜海後被撈起來了?那羽虹呢?呃,我記得好像還到邪蓮的……)

Advertisement

心裡瞬間閃過許多念頭,但在我有所作前,羽霓一下子靠過來,熱如火地摟住我脖子。

「摯的主人啊,歡迎你的歸來,這是我迎接您的禮。」

在幾千雙錯愕眼神的注視下,羽霓肆無忌憚地獻上熱吻,大膽的程度令人瞠目結舌;至我就看到心燈居士一副眼睛快要瞪出來的驚訝模樣,看著他的弟子與我擁抱痛吻。

下一刻,力夏達港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震天掌聲,歡呼浪直衝雲霄,因為再沒有比這幕獻吻更意義的英雄歡迎式了,將來肯定會過畫師手筆,為歷史。

但是,置於這幕歷史畫面中心的我,卻到非常不妙,羽霓不只是熱吻,連那隻小手都不安分地往我,當我瞥見頸項上的牙痕,頓時想起離開海神宮殿時,邪蓮對我說的話。

「主人,我也有禮送你,等你上了岸就會知道。」

唉,邪蓮啊,你媽媽難道沒有教過你,送禮也要看時間與地點嗎?

第十一集 東海篇 第七章 龍

羽霓與我的擁吻,在力夏達港掀起了巨大,雖然表面上非常風,但在事後,羽霓立刻被拘起來。之前被黑龍會所俘虜,並且控,攻擊羽族同族一事,雖然沒有廣為人知,但相關人士卻都知道,現在莫名其妙回來了,自然會被拘起來檢查。

檢驗結果,羽霓蘊含著不明的毒素,而且分泌的形相當怪異。這是理所當然,被吸鬼所咬過、控制的人,怎麼可能正常?於是,羽霓就順理章地給了白牡丹作詳細治療。

有人曾經說過,天上掉下來的禮,有時候會變一場夢魘。如果自己沒有福分,橫禍總伴隨著橫財而來。

很明顯,邪蓮送我的這件厚禮,我是無福消了,換作是其它時候、其它對象,我其實很高興見到有投懷送抱,但假若這個對象是羽霓……天啊!可不可以換一個啊?

之前,我曾經很努力地想把羽霓弄上手,但比較起霓虹兩姐妹的價值,我在羽虹上投下的心、羽虹本的價值,都比羽霓高得太多,兩者之間要我選一個,毫無疑問是羽虹。

我曾經與羽虹約定,絕不對姐姐出手,用以換取對我的服從。說話算話,是易最起碼的基礎,如果我主破壞這個約定,我和羽虹的易將不復存在,縱然以後還能以強勢,但卻無法令願為我辦事了。

再者,看心燈居士那時的表,顯然極不認同羽霓看上我這種貨,要是我不識好歹,是把羽霓給搞了上手,最後很可能得罪這名大高手,得不償失。

而我擔心的事,僅僅一夜就有了解決,白牡丹給了一個難堪而沉重的報告,讓心燈居士和羽虹一下子愣住。

「我曾治療過被吸族咬過的病患,但從沒遇過這麼強的控制力與催效果。目前,靠點封鎖行的辦法,只能支撐一時,如果不用正確藥治療,或者不讓霓兒……發洩,吸鬼毒素將會深骨髓,最嚴重的形……可能變失控的化。」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腦,無可救治,這個回答重擊了羽虹與心燈居士,而他們當然不可能讓羽霓「循正常管道」發洩,唯一選擇就是讓白牡丹治療,然而,東海並沒有他們所需的藥,為此得要離海上陸了。

由於羽霓襲擊過同族,為了避免尷尬,心燈居士和羽虹決定帶離開東海,進行治療,在隔天一早便乘船與白牡丹同行,據說是前往金雀花聯邦。

霓虹姐妹的離開,固然令很多人憾,不過從結束戰爭的隔日起,很多事都慢慢回復平靜。

李華梅與黑澤一夫的手,據說是李華梅佔了上風,擊傷了黑龍王。這一點反抗軍大肆宣傳,黑龍會則不作回應,看在一般人的眼裡,當然是比較相信熱烈慶功的這一邊。

以卡翠娜為首的羽族戰士,由於這次在戰場上表現傑出,大幅提升了地位,可以想像,往後勢必會更得到重用,比起之前在南蠻的惶惶不安,現在每一名羽族戰士都神采奕奕,自信滿滿。

加籐鷹與四大金剛重回到了飯堂,繼續他們的工作。五個人當中,加籐鷹的傷勢最為嚴重,與武異魔的那場最後決鬥,讓他經脈重創,估計沒有個一年半載,絕對難以痊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