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裁員

《國潮1980》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裁員

寧衛民是真沒想到,生在紅旗下,長在共和國,從上學就知道「勞榮,剝削可恥」的自己,居然有一天也會面對罷工的工人,被要求提高薪金待遇,去解決階級對立的麻煩。

這樣個人立場的轉變,不免讓他覺得有些好笑,對於人生境遇的變化又多出幾分

不過話雖然如此,他卻不打算對這些日本人有任何心慈手

這絕不是他的背叛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信仰,單純因為屁來決定腦袋。

而是這些人本就是在趁火打劫想要宮,本不值得他以善良相對。

現在的日本皮爾卡頓株式會社,最大的問題就是本高,績效低,人浮於事,墨守規。

特別是日本企業還基本採用年功序列和終雇傭制來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這就導致皮爾卡頓日本公司員工平均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早已經失去了進取心,還擋住了年輕人的晉陞之路,關鍵是還得給他們年年漲工資。

就這鐵飯碗,那一個香,簡直比國的企業還像國企。

寧衛民原本就發愁養活這些能吃不能幹的貨費錢,有心想裁掉一批人,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借口,而且也沒騰出手來而已。

目前單純就是為了公司的穩定,他才把這事兒放一放的。

想的的是寧可白養著這幫人一段時間,只要他們不惹事就好。

可沒想到這幫人居然不珍惜不幹活,白拿工資的好時,偏偏還想鬧哄。

既然都這麼不知足,還妄想奴大欺主,那就怪不得他心狠了。

其實說白了,這件事的本質就是這些人不思進取,不想改變。

既不肯接自己競爭力不足的事實,更不相信寧衛民會把公司經營好,尤其擔心公司會有大變化,日後舒服的日子不保,這才會來故意鬧事,要求提高待遇的。

Advertisement

至於公司到底面臨著如何的困境,到底需要不需要改變革新,怎麼才能降本增效,他們一概不管。

那麼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

對於寧衛民來說,早點淘汰這些寄生蟲,哪怕多付出點金錢也值得了,總比以後時不時後院著火要強。

另外,畢竟這些人都是日本人,寧衛民本來從心裡就不待見他們。

雖然不至於說什麼心懷仇恨,非要拿這些普通人來弄報復,可國讎家恨畢竟存於每一個華夏人的心裡。

脈就讓寧衛民對有些人,有些事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比如那些骨子裡就瞧不起華夏人,直接把輕蔑和厭惡帶在臉上。

還有那些對寧衛民違,表面恭敬,背後喜歡嚼舌子的。

尤其是公司里還有一些上年紀的人員,原本就是參加過侵華戰爭的退伍老兵。

他們不但是前社長長谷川的親信,更是長谷川私下建立老兵組織「族會」員。

這些人都是當年被長谷川親自招聘來的,絕對是他的死忠。

目前即便長谷川走了,他們也是死不悔改的右翼分子,華夏人的公敵。

弄不好還在私下裡充當長谷川的耳目,這次罷工就是他們在背後攛掇搞事呢。

所以,無論於公於私,寧衛民也不可能退後一步,對這些人如願以償的。

實際上,在這一年寧衛民急匆匆的趕回公司可不是為妥協,甚至不是為了和這些人接談判的,而是為了給這件事定調子,對公司所有管理人員明確表達自己強態度的。

因此,到了公司門口下了車后,他連看都沒多看門口那些人一眼,就直接進樓回了公司,然後把公司幾個主要的負責人都進了會議室,召開經理會議。

「我是為了罷工的事回來的。我不管是何原因,出於什麼理由,這種行為在我看來都是不可接的。我在此宣布,這些參與了罷工的人都要通通開除。至於那些沒去參與的人,如果有誰對現有條件不滿,也可以自離職。」

Advertisement

寧衛民開場就是直接下令,以這種不容商量的方式來展現他決不後退一步的決心。

此言一出,大家都驚異萬狀,呆若木,甚至沒有能一下子做出反應,全懵了。

不為別的,就因為在這些公司高層的心目中,依舊還認為員工都是自己人,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

如果面對員工罷工,企業一味採取強態度,他們都擔心會損害員工的忠誠度。

而且如今還是「春斗」時節,企業如果對員工的訴求完全不考慮,不但會被認為是不近人的恥辱,恐怕日本的工會也不會袖手旁觀的,他們絕對會偏袒員工。

儘管當代日本,勞資雙方的對立關係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鮮明。

春斗基本已經為一種形式化的討價還價,每年都是大企業和工會互相給個面子,中小企業據自的能力自我調整待遇。

但真要有機會讓工會秀秀,顯現一下存在,恐怕工會還是很樂意的。

弄不好皮爾卡頓公司就了主撞上槍口的倒霉蛋,牽扯出更多不好解決的麻煩事。

總之,在他們看來,寧衛民在如何管理日本企業方面還欠缺經驗,缺乏必要的了解,才會下此命。

於是哪怕寧衛民已經聲明了這個命令不容置疑,但深知其嚴重的福田榮和關口修,還是忍不住發言,對寧衛民極力解釋其中的利害關係,希他能正確理解此事,收回命。

不過寧衛民已經想好了事兒,卻不可能因為他們輕易撤回,雖然聽完了他們的勸說,但依舊斬釘截鐵的表示。

「不。必須開除這些罷工的人,這件事沒有任何緩和餘地。首先,如果今天我讓他們得逞了,那麼日後肯定還會再用罷工要挾。嘗到了罷工的甜頭,誰還會放棄這種有力武。這就像咬過主人的狗一樣,必須打死才行以除後患。其次,這些員工也絕對不是像你們所說,是企業的基。過去他們的確為企業付出過,但現在他們反而了阻礙企業繼續發展的障礙了。我原本就想慢慢解決好公司的問題,但現在既然他們著急,那就先解決他們好了。」

Advertisement

「可是……」關口修還猶未甘心的說,「難道社長您就不考慮公司的平穩和聲譽嗎?如果我們這麼去理,那事一定會鬧大的。到時候會報道,工會也會手的。恐怕就真的不可收拾了。而且您說罷工的人都開除,人數也未免太多了吧?一下子開除一百多人,公司的規模近乎於下降一半。公司的運營恐怕會因此陷的……」

「不,沒什麼可擔心的。」

寧衛民竹的回答,「不是我帶有見,或是緒使然。事實就是,這些人本不是企業的基,而是企業的毒瘤。我就不說他們的勞價值是否值得他們的工資水平了,我就說他們的不知足。明明沒有給他們安排工作,讓他們休息幾天,他們居然也能閑出事來。不但不激我白讓他們拿薪水,還妄想干預我的未來規劃,阻止我賣掉工廠。這樣的員工連自己的份都無法認清,只會給企業增加阻礙和額外負擔,只有把他們徹底清理出我們的企業,才是正確的事。」

「再說了,開除一百多人怎麼就不行了?反正工廠已經被我賣掉了,貨源會暫時由華夏那邊的合資工廠提供。難道我還指那些工人為我生產服裝嘛。還有那些外勤人員,跑了那麼多天了,就讓他們收回應收賬款,又拿回來多錢?銷售方面我也沒要求擴展業務,就維持現狀就好。做到這一點很難嗎?現在公司明明就是人多了沒事可做,我們現在的況,原本就是需要減輕人力本自救啊。」

「還有,請你們注意,我並沒讓你們採取非法的手段去做這件事。日本法律沒規定經營方面出現困難的企業不能開除員工,只能等死吧?所以你們就按正常程序來好了,該給的補償給補償。短期看雖然辭退這些人要花一筆錢,可日後人了,別說需要支付的薪水了,就連通費報銷都了,還是值得的。難道工會和還會因為我們做了合合理的事和我們作對嘛?」

Advertisement

寧衛民的逐條說明堪稱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這讓公司的幾位高層全都沒話說了,只能低頭沉默,老實聽著。

不過說到最後因為涉及到了補償問題,福田榮心裡一,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借口。

「社長,我不是質疑您的命令。但有關補償問題,您可不能小覷,務必考慮清楚啊。那些罷工的工人,許多都是當初跟著長谷川一起建立公司的老員工。因為在公司太久了,他們的補償可不是小數目。弄不好得上千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開除他們,等於是給自己找麻煩。原本就財務艱難的公司,要拿出這麼大一筆錢等於雪上加霜。我就擔心反而讓公司陷更嚴重困境中。」

「是這樣嗎?賠償金居然會有這麼高?」

寧衛民確實有點意外,不由把目轉向新上任的監事求證。

因為按常理來說一個員工薪水不過五十萬日元,在他想來辭退一個人,也無非賠個兩三百萬的事兒。

一千萬日元可真有點嚇人了。

至於監事他是因為寧衛民得到提拔,當然比其他人更有忠心。

但這個時候,他也不能不說實話,說謊才是坑老闆呢。

沒辦法,他只能實事求是,點頭附和了福田榮的說法。

「是,社長,福田專務說的沒錯。按照相關法律,無理由辭退職工,要按工作年限計算,每工作滿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足半年支付半月工資,超過半年的按一年計算。且需支付三十天平均工資作為未提前通知的補償。也就是說按照咱們皮爾卡頓日本公司立的時間來算,如果咱們辭退那些人,最高獲得賠償的人應該能拿到二十六個月工資的補償。除此之外,通常講究面子的企業還會基於員工長期貢獻支付一筆一次的特別問金來作為謝。如果我們也要給的話,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是一千四百萬円,到一千五百萬円,才能辭退一個人。當然,這是最高標準。大多數人也就一半而已。但即使如此,平均算下來,辭掉一百以上的員工恐怕也要四十億日元的資金才行。而且那些初創時期就加的員工,許多人年歲已大,本沒幾年也要退休了……」

「年歲大還是不老實,越是這樣對公司的負面影響越大,早走一天都是好事。至於需要四十億日元嘛。等等,我想想……」

隨著寧衛民讓旁邊的谷口主任給他拿來紙筆,他面猶豫的開始拿筆在紙上描畫,似乎在計算什麼。

剛剛力阻此事發生的福田榮和關口修的心終於放鬆了一些。

因為在他們看來,寧衛民雖然表態很強,但落到實,肯定是心疼錢了。

畢竟對公司目前的況來說,賣工廠換回來的八十七億日元花費一半在這方面,跟自己主破產也沒什麼區別了,就不備辭人的條件啊。

然而卻沒想到,寧衛民很快就從煩惱中解了出來,他眉一挑,問監事,「你剛才說,我們辭退員工,還需支付三十天平均工資作為未提前通知的補償。」

「是的,如果您堅持要辭退這些人的話,按照法律,必須提前三十天。也就是說要額外支付一個月薪水。」

「那是不是也就是說,我現在通知他們,一個月後辭退他們,那麼真正的解僱補償,我也可以一個月之後付給他們。」

監事愣了愣,有點沒理解寧衛民問這個問題的用意,但還是給予了肯定的回復,「是,按法律來說,完全可以先付一個月薪水,等三十天後再付解僱賠償。」

「那就沒問題了。就這麼辦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