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三百八十四章 得知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三百八十四章 得知

新野城守軍膽戰心驚地看著河對岸的騎兵,因為不知是敵是友……開始不敢輕舉妄,後來見王鬥等人沒有敵意,也不搶掠,似手是兵,這才大著膽子,將一個小校縋下城去,探知王鬥等人的來意。

那小校得了五兩銀子的重賞,著頭皮,從浮橋向大軍過來。

他走過浮橋時,謝一科手一揮,兩個護衛策馬過去,將他直接帶過來,其間還搜去了腰刀兵

那小校不敢反抗,老老實實的,只是越是臨近,越是腳步發,這些軍爺哪來的,裝備就不說了,那種兇神惡煞的氣息,怕是個個都從海中爬出來,也不知殺了多人。

那小校被帶到王鬥邊,連忙跪下叩頭:“小的新野城守營旗總馬子仁,見過大將軍。”

王鬥知道中原軍的編制與邊鎮略有不同,聽了他的名也不以為意,他策於馬上,溫言說道:“你不用害怕,本將乃宣府鎮東路參將王鬥,接兵部行文,前往四川剿滅獻賊。大軍勞累,在貴境休整一日。”

那小校哪知道王鬥的威名?聽了這話,卻是松了口氣,原來是客兵過境,連忙道:“是是,小的這就去回稟上。”

王鬥說道:“嗯,你去吧。”

看了謝一科一眼,謝一科會意,拋去一錠銀子:“賞你的。”

那小校麻利接在手上,一看竟是十兩銀子,心下大喜,非但沒事,還發了一注橫財。

他連連叩頭:“多謝大將軍,多謝大將軍。”

樂顛顛的回去稟報了。

很快,又來了個千總,帶著幾個師爺樣子的人,見大軍威勢,各人暗暗心驚,不過千總持禮雖恭,卻要求看兵部行文。

此人職責所在,王鬥也不為難他,讓他看了公文。

Advertisement

那千總看過公文,師爺確認無誤,明顯的松了口氣,說道:“原來是勇冠三軍的王大將軍,末將失禮了。末將新野守營千總賴邦憲,將軍有什麼需要的,吩咐一聲便是。”

王鬥沒想到此人竟知道自己的名字,看了他幾眼,說道:“有勞了。”

接著在這千總的帶領下,前往大軍扎營歇息的地方,卻是離新野城南關不遠的幾座寺廟。這裡廟宇眾多,有龍王廟、關帝廟、馬神廟、財神廟等,足夠三千大軍扎下的。

那千總又與王鬥恭敬說了幾聲,言道守備與知縣很快就會前來拜訪,然後匆匆離開,回稟上去了。

王鬥吩咐扎營休息……時人馬嘶起來。

舜鄉軍扎營自有條例,不論是在野外還是在屋舍。野外不說,若在屋舍,一總一街,把總隨之。一部一方,千總隨之,最後中軍統之。各部不許相混,各總各隊不許相混,如不隨本隊住者,皆以軍法治之。

大軍扎營,早己經驗富,各部皆是有條不紊,王鬥與護衛總,中軍部居於關帝廟,大纛高高挑起。心中尋思,新野到襄一百多裡,今日養蓄銳,明日一早起程,一天工夫,便可到達襄了。

不說王鬥這邊扎營,新野城的百姓原本很多人逃,見太平無事,又重新城門打開,人來人往,恢復平靜生活,只是城池外,皆對這部兵議論紛紛。

營地外圍還聚了一些閑人觀看,指指點點,不過各人對兵,特別是客兵的畏懼深骨髓,不敢靠近,只是遠遠圍觀。

約過了半個時辰,南關鼓樂喧天,一行人吹鑼打鼓而來,卻是新野知縣及守備領著一些士鄉老前來拜訪勞軍,行禮中擔著幾壇酒,一些米面,還有兩個壯漢挑著一頭豬,那豬兀自掙扎喚不停。

Advertisement

王鬥迎了出去,件那知縣腦袋甚大,帶著烏沙,穿著織盤領右衽青袍,前有七品溪鵬的補子,系著素銀的腰帶。

知縣甚為胖,年在四十許,他旁邊的則是新野守備,一武將打扮。雲翅盔,穿著罩甲,甲葉在外面,鏘鏘作響,卻是明甲樣式,還有一副臂手,鞋帶上掛著一把腰刀。

知縣等人來到面前,見營地行伍森嚴,心下一驚,又見眼前一位大將,一的明鎧,腰懸寶劍,頭上八瓣帽兒鐵尖盔,上留了短髭,神威嚴,雙目銳利有如鷙鷹,後還跟著幾位大將,皆是英武不凡,更是一凜。

知縣連忙搶前幾步,出列而來,拱手道:“下新野縣知縣張有賢,久聞定國將軍忠義無畏,勇冠三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他說話搖頭晃腦的,便如在頌歌似的。

那守備也連忙拜見,他早見王鬥大軍時,己是矮了一截,又見王鬥威容,更是唯唯諾諾,話也說不清楚。

話說當最重威儀,為將最重氣勢,王鬥兩者都不缺。

他自靖邊堡起家,數年間南征北戰,海,又掌控東路數十萬軍民的命運,不論邊地大將,還是朝中諸公,都不敢怠慢。等閑人等,見了王鬥,氣勢上先就矮了三分。

王鬥說道:“兩位客氣了,請!”

眾人進關帝廟,進了大殿,那知縣隨行之人,也將那些勞軍之抬到殿前廣場,張知縣又拜:“區區薄禮,寥表鄉民寸心。”

寒暄幾句,張知縣邀請王鬥進城,說給大將軍接風洗塵,宴請歇息。

王鬥擺了擺手,問道:“聽聞新野有一小食板面?”

說起這個,張知縣的油臉上笑開花,說道:“原來大將軍也聽過我們新野的板面。是的,這個面食我們新野板面條,相傳乃是三國猛將張翼德所製,爽口耐嚼,遠近聞名哪。”

Advertisement

王鬥點頭:“好,張知縣,你安排下去,做四千碗板面條過來,讓我將士們也嘗嘗鮮。”

知縣一下呆住:“這,四千碗……”

他有些為難,雖然他願意破這個費,但要很快做四千碗板面出來,也不是容易的事。

王鬥一手,又從謝一科接過一袋銀子,拋在張知縣的面前:“我也知道為難,這樣吧,你拿銀子回城,員城各茶樓酒肆,我公平買賣,也不會虧了他們。”

張知縣不由自主提起袋子,好家夥,手沉重,中白銀的撞擊聲嘩嘩作響,他咂了咂,這王將軍還真是豪氣。

也是,看看他們的人馬裝甲,會是沒 銀子的人?

又心下暗思:“早前聽聞這王鬥的事,還有些不信,此時一見,果是品格高貴,仁義之師,風姿嫣然。”

一時間起了結的心思,此等名將,此等強軍,若援引一二,用不盡。

那守備看著知縣,眼睛轉,顯然也是一樣心思。

張知縣又拜:“大將軍征剿獻賊,勞師遠,豈敢讓大將軍破費?”

王鬥說道:“無妨。”

又說:“你準備一些大桶,燒些熱水,讓我將士們洗洗,費用一起算吧。”

張知縣道:“是,是。”

吩咐幕僚們進來,親自在王鬥面前吩咐安排,將銀子給了他們。

幕僚們極為詫異,走出大殿,竊竊私語去了。

很快,此事便在新野城外傳開,一時城鄉轟,有銀子派下去,城外諸多酒樓面館極為賣力,而且鄉民爭,拿出家中大桶,人人去河中挑水,讓舜鄉軍將士們洗個舒服的熱水澡,然後快吃麵。

而王鬥此舉,也在新野留下一段佳話,傳為談。

王鬥同樣舒服的洗了個澡,換便服,這個時間,張知縣等人一直在大殿相候。

王鬥吩咐將那頭豬殺了,做紅燒,每部都分一點,由於大軍沒有作戰,各人還喝點酒,去去寒氣。

大鍋的紅燒,大鍋熱騰騰的板面端上來,香味撲鼻,澆上臊子,熱呼呼吃在裡,確實舒暢無比。

其實在後世,王鬥曾吃過新野板面,不過那時的臊子原料還有使用紅辣椒,此時辣椒卻沒有普及。雖是如此,味道並不差過後世,顯是有自己獨特替代之,便如古時沒有味,使用高湯,也極為鮮

大家圍繞一張大桌吃喝,張知縣與新野守備列席其中,看著王鬥與麾下各將吃得香甜,也不免心中自豪。

言談中,王鬥聽聞張知縣說話帶點皖地口音,不由想起自己見過的彰德府武安知縣竇維輅,果然一談之下張知縣卻也識得,卻是自己同年。聽到王鬥談起武安縣的形,不由歎息:“明啟兄有大才,可惜時運不濟,被分到了武安縣。”

這話王鬥相信,論起才能,相信竇維輅高過這張有賢,不過新野安定,武安殘破,這與時運確實有關系。大環境下,任你個人才能再高,也是回天乏

其中,張知縣又連連吹捧王鬥的一系列功勞,還提起了不久前的汝州大捷,顯然也是關心時局之人。

王鬥微微一笑,心想大捷的消息還沒有傳到,等過段時間,你更驚訝吧。

其實張知縣心有疑,早前聽聞闖賊數十萬大軍圍困,這王鬥也領軍去救,怎麼又在這,難道闖賊敗走了,這不可能吧,幾十萬大軍啊。還是這姓王的私下逃?這話卻不好說。

王鬥又問起楊萌昌況與襄城的靜。

張知縣答道:“楊閣部大軍十萬眾,直追川,獻賊翅難逃。”

又道:“襄軍府重地,餉金、甲皆聚於城,每門有副將防守。城有襄王,知府,巡道,固若金湯,未聽聞有什麼異狀。”

王鬥點頭,顯然的,不論是襄城,還是附近將,都想不到張獻忠會輕取城池吧。

他心下沉,依歷史,由於左良玉的緣故,張獻忠、羅汝才部在毫無阻攔的況下,順利地出了夔門,經巫山進湖廣。正月二十五日,他應該攻克了興山,殺軍守將吳國想,知縣劉定國,然後東進至當,荊門一線,探得襄城守備單薄,定計奇襲。

在奪得襄城的過程中,應起了很大的作用,襄事後,奉敕前往勘襄失事的司禮監策筆太監王裕民題本中,就有說“細伏於城”,又說“降丁盈千盈百,往來城中不知是賊是兵……”。

可以說,不論李自與張獻忠,還是其它的流賊頭目,都非常善於使用細作應。

王鬥沉的時候,舜鄉軍各將也是相互使著眼,將軍這麼關心襄,難道那邊會發生什麼大事不?

現在軍中一直傳揚定國將軍天上星宿下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論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還是之事,都證實了將軍的先見之明,若是在襄又立大功,那……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二日。

湖廣,承天府,荊門州。

荊門素有荊楚門戶之稱,境多山地丘陵,此時在州北的荊山之,坑窪不平的驛道上,正風塵仆仆走著一隻軍隊。

他們的裝備並不好,太多數士兵包著頭巾,穿著齊腰甲,都是布甲。或是包著頭巾,穿著禍,腳著麻鞋,打著行騰。很多人衫破爛,便是打著的旗號上,也有許多破

不過他們神很好,隊伍中不時傳出哈哈大笑之聲,又常有戲謔歌聲傳來:

“前有邵巡,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每當這歌聲一響,便是眾人一陣瘋狂的大笑。

山路崎嶇,蜿蜒到雲霧深,在隊伍的中軍位置,多是騎軍,上面打著“張、羅”等旗號。兩桿將旗下,一個豪的聲音傳來:“孩兒們的神頭不錯,好,就是要這樣,不墜我義軍的威風。”

說話的是一位騎著油黑健馬的大漢,這大漢戴著紅纓氈帽,打著披風,材很高,略有些乾瘦,一張黃臉,引人注意的是他的長須,從邊兩腮一直垂下來,怕有兩尺之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